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 被引量:702
1
作者 方精云 王襄平 +8 位作者 唐志尧 贺金生 于丹 江源 王志恒 郑成洋 朱江玲 郭兆迪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3-548,共16页
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在长期环境变化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组合。它提供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资源,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也为各种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具有不... 植物群落是不同植物在长期环境变化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组合。它提供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资源,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也为各种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植物群落类型多样,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我国至今尚没有一次全面和系统的植物群落清查,不仅影响了人们对我国植物资源的了解、利用和保护,也不利于我国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采用统一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规范开展我国植物群落的清查工作势在必行,并具有紧迫性。本文基于作者长期的野外工作实践和国内外的群落调查方法,首先简要定义了与植物群落清查有关的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调查样地的设置原则和体系、群落清查的技术指标和方法、主要优势种生态属性的测定方法和规范,并介绍了大样地调查的主要步骤。通过本文的介绍、归纳和总结,试图为制定我国植物群落清查的技术规范提供基础材料和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样地设置 群落特征 物种重要性 生态属性
下载PDF
“中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计划”及若干技术规范 被引量:207
2
作者 方精云 +1 位作者 唐志尧 王志恒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9,共5页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 ,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为研究我国山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及其地理分异 ,北京大学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开始 ,实施了中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计划 (PekingUniversity′sSurveyPlanforPlantSpeciesDi...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 ,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为研究我国山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及其地理分异 ,北京大学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开始 ,实施了中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计划 (PekingUniversity′sSurveyPlanforPlantSpeciesDiversityofChina′sMountains,简称PKU PSD计划 )。本文简要介绍该计划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山地以及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 ,试图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植物物种多样性 垂直格局 群落调查 群落分析方法
下载PDF
试论山地的生态特征及山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被引量:198
3
作者 方精云 崔海亭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19,共10页
山地是一个生态复杂系统 ,它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展山地生态学研究对阐明山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山地的生态现象与过程 ,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地资源都有极为重要的意... 山地是一个生态复杂系统 ,它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展山地生态学研究对阐明山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山地的生态现象与过程 ,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地资源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简要分析山地地形的主要要素对生态因子影响的基础上 ,对山地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归纳 ,探讨了山地生态学应包含的主要研究内容。作者认为 ,在山区 ,地形地貌是形成山地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生态现象和过程的最根本因素 ,它通过改变地表的光、热、水、土、肥等生态因子而发生作用。因此 ,山地生态学应把地形地貌与各种生态现象和过程的相互作用作为其核心的研究内容。作者提出 ,山地生态学研究主要包括 :山地生态复杂性与生物多样性、山地气候变化、山地生态工程、山区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以及山地生态学研究技术与方法论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地形要素 生态效应 生物多样性 自然资源 山地生态学
下载PDF
群落构建的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 被引量:216
4
作者 牛克昌 刘怿宁 +2 位作者 何芳良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9-593,共15页
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论题。基于物种生态位分化的群落构建理论已经发展了近一个世纪,但我们对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机理仍然不清楚。近年来,群落中性理论以其简约性和预测能力成为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焦... 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论题。基于物种生态位分化的群落构建理论已经发展了近一个世纪,但我们对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机理仍然不清楚。近年来,群落中性理论以其简约性和预测能力成为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但由于其"物种在生态功能上等价"的假设与大量研究结果相悖,同时对自然群落结构的准确预测也只限于少数的生态系统,因而饱受质疑。如今,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认为群落构建的生态位理论与中性理论之争的最终归宿应该是二者的整合。在本文中,我们在简要回顾生态位理论和群落中性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的主要分歧和互补性,试图梳理二者整合的途径。我们认为,尽管中性理论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群落构建理论,但二者的整合尚处于初级阶段;群落构建零模型假说、中性—生态位连续体假说、随机生态位假说等都不失为有价值的尝试,今后需要在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中进行实验验证,以更好地理解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在决定群落构建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特征 生态等价 随机 物种相对多度 物种多度分布
下载PDF
地形对亚热带山地景观尺度植被格局影响的梯度分析 被引量:132
5
作者 张新时 金义兴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0-435,共6页
用 7个指标反映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群落生境的地形特征 ,采用 DCCA排序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地形因子对亚热带山地森林植被格局的影响及它们各自的生态意义 ;并分析它们的作用强度沿海拔的变化。结果表明 :1)DCCA排序的前 4个轴分别与海拔... 用 7个指标反映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群落生境的地形特征 ,采用 DCCA排序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地形因子对亚热带山地森林植被格局的影响及它们各自的生态意义 ;并分析它们的作用强度沿海拔的变化。结果表明 :1)DCCA排序的前 4个轴分别与海拔、坡位和坡度、坡向和坡面显著相关 ;山地森林植被存在多重尺度和方向的分异格局 ;2 )山地森林群落样方生境的热量、水分 (养分 )和光照条件可主要由海拔、坡位和坡度、坡向等地形特征分别反映 ;3)在垂直梯度上 :海拔的影响在海拔 6 0 0~ 80 0 m和 15 0 0~ 170 0 m最大 ;坡向影响的峰值在山顶带 ;坡度、坡位与坡形的影响在山地中部影响最大 ,其中坡度在海拔 6 0 0 m以下的影响也很显著 ;坡面的影响在山地中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梯度分析 DCCA 植被格局 山地景观尺度
下载PDF
贡嘎山东坡植被垂直带谱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分析 被引量:126
6
作者 方精云 +1 位作者 刘增力 伍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21-732,共12页
为了探讨贡嘎山东坡海拔梯度上植物多样性的结构特征及格局变化 ,基于植被垂直带谱的样带和样方调查 ,分析了物种丰度与种 -面积关系的垂直变化 ,物种多样性生态和地理成分的海拔梯度格局 ;去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 (CCA)被用... 为了探讨贡嘎山东坡海拔梯度上植物多样性的结构特征及格局变化 ,基于植被垂直带谱的样带和样方调查 ,分析了物种丰度与种 -面积关系的垂直变化 ,物种多样性生态和地理成分的海拔梯度格局 ;去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 (CCA)被用于分析 17种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和环境因子对 2 7个多样性结构成分和 6 7个样方空间格局的影响 ;并定量分离不同尺度的环境变量对多样性格局分异的贡献。结果表明 :1)贡嘎山东坡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总体上表现了自下而上降低的梯度 ,但从河谷干旱灌草丛带到常绿阔叶林带和高山灌丛带到草甸带显示了相反的梯度变化 ;2 ) 10种分布区类型的物种有各不相同的垂直丰度格局 ,9种生活型的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则反映了草本与木本类型的明显差异 ;3)从河谷干旱灌草丛到山地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变化主要反映水分梯度的影响 ;而从山地针阔混交林到高山草甸 ,多样性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是气温 ;4 )气候的垂直梯度和生境的局部异质性是物种多样性格局两组不同作用尺度和性质的影响因子 ;总体上 76 .83%的多样性变异得到了解释 ,其中寒冷指数的作用最为突出。分析结果支持了关于生物多样性格局机理的不同假说 ;同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 物种多样性 生态成分 海拔梯度 环境解释 四川 植被 垂直带谱
下载PDF
神农架南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被引量:112
7
作者 胡会峰 +1 位作者 周宇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9-107,共9页
神农架南坡在我国植被区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神农架南坡沿海拔梯度设置 5 0个样方进行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通过对样方的数量分类和DCA排序 ,结合物种丰富度、区系分化强度、区系成分和生活型构成等方面的分析 ,研究神农架南坡... 神农架南坡在我国植被区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神农架南坡沿海拔梯度设置 5 0个样方进行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通过对样方的数量分类和DCA排序 ,结合物种丰富度、区系分化强度、区系成分和生活型构成等方面的分析 ,研究神农架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结果表明 :(1)神农架南坡的植被垂直带谱为 :海拔 90 0- 10 0 0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 ;10 0 0 - 170 0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16 0 0 - 2 10 0m为落叶阔叶林 ;海拔 2 0 0 0 -2 4 0 0m为针阔叶混交林 ;海拔 2 30 0m以上为暗针叶林。 (2 )植被基带群落中 ,在物种数量、区系成分和重要值方面 ,常绿和落叶阔叶树种所占的比例都相差无几。 (3)植物多样性的垂直格局基本符合“单峰”模式。峰值出现在海拔 14 0 0 - 15 0 0m ;但混交林类型的多样性和区系分化强度较高。 (4 )在植物区系中 ,温带成分处于主导地位 ;世界广布属的比例随海拔上升而增加 ;而中国特有属仅见于海拔 2 0 0 0m以下。亚热带成分和东亚区域性区系成分都随海拔上升而减少 ,峰值都位于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5 )蕨类植物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而减小 ;草本植物丰富度与海拔高度之间没有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 ;木本植物丰富度总体沿海拔梯度减少 ,但峰椎处于常绿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垂直 植被带谱 多样性 区系成分 生活型
下载PDF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分析及其地形解释 被引量:81
8
作者 张新时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10期1089-1095,共7页
为探讨地形对景观尺度植被格局的影响 ,在对三峡大老岭山地森林的大量群落学调查基础上 ,采用 7个指标刻画群落生境的地形特征 ;利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DCCA)排序方法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的地形分布格局 ;并定量分离地形、空间及其交互作... 为探讨地形对景观尺度植被格局的影响 ,在对三峡大老岭山地森林的大量群落学调查基础上 ,采用 7个指标刻画群落生境的地形特征 ;利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DCCA)排序方法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的地形分布格局 ;并定量分离地形、空间及其交互作用等因素对植被格局总体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述 3方面的贡献分别是 9.5 0 %、5 .94%和 6 .81% ,地形对植被格局的控制作用显著 ;但仍有 77.75 %的变异未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地形 DCCA排序 森林植被 三峡地区
下载PDF
基于种群分布地形格局的两种水青冈生态位比较研究 被引量:62
9
作者 方精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2-398,共7页
提出了根据不同植物种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格局测度和比较其生态位的思路。将地形分解为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 4个属性指标 ,作为多维生态位空间的环境梯度轴。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米心水青冈 (Fagus engleri-ana)和亮叶水青冈 (F.luc... 提出了根据不同植物种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格局测度和比较其生态位的思路。将地形分解为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 4个属性指标 ,作为多维生态位空间的环境梯度轴。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米心水青冈 (Fagus engleri-ana)和亮叶水青冈 (F.lucida)群落样方及其地形因子调查 ,分析了两个种的多维生态位宽度及种间的生态位重叠。结果 :1)大老岭米心水青冈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总体上大于亮叶水青冈。亮叶水青冈在坡向梯度上的生态位较宽 ;米心水青冈在海拔、坡位和坡度梯度上的生态位较宽 ;2 )两个种在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梯度上的生态位重叠度分别为 0 .2 5 9、0 .831、0 .6 70、0 .6 76 ,其总体重叠度为 0 .0 87;3)亮叶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分布的海拔范围分别为 130 0~ 2 0 0 0 m和 145 0~ 2 6 0 0 m。米心水青冈主要分布于 NW80°~ NE80°之间的阴坡和半阴坡 ;亮叶水青冈集中于NW2 0°~ SW10°和 NE2 0°~ SE10°的半阴半阳坡。亮叶水青冈不见于沟谷底部 ,其重要值随坡位上升而增大 ;而米心水青冈在湿润稳定的中、下坡位重要值最高。米心水青冈适应的坡度范围很宽 ,主要在 2 0°~ 40°;而亮叶水青冈集中在 35°~ 45°的坡度范围。上述结果表明 :在景观尺度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青冈 种群分布 地形格局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山地森林样带植被-环境关系的多尺度研究 被引量:57
10
作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1-470,共10页
为了评价和比较地形和其它“直接”环境因子对植被变化影响的大小 ,通过调查一条亚热带山地森林样带及其生境因子 ,分析不同层次植被的水平格局 ;并利用多元回归和 DCCA方法比较了诸生境因子对植被格局变化的影响及其与分析尺度相关的... 为了评价和比较地形和其它“直接”环境因子对植被变化影响的大小 ,通过调查一条亚热带山地森林样带及其生境因子 ,分析不同层次植被的水平格局 ;并利用多元回归和 DCCA方法比较了诸生境因子对植被格局变化的影响及其与分析尺度相关的变化。结果表明 :( 1 )影响乔木、灌木和草本层植被格局变化的首要因子都是地形特征 ;最重要的土壤因子是土壤发生层厚度。在对林下物种构成的影响方面 ,坡向和坡度的作用大于林冠空隙度。 ( 2 )除坡向外 ,其它地形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林冠孔隙度和土壤理化属性分别与不同的地形特征显著相关 ,显示了地形对林隙干扰和土壤侵蚀过程的控制。乔、灌、草的覆盖度是生境条件的综合反映 ;它们与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显示了成熟林下灌木和草本层物种生态习性的整体差异。 ( 3)各分析尺度上诸生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基本稳定。但随尺度增大 ,生境的小尺度异质性被平滑掉。诸因子之间的相关显著性程度逐渐降低。 ( 4 )从 5× 5 m2到 5× 4 0 m2 ,立地因子对乔、灌、草 3层植被变化的解释量随尺度的倍增而接近成倍增长 ;但其主要原因是样方数量增加 ;分析尺度变化的影响小得多。 ( 5 )地形与土壤、光照等直接生境因子对植被格局解释量之和相当。但在不同尺度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森林样带 植被--环境关系 多尺度研究 植被格局 多元分析
下载PDF
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 被引量:69
11
作者 郭柯 方精云 +8 位作者 王国宏 唐志尧 谢宗强 王仁卿 强胜 梁存柱 达良俊 于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127,共17页
为了推动《中国植被志》研编工作,该文回顾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发展过程和主要阶段性成果,提出了作为《中国植被志》研编技术框架组成部分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对各植被型组及各植被型进行了简单定义和描述,并针对中国植被分类... 为了推动《中国植被志》研编工作,该文回顾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发展过程和主要阶段性成果,提出了作为《中国植被志》研编技术框架组成部分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对各植被型组及各植被型进行了简单定义和描述,并针对中国植被分类系统若干问题,特别就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总体框架、混交林的界定以及土壤在植被分类中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1960年侯学煜在《中国的植被》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植被分类的原则和系统,1980年出版的《中国植被》制定了分类等级和划分依据等更加完善的系统,之后《中国植被及其地理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1:1000000植被图说明书》和《中国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以及很多省区的植被专著对该系统进行过修订。2017年宋永昌在《植被生态学》中提出了一个分类等级单位调整的方案。本次提出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修订方案基本沿用《中国植被》的植被分类原则、分类单位及系统,采用"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分类原则,主要以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作为分类依据,包含三级主要分类单位,即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低级单位);在三个主要分类单位之上分别增加辅助单位植被型组、群系组和群丛组,在植被型和群系之下主要根据群落的生态差异和实际需要可再增加植被亚型或亚群系。修订方案包含了森林、灌丛、草本植被(草地)、荒漠、高山冻原与稀疏植被、沼泽与水生植被(湿地)、农业植被、城市植被和无植被地段9个植被型组,划分为48个植被型(含30个自然植被型、12个农业植被型、5个城市植被型和无植被地段)。自然植被中有23个植被型进一步划分出了81个植被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类 植被型 群系 群丛 群落外貌 群落生态特征 “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分类原则
原文传递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57
12
作者 张全发 +4 位作者 岳超 赵俊 胡志伟 吕楠 唐园园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3-644,共12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简称LULC)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动态具有深刻的影响。这对于我国大规模跨流域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尤为重要。本文制定了该工程中线水源区约95000km2面积的LULC分类系统,利用2000年前后的TM影像完成LULC分布现状图,并结合DE...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简称LULC)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动态具有深刻的影响。这对于我国大规模跨流域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尤为重要。本文制定了该工程中线水源区约95000km2面积的LULC分类系统,利用2000年前后的TM影像完成LULC分布现状图,并结合DEM分析了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森林覆盖率为50.97%,灌丛25.58%;农田约占15%,其中旱地与水田的比例约10:3;石砾裸地等强烈退化类型合占5.66%;水域约占1%。②区内秦岭南坡、汉—丹平原丘陵、巴山北坡三部分的LULC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和退化土地类型主要分布在汉—丹平原丘陵地区;秦岭南坡耕地的水分条件较巴山北坡好,但局部土地退化现象也更严重。③地形对LULC具有明显影响。海拔高度控制着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异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及利用强度的分布;各土地覆被类型的分布显示了坡度对土地开发强度的限制作用;坡向对局部LULC格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区域尺度上可能对秦岭南坡与巴山北坡的LULC结构差异具有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当前的LULC结构和空间格局显示,总体上植被状况良好,高强度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集中于海拔1000m以下的平缓地区,而退化土地类型也主要存在于这一区域,是流域水质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LULC 空间格局 汉江中上游地区
下载PDF
中国裸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空间格局与多样性中心 被引量:57
13
作者 李果 +1 位作者 应俊生 方精云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2-279,共8页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裸子植物区系,对理解全球裸子植物分布变化与系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中国天然分布的202种裸子植物的水平和垂直分布信息获得物种分布区范围,探讨了中国裸子植物在科、属、种水平的分布特点。总体上,中国...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裸子植物区系,对理解全球裸子植物分布变化与系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利用中国天然分布的202种裸子植物的水平和垂直分布信息获得物种分布区范围,探讨了中国裸子植物在科、属、种水平的分布特点。总体上,中国裸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南高北低,山地裸子植物丰富度较高,平原和高原相对贫乏;随分类阶元变高,丰富度高值区域面积逐渐扩大,高值中心逐渐南移。占中国陆地面积5%的裸子植物最丰富区域内分布了85%的中国自然分布的裸子植物物种。我们将这些区域划分为6个裸子植物多样性中心:(1)东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秦岭,(2)滇黔桂-南岭,(3)华中山地,(4)黄山—武夷山脉,(5)海南岛南部山地,(6)长白山(甑峰山附近)。各中心裸子植物区系之间的特点和联系反映了各自地理位置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隔离作用,其中横断山脉地区是中国裸子植物最重要的分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子植物 丰富度 特有性 多样性中心 种系分化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中国西南地区清香木潜在分布格局模拟 被引量:54
14
作者 应凌霄 刘晔 +1 位作者 陈绍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3-461,共9页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是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植被的特征种。本文利用野外调查的165个清香木分布点信息以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基于最大熵(Maxent)算法构建清香木分布的适宜生境预测模型,并据此模拟清香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适宜分...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是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植被的特征种。本文利用野外调查的165个清香木分布点信息以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基于最大熵(Maxent)算法构建清香木分布的适宜生境预测模型,并据此模拟清香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适宜分布区,以及历史和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清香木生境预测的Maxent模型准确性非常高(AUC=0.974),温度季节性变化、极端低温和降水量是限制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清香木当前的潜在分布区集中在我国西南干旱河谷区,其适宜生境的气候特征是降水少、温度季节性变化小且无极端低温。对清香木在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盛期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其分布区范围均以诸大江河的河谷为中心,随气候变化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呈现先向东扩张,然后向西退缩的趋势,并印证了"冰期走出横断山(glacial out-of-Hengduan Mts.)"的观点。在未来(2061–2080年)3种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的气候情景下,清香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分布都向东扩张,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结合地带的河谷,以及云贵高原与广西西部交界地带的河谷中,这也反映了这些地区河谷地段干旱化的可能,而当前的潜在分布区趋于消失;清香木的潜在适宜分布面积在中低浓度路径情景下均将减少约33%,而在高浓度路径情景下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Maxent)模型 清香木 物种分布区 适宜生境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的结构与更新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林洁 +1 位作者 陈伟烈 金义兴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2-567,共6页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 ,分析了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的物种构成与生物多样性、群落外貌、结构和珙桐的更新动态。结果表明 :1 )珙桐群落植物区系丰富、古老、特有性强 :2 )落叶大、中高位芽和常绿中、小高位芽植物共同构成群落外貌 ;群落垂...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 ,分析了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的物种构成与生物多样性、群落外貌、结构和珙桐的更新动态。结果表明 :1 )珙桐群落植物区系丰富、古老、特有性强 :2 )落叶大、中高位芽和常绿中、小高位芽植物共同构成群落外貌 ;群落垂直结构复杂 ,草本层发育 ;3)在群落演替的前、中期 ,珙桐种群结构由扩展型变为稳定型 ;4 )珙桐的有性繁殖更新机率随其在群落中重要值的上升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群落 区系特点 结构 更新 四川卧龙
下载PDF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子雨的地形格局 被引量:41
16
作者 吕楠 赵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981-1987,共7页
种子雨是森林群落更新繁殖体的主要来源。而地形对植被空间格局异质性的影响机制之一 ,就是作用于种子雨的空间分布。为了在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中检验这一假设 ,在湖北宜昌市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内、海拔 130 0~ 14 95 m... 种子雨是森林群落更新繁殖体的主要来源。而地形对植被空间格局异质性的影响机制之一 ,就是作用于种子雨的空间分布。为了在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中检验这一假设 ,在湖北宜昌市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内、海拔 130 0~ 14 95 m之间的一片天然次生林内进行野外比较观测实验。选择 10个不同的地形部位 ,在每一点设置重复 (5个 )的种子雨收集器 ,在种子雨期间定期收集并记录种子雨的种类及数量。 2 0 0 1、2 0 0 2年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 :(1)种子雨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在不同地形坡位、坡形上差异显著 ,都沿山脊 -山坡 -山谷梯度和凸坡 -平坡 -凹坡梯度而减小 ;(2 )种子雨的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受坡向和坡度的影响不显著 ;(3)种子雨和乔木层物种构成的相似性与坡位和坡形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坡度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与坡向值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4 )地形影响种子雨扩散的可能机制包括 ,影响不同种类母树的分布及其密度格局 ,影响不同坡位或坡形上分布的母树种子生产的强度和节律 ,影响风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分布 ,从而形成水平方向种子流的源 -汇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雨 地形 密度 多样性 相似性
下载PDF
《中国植被志》研编内容与规范 被引量:44
17
作者 王国宏 方精云 +12 位作者 郭柯 谢宗强 唐志尧 王仁卿 王襄平 王德利 强胜 于丹 彭少麟 达良俊 刘庆 梁存柱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78,共51页
植被志是基于植被(或植物群落)调查资料,全面记叙植被的外貌、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地理分布和生境条件等特征,并对同类植被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志书。《中国植被志》是第一部对中国植被进行全面记述的志书,预计完成约48卷110册。在... 植被志是基于植被(或植物群落)调查资料,全面记叙植被的外貌、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地理分布和生境条件等特征,并对同类植被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志书。《中国植被志》是第一部对中国植被进行全面记述的志书,预计完成约48卷110册。在借鉴《中国植被》(1980)(简称"80方案")植被分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中国植被志》将对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高级分类单位(植被型组、植被型和植被亚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中级和低级分类单位(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进行详细描述。植被高级分类单位的描述具有概括性质,是在中国植被分类系统中级和低级分类单位描述的基础上,对其在全球和中国境内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群落外貌、植被类型及多样性、优势种或共优势种、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以及资源现状等进行概述,并对"80方案"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和拓展,将提供对中国植被基本特征客观、准确的记述。在植被中级和低级分类单位中,群系组描述的内容包括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群落外貌、植被类型以及价值与保育等内容;群系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生态特征、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群丛组和群丛的分类与描述、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生物量与生产力、植被动态与演替以及价值与保育等方面。作为植被志研编的核心内容,群丛组和群丛的分类与描述主要基于植被调查资料,采用数量分类方法,根据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差异划分出不同的植被类型,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和归纳。其中,群落的层片结构、特定植被分类单元的特征种或特征种组的筛选与甄别是植被类型划分的关键环节;而群落外貌,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各类物种的生长习性、生境的偏适性等是群丛组和群丛描述与归纳的重点内容。该文提出了中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植被志 植被分类 植被命名 植被描述 群系组 群系 群丛组 群丛
原文传递
三峡大老岭地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金义兴 +2 位作者 赵子恩 吴金清 黄汉东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99-107,共9页
在大量的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 ,利用二元指示种分类法 ( TWINSPAN)对三峡大老岭地区的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 ,并据此划分该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的高度范围 ,讨论了TWINSPAN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于结构复杂的亚热带森林时应依据的原则。最后 ... 在大量的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 ,利用二元指示种分类法 ( TWINSPAN)对三峡大老岭地区的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 ,并据此划分该地区山地植被垂直带的高度范围 ,讨论了TWINSPAN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于结构复杂的亚热带森林时应依据的原则。最后 ,文章总结了大老岭地区的森林群落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大老岭 森林群落 TWINSPAN 数量分类
下载PDF
基于植物分布地形格局的植物功能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新时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11期1190-1196,共7页
提出基于植物分布的地形格局划分植物功能型 (PFTs)的思路 ,并以位于中国亚热带北部的大老岭地区为研究区域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大量的森林群落调查获得该地区 5 5种主要的常绿阔叶树在不同地形部位群落中的数量特征 ;采用去势典范对应分... 提出基于植物分布的地形格局划分植物功能型 (PFTs)的思路 ,并以位于中国亚热带北部的大老岭地区为研究区域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大量的森林群落调查获得该地区 5 5种主要的常绿阔叶树在不同地形部位群落中的数量特征 ;采用去势典范对应分析 (DCCA)方法 :1)海拔、坡面、坡形、坡位、坡向、坡度等 6个地形特征指标与群落生境的热量、水分和光照条件的关系 ;2 ) 5 5种植物在多维地形梯度上的分异格局。然后利用排序得分对物种进行二元指示种 (TWINSPAN)分类。依据上述分析 ,将大老岭的常绿阔叶树种划分成 10个PFTs。讨论了这种PFTs划分途径的有效性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老岭地区 常绿阔叶树种 地形格局 功能型
下载PDF
《中国植被志》的植被分类系统、植被类型划分及编排体系 被引量:41
20
作者 方精云 郭柯 +8 位作者 王国宏 唐志尧 谢宗强 王仁卿 强胜 梁存柱 达良俊 于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110,共15页
植被志(vegegraphy)是基于植被调查资料,全面记叙植被的群落外貌、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境条件,以及地理分布等特征,并对同类植被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志书。"植被志"的英文译为"vegegraphy",是本文的新造词,它是由... 植被志(vegegraphy)是基于植被调查资料,全面记叙植被的群落外貌、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境条件,以及地理分布等特征,并对同类植被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志书。"植被志"的英文译为"vegegraphy",是本文的新造词,它是由"vegetation"的词头"vege-"和英文后缀"-graphy"(记叙之意)组成的合成词。《中国植被志》的研编是一项时间紧迫、内容复杂、工作量浩繁的重大科学工程。它的完成将极大提升中国植被科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水平,并为中国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本文首先简述了植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外貌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以及动态变化等)和国内外植被调查的进展情况,简要回顾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并对以往的分类系统进行了若干修订。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并提出了《中国植被志》卷册编排体系和用于《中国植被志》研编的植被类型划分方案。在对植被分类系统的修订方面,主要对高级分类单位及相对应的英文名称进行了讨论和修订。按照本文修订的分类系统,中国植被的分类单位及其对应的英文名称分别是:植被型组(Vegetation Formation Group)、植被型(Vegetation Formation)和植被亚型(Vegetation Subformation)、群系组(Alliance Group)、群系(Alliance)和亚群系(Suballiance)、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以及群丛(Association)。在植被型组中,划分为9类:森林、灌丛、草本植被、荒漠、高山冻原与稀疏植被、沼泽与水生植被、农业植被、城市植被及无植被地段。关于《中国植被志》的卷册编排和"植被类型"划分,首先按高级分类单位——植被型划分相应的"卷";在此框架下,模糊"植被亚型"、"群系组"和"群系"的概念,确定"植被类型"(Vegetation type),并将其作为植被志各卷中的"册"。这样处理不仅保证了研编工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植被 植被分类系统 植被分类单位 植被类型 植被类型划分 中国植被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