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耐高温聚酰亚胺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5
1
作者 范福庭 赵军 +1 位作者 颜春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5,共3页
以醚胺(ODA)、砜胺(DDS)和醚酐(ODPA)、酮酐(BTDA)为原料,采用冷却法和加热法分别合成了一种耐高温聚酰亚胺胶粘剂。通过搭接试验和聚酰亚胺膜结构表征,比较了两种不同合成方法所得聚酰亚胺胶粘剂的性能差异。通过试验选择了亚胺胶的搭... 以醚胺(ODA)、砜胺(DDS)和醚酐(ODPA)、酮酐(BTDA)为原料,采用冷却法和加热法分别合成了一种耐高温聚酰亚胺胶粘剂。通过搭接试验和聚酰亚胺膜结构表征,比较了两种不同合成方法所得聚酰亚胺胶粘剂的性能差异。通过试验选择了亚胺胶的搭接工艺和固化工艺,从而使聚酰亚胺胶粘剂的粘接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聚酰亚胺胶粘剂 冷却法和加热法 粘接性能 搭接工艺和固化工艺
下载PDF
高性能双组分室温固化环氧胶的研制 被引量:5
2
作者 范福庭 《粘接》 CAS 2012年第6期61-64,共4页
以环氧E-51、增韧剂R-1000、偶联剂KH-560、聚酰胺651、酚醛胺和促进剂DMP-30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粘接性能、双组分室温固化环氧胶。研究了DMP-30的用量对环氧胶适用期的影响;R-1000、KH-560的用量和A、B组分配比对环氧胶粘接性能的影... 以环氧E-51、增韧剂R-1000、偶联剂KH-560、聚酰胺651、酚醛胺和促进剂DMP-30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粘接性能、双组分室温固化环氧胶。研究了DMP-30的用量对环氧胶适用期的影响;R-1000、KH-560的用量和A、B组分配比对环氧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_(聚酰胺+酚醛胺/m_(DMP-30)=100/12时,环氧胶的适用期为40~45min;m_(E-51)/m_(R-1000)=100/16、m_(E-51)/m_(KH-560)=100/2,m_A/m_B=3.0/1.0时,环氧胶的粘接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 环氧胶 室温固化 高粘接性能
下载PDF
直接法聚酰亚胺覆铜箔的制备 被引量:2
3
作者 范福庭 朱小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169,174,共5页
以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对苯二胺(PDA)和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为原料,采用共聚法合成了聚酰胺酸(PAA)树脂;然后将PAA树脂涂布到电解铜箔表面上,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热亚胺化处理,最后制备出一种表观平整... 以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对苯二胺(PDA)和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为原料,采用共聚法合成了聚酰胺酸(PAA)树脂;然后将PAA树脂涂布到电解铜箔表面上,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热亚胺化处理,最后制备出一种表观平整、光滑的聚酰亚胺(PI)覆铜箔。研究了BAPP/PDA物质的量比、PAA树脂的预固化工艺和热亚胺化工艺以及收卷牵引力对PI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PP/PDA物质的量比为1.5/4.5,PAA树脂预固化时涂布速度为0.6m/min、烘道长度为9m、烘道温度分布为110℃、140、170℃,PAA树脂热亚胺化工艺为200℃/1h、250℃/1h、320℃/2h和收卷牵引力为14kg^16kg时,所制备的PI覆铜箔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树脂 热亚胺化 氮气保护 聚酰亚胺覆铜箔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入党后滞泄行为的现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婵 《科技视界》 2013年第24期131-131,135,共2页
现今,高校党员发展人数一直占着全国党员发展人数的重要比重。高校是优秀青年的集中地,能否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繁荣。但是随着高校发展党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党员培养、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出现普遍存在有些同学在入... 现今,高校党员发展人数一直占着全国党员发展人数的重要比重。高校是优秀青年的集中地,能否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繁荣。但是随着高校发展党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党员培养、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出现普遍存在有些同学在入党后明显感到动力不足,积极性降低。也就是出现"滞泄"的现象。确保大学生党员永葆积极性是高校党建积极探索的方向。本文简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为此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员 积极性 入党前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