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CC AR4模式对东亚地区气候模拟能力的分析 被引量:116
1
作者 许崇海 徐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5期287-292,共6页
利用CRU地面温度、降水的陆地月平均观测资料,以及参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22个海气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这些模式对东亚地区当前气候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虽然所有模式对东亚地区的气候都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各模式模拟效果差... 利用CRU地面温度、降水的陆地月平均观测资料,以及参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22个海气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这些模式对东亚地区当前气候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虽然所有模式对东亚地区的气候都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各模式模拟效果差异较大;与单个模式相比,模式集合平均值能更好地反映气候变化趋势;多数模式的温度模拟值偏低,降水模拟值偏高;对1980-1999年20a平均气候态空间分布、百年时间变化分析可以看出,温度模拟效果比较好,降水模拟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气温 降水 集合平均 东亚
下载PDF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分析 被引量:89
2
作者 郑仙照 寿绍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对2002年发生在闽东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旋度和对流有效位能对暴雨的预报有指示意义,暴雨产生在低层正螺旋度中心与高层负螺旋度中心相配合和中低层有不稳定能量储存的高能区。在暴雨强盛期,螺旋度呈中低层正值,高... 对2002年发生在闽东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旋度和对流有效位能对暴雨的预报有指示意义,暴雨产生在低层正螺旋度中心与高层负螺旋度中心相配合和中低层有不稳定能量储存的高能区。在暴雨强盛期,螺旋度呈中低层正值,高层负值的上下配置,最大值位于700hPa。对流有效位能大值区与暴雨中心相对应,对流有效位能的时空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输出的结果对不稳定能量场进行分析表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暴雨产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螺旋度 对流有效位能 位势不稳定能量
下载PDF
2005-2008年5、6月华南暖区暴雨与高、低空急流和南亚高压关系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65
3
作者 丁治英 刘彩虹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利用2005—2008年5月和6月的NCEP 1°×1°分析资料和气象台站常规气象资料,对我国华南地区的暖区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以θse场与暖区暴雨的不同配置进行了分类,将华南暖区暴雨划分为三种类型,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合... 利用2005—2008年5月和6月的NCEP 1°×1°分析资料和气象台站常规气象资料,对我国华南地区的暖区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以θse场与暖区暴雨的不同配置进行了分类,将华南暖区暴雨划分为三种类型,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合成分析。统计及合成分析得出5月和6月的暖区暴雨有明显的差异:5月1型暖区暴雨出现最多,6月2型暖区暴雨出现最多,3型暖区暴雨仅发生于6月;5月暖区暴雨受高空急流的影响比较大,多发生于高空急流的右后方,离南亚高压脊线较远;6月形成暖区暴雨的高空急流较弱,暖区暴雨多发生在南亚高压脊线附近;5月形成暖区暴雨的南部系统相对稳定,而6月南部系统尺度变化较大。其相同点为:5、6月各类暖区暴雨多发生于850 hPa低空急流的后部(包括左后、右后),且均发生于850 hPa左右的南风辐合区中,因此低层南风辐合是产生暖区暴雨的重要机制之一,除6月1型暖区暴雨外,其他类暖区暴雨区的南侧中层均有干区配合。5、6月2型暖区暴雨相似度最大,1型暖区暴雨的相似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统计特征 华南暖区暴雨分类 南亚高压 高空急流 低空急流
下载PDF
东亚地区云垂直结构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彭杰 张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本文利用卫星CloudSat同时结合了与其同轨道的卫星CALIPSO(Cloud-AerosolLidarandInfraredPathfinderSatelliteObservations)2007至2009年3年的观测资料,将东亚地区划分为六个研究区域,着重研究了东亚地区云垂直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 本文利用卫星CloudSat同时结合了与其同轨道的卫星CALIPSO(Cloud-AerosolLidarandInfraredPathfinderSatelliteObservations)2007至2009年3年的观测资料,将东亚地区划分为六个研究区域,着重研究了东亚地区云垂直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不同高度的云量之和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夏季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海洋上空的单层云量最大值出现在冬季,而在陆地上空则出现在夏季。从云出现概率来看,东亚地区单层云出现的概率在春、夏、秋、冬季节依次为52.2%,48.1%,49.2%和51.9%,而多层(2层和2层以上)云出现的概率在春、夏、秋、冬季节分别为24.2%,31.0%,19.7%,15.8%。云出现的总概率和多层云出现的概率,在六个区域都呈现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对4个季节都呈现出东亚南部比东亚北部大,海洋上空比陆地上空大的特点,表明云出现的总概率的季节变化主要由多层云出现的概率的变化决定。东亚地区云系统中最高层云云顶的高度,在夏季最高,为15.9km,在冬季最低,为8.2km;在东亚南部和海洋上空较高,平均为15.1km;在东亚北部较低,平均为12.1km,且呈现东亚南北部之间差异较大的特点。东亚地区云系统的云层厚度基本位于1km到3km之间,且夏季大,冬季小;对同一季节,不同区域的云层厚度差别较小;当多层云系统中的云层数目增加时,云层的平均厚度减少,且较高层的云层平均厚度大于较低层的。云层间距的概率分布基本呈单峰分布,出现峰值范围的云层间距在1到3km之间,各区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季节变化也不大。本文的研究为在气候模式中精确描述云的垂直结构提供了有用的参数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垂直结构 云量 CLOUDSAT 云观测卫星
下载PDF
2013年7月四川盆地一次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演变特征 被引量:48
5
作者 孙建华 李娟 +1 位作者 康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3-543,共11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资料、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7月8日四川盆地西部大暴雨过程的天气背景、水汽来源、地面环境场特征、中尺度云团活动等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这次过程发生在中纬度"东高西...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资料、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7月8日四川盆地西部大暴雨过程的天气背景、水汽来源、地面环境场特征、中尺度云团活动等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这次过程发生在中纬度"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下,西风槽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的同时有高原东部小槽东移,孟加拉湾低槽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在盆地转为偏东风,输送充沛水汽。地面偏东风与偏北风形成的中尺度辐合线上有对流云团发展加强,为此次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中尺度辐合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在川西高原地形阻挡影响下,偏东气流被迫抬升,配合中低层低涡发展形成的辐合上升,形成有利于对流系统发生和维持的环境条件。近地层辐合线北侧偏北冷空气的侵入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对对流的触发和维持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观测分析 数值模拟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下载PDF
43a来我国城市气候和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3
6
作者 杜春丽 +1 位作者 陈渭民 施帅红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利用1961—2003年气候观测资料和辐射资料,综合分析了我国10个城市43 a的云量、日照百分率、相对湿度、气温、降水以及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等要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43 a来10个城市中,多数城市的总云量减少而低云量增加;(2)各城市... 利用1961—2003年气候观测资料和辐射资料,综合分析了我国10个城市43 a的云量、日照百分率、相对湿度、气温、降水以及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等要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43 a来10个城市中,多数城市的总云量减少而低云量增加;(2)各城市的日照百分率呈减少趋势;除乌鲁木齐外,其他城市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各地气温都有所升高;降水量变化的地区性差别较大而总体上变化幅度不明显;(3)除昆明外,各地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且总辐射减少主要是由直接辐射减少引起的。由此揭示,43 a来我国城市正经历着以变暖变干为主的气候变化过程,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气候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要素 太阳辐射
下载PDF
有关东亚季风的形成及其变率的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何金海 宇婧婧 +1 位作者 高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9-459,共11页
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随着气候学研究及季风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对季风的形成及其变率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亚洲季风的认识与形成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对东亚季风爆发及其过... 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随着气候学研究及季风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对季风的形成及其变率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亚洲季风的认识与形成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对东亚季风爆发及其过程的影响因子的认识。此外,对于东亚季风的季节性变化、低频振荡、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机制也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提出了在季风动力学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变率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 亚洲季风 气候学 全球气候 影响因子 动力学研究 季节性变化
下载PDF
2018年一次罕见早春飑线大风过程演变和机理分析 被引量:43
8
作者 盛杰 郑永光 +3 位作者 张涛 曹艳察 林隐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54,共14页
2018年3月4—5日,华南、江南等地发生了一次大范围强对流过程,发生时间早,落区范围广,多地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剧烈对流天气,尤其飑线在江西境内造成了严重大风灾害。基于大气环流和雷达回波发展演变特征,将该次过程分为... 2018年3月4—5日,华南、江南等地发生了一次大范围强对流过程,发生时间早,落区范围广,多地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剧烈对流天气,尤其飑线在江西境内造成了严重大风灾害。基于大气环流和雷达回波发展演变特征,将该次过程分为初始、发展和减弱三个阶段:初始阶段西风槽前西南急流造成的低压倒槽为强对流提供大尺度触发条件;发展阶段对流活动位于槽前暖区中,飑线在江西造成极端大风;入夜后,冷锋南下,对流进入减弱阶段。环境场及对流参数诊断表明江西中北部低层高温高湿,中层干冷,温度垂直递减率大,有利于产生雷暴大风。南昌探空长时间序列分析表明温湿要素气候态异常,与历史同期比,低层明显偏暖偏湿,中层偏干,有利于极端对流天气发生。综合多源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析中小尺度特征,本次江西飑线过程特点及成因包括:(1)受引导气流和前向传播共同作用,飑线移动速度快。(2)自动站分析显示飑锋后雷暴高压强,与锋前暖低压作用造成强密度流,有利于产生大范围直线型大风;(3)通过对比飑线弓状回波南北段回波结构差异表明,飑线后侧中层干后向入流促使降水粒子相变,剧烈降温形成的强下沉运动(下击暴流)是导致极端大风的主要原因,后部层云区下沉气流增强雷暴高压加之动量下传作用对雷暴大风有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范围雷暴大风 极端天气 强对流 飑线
下载PDF
一次江淮暴雨过程中干空气侵入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阎凤霞 寿绍文 +1 位作者 张艳玲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 2003年 7月 4日 20时至 5日 20时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并采用模式输出的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动力协调性的网格资料,就干空气侵入及其对暴雨过程的作用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此次...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 2003年 7月 4日 20时至 5日 20时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并采用模式输出的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动力协调性的网格资料,就干空气侵入及其对暴雨过程的作用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中有明显的干空气侵入,且干空气侵入对暴雨过程产生重要作用:干空气侵入将对流层高层高位涡带入低层,促进了对流层低层气旋及对流运动的发展,继而引起降水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暴雨 干空气侵入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下载PDF
广西地区一次强冰雹过程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孙莹 寿绍文 +2 位作者 刘泽军 熊文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685,共9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M5数值模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广西北部2006年4月9~10日的一次强冰雹过程进行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过程发生前期存在的暖干盖,为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积蓄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风切变的增加,...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M5数值模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广西北部2006年4月9~10日的一次强冰雹过程进行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过程发生前期存在的暖干盖,为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积蓄提供了有利条件。中低层风切变的增加,促进了高低层能量的交换,揭开暖干盖,触发了强对流的爆发。高层位涡的向下输送,引起了低层涡度的变化,形成了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使得强对流过程得以维持和发展。强对流风暴强中心位于500hPa以上,低层存在弱回波区,风暴中心的上升从低层到高层发生倾斜,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冰雹 暖干盖 风切变 位涡
下载PDF
冷涡背景下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蔡雪薇 谌芸 +2 位作者 郑永光 陶亦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1-631,共11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雷达和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2015年8月22日冷涡背景下华北东北部和黄淮地区同时出现的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引发不同天气的两种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冷涡背景下不同强对流天气的...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雷达和NCEP再分析资料,针对2015年8月22日冷涡背景下华北东北部和黄淮地区同时出现的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引发不同天气的两种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冷涡背景下不同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具体结论如下:(1)同一冷涡背景下,华北东北部位于冷涡中心外围西南象限和地面冷高压前沿,触发的分散性多单体风暴位于冷涡外围的涡旋云系中,引发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黄淮地区位于冷涡后部和地面冷锋前,槽后晴空区的多个对流单体,合并后形成人字形飑线系统引发短时强降水、冰雹和雷暴大风天气;(2)环境热力和水汽的差异为形成不同的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前提条件:华北东北部受高层暖脊影响,地面高压后部的偏东气流带来水汽输送,整层暖湿的条件利于产生强降水;黄淮地区高层有补充干冷空气,利于热力不稳定条件发展,但黄淮地区低层水汽不足,风雹天气在较干环境场中不易被触发;(3)引发不同强对流天气的对流触发机制不同,两处的初始对流均受同一地面辐合线影响,但华北东北部在地形抬升与辐合线共同作用下不断新生单体;黄淮地区的初始局地热对流形成后,其前沿的辐散出流与环境风形成新的辐合,使原辐合线断裂和转向;(4)出现不同强对流天气时垂直风切变不同,黄淮风雹区的中层垂直风切变更显著,有利于形成持续性的强风暴;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华北东北部中低层风场的演变与天气尺度系统的变化有关,黄淮地区中低层风的垂直分布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涡 强对流 飑线
下载PDF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的数值模拟与降水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培 高守亭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44,共15页
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07年7月8日至12日的东北冷涡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分析天气尺度背景场可知,在对流层中高层出现干侵入过程,干空气主要来源于我国内蒙古西部和东北冷涡的西北部,随着东北冷涡一起呈涡旋状运动,在对流层中层的干侵入更... 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07年7月8日至12日的东北冷涡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分析天气尺度背景场可知,在对流层中高层出现干侵入过程,干空气主要来源于我国内蒙古西部和东北冷涡的西北部,随着东北冷涡一起呈涡旋状运动,在对流层中层的干侵入更加明显;东北冷涡的东部为水汽通量辐合区,说明此处水汽丰沛,该处的暖湿空气与干冷空气相汇,有利于降水的生成。通过分析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地面和对流层中下层的风场结构可知,中尺度对流系统易发生在东北冷涡东南侧和东北侧的气旋性曲率最大处,此处的对流层低层易形成强辐合区,而风场的水平辐合运动激发出垂直上升运动,在对流不稳定区配合着强上升运动,有利于对流系统发展而产生降水,因此在低压系统东南侧及东北侧的"气旋曲度"区易形成降水。从对流涡度矢量的垂直分量可知,在东北冷涡中的东南侧和东北侧,对流涡度矢量的垂直分量对于中尺度系统的发生位置和降水区域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气旋曲度”降水对流涡度矢量
下载PDF
“碧利斯”台风暴雨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吴启树 桐立 《海洋预报》 2005年第2期59-66,共8页
本文用MM5模式数值模拟了0010号“碧利斯”台风登陆福建的过程,表明MM5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出主要雨带及其分布特征。物理量场分析指出,本次福建沿海地区暴雨产生的物理机制主要有:台风登陆福建前后福建沿海地区上空层结相当不稳定;由于台... 本文用MM5模式数值模拟了0010号“碧利斯”台风登陆福建的过程,表明MM5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出主要雨带及其分布特征。物理量场分析指出,本次福建沿海地区暴雨产生的物理机制主要有:台风登陆福建前后福建沿海地区上空层结相当不稳定;由于台风环流非对称性,台风中心北侧中低层有很强的风速、相对湿度、正涡度、辐合、垂直速度;暴雨区高低层存在正负螺旋柱;暴雨区高层存在正湿位涡、低层负湿位涡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MM5 物理量场 诊断分析
下载PDF
2000年第10号台风的水汽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吴启树 桐立 +2 位作者 苏银兰 李华昭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391,共8页
本文先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0年第10号“碧利斯”台风过程福建暴雨的水汽来源,指出本次福建暴雨过程水汽输送来自台风环境场和中低层东亚夏季风。然后用中尺度模式(MM5)模拟分析了中低层水汽变化对台风登陆前后台风暴雨过程的影响... 本文先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0年第10号“碧利斯”台风过程福建暴雨的水汽来源,指出本次福建暴雨过程水汽输送来自台风环境场和中低层东亚夏季风。然后用中尺度模式(MM5)模拟分析了中低层水汽变化对台风登陆前后台风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汽变化对降水强度、台风自身强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单层水汽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850 hPa层次上水汽对降水的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MM5 水汽 数值试验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与东部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娟 孙建华 +1 位作者 张元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6,共1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风云卫星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探讨了四川盆地的盆西暴雨个例(2013年7月)和盆东暴雨个例(2007年7月)发生的环流背景条件、冷空气和水汽来源、高原对流和西南涡的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盆西与盆东暴雨过程相比,盆...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风云卫星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探讨了四川盆地的盆西暴雨个例(2013年7月)和盆东暴雨个例(2007年7月)发生的环流背景条件、冷空气和水汽来源、高原对流和西南涡的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盆西与盆东暴雨过程相比,盆西暴雨200 hPa急流位置更偏北,西风槽位置偏西,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北、强度偏强,西南涡位置也较偏西南;盆西暴雨过程对流层中层有来自青藏高原以西的中亚地区和青藏高原西部的冷空气,低层水汽输送以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为主,盆东暴雨过程对流层中层只在前期有来自中高纬度的冷空气,中后期在对流层中层无中高纬度地区冷空气影响,主要以来自孟加拉湾和青藏高原南侧的偏西气流为主,低层水汽输送以来自南海的东南气流为主;盆西和盆东暴雨过程的对流活动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对流下午在川西高原发展,后半夜至早晨在盆地发展,区别在于盆西暴雨过程有川西高原对流东移与盆地对流合并发展的过程,而盆东暴雨过程中川西高原对流在东移过程中减弱,无与盆东对流合并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 多尺度特征 水汽输送 高原对流 西南涡
下载PDF
β中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一种可能物理机制 I.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 被引量:17
16
作者 倪允琪 +2 位作者 张铭 赵南 彭丽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7-733,共7页
使用纬向基流下横波型扰动的Boussinesq近似方程组,分析了这种沿着基本气流方向传播的中尺度扰动发生不稳定时,大尺度背景流场在垂直方向上的各种分布特征。在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基本气流在低层和高层较大(有可能存在低空急... 使用纬向基流下横波型扰动的Boussinesq近似方程组,分析了这种沿着基本气流方向传播的中尺度扰动发生不稳定时,大尺度背景流场在垂直方向上的各种分布特征。在大气层结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基本气流在低层和高层较大(有可能存在低空急流和高空急流),此时产生的β中尺度不稳定扰动相对于基流向东传播,甚至于快速向东传播。基本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风速切变对于中尺度横波型的扰动起着不稳定的作用。如果考虑基流的二次切变,可以得到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表达式,涡旋Rossby波相对于基本气流是单向传播的。涡旋Rossby波产生的物理根源是基本流场的风速二次切变,亦即基本流场y方向的平均涡度在空间z方向上的不均匀所致。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与纬向波数也有关,它的能量是频散的,其在纬向x方向也存在群速度。在基本流场的风速存在二次切变时,横波型不稳定可能是混合的涡旋Rossby重力波的不稳定;而在基本流场的风速仅仅存在线性切变,不存在二次切变时,横波型扰动的不稳定则是重力惯性波的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中尺度暴雨系统 横波不稳定 涡旋ROSSBY波 基流二次切变
下载PDF
台风涡旋系统的波动性质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17
作者 明杰 方珂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86,共11页
本文使用柱坐标系下的正压浅水方程组以及斜压扰动方程组,分析得出台风涡旋系统中的涡旋Rossby波划分为两种类型。由于切向基本气流的二阶径向水平切变或者基本气流的垂直涡度在径向方向的变化(β*因子)所导致的涡旋Rossby波称之为第一... 本文使用柱坐标系下的正压浅水方程组以及斜压扰动方程组,分析得出台风涡旋系统中的涡旋Rossby波划分为两种类型。由于切向基本气流的二阶径向水平切变或者基本气流的垂直涡度在径向方向的变化(β*因子)所导致的涡旋Rossby波称之为第一类涡旋Rossby波(正压涡旋Rossby波),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β*因子的作用。这种第一类涡旋Rossby波相对于切向基本气流是单向传播的,其传播方向则与β*因子的正负符号有关。当基本流场垂直涡度-ζz沿着径向r方向增大时,第一类涡旋Rossby波是沿着切向圆周方向逆时针方向传播的;反之则是沿着切向圆周方向顺时针方向传播。如果考虑切向基流的二次垂直切变时,可以得到台风涡旋系统中第二类涡旋Rossby波(斜压涡旋Rossby波)的相速度表达式,第二类涡旋Rossby波产生的物理根源是切向基本流场风速的二次垂直切变或者基本流场径向r方向的平均涡度在空间z方向上的不均匀性(亦即β**因子)。第二类涡旋Rossby波相对于切向基本气流也是单向传播的,当-ζr沿着空间z方向上增大时,第二类涡旋Rossby波就是相对于基本气流-V0是顺时针方向传播的;反之则是相对于基本气流逆时针方向传播。在基本流场的风速-V存在二次径向水平切变或者垂直切变时,台风中的波动可能是混合的涡旋Rossby波——重力波;而当基本流场的风速-V仅仅存在线性切变,不存在二次切变时,此时根本不存在涡旋Rossby波,台风系统中的波动则仅仅是重力惯性波。最后,采用WRF模式对“云娜”台风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第一类涡旋Rossby波 第二类涡旋Rossby波 基流二次切变
下载PDF
台风登陆前后雨带断裂与非对称降水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丁治英 +1 位作者 徐海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3-520,共8页
利用美国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对"海棠"台风(0505)登陆前后的雨带变化进行分析和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台风登陆前后其雨带会产生断裂,这种现象可发生在陆地和海上,使非对称降水更加明显。分析得出雨带断裂不仅... 利用美国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对"海棠"台风(0505)登陆前后的雨带变化进行分析和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台风登陆前后其雨带会产生断裂,这种现象可发生在陆地和海上,使非对称降水更加明显。分析得出雨带断裂不仅与地形有关,而且与高层台风环流和中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关:台风登陆前后,200hPa南亚高压和台风外围的辐散气流结合形成在台风西北方向的弱倒槽,台风中心西侧及西北侧的中低层辐散流场稳定维持,使高层气旋性流场加强,与气旋性流场相伴的正涡度一部分随气流逆时针旋转,并逐步平流至台风中心附近的正涡度区形成一个沿22~25°N的正涡度输送带并延伸至台风中心东部,而中心东部高层的正涡度带中有下沉运动,不利于降水发展而导致雨带断裂是非对称降水的主要原因。高层台风的带状涡度向外围的传播可导致中纬度气旋性环流的进一步加强和正涡度向台风输送的加强,使雨带断裂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雨带 非对称降水 WRF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豫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任轶 张云平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1年第1期67-72,共6页
2010年9月4日凌晨,豫西地区出现罕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造成严重损失。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观测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不仅具有明显... 2010年9月4日凌晨,豫西地区出现罕见的强对流天气过程,造成严重损失。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观测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不仅具有明显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气流垂直运动,而且在多普勒雷达上有明显的辐合型中气旋存在。通过对垂直积分液态水的分析发现,VIL值存在快速增大和降低的过程,与冰雹和大风的发生时间相一致。在对云顶亮温的分析中发现,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在云顶亮温等值线密集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垂直运动 中气旋 云顶亮温 VIL
下载PDF
热带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的年际变化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冯涛 +1 位作者 黄荣辉 陈光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2,共12页
利用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的热带气旋(TC)数据以及日本JRA-25全球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6—10月西太平洋上空3支越赤道气流的年际变化对西北太平洋(WNP)热带气旋(TC)生成数量和位置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越赤道气流主要影响14... 利用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的热带气旋(TC)数据以及日本JRA-25全球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6—10月西太平洋上空3支越赤道气流的年际变化对西北太平洋(WNP)热带气旋(TC)生成数量和位置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越赤道气流主要影响140°E以东TC的生成数量,越赤道气流越强,在该海域生成的TC越多。通过合成分析讨论了越赤道气流强弱对WNP大气低层的风场、垂直风切变、高空散度、低层涡度以及OLR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0°E以东的热带WNP,以上要素在越赤道气流偏强背景下的配置均有利于TC生成。同时,通过正压能量转换讨论了越赤道气流强弱对WNPTC生成的动力作用,指出在越赤道气流偏强年,季风槽东伸,东部的扰动容易从基本气流获得动能加强形成TC;在越赤道气流偏弱年,季风槽偏西,扰动动能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140°E以西,导致东部海域较少生成TC。此外,无论在越赤道气流强年或者弱年,在TC生成之前的2~4d均可发现有临近的越赤道气流突然加强的过程,这有可能是触发TC生成的动力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热带气旋生成 统计分析 越赤道气流 西北太平洋 正压能量转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