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尤超 李金辉 +3 位作者 何珂 王思敏 顾雅佳 《中国卫生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9-812,共4页
本文概述“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影像学学科特色和教学挑战,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通过夯实师资队伍建设、深耕临床科研实践、优化教育教学体系等举措,培育“新医科+”课程思政、打造“多学科+”导学团队、提高“全影像+”人才培养... 本文概述“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影像学学科特色和教学挑战,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通过夯实师资队伍建设、深耕临床科研实践、优化教育教学体系等举措,培育“新医科+”课程思政、打造“多学科+”导学团队、提高“全影像+”人才培养,并结合国家政策文件要求和新医科发展趋势,展望未来医学影像教育教学发展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学影像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影像学 教学 课程思政 学科交叉
下载PDF
功能和机械性踝关节不稳腓骨和距骨位置的MRI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纯猛 +6 位作者 袁承杰 王晨 耿翔 张超 黄加张 马昕 王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329,共6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踝不稳(FAI)和机械性踝不稳(MAI)腓骨和距骨的位置差异以及一种影像学鉴别方法。方法:对65例FAI和70例MAI患者及6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根据轴位MRI图像,通过踝距骨指数(MTI)确定距骨的旋转方向。以外踝相对于距骨的... 目的:探讨功能性踝不稳(FAI)和机械性踝不稳(MAI)腓骨和距骨的位置差异以及一种影像学鉴别方法。方法:对65例FAI和70例MAI患者及6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根据轴位MRI图像,通过踝距骨指数(MTI)确定距骨的旋转方向。以外踝相对于距骨的轴踝指数(AMI)和外踝相对于内踝的踝间指数(IMI)来评估腓骨的位移。结果: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MAI患者的MTI(90.01°±2.21°)明显大于FAI患者(87.73°±1.56°,P<0.001)和健康志愿者(86.79°±2.35°,P<0.001),根据MTI角度判断FAI和MAI的最佳临界点为87.86°(灵敏度81.03%,特异度91.07%),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6(P<0.001)。MAI患者的AMI(11.42°±1.53°)明显大于健康志愿者(8.12°±1.03°,P<0.001)。FAI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在上述3项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FAI患者不存在腓骨后移和距骨内旋。MAI患者的MTI明显大于FAI患者。MTI角度增加可能成为一种新的MRI间接征象,可用于FAI和MAI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机械性踝关节不稳 腓骨 距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及临床病理特征对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尤超 +2 位作者 蔺璐奕 周嘉音 顾雅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 探讨MRI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在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表达状态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尤其是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 目的 探讨MRI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在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表达状态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尤其是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治疗前乳腺MRI图像,205例患者均行双侧乳腺平扫及增强MRI检查。根据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将HER-2状态分为HER-2阴性(包括零、低表达)和阳性(过表达)。分析各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月经状态、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HR)、分子分型和Ki-67水平。MRI特征包括纤维腺体类型、背景实质强化、多灶或多中心、瘤内T2WI高信号、瘤周水肿、病灶类型、病灶大小、肿块形状、边缘、内部强化模式、非肿块强化分布及内部强化模式。单因素分析中,对于HER-2阴、阳性组间比较,年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病灶大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及MRI特征采用χ^(2)检验;对于HER-2零、低和过表达组的比较,年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病灶大小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及MRI特征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HER-2阴性中零表达59例、低表达79例,HER-2阳性(过表达) 67例。HER-2阴性与阳性组临床病理特征中,ER、PR、HR和分子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MRI特征中肿块边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进一步比较HER-2低表达组与零表达组、HER-2低表达组与过表达组,临床病理特征中,ER、PR、HR、分子分型和Ki-67水平(以中位数40%为截断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R、PR、HR、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低表达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基于MRI时空异质性模型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病理完全缓解
4
作者 周嘉音 尤超 +3 位作者 王泽洲 蔺璐奕 顾雅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 基于MRI时空异质性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以早期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至2022年3月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 目的 基于MRI时空异质性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以早期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至2022年3月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的173名TNBC患者资料,收集每位患者NAC前(Pre-)和NAC两疗程后(During-)的MRI图像。55名DUKE大学的患者构成外部验证队列。从瘤内亚区域和瘤周区域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来表征空间异质性,计算NAC前后特征值的变化(Delta-)来表征时间异质性。分别使用Pre-、During-和Delta-的特征,应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对单模态模型进行集成,构建纵向融合(Stacking)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分别从Pre-、During-和Delta-特征集中选取8个、4个和10个特征构建模型。基于空间异质性的Pre-模型具有预测pCR的性能,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74、0.71和0.71。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纵向融合模型预测pCR的性能最佳,AUC均为0.86。DCA结果显示纵向融合模型在临床应用中价值是最高的。结论 基于MRI空间异质性特征可以有效预测TNBC的pCR,整合时空异质性构建的纵向融合模型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影像组学 时空异质性 生境成像 新辅助治疗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