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被引量:175
1
作者 王瑞飞 沈平平 +1 位作者 宋子齐 杨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0-563,569,共5页
通过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对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孔隙体积及孔喉比等特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孔隙度、渗透率较高... 通过岩心样品的恒速压汞测试,对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有效喉道半径、有效喉道体积、有效孔隙半径、有效孔隙体积及孔喉比等特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孔隙度、渗透率较高的岩样,有效喉道、有效孔隙发育程度较高,孔喉比较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具有中等孔隙和小喉道发育、孔喉连通性差及孔喉性质差异大的特点,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贾敏效应伤害。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性质主要由喉道控制,喉道半径分类明显。渗透率越低,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越好。喉道控制储层渗透性,进而决定开发难度和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孔喉特征 孔喉比 孔隙结构 特征参数 储层性质
下载PDF
中国陆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77
2
作者 沈平平 袁士义 +3 位作者 韩冬 刘宝和 张正卿 李方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8,共4页
中国陆上油田采用常规方法开发 ,约有三分之二的储量留在地下。由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在今后一段时间仍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于 1987年和 1996年开始对... 中国陆上油田采用常规方法开发 ,约有三分之二的储量留在地下。由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在今后一段时间仍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于 1987年和 1996年开始对中国陆上 13个和 17个油田系统地进行了二次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和发展战略研究。该项研究以第一次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为基础 ,充分吸收了我国已实施的矿场试验项目的经验和教训 ,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对我国提高采收率的发展远景以及近期内可实现的、技术和经济都可行的潜力进行了再认识。评价结果表明 :由于我国主要油田非均质程度高 ,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很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从参加评价的 10 1.36× 10 8t地质储量中可增加可采储量 11.5 8× 10 8t,平均提高采收率 11%以上。如果按目前全国陆上油田平均采收率33%计算 ,相当于新发现约 35× 10 8t的地质储量。同时也指出 ,由于技术 ,特别是经济条件的限制 ,近期内可在油田开发中推广应用的技术主要是聚合物驱方法 ;复合驱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 ,降低成本 ,才可能在油田中大规模应用。本文在此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陆上油田提高采收率近期的规划设想和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陆上油田 提高采收率 潜力评价 发展战略
下载PDF
聚合物分子尺寸与油藏孔喉的配伍性 被引量:72
3
作者 朱怀江 刘强 +3 位作者 沈平平 罗健辉 杨静波 刘玉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9-613,共5页
驱油用水溶性聚合物分子流经多孔介质时经受孔喉尺寸的自然选择作用。根据“架桥”原理,可对孔喉形成较稳定堵塞的聚合物分子水动力学半径(Rn)与孔喉半径(R)的关系为:Rn大于0.46R。通常,适于聚合物驱油藏的平均孔喉半径中值约为... 驱油用水溶性聚合物分子流经多孔介质时经受孔喉尺寸的自然选择作用。根据“架桥”原理,可对孔喉形成较稳定堵塞的聚合物分子水动力学半径(Rn)与孔喉半径(R)的关系为:Rn大于0.46R。通常,适于聚合物驱油藏的平均孔喉半径中值约为4~16Mm。聚合物分子尺寸的归一化权重分布函数在10nm至数百纳米出现主分布峰,并可能带有水动力学半径为10^3nm数量级或更大的次分布峰。聚合物分子线团越大,在矿化度上升、溶液电场加强后越易被压缩。超大聚合物分子被压缩后使归一化权重分布函数主峰向分子尺寸更大方向移动。梳形聚合物分子结构的改性增强主链刚性,使水动力学半径升高,产生增黏效果。与分子量和水解度相近的聚丙烯酰胺相比,梳形聚合物溶液的增黏幅度高于水动力学半径变化程度。聚合物驱中水动力学半径大于10^3nm数量级的聚合物分子易造成孔喉半径较小的部分多孔介质堵塞,使用清水配制聚合物溶液时此现象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梳形聚合物 动态光散射 水动力学半径 孔喉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CO_2提高世界油气资源采收率现状研究 被引量:77
4
作者 江怀友 沈平平 +2 位作者 卢颖 江良冀 罗金玲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2期5-10,共6页
CO2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考虑实施环境友好的技术政策以刺激经济。应用CO2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枯竭油气藏CO2埋存的有效途径,2008年,世界CO2-EOR产量为27.25×104桶/d,美国CO2-EOR产量为24.79... CO2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考虑实施环境友好的技术政策以刺激经济。应用CO2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枯竭油气藏CO2埋存的有效途径,2008年,世界CO2-EOR产量为27.25×104桶/d,美国CO2-EOR产量为24.79×104桶/d,占世界CO2-EOR日产量的91%,项目数量占世界85%。CO2驱油包括混相驱、非混相驱,注入CO2可提高采收率8%~15%。全球EOR技术应用最多的为北美地区,美国具有CO2-EOR成熟技术。IEA2008年预测世界CO2-EOR的增油潜力为1600×108~3000×108桶,相当于目前世界可采原油量的7%~14%。CO2驱油实现提高采收率与埋存的有机结合,改善开发效果,必将为全球油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提高油气采收率 CO2-EOR 混相驱 非混相驱 油田开发 现状分析
下载PDF
CO_2注入技术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沈平平 江怀友 +2 位作者 陈永武 李吟天 刘俊姝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4,11,共5页
21世纪环境保护受到高度关注,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用CO2提高采收率是埋存CO2的重要途径,CO2注入包括水与气交替注入方式和重力稳定注入方式。通过研究CO2注入机理和最佳... 21世纪环境保护受到高度关注,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用CO2提高采收率是埋存CO2的重要途径,CO2注入包括水与气交替注入方式和重力稳定注入方式。通过研究CO2注入机理和最佳应用思路,实现CO2埋存与提高原油产量的有机结合。CO2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广泛,必将为全球石油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提高采收率 混相驱油 非混相驱油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维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56
6
作者 王家禄 沈平平 +2 位作者 陈永忠 贾旭 张祖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共6页
建立了三元复合驱纵向非均质油藏物理模型。在该模型上布置了压差传感器和饱和度测量探针,测量了三元复合驱的开采效果、压力场和饱和度场变化,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提高波及效率与驱油效率的宏观渗流机理。对于纵向非均质油藏,三元复合剂... 建立了三元复合驱纵向非均质油藏物理模型。在该模型上布置了压差传感器和饱和度测量探针,测量了三元复合驱的开采效果、压力场和饱和度场变化,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提高波及效率与驱油效率的宏观渗流机理。对于纵向非均质油藏,三元复合剂在油藏内的吸附、滞留、乳化等作用下使阻力增大、压力上升及流动转向。在平面上,三元复合剂从主流线流向两侧非主流线的剩余油区,驱替出剩余油,提高了平面上的宏观波及范围;在纵向上,三元复合剂从高渗透层内流向中低渗透层,提高了纵向波及范围。在三元复合剂的协同作用下,不仅驱替出高渗透层及主流线上的残余油,而且驱替出中低渗透层、非主流线上的剩余油。因此,三元复合驱可以提高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压力场 饱和度场 宏观渗流机理 物理模型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框架内小层综合对比方法 被引量:49
7
作者 袁新涛 沈平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91,共5页
为了解决高分辨率层序对比时较难识别短期基准面旋回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多种信息和对比手段的小层综合对比方法。在油藏范围内进行短期层序对比时,由于受到各类自旋回沉积、地层侵蚀和缺失、沉积微相空间变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因而对比... 为了解决高分辨率层序对比时较难识别短期基准面旋回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多种信息和对比手段的小层综合对比方法。在油藏范围内进行短期层序对比时,由于受到各类自旋回沉积、地层侵蚀和缺失、沉积微相空间变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因而对比难度会增大。并根据地层特点,对各类方法进行选择,提出了在高分辨率框架内,采取沉积自旋回对比、关键界面约束对比、河流切割和充填对比、储层流体性质对比和沉积微相相序对比等多种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将新的对比方法应用于苏丹Palogue油田的小层对比,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 陆相层序 短期基准面旋回 综合对比方法 PALOGUE油田
下载PDF
北美石油工业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现状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江怀友 沈平平 +3 位作者 陈立滇 齐仁理 姚约东 吕威 《中国能源》 2007年第7期30-34,共5页
环境保护受到高度关注,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用CO2提高采收率是埋存CO2的重要途径,美国拥有应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成熟技术。CO2提高采收率包括混相驱油和非混相驱油2种方... 环境保护受到高度关注,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用CO2提高采收率是埋存CO2的重要途径,美国拥有应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成熟技术。CO2提高采收率包括混相驱油和非混相驱油2种方式,实现了最大CO2的埋存和提高原油产量有机结合,改善开发效果。北美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和应用思路研究,必将为全球生态保护,石油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提高采收率 混相驱油 非混相驱油
下载PDF
砂岩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贾芬淑 沈平平 李克文 《断块油气田》 CAS 1995年第1期16-21,共6页
研究了大庆、胜利等油田砂岩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及其对水驱油采收率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测定砂岩孔隙结构分形维数的方法,提出了砂岩孔隙结构的分形尺度下限,初步研究了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与油藏地质特征的关系,探讨... 研究了大庆、胜利等油田砂岩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及其对水驱油采收率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测定砂岩孔隙结构分形维数的方法,提出了砂岩孔隙结构的分形尺度下限,初步研究了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与油藏地质特征的关系,探讨了用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进行油藏分类评价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分形学 数字图象处理 无水采收率 砂岩油气藏 水驱 胜利油田 大庆油田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在油藏中埋存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49
10
作者 沈平平 廖新维 刘庆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6-220,共5页
二氧化碳在油藏中埋存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主要通过构造空间储存、束缚空间储存、溶解储存和矿化储存等机理来实现。二氧化碳在油藏中的地质埋存潜力可分成理论埋存量、有效埋存量、实际埋存量和匹配埋存量4个层次。对... 二氧化碳在油藏中埋存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主要通过构造空间储存、束缚空间储存、溶解储存和矿化储存等机理来实现。二氧化碳在油藏中的地质埋存潜力可分成理论埋存量、有效埋存量、实际埋存量和匹配埋存量4个层次。对注水开发油藏和二氧化碳驱油藏,二氧化碳在油藏中的埋存潜力可用类比法和物质平衡法计算,得到理论埋存量和有效埋存量,理论埋存量是油藏所能接受的物理极限量,有效埋存量表示从技术层面上综合考虑了储集层及流体特性各种因素影响的埋存量,是理论埋存量的子集。用物质平衡法计算埋存量时二氧化碳在原油中溶解量占有较大比例,不可忽略,用类比法计算埋存量的关键问题是确定二氧化碳利用系数。实例表明该计算方法简便实用,可用于中国油田二氧化碳埋存潜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埋存 注水油藏 二氧化碳驱油藏 溶解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深层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度演化定量模型——以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段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50
11
作者 王瑞飞 沈平平 赵良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2-559,共8页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段深层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储集层砂岩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储集层发育原生粒间孔隙和长石、岩屑、胶结物等不稳定组分的粒间溶孔...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东濮凹陷文东油田沙三段深层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储集层砂岩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储集层发育原生粒间孔隙和长石、岩屑、胶结物等不稳定组分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储集层物性分布受碳酸盐等的胶结、溶蚀及异常高压带分布的控制。孔隙度参数演化分析表明,储集层初始孔隙度为36.75%,压实过程孔隙度损失率为40.49%,胶结-交代过程孔隙度损失率为37.25%,后期溶蚀、溶解过程孔隙度增加率为17.88%。储集空间中原生孔隙占总孔隙的55.03%,次生孔隙占总孔隙的44.97%。孔隙度计算过程中误差率为0.96%,影响误差的主要因素为颗粒分选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储集层 东濮凹陷 文东油田 孔隙度演化模型 次生孔隙
下载PDF
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沈平平 袁士义 +2 位作者 邓宝荣 宋杰 奎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1-4,共4页
在对一个非均质程度严重的油藏进行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定量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ASP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一系列正韵律二维剖面地质模型,对比研究不同的油藏非均质性对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在渗透率层间级差相同... 在对一个非均质程度严重的油藏进行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定量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ASP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一系列正韵律二维剖面地质模型,对比研究不同的油藏非均质性对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在渗透率层间级差相同的情况下,高渗透层厚度与总厚度的比例不同,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果不同;分析研究了重力作用对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的影响,并提出注采井距的缩小会削弱重力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地质模型不同,化学驱驱油效果的差异很大。对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进行油藏适应性研究,对提高水驱后采收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波及效率 驱替效率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封堵平面非均质油藏物理模拟 被引量:43
13
作者 王家禄 沈平平 +2 位作者 李振泉 刘玉章 江如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0-64,共5页
利用平面非均质填砂模型进行了有机交联聚合物封堵的油藏物理模拟实验 ,对比研究了水驱、聚合物驱和交联聚合物封堵对开采效果的影响。通过布置 4 9个高精度的压差传感器测量交联聚合物封堵过程中油藏压力场的动态变化 ,用数码相机照相... 利用平面非均质填砂模型进行了有机交联聚合物封堵的油藏物理模拟实验 ,对比研究了水驱、聚合物驱和交联聚合物封堵对开采效果的影响。通过布置 4 9个高精度的压差传感器测量交联聚合物封堵过程中油藏压力场的动态变化 ,用数码相机照相定性地观察了油藏流体变化情况。实验中发现 ,交联聚合物封堵最终采收率比水驱提高 33% ,比聚合物驱提高 14 %。交联聚合物能有效地封堵高渗条区 ,形成“段塞” ,改变了油藏内流体流动方向 ,扩大了波及范围 ,驱替出低渗区的油 ,提高了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 封堵 平面非均质油藏 物理模拟 物理模型 采收率 波及机理
下载PDF
二氧化碳—原油多相多组分渗流机理研究 被引量:44
14
作者 沈平平 黄磊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7-251,共5页
二氧化碳与烃类体系的多相多组分渗流机理,对于深入理解实际油田注二氧化碳的驱替特征、提高采收率及地质埋存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细管和多次接触实验以及包含相间传质的多相多组分CO2驱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系统研究了CO2—原油... 二氧化碳与烃类体系的多相多组分渗流机理,对于深入理解实际油田注二氧化碳的驱替特征、提高采收率及地质埋存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细管和多次接触实验以及包含相间传质的多相多组分CO2驱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系统研究了CO2—原油体系的相变规律以及多组分体系的变相态渗流特征。结果表明,CO2能够大量蒸发C11以下的烃组分,甚至能够蒸发C32等重烃组分;CO2气驱过程是一个蒸发与凝析的混合过程,混相带出现在气驱前缘附近;温度越高,CH4和N2含量越大,最小混相压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油 地层原油 多相多组分 渗流机理 最小混相压力 模拟实验
下载PDF
三维油藏物理模拟的饱和度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沈平平 王家禄 +1 位作者 田玉玲 张祖波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71-76,共6页
实验室一维岩心饱和度测量技术主要测量岩心剖面的饱和度分布,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和微观物理模拟主要定性观察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情况,而三维油藏物理模拟测量饱和度分布的技术国内外都没有。应用电阻率测井的电极系测量原理,用先... 实验室一维岩心饱和度测量技术主要测量岩心剖面的饱和度分布,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和微观物理模拟主要定性观察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情况,而三维油藏物理模拟测量饱和度分布的技术国内外都没有。应用电阻率测井的电极系测量原理,用先进的双压模技术和耐氧化、耐腐蚀的高技术材料,研制出了能够测量油藏物理模拟中动态饱和度变化的探针,并应用饱和度探针测量了不同实验的一维模型饱和油、水驱油过程中不同位置的饱和度变化;应用Buckley-Leverett方程理论,计算出一维模型出口的端面饱和度,与靠近出口位置实际测量的饱和度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是:饱和油时,从出口位置测量的饱和度变化与出口端面计算饱和度变化规律相同,测量探针处先见油,出口端面后见油,二者之间的最终饱和度相近;水驱油时,从出口位置测量的饱和度变化与出口端面计算饱和度变化规律相同,测量探针处先见水,出口端面后见水,二者之间的束缚水饱和度与最终计算的饱和度和测量结果相近。不同实验的探针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比较稳定。通过模型3个不同位置探针测量出的饱和度变化,可定量观察到聚合物驱过程中油墙的形成、发展与运动,聚合物驱后3个位置的饱和度都有较大增加。对于一维模型,只有当油墙运动到出口端面时含水率才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 饱和度 油藏物理模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温室气体在石油开采中资源化利用的科学问题 被引量:42
16
作者 沈平平 杨永智 《中国基础科学》 2006年第3期23-31,共9页
工业和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日益增加,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温室气体中CO2气体占65%以上,控制CO2排放已经成为国际行动。实行CO2高效利用与地质埋存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是缓解... 工业和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日益增加,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温室气体中CO2气体占65%以上,控制CO2排放已经成为国际行动。实行CO2高效利用与地质埋存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是缓解环境污染压力、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在分析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油田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原油粘度和含蜡量高、原油与CO2的混相压力高等对CO2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挑战性的理论和技术难点,提出了温室气体在石油开采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中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1)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埋存及利用评价体系问题;(2)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埋存的基本地质理论问题;(3)注CO2混相采油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理论问题;(4)注CO2驱动过程中的渗流力学问题;(5)CO2分离、运输与防腐的相关科学问题。本文对每个问题所包含的内容作了分析,并指出了在研究问题过程中需遵循的思路、对策与途径,为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一体化技术思路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CO2 提高石油采收率 资源化利用 CO2埋存 渗流
原文传递
非均质油藏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作用 被引量:36
17
作者 沈平平 袁士义 +2 位作者 邓宝荣 宋杰 奎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59,共6页
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ASP数值模拟软件及正韵律二维剖面地质模型 ,分别模拟了水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的驱油过程 ,分层计算了采收率、剩余油饱和度、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 ,进行了指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 ,不... 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ASP数值模拟软件及正韵律二维剖面地质模型 ,分别模拟了水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的驱油过程 ,分层计算了采收率、剩余油饱和度、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 ,进行了指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 ,不同层段的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高渗透层段 ,以提高驱替效率为主 ;在低渗透层段 ,以提高波及效率为主 ;在中等渗透层段 ,提高波及效率和提高驱替效率作用相当。由于水驱后 ,剩余油大部分集中在上部 ,低渗透层段是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层段 ,提高上部低渗透层段的波及效率对于提高总体采收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 ,先调剖再注三元复合体系段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化学驱 驱替效率 波及效率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中国石油资源前景与未来10年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被引量:31
18
作者 沈平平 赵文智 窦立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尚未探明的石油资源中有经济性、可持续勘探的资源比例较大。立足国内勘探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资源基础。然而石油...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在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尚未探明的石油资源中有经济性、可持续勘探的资源比例较大。立足国内勘探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资源基础。然而石油工业发展也面临着剩余资源质量变差、储采比递减与供需矛盾加剧等多方面挑战。实现中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在立足国内石油勘探的同时,要加大天然气资源利用的力度并加强对国外石油资源勘探与分享的比例。预计未来10年国内石油勘探年增探明储量仍可保持“九五”以来的水平,其中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增储比例大致持平,东部老区勘探在未来10年石油工业发展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海洋石油探明储量预计在“九五”水平上,会有大幅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前景 储量预测 石油 中国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试井资料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王卫红 沈平平 +1 位作者 马新华 贾爱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6-78,共3页
低渗透气藏渗流机理不同于常规气藏,尤其是束缚水饱和度(Swr>30%)较高的低渗透气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从而使测得的气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二项式产能分析曲线斜率为负值,无法分析应用。为此,文章基于低渗透气藏非达西低速不稳定渗流微... 低渗透气藏渗流机理不同于常规气藏,尤其是束缚水饱和度(Swr>30%)较高的低渗透气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从而使测得的气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二项式产能分析曲线斜率为负值,无法分析应用。为此,文章基于低渗透气藏非达西低速不稳定渗流微分方程,推导出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气藏气井稳定产能方程和不稳定产能方程,并提出低渗透气藏等时试井资料优化分析新方法,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确定气井产能方程,评价气井产能,同时还能求出气藏的启动压力梯度、渗透率、表皮系数等物性参数。实例应用表明,所提出的产能试井分析新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气井 试井 二项式 压力梯度 方法 研究
下载PDF
二氧化碳埋存与提高采收率的关系 被引量:33
20
作者 江怀友 沈平平 +2 位作者 钟太贤 安晓璇 乔卫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5,共4页
二氧化碳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埋存主要选择的是枯竭的油气藏、深部的盐水储层、不能开采的煤层和深海埋存等方式。二氧化碳既可提高采收率又能实现埋存是石油企业追求的目标。二氧化碳驱油分为混相驱和非混相驱... 二氧化碳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埋存主要选择的是枯竭的油气藏、深部的盐水储层、不能开采的煤层和深海埋存等方式。二氧化碳既可提高采收率又能实现埋存是石油企业追求的目标。二氧化碳驱油分为混相驱和非混相驱。二氧化碳注入方式分为水与气交替和重力稳定注入的方法。欧盟混相驱最大提高采收率为9%,最小提高采收率为4%。北海油田使用2.475t二氧化碳可提高1t原油产量。重力稳定非混相驱油最大提高采收率为18%,最小为10%。通过对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与埋存的研究,必将为环境保护和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 混相驱 非混相驱 油田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