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逸搏心律伴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1
作者 冯湘红 +1 位作者 戚妙君 时志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逸搏心律伴室房双径路传导心电图特征和发生机制。方法选取11例逸搏心律伴室房双径路传导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逸搏心律包括交界性7例、室性4例,逸搏频率相对匀齐,其后跟随P波,P波呈两种形态的7例,单一形... 目的探讨逸搏心律伴室房双径路传导心电图特征和发生机制。方法选取11例逸搏心律伴室房双径路传导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逸搏心律包括交界性7例、室性4例,逸搏频率相对匀齐,其后跟随P波,P波呈两种形态的7例,单一形态的4例。均存在长、短两种R-P间期,差值明显大于0.06s,长、短RP间期最大增量变化在0.11~0.38s(平均0.23±0.09s),3例伴随单个心室回波,1例出现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室房双径路传导是一种少见的心电现象,通过体表心电图合理分析,可以对逆向型双径路做出初步诊断,为下一步实施电生理检查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搏 室房传导 双径路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陶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26-126,共1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例住院窦性心动过缓者,进行DCG监测。结果显著窦性心动过缓(24h平均心率小于50次/分)者35例,窦房阻滞51例,窦性停搏28例,慢-快综合征46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房...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0例住院窦性心动过缓者,进行DCG监测。结果显著窦性心动过缓(24h平均心率小于50次/分)者35例,窦房阻滞51例,窦性停搏28例,慢-快综合征46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房室阻滞者11例。结论 DCG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SSS最可靠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