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温州市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HIV、HCV及梅毒螺旋体感染风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丽娜 王大勇 +6 位作者 叶振淼 金茜 苏德华 陈向阳 郭君 陈丽秀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9期737-741,共5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感染风险,为吸毒人群行为干预模式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问卷对温州市2010 2014年艾滋病哨点监测的4102名...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感染风险,为吸毒人群行为干预模式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问卷对温州市2010 2014年艾滋病哨点监测的4102名毒品滥用者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4102名毒品滥用者中,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分别占49.42%和47.46%,其余为混合毒品滥用者;2010 2014年新型毒品滥用者所占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新型毒品滥用者注射吸毒率与共用针具率分别为11.69%和22.78%,前者低于传统组(P<0.0001),后者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1年内新型毒品滥用者商业性行为发生率为31.77%,高于传统组(P<0.0001);两者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均为14.00%左右。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抗体阳性检测率为0.20%,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8.61%和8.58%,前者低于传统组(P<0.05),而后者高于传统组(P<0.0001)。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正面临着艾滋病等疾病血液传播与性传播的双重风险,亟需进一步探讨出适合当前吸毒人群行为特征的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毒品 传统毒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螺旋体
原文传递
温州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叶振淼 王大勇 +4 位作者 赵丽娜 张鹤美 苏德华 陈向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了解温州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该人群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温州市历年报告的15~24岁学生HIV/AIDS病例,对其人口学特征、... 目的了解温州市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该人群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温州市历年报告的15~24岁学生HIV/AIDS病例,对其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下载2017年温州市国家级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分析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危险行为特征。结果截止2018年底温州市累计报告15~24岁HIV/AIDS学生病例89例,学生病例数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男女性别比为29.67∶1;男男同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75.28%;通过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检测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病例数最多,分别占33.71%、26.97%,首次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占17.28%,梅毒现症感染率为17.54%。哨点监测显示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5.63%;有过性行为的占9.75%,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5.64%,最近一年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和男男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13%、3.13%、0.25%和1.57%,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8.16%、20.00%、50.00%和0;最近一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比例为39.00%;HIV抗体、梅毒抗体及丙肝抗体均未检出阳性。结论男男同性性接触是温州市青年学生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学生病例晚发现比例高,梅毒现症感染率高,青年学生艾滋病高危行为普遍存在,"知-行分离"现象明显,应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精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艾滋病 流行特征 知识 行为
原文传递
温州市≥60岁HIV/AIDS病例行为特征和感染来源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振淼 陈晟 +6 位作者 姚晓 王大勇 赵丽娜 张鹤美 苏德华 陈向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3-1036,1046,共5页
目的了解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AIDS)高发地区新发现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行为特征和感染来源,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招募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新报告的... 目的了解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AIDS)高发地区新发现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行为特征和感染来源,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招募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新报告的≥60岁的HIV/AIDS病例,采用个案调查问卷面对面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行为学、性伴特征、感染途径和感染来源等信息。采用Epi Data 3.1和SPSS 20.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26例≥60岁的HIV/AIDS病例,男性占76.19%,60~69岁占66.67%,已婚有配偶占77.78%,文盲占42.06%,本市户籍占98.41%,30.95%独居。男性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占93.75%,女性异性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的占68.18%。男性发生异性商业性行为比例明显高于女性(χ^2=87.976,P<0.001)。有85.56%男性通过自己主动寻找商业性伴,交易价格<100元/次占76.66%。女性发生异性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01)。有64.29%病例确证前1年与配偶发生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59%。配偶阳性比例为42.22%,女性配偶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χ^2=15.043,P<0.001)。确诊前均未主动做过HIV抗体检测,95.24%病例不知晓艾滋病预防措施。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占29.03%,女性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的比例高于男性(χ^2=3.928,P=0.047);本地感染占87.70%。结论温州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高发地区≥60岁病例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低,主动检测意识弱,以本地感染为主,需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老年人 性行为 感染来源
原文传递
浙江省温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叶振淼 王大勇 +5 位作者 薛芳辉 赵丽娜 苏德华 金茜 陈向阳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了解温州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2013年采用滚雪球、活动场所招募和网... 目的了解温州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2013年采用滚雪球、活动场所招募和网络招募等方法获得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监测问卷进行调查,并抽血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描述性分析MSM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晓率、危险行为特点,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的HIV感染率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1-2013年共调查MSM 1204例,样本来源以公园/公厕为主,占28.9%,平均年龄(30.16±8.64)岁,30岁以下占53.8%,未婚占59.7%,高中及以上占59.8%,本地居住时间2年以上占62.4%。艾滋病知晓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χ2=80.23,P<0.05)。MSM人群中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比例为75.7%。最近6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和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7.1%和75.7%,历年无变化(χ2值分别为3.81和0.06,均P>0.05)。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的比例在逐年下降(χ2=73.69,P<0.05),但是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历年未发生变化(χ2=7.82,P>0.05)。HIV阳性检出率为7.39%,历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3,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样本来源、本地居住时间、梅毒感染与HIV感染有关。结论温州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知-行"分离现象明显,需引起重点关注,应该根据MSM人群特点进一步完善综合干预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 流行状况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1985-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振淼 金茜 +6 位作者 王大勇 赵丽娜 苏德华 陈向阳 陈栋 张鹤美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7期557-562,共6页
目的了解1985-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筛选198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报告、现住址为温州市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全死因死亡相关信息,... 目的了解1985-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筛选198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报告、现住址为温州市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全死因死亡相关信息,通过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和全死因病死率,利用Kaplan-Meier比较不同组别生存时间的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结果共有3 381例HIV/AIDS纳入研究队列,累计观察9 885.50人年,全死因病死率为5.20/100人年,全死因病死率从2006年开始下降并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平均生存时间为16.35年(95%CI:14.848~17.858)。HIV/AIDS前1、5、10年的累积生存率抗病毒治疗组分别为89.64%、83.60%和80.58%,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分别为89.64%、64.44%和40.36%。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年龄、职业、感染途径、抗病毒治疗、首次CD4计数和样本来源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15~、30~、45~岁年龄组死亡风险低于60岁以上年龄组,服务人员/学生、疾控机构检测发现、接受抗病毒治疗、首次CD4计数≥100个/mm3者的死亡风险分别低于农民、医疗机构检测发现、未接受抗病毒治疗、首次CD4计数<100个/mm3者。结论温州市HIV/AIDS全死因病死率逐年下降,今后仍要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扩大检测以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并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死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全死因病死率 存活时间 回顾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2010—2018年温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大勇 赵淑珍 +8 位作者 叶振淼 赵丽娜 张鹤美 苏德华 陈向阳 梁奕晓 侯祥庆 毛广运 《预防医学》 2021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分析2010—2018年温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为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8年温州市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分析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特征,以... 目的分析2010—2018年温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为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8年温州市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分析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特征,以及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状况。结果2010—2018年温州市共监测青年学生7200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6.38%,呈下降趋势(P<0.05);发生过性行为856人,占11.89%。首次性行为年龄<20岁459人,占53.62%。首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327人,占38.20%。最近1年有固定异性性伴268人,占31.31%;其中发生过性行为256人,占95.52%;坚持使用安全套114人,占44.53%。最近1年与临时异性性伴发生过性行为129人,占15.07%;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58人,占44.96%。青年学生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检出丙肝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0.07%;检出梅毒阳性2例,阳性率为0.03%。结论2010—2018年温州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艾滋病 监测哨点 知晓率
原文传递
温州市2004-2013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向阳 +4 位作者 王大勇 叶振淼 苏德华 赵丽娜 金茜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1-241,243,共2页
近年来,温州市梅毒发病率增长较快。为全面了解温州市梅毒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对温州市2004-2013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所有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梅毒疫情数据。... 近年来,温州市梅毒发病率增长较快。为全面了解温州市梅毒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对温州市2004-2013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所有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梅毒疫情数据。人口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系统"。梅毒病例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07)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温州市农村地区≥60岁老年男性嫖客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特征调查 被引量:10
8
作者 叶振淼 陈晟 +6 位作者 姚晓 王大勇 赵丽娜 张鹤美 苏德华 陈向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了解温州市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嫖客艾滋病知识知晓、性行为、HIV检测行为和社会心理等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7-9月对居住在温州农村地区,过去1年有过商业性行为的60岁及以上男性老年人进... 目的了解温州市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嫖客艾滋病知识知晓、性行为、HIV检测行为和社会心理等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7-9月对居住在温州农村地区,过去1年有过商业性行为的60岁及以上男性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6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嫖客77名,平均年龄为(69.57±6.53)岁,已婚有配偶占64.94%,文盲占51.9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最近1年性欲得到满足的占27.27%,最近半年发生性行为占76.62%,与暗娼、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比例分别为63.64%、70.13%,每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0.41%、18.52%,不使用安全套的最主要原因为不舒服不用,占65.31%,寻找暗娼主要场所是路边店,占34.69%,发生性行为前使用壮阳药者占11.86%。15.58%曾经做过HIV抗体检测,愿意接受HIV抗体检测的占89.61%。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09%。结论温州市农村地区老年男性嫖客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均偏低,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需根据该人群特点开展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男性嫖客 艾滋病 性行为
原文传递
1985-2016年温州市HIV感染者和病人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叶振淼 金茜 +7 位作者 王大勇 赵丽娜 苏德华 陈向阳 陈栋 薛芳辉 张鹤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了解1985-2016年温州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病人死亡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85-2016年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温州市的HIV感染者和病人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人口学... 目的了解1985-2016年温州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病人死亡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85-2016年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温州市的HIV感染者和病人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存活时间、死亡原因、抗病毒治疗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5-2016年累计报告现住址为温州市的HIV/AIDS病例3 512例,其中死亡516例,病死率为14.69%。在所有死亡病例中男性占83.72%,50岁及以上年龄组占56.01%,已婚有配偶占57.75%,小学及以下占54.85%,农民占35.85%,医疗机构发现占79.46%,异性传播占80.62%。死于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者占51.74%,2010-2016年历年因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死亡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的比例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5.81,P=0.016)。死亡病例确诊阳性后中位存活时间为173 d,1年内死亡的占60.66%。接受过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者占33.53%,随着存活时间的延长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死亡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所占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29.43,P=0.000)。死前做过CD4^+T淋巴细胞检测者占56.01%,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200/μl者占58.82%。结论最近几年温州市非艾滋病相关死亡成为HIV/AIDS病例的主要死因,死亡病例的晚发现比例高,CD4^+T淋巴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比例低,今后需扩大检测覆盖面,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加强随访管理,以减少HIV感染者死亡,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存活时间 死亡
原文传递
2015-2020年温州市新报告HIV/AIDS患者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叶振淼 王大勇 +5 位作者 赵丽娜 张鹤美 苏德华 陈向阳 胡文雪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4-585,共2页
HIV/AIDS患者的早期诊断对病毒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研究表明,HIV/AIDS患者早期发现并及时接受ART可以显著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1]),而患者晚发现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现阶段我国HIV/AIDS患者晚发现比例为35.5%~42.1%^([2])。本文... HIV/AIDS患者的早期诊断对病毒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研究表明,HIV/AIDS患者早期发现并及时接受ART可以显著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1]),而患者晚发现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现阶段我国HIV/AIDS患者晚发现比例为35.5%~42.1%^([2])。本文对2015-2020年温州市新报告HIV/AIDS患者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新报告 晚发现
原文传递
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15岁以上女性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丽娜 王大勇 +4 位作者 叶振淼 苏德华 张鹤美 陈向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目的了解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15岁以上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且年龄≥15岁的女性HIV/AIDS... 目的了解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15岁以上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且年龄≥15岁的女性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和行为学信息,分析该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的15岁以上女性HIV/AIDS病例数明显增长,50岁及以上的女性所占比例为34.25%。已婚有配偶者占62.6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接近90%,五年间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性传播比例为96.50%,其中尤以非婚异性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占71.37%,不同年龄组女性病例异性传播表现形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2015-2017年报告的15~24岁年龄段青年女性病例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商业异性性行为比例分别为62.79%和23.26%,高于其他年龄组;50岁及以上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感染的比例最高,为36.36%。结论 2013-2017年温州市报告15岁以上女性HIV/AIDS病例数明显增长,50岁以上女性所占比例高;建议开展相关人群的扩大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女性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温州市974例AIDS病人免费HAART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德华 王大勇 +5 位作者 何林 叶振淼 陈向阳 赵丽娜 金茜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4年第11期801-803,808,共4页
目的分析温州市艾滋病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为今后开展HAART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相关信息,对2005-2013年接受艾滋病免费HAART的974例病人的免疫改善状... 目的分析温州市艾滋病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为今后开展HAART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相关信息,对2005-2013年接受艾滋病免费HAART的974例病人的免疫改善状况、病毒抑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艾滋病病人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持续上升,以治疗3个月时增幅最大,治疗不同时间CD4细胞计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基线CD4细胞计数越高,治疗后增长的水平也越高。治疗后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的比例达84.7%-87.3%。56.6%的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有6.0%病人因不能耐受严重不良反应更换治疗方案。结论温州市艾滋病免费HAART的疗效显著,可显著地抑制体内艾滋病病毒的复制,重建机体的免疫功能,较早启动HAART有望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人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德华 王大勇 +4 位作者 叶振淼 赵丽娜 金茜 陈向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目的分析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降低病人病死率,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相关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降低病人病死率,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相关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全市累计治疗死亡病例94例,男性占86.2%,女性占13.8%,死亡病例平均年龄(55.55±15.27)岁,治疗病死率为7.2%,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5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18.0%,CD4+T淋巴细胞51~20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7.5%,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2.6%;大部分病例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占总病例的59.6%;在治疗3个月内死亡占54.2%,12个月内死亡的占70.2%。结论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治疗时机较晚,应加强病人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才能有效地降低病人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死亡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2005-2013年浙江省温州市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苏德华 王大勇 +6 位作者 赵丽娜 陈向阳 叶振淼 胡郁葱 金茜 郑锦雷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了解2005-2013年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群治疗前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2005-2013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基本情况表,建立Excel数据库,并使用SPSS 17.0软件... 目的了解2005-2013年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群治疗前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2005-2013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基本情况表,建立Excel数据库,并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974例患者中76.8%为男性,平均年龄(44.639±14.63)岁,以35~岁组患者最多,占27.6%,本地户籍为77.0%,外地户籍为23.0%,2009-2013年外地户籍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最多(70.3%),2005-2013年同性性传播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样本来源多来自于医疗机构,占63.2%。治疗前基线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172.16±110.36)个/μl,20.1%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50个/μl,54.7%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治疗前患者的临床分期,2010-2013年Ⅰ期所占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Ⅳ期所占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仍较晚,但逐渐有所提高,应采取措施及早发现和治疗患者,同时应重视流动人口、男男性行为者的艾滋病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感染来源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丽娜 郑剑 +7 位作者 王大勇 叶振淼 苏德华 张鹤美 陈向阳 张秀新 陈晓微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分析2017—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感染来源和特征,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2019年温州市鹿城区和永嘉县新发现的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为研究对象,调查收集其人口学、性行为、流动情... 目的分析2017—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感染来源和特征,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2019年温州市鹿城区和永嘉县新发现的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为研究对象,调查收集其人口学、性行为、流动情况等信息,并采血检测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运用Epi Data 3.1和SAS大学版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342名调查对象以男性、25~59岁年龄段为主,未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外地迁入者居多。经感染来源判定,新感染比例为22.42%,本地感染比例为71.00%。15~24岁以下年龄组、未婚病例新感染比例高,分别为33.33%和31.54%;60岁及以上年龄组、教师/干部/退休等职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病例本地感染比例高,分别为94.74%、87.80%和81.43%;新感染病例曾发生非商业临时异性性行为、固定性伴同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0.87%和39.53%,高于既往感染病例(χ^(2)=3.967,P=0.047;χ^(2)=4.314,P=0.038);本地感染病例曾发生非商业临时同性性行为比例为98.26%,高于外地感染病例(P=0.036)。结论 2017—2019年温州市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以既往感染和本地感染为主,青年、老年及高知人群不容忽视,应加强对非商业临时性行为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性传播 感染来源 特征
原文传递
2011—2013年浙江省温州市梅毒病例报告准确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向阳 王大勇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7期583-585,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性情况。方法导出2011—2013年每年一季度被调查单位网络直报的全部梅毒病例,与医院内网(或门诊日志)登记的梅毒病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核对,确定报告病例是否符合梅毒诊断标准和报告要求。结...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性情况。方法导出2011—2013年每年一季度被调查单位网络直报的全部梅毒病例,与医院内网(或门诊日志)登记的梅毒病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核对,确定报告病例是否符合梅毒诊断标准和报告要求。结果 2011年共核查梅毒病例851例,诊断符合率48.88%。其中胎传梅毒诊断符合率最低,只有10.00%;2012年共核查梅毒病例933例,诊断符合率57.56%。其中胎传梅毒诊断符合率只有5.77%;2013年共核查梅毒病例546例,诊断符合率92.86%。其中胎传梅毒诊断符合率只有20.00%。结论温州市梅毒病例报告准确性逐年提高,但胎传梅毒的报告准确性仍然很低。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温州市梅毒病例报告准确性,相对真实地反映出温州市的梅毒疫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报告 准确性
原文传递
2016-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梅毒疫情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向阳 张鹤美 +4 位作者 王大勇 叶振淼 苏德华 赵丽娜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2016—2019年梅毒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探测聚集区域,为梅毒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rcGIS 10.2软件作为数据管理和呈现的平台,建立温州市2016—2019年梅毒空间分析数据库,对梅毒疫情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2016—2019年梅毒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探测聚集区域,为梅毒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rcGIS 10.2软件作为数据管理和呈现的平台,建立温州市2016—2019年梅毒空间分析数据库,对梅毒疫情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16—2019年温州市共报告梅毒发病13778例,纳入分析13550例,年报告发病率为37.13/10万(0~365.14/10万),全局自相关结果显示梅毒疫情呈聚集性分布,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温州市南部有4个空间相近的高-高聚集区域(共18个乡镇);局部G统计量热点分析结果显示,温州市梅毒存在31个“正热点”和5个“负热点”区域;SaTScan时空扫描探测到7个聚集区域。结论2016—2019年温州市梅毒报告发病率非随机分布,存在空间聚集性,疾病高发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梅毒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自相关分析 时空分析
原文传递
温州市2006-2015年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鹤美 王大勇 +4 位作者 赵丽娜 叶振淼 苏德华 陈向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0-712,共3页
目的分析温州市男男性行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人口学及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06-2015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现住址"为温州市的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采用Arc GIS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地图绘制及结... 目的分析温州市男男性行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人口学及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06-2015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现住址"为温州市的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采用Arc GIS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地图绘制及结果可视化。SatScan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06-2015年,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病例所占比例由3. 77%上升至35. 86%。全局空间相关分析显示,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 26,Z=13. 96,P <0. 01)。"热点"区分布以城区街道为中心,并向周边县区的街道扩散。时空扫描侦测出一类聚集区,位于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区及瑞安市,时间跨度2013-2015年(RR=4. 19,LLR=168. 89,P <0. 01)。结论温州市男男性行为HIV/AIDS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均有聚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者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麻风病受累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向阳 +3 位作者 朱小梅 毛玲琼 刘睿 钱明红 《浙江预防医学》 2015年第3期254-256,261,共4页
目的 分析在家居住的麻风病受累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温州地区在家居住的60例麻风病受累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1.67%和21.67%,在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 分析在家居住的麻风病受累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温州地区在家居住的60例麻风病受累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1.67%和21.67%,在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为仍在现症期未判愈、患有可见性畸残和经济收入在平均水平以上,其OR值(95%CI)分别为23.78(2.13~265.26)、7.68(2.01~29.40)和4.54(1.05~19.68);影响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有为患有可见性畸残和仍在现症期未判愈,其OR值(95%CI)分别为34.77(2.84~425.07)和19.28(1.86~199.62)。结论 在家居住的麻风病受累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有可见性畸残和在现症期未判愈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麻风病受累者
原文传递
浙江省温州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新发现的麻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益钱 《疾病监测》 CAS 2009年第9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1992-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麻风病流行规律和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全市麻风病例登记表、麻风病年报表和麻风病例个案病历。结果1992-2008年17年间共发现新麻风病例19例。年平均发现率0.022/10万。2008年发现7例... 目的探讨1992-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麻风病流行规律和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全市麻风病例登记表、麻风病年报表和麻风病例个案病历。结果1992-2008年17年间共发现新麻风病例19例。年平均发现率0.022/10万。2008年发现7例,年发现率0.09/10万。呈较大幅度上升。男女性别比为18:1,平均发现年龄(35.77±9.66)岁,平均延迟期(73.56±75.66)个月,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之比为3.75:1。病例中流动人口占68.42%。结论1992-2008年温州市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疫情一直比较平稳,2008年呈较大幅度上升,温州市麻风病疫情仍处于低流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监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