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作为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雨荣 安星兰 +4 位作者 张胜 翟岩辉 代相鹏 李子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0-119,共10页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阐明疾病发生机制、探索治疗方法等基础医学及临床前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与啮齿类动物相比,猪在解剖、生理、营养代谢以及伦理方面更有优势,更适合做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目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等方法...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阐明疾病发生机制、探索治疗方法等基础医学及临床前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与啮齿类动物相比,猪在解剖、生理、营养代谢以及伦理方面更有优势,更适合做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目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等方法产生了多种人类疾病模型猪。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猪模型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遗传病以及肿瘤等多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不同模型存在的表型不稳定、不能准确模拟人类疾病等问题。本文为了解和推动猪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
下载PDF
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曹筠青 +4 位作者 王华 张胜 唐博 张学明 李子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8-734,共7页
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为受精和胚胎早期发育机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虽然猪IVF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囊胚发育率仍然较低,亟需建立更为稳定、高效的体外受精方法... 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为受精和胚胎早期发育机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虽然猪IVF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囊胚发育率仍然较低,亟需建立更为稳定、高效的体外受精方法。本试验通过比较精子浓度,精子获能处理,不同精卵共孵育培养体系以及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添加不同激素等影响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的因素,以求找到最佳的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体系。结果显示:在精子浓度为1×10~5~1×10~7/mL,5×10~6/mL的精子浓度显著提高体外受精效率(P<0.05);以茶碱、咖啡及咖啡因联合使用肝素作为获能物质处理精子,发现2.5 mmol/L茶碱处理组体外受精效率显著提高(P<0.05);通过比较不同的受精体系,发现使用40个卵/500μL体系显著提高体外受精效率(P<0.05);在卵母细胞成熟液中添加不同激素组合,发现添加10IU/mL PMSG,10IU/mL HCG和2.5IU/mL FSH激素组合,体外受精效率显著提高(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M199中添加10IU/mL PMSG,10IU/mL HCG和2.5IU/mL FSH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以5×10~6/mL精子浓度,2.5mmol/L茶碱作为获能物质处理精子,40个卵/500μL共孵育的IVF体系效果最佳,其卵裂率为(61.33±0.77)%,囊胚率为(28.33±1.08)%。本试验将为深入研究猪IVF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条件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