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戈拉生与雷贝拉唑对胃食管反流患者食管动力学及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肖文秀 温艳 +2 位作者 周围 李碧云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7期861-864,共4页
目的为分析替戈拉生与雷贝拉唑对胃食管反流(GER)患者食管动力学及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前瞻性分析,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112例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GE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治疗组给... 目的为分析替戈拉生与雷贝拉唑对胃食管反流(GER)患者食管动力学及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前瞻性分析,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112例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GE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替戈拉生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上段括约肌压力(UESP)、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连续治疗8周,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灼感、反酸、反食低于治疗前,LESP、UESP和GAS、MTL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胃灼感、反酸、反食低于对照组,LESP、UESP和GAS、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戈拉生与雷贝拉唑的联合使用对GER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食管动力学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雷贝拉唑 替戈拉生 食管动力学 血清胃肠激素
下载PDF
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替戈拉生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肖文秀 温艳 +2 位作者 周围 李碧云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0期745-748,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替戈拉生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GER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 目的:比较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替戈拉生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GER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P-CAB替戈拉生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程度[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实验室指标[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生活质量[胃食管反流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GERD-HRQL)]。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水平和RDQ,GERD-HRQL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比较,P-CAB替戈拉生治疗GERD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 奥美拉唑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RA患者血清炎症指标与临床特征、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庆花 杨永红 +1 位作者 赖春明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489,共5页
为探讨早期RA患者血清炎症指标与临床特征、转归的相关性,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RA患者作为RA组,另选择7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及RF,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环... 为探讨早期RA患者血清炎症指标与临床特征、转归的相关性,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RA患者作为RA组,另选择7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及RF,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aminopeptide,CCP)抗体,魏氏法检测ESR。比较RA患者服药前后临床指标及转归情况,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RA患者血清炎症指标与临床特征、转归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RA组CRP、ESR、RF及抗CCP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RA患者晨僵时间、休息痛、健康评估问卷等临床指标和CRP、RF、ESR等炎症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早期RA患者转归分为三类:43例缓慢逐步进展,20例进展迅速,9例可控制。DAS28积分与CRP、ESR、RF及抗CCP抗体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6、0.255、0.291和0.382(P<0.05);转归与CRP、ESR、RF及抗CCP抗体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5、0.269、0.288和0.355(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ESR、RF及抗CCP抗体与DAS28积分及转归呈正相关。提示联合检测CRP、ESR、RF及抗CCP抗体对于评估早期RA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转归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炎症指标 临床特征 转归
原文传递
自体血清治疗角膜深层异物剔除的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燕霞 许淑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7期81-84,共4页
目的探究自体血清对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角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80例角膜深层异物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广谱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自体血清和广谱抗生... 目的探究自体血清对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角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80例角膜深层异物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广谱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自体血清和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角膜水肿情况、荧光素染色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39);治疗后观察组角膜水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5,P=0.021);治疗后观察组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7,P=0.000);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自体血清可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对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恢复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副作用,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清 角膜深层异物剔除 术后疗效 荧光素染色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