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鹏会 赵金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458-460,共3页
目的 探索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疾病发作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老年性慢性心衰患者156例,采用随访以及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所有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家庭管控内容... 目的 探索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疾病发作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老年性慢性心衰患者156例,采用随访以及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所有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家庭管控内容(包括服药、饮食、运动、宣教、摄水量等资料),对所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宣教、坚持服药和运动是反复心衰发作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113、0.102和0.452;而高吸烟指数、高盐高脂饮食、摄水量和多并发症是心衰发作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553、10.453、12.034和9.892,P均<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说明家庭宣教、坚持服药是保护因素,OR分别为0.101和0.280,高盐高脂饮食、多并发症、摄水量以及高吸烟指数为危险因素,OR分别为9.093、8.192、10.498和15.022,P均<0.05。结论 老年性慢性心衰的预防工作应该重视家庭管控内容(服药、饮食、运动、宣教以及摄水量等),从而减少慢性心衰反复发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鹏会 +2 位作者 曹艳艳 刘方 马斌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3年第5期609-610,共2页
目的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探讨CHD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213例,其中冠心病组126例,非冠心病组(对照组)87例,检测其Hp水平;同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 目的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探讨CHD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213例,其中冠心病组126例,非冠心病组(对照组)87例,检测其Hp水平;同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CHD组Hp阳性率(47.62%)明显高于对照组(2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Hp阳性率(64.71%)明显高于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患者(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P<0.01),但慢性心肌缺血患者与对照组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与CHD发病呈正相关(P=0.001)。结论 Hp感染很可能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血压管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昭屏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4期2826-2831,共6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一种严重威胁母胎安全的疾病,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孕产妇的高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低龄化,临床上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国内外妇产科及心血管病专家通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一种严重威胁母胎安全的疾病,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孕产妇的高龄化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低龄化,临床上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国内外妇产科及心血管病专家通过对HDP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推出一系列管理指南及专家共识。了解HDP的诊断标准、治疗策略及常用降压药物,有助于患者的血压管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孕妇及胎儿的预后,保障母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抗高血压药物 治疗策略 血压管理 母儿预后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海莉 +1 位作者 刘方 杨鹏会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08-413,共6页
目的:探讨患者入院24h内首次D-二聚体(D-dimer)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2011-01-01—2018-12-31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入院时生命体征及... 目的:探讨患者入院24h内首次D-二聚体(D-dimer)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2011-01-01—2018-12-31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入院时生命体征及基础疾病)及来院后首次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心动图及心脏彩超等相关指标,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拟合曲线,分析患者来院24h内D-dimer联合FT3与AMI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与好转组相比,D-dimer明显升高[(5.54±2.95)mg/Lvs.(0.41±2.26)mg/L,P<0.01],FT3明显降低[(2.02±0.54)pg/Lvs.(2.75±0.42)pg/L,P<0.01]。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绘制ROC曲线,D-dimer、FT3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28,利用多因素分析,将D-dimer与FT3进行拟合后绘制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P<0.01),以0.80为截点,敏感度0.743,特异度0.839,提示两者联合评价效果优于单一因素。结论:入院24h内首次D-dimer及FT3与AMI患者的早期预后相关,D-dimer升高同时合并FT3降低的AMI患者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预后
原文传递
海蜇蜇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02-403,共2页
患者,男,24岁,2014-08-19晚22:45海浴时双下肢剧痛,立即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36.7℃,BP 115/80 mmHg(1 mmHg=0.133kPa),急性病容,双肺呼吸音清,HR 102次/min,律齐,双膝、右小腿多处条带状红褐色皮疹,部分融合,约占体表面积15%;... 患者,男,24岁,2014-08-19晚22:45海浴时双下肢剧痛,立即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36.7℃,BP 115/80 mmHg(1 mmHg=0.133kPa),急性病容,双肺呼吸音清,HR 102次/min,律齐,双膝、右小腿多处条带状红褐色皮疹,部分融合,约占体表面积15%;既往体键,无过敏史。急诊科处理:根据病史症状诊断为海蜇蜇伤,立即予10%NaHCO3溶液冲洗、冷敷,苯海拉明20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静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蜇伤 过敏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衰竭 激素 血浆置换 冬眠
原文传递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鹏会 +2 位作者 曹艳艳 刘方 马斌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5期639-640,共2页
目的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对危险因素的影响,探讨CH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入选确诊的CHD患者126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51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75例),均详细记录并核实其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 目的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对危险因素的影响,探讨CH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入选确诊的CHD患者126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51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75例),均详细记录并核实其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饮酒史和吸烟史等情况,并于入院第2天通过碳14呼气试验(尿素酶试验)检测空腹HP感染情况,同时测定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64.71%vs 36.00%,P<0.01);CHD各类型危险因素中,吸烟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χ2=8.11,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与CHD发病有关,很可能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HP感染的CHD患者易于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吸烟者可能易于发生HP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碳14呼气试验 急性冠脉综合征 危险因素 吸烟
原文传递
家庭管控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鹏会 赵金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 分析家庭管控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管控组... 目的 分析家庭管控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管控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实验组进行6个月的家庭管控,对照组患者只进行一般随访。采用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管控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自我管理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比、合并疾病、吸烟比、文化程度及报销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表明,经6个月家庭管控后,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显著降低,同时与对照组比较,问卷得分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6个月家庭管控后,管控组欧洲心力衰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管控是对心衰患者院外治疗的有效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在院外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家庭管控 影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联合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对冠心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鹏会 +2 位作者 曹艳艳 刘方 马斌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对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并HP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调脂、平稳血压、纠正心力衰竭、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治疗对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并HP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调脂、平稳血压、纠正心力衰竭、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标准方案抗HP治疗14d。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4d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及有效率,随访观察6个月内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因冠心病再住院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C,TG,LDL-C,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TC,LDL-C,FI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0%)(P<0.05);随访观察6个月,治疗组严重心、脑血管临床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积极抗HP治疗可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短期内再住院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幽门螺旋杆菌 标准方案 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熊果酸调控MAPK通路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的影响
9
作者 杨小春 吕建 +2 位作者 孙景毅 王媛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的影响以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组、激活剂组和熊果酸+激活剂组,每组10只。熊果酸组大鼠灌胃80 mg/kg... 目的探讨熊果酸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的影响以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组、激活剂组和熊果酸+激活剂组,每组10只。熊果酸组大鼠灌胃80 mg/kg熊果酸混悬液(生理盐水配制),1次/d,连续7 d,激活剂组大鼠腹腔注射MAPK信号通路激活剂茴香霉素(anisomycin)2 mg/kg,1次/2 d,共注射3次,熊果酸+激活剂组大鼠80 mg/kg熊果酸混悬液灌胃,1次/d,连续7 d,同时腹腔注射anisomycin 2 mg/kg,1次/2 d,共注射3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TUNEL染色,计算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p-p38 MAPK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激活剂组大鼠部分区域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片状坏死,且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窦结构消失;熊果酸组和熊果酸+激活剂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损伤不同程度减轻,肝细胞轻度水肿,无片状坏死,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组血浆中ALT、AST以及LDH含量、肝组织中MDA含量、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中p-p38 MAPK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OD和GSH-Px活性升高,而激活剂组以上各指标呈相反趋势(P<0.05);与熊果酸组比较,熊果酸+激活剂组血浆中ALT、AST以及LDH含量、肝组织中MDA含量、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中p-p38 MAPK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5);与激活剂组比较,熊果酸+激活剂组血浆中ALT、AST以及LDH含量、肝组织中MDA含量、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中p-p38 MAPK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结论熊果酸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肝损伤 熊果酸 氧化应激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