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繁昌窑青白瓷执壶的研究与探讨
1
作者 《收藏家》 2023年第1期68-73,共6页
执壶是繁昌窑大宗产品之一,种类较多且样式多变。本文以近年系统发掘整理、有地层依据的执壶标本为基础,结合经可靠分期的墓葬出土器物,对繁昌窑执壶进行分类分期研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其功能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者甄别此... 执壶是繁昌窑大宗产品之一,种类较多且样式多变。本文以近年系统发掘整理、有地层依据的执壶标本为基础,结合经可靠分期的墓葬出土器物,对繁昌窑执壶进行分类分期研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其功能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者甄别此类器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窑 执壶 分类分期 鉴别特征
原文传递
安徽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及其制釉工艺来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玉璋 曾令园 +3 位作者 崔炜 徐繁 张居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9-1015,共7页
为了解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探索我国南方早期青白釉的工艺技术来源,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分析了柯家冲窑五代至北宋中期不同阶段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时期北方定窑白瓷... 为了解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探索我国南方早期青白釉的工艺技术来源,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分析了柯家冲窑五代至北宋中期不同阶段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时期北方定窑白瓷釉及南方越窑青瓷釉化学组成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繁昌柯家冲窑青白釉化学组成在北宋中期时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尤以SiO_2含量的下降和CaO含量的上升最为明显,着色元素Fe,Mn,Ti的氧化物含量自五代时期至北宋中期变化幅度很小,繁昌柯家冲窑青白釉釉色由偏白向偏青转变的原因可能与该窑瓷器胎色的不断加深有关。此外,主成分分析及具有相似功能特性的元素组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北方定窑白瓷釉较为接近,其釉料配方工艺可能来源于同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窑场。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早期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特征及晚唐五代时期南、北方制瓷工艺技术交流问题等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窑 青白釉 化学组成 瓷釉配方 工艺来源
下载PDF
繁昌窑青白瓷的造型与装饰 被引量:4
3
作者 罗虎 +1 位作者 徐繁 崔炜 《东方博物》 2018年第3期65-74,共10页
繁昌窑位于安徽省繁昌县,专烧青白瓷,产品种类丰富,门类齐全。繁昌窑主要烧造于北宋时期,其青白瓷产品造型、装饰既具有北宋瓷器的共性特征,又因地域文化影响,形成一定的自身特色。本文以近年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标本为基础,结合墓葬出... 繁昌窑位于安徽省繁昌县,专烧青白瓷,产品种类丰富,门类齐全。繁昌窑主要烧造于北宋时期,其青白瓷产品造型、装饰既具有北宋瓷器的共性特征,又因地域文化影响,形成一定的自身特色。本文以近年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标本为基础,结合墓葬出土典型繁昌窑器物,对繁昌窑青白瓷的造型与装饰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较为全面地呈现了繁昌窑青白瓷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窑 青白瓷 造型 胎釉 装饰
原文传递
安徽繁昌顺风山林场南朝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繁 黄柏挺 +1 位作者 谢军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42,共7页
2007年1~3月,繁昌县文物管理局在安徽省繁昌县西部的顺风山林场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六朝至北宋时期的墓葬(图一)。在这批墓葬中有5座南朝墓葬,编号为M1、M4~M7.其中M1、M4并列分布于一山坡脚下,M5、M6并列分布于另一山坡脚下,Ml... 2007年1~3月,繁昌县文物管理局在安徽省繁昌县西部的顺风山林场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六朝至北宋时期的墓葬(图一)。在这批墓葬中有5座南朝墓葬,编号为M1、M4~M7.其中M1、M4并列分布于一山坡脚下,M5、M6并列分布于另一山坡脚下,Ml、M4与M5、M6相距约100米,这4座墓总体上由东向西并列分布.应为家族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南朝墓 安徽省 林场 北宋时期 100米 家族墓地 繁昌县
原文传递
安徽繁昌县闸口村发现一座唐墓 被引量:2
5
作者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4,共3页
闸口村位于繁昌县城西北郊2公里处。1996年6月,建于该村的繁昌县看守所在平整场院时发现了一批文物。繁昌县文物管理所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据有关迹象推断,这批文物应出自一座唐代墓葬,但墓已被破坏,形制不清,随葬器... 闸口村位于繁昌县城西北郊2公里处。1996年6月,建于该村的繁昌县看守所在平整场院时发现了一批文物。繁昌县文物管理所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据有关迹象推断,这批文物应出自一座唐代墓葬,但墓已被破坏,形制不清,随葬器物也被全部取出,并有部分被打碎。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器物 安徽 繁昌县 闸口村 唐墓
原文传递
参加人字洞发掘工作的珍贵记忆
6
作者 《化石》 2018年第4期41-44,共4页
人字洞的发现不觉已经20年了,作为一名几近全程参加该项工作的发掘队员,亲历了人字洞发现和发掘的整个过程,其中不乏很多珍贵的记忆,时隔多年仍历历在目,仿佛昨日。
关键词 发掘工作 人字洞 记忆
下载PDF
由叠唇碗的发展轨迹试析青白瓷的起源与传播问题
7
作者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118,共8页
以叠唇碗为切入点,可以从微观视角探讨白瓷南传和青白瓷的起源与传播问题。叠唇碗的传播轨迹表明,早期青白瓷的确受到北方白瓷的影响。青白瓷的源头应在皖南和江西地区,之后向湖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传播。南宋时期,叠唇碗基... 以叠唇碗为切入点,可以从微观视角探讨白瓷南传和青白瓷的起源与传播问题。叠唇碗的传播轨迹表明,早期青白瓷的确受到北方白瓷的影响。青白瓷的源头应在皖南和江西地区,之后向湖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传播。南宋时期,叠唇碗基本绝迹。宋末元初,青白瓷泛青的特点淡化,南方白瓷进入新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瓷 南方白瓷 叠唇碗 起源 传播
原文传递
安徽繁昌窑青白瓷生产工艺研究
8
作者 罗虎 +1 位作者 崔炜 徐繁 《东方博物》 2019年第3期47-57,共11页
本文从制瓷原料的选择与制备、器物的成型与加工、窑炉的建造与装烧等方面,较全面地探讨了安徽繁昌窑青白瓷的生产工艺问题。繁昌窑青白瓷生产工艺根植于南方地区的龙窑烧造技术,原料就地取材,成型工艺具有同时代共性特征,装烧以"... 本文从制瓷原料的选择与制备、器物的成型与加工、窑炉的建造与装烧等方面,较全面地探讨了安徽繁昌窑青白瓷的生产工艺问题。繁昌窑青白瓷生产工艺根植于南方地区的龙窑烧造技术,原料就地取材,成型工艺具有同时代共性特征,装烧以"匣钵加垫饼""一钵一器仰烧法"方式为主,"二元配方"工艺是其在中国陶瓷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匣钵表面部分涂釉则是其重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窑 青白瓷 生产工艺
原文传递
安徽繁昌骆冲窑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9
作者 亢艳荣 郎付海 +3 位作者 罗虎 徐繁 崔炜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50,共15页
骆冲窑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城西约3公里的阳冲村骆冲村民组,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1996年和2010年曾进行过两次小规模发掘[2]。遗址地处一座西南—东北向的椭圆形山丘上,高出周围农田2~7米,南北长约40、东西宽约3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 骆冲窑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城西约3公里的阳冲村骆冲村民组,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1996年和2010年曾进行过两次小规模发掘[2]。遗址地处一座西南—东北向的椭圆形山丘上,高出周围农田2~7米,南北长约40、东西宽约3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窑炉和窑业堆积主要分布于山丘西部,东部瓷业遗存较少。为配合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建设,深化对骆冲窑的认识,2014年6~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繁昌县文物局联合对骆冲窑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按正磁北方向布方,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发现了龙窑1座(另有疑似窑炉1座)、房址1座、路面1条(图一).出土了大量青白瓷器和窑具。现将本次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安徽省 遗址 20世纪80年代 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0年 公园建设 小规模
原文传递
安徽繁昌柯家冲窑遗址2013~2014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9
10
作者 亢艳荣 郎付海 +3 位作者 罗虎 徐繁 崔炜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35,共17页
柯家冲窑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南郊,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繁昌县文物局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937平方米,发现了龙窑1座、作坊基址1处、工棚1处、排水沟和路面各1条,出土了大量青... 柯家冲窑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南郊,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繁昌县文物局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937平方米,发现了龙窑1座、作坊基址1处、工棚1处、排水沟和路面各1条,出土了大量青白瓷器和窑具。根据地层堆积和出土器物特征判断,本次发掘的文化遗存分为两期,一期为五代时期,二期为北宋早中期。柯家冲窑遗址是繁昌窑窑场分布的中心区,本次发掘不仅改变了以往对窑址创烧年代的认识,还发现了大量遗迹,为全面复原繁昌窑龙窑面貌和生产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安徽省 遗址 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土器物 地层堆积 五代时期 生产过程
原文传递
安徽繁昌窑窑址分布调查简报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炜 +3 位作者 徐繁 罗虎 郎付海 亢艳荣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6,I0004-I0008,F0003,共17页
2013年11月—2014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县文物局联合对安徽省繁昌窑窑址、窑包分布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覆盖范围约30平方公里,全面摸清了繁昌县境内五代—北宋时期青白瓷窑址分布情况,确定了繁昌窑规模最大的窑场——... 2013年11月—2014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县文物局联合对安徽省繁昌窑窑址、窑包分布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覆盖范围约30平方公里,全面摸清了繁昌县境内五代—北宋时期青白瓷窑址分布情况,确定了繁昌窑规模最大的窑场——柯冲窑的窑包数量。调查摸索了一套适合南方地区规模性龙窑窑址、窑址群调查登记的有效方法,初步建立起繁昌窑系列窑场分布与发展的时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窑 窑包 分布 青白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