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264块匹配运动估计中UMHexagonS算法的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叶文龙 袁友伟 +1 位作者 周成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33-136,共4页
块匹配运动估计是视频压缩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研究高效的、快速的运动估计算法是目前视频压缩技术中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视频编码标准H.264采纳的UMHexagonS算法分析的基础上,对UMHexagonS算法中的终止搜索和搜索模板这两个部分进行... 块匹配运动估计是视频压缩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研究高效的、快速的运动估计算法是目前视频压缩技术中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视频编码标准H.264采纳的UMHexagonS算法分析的基础上,对UMHexagonS算法中的终止搜索和搜索模板这两个部分进行了优化,有效降低了搜索点数,提高了运动估计算法效率。通过对四个典型的测试序列的实验证明,优化后的算法与原算法相比较,在图像质量几乎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运动估计时间平均减少了11.75%,提高了视频压缩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估计 终止搜索 搜索模板 UMHEXAGONS
下载PDF
导演青春版《牡丹亭》的心得 被引量:3
2
作者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S1期173-193,共21页
在详细阐述我导演青春版《牡丹亭》这个戏之前,我先从宗旨、构思与布局几方面,总结一下我的导演理念。宗旨:重造一个昆曲的舞台新形象,以青春主打(故事、演员、观众),追求现代美(表演、舞台、音乐)与古典美的结合,在适当运用现代舞台表... 在详细阐述我导演青春版《牡丹亭》这个戏之前,我先从宗旨、构思与布局几方面,总结一下我的导演理念。宗旨:重造一个昆曲的舞台新形象,以青春主打(故事、演员、观众),追求现代美(表演、舞台、音乐)与古典美的结合,在适当运用现代舞台表现手段的同时,保持昆曲传承的正宗、正派、正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柳梦梅 杜丽娘 青春版 昆曲艺术 离魂 白先勇 寻梦 陈最良 曲文
下载PDF
运动估计UMHexagonS算法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勇 袁友伟 +1 位作者 徐伟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49-52,共4页
运动估计作为新一代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H.264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因其巨大的计算量而成为了研究重点。该文针对非对称十字型多层次六边形格点搜索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两个优化点,并引进了基于矢量分布的搜索模板以及螺旋子集匹配误差法,... 运动估计作为新一代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H.264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因其巨大的计算量而成为了研究重点。该文针对非对称十字型多层次六边形格点搜索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两个优化点,并引进了基于矢量分布的搜索模板以及螺旋子集匹配误差法,然后把优化后的算法集成到了H.264的参考模型JM10.1中。对优化后的算法进行实验后表明,在保证视频质量及编码速率几乎不变的条件下,编码耗时及运动耗时分别节省了10.683%和16.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子集匹配 运动估计 非对称十字型多层次六边形格
下载PDF
情真意浓护“牡丹” 被引量:1
4
作者 《华文文学》 2005年第5期36-41,共6页
本文呈现青春版《牡丹亭》从“案头”走向“舞台”的编排、磨砺过程。
关键词 白先勇 青春版<牡丹亭> 戏剧排演
下载PDF
美哉“芳华” 谈我创排越剧《狮吼记》的体会
5
作者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29,共2页
我为福建芳华越剧院导演、创排《狮吼记》的初衷是因为我的“《狮吼记》情结”,因为《狮吼记》对我而言是一个记忆中永远磨不去的剧目。自从16岁进入浙江昆剧团起,我便经常看到周传瑛老师演出《狮吼记·跪池》,虽然当时并不太懂什... 我为福建芳华越剧院导演、创排《狮吼记》的初衷是因为我的“《狮吼记》情结”,因为《狮吼记》对我而言是一个记忆中永远磨不去的剧目。自从16岁进入浙江昆剧团起,我便经常看到周传瑛老师演出《狮吼记·跪池》,虽然当时并不太懂什么是好的表演,只是觉得这个戏很好玩,但“《狮吼记》情结”就此在我心底扎根并深深地影响了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吼记》 周传瑛 芳华 狮吼记 情结 剧目
原文传递
美哉芳华
6
作者 《福建艺术》 2023年第2期37-39,共3页
我为福建芳华越剧院导演、创排《狮吼记》的初衷是因为我的“《狮吼记》情结”,因为《狮吼记》对我而言是一个记忆中永远磨不去的剧目。自从十六岁进入浙江昆剧团起,我便经常看到周传瑛老师演出《狮吼记·跪池》,虽然当时并不太懂... 我为福建芳华越剧院导演、创排《狮吼记》的初衷是因为我的“《狮吼记》情结”,因为《狮吼记》对我而言是一个记忆中永远磨不去的剧目。自从十六岁进入浙江昆剧团起,我便经常看到周传瑛老师演出《狮吼记·跪池》,虽然当时并不太懂什么是好的表演,只是觉得这个戏很好玩,但“《狮吼记》情结”却就此在我心底扎根并深深地影响了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传瑛 芳华 情结 好玩 越剧院
下载PDF
精心塑造各具异彩的人物
7
作者 王恂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4-37,共4页
演戏,归根结底还是演人物。就拿巾生来说,有《玉簪记》的潘必正,有《牡丹亭》的柳梦梅,有《西园记》的张继华,还有《狮吼记》的陈季常……都是书生,但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经历都不一样,不可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果你把几个人都... 演戏,归根结底还是演人物。就拿巾生来说,有《玉簪记》的潘必正,有《牡丹亭》的柳梦梅,有《西园记》的张继华,还有《狮吼记》的陈季常……都是书生,但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经历都不一样,不可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果你把几个人都演成一个样子,那就没什么看头了。昆曲界有一句老话,叫作“一道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梦梅 潘必正 《牡丹亭》 狮吼记 玉簪记 巾生 曲界 杜丽娘 牡丹亭 陈妙常
原文传递
敏而好学 锲而不舍
8
作者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25,共2页
当徐勤纳还在学戏的时候,我已和他接触。可以说,当时我曾是徐勤纳的老师,如今,他是我从事导演事业,给我教益的老师。当年我教过他表演,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小生演员将来一定会超过我。后来看了他《米桶敲窗》等折子戏,我就觉得这... 当徐勤纳还在学戏的时候,我已和他接触。可以说,当时我曾是徐勤纳的老师,如今,他是我从事导演事业,给我教益的老师。当年我教过他表演,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小生演员将来一定会超过我。后来看了他《米桶敲窗》等折子戏,我就觉得这个演员不错。之后对他慢慢地了解,他成了导演。我觉得他是个“怪人”,干什么都很钻,干什么都很有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锲而不舍 好学 小生演员 折子戏 徐勤 老师 导演
原文传递
昆曲在台湾
9
作者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曲社 王奉梅 中央大学 琴挑 洪惟助 计镇华 曾永义 红梨记 华文漪 曲友
下载PDF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周传瑛老师的教戏授艺
10
作者 《上海戏剧》 1982年第6期24-25,共2页
在今年二省一市的“昆曲会演”中,我扮演《拾画,叫画》中的柳梦梅,得到好评,对我很大鼓励。这出戏是周传瑛老师亲授的,由于他的教授有方,善于引导,才使我有这点成绩。《拾画,叫画》这出戏,周老师在当年的“昆曲传习所”只演过一次,时隔... 在今年二省一市的“昆曲会演”中,我扮演《拾画,叫画》中的柳梦梅,得到好评,对我很大鼓励。这出戏是周传瑛老师亲授的,由于他的教授有方,善于引导,才使我有这点成绩。《拾画,叫画》这出戏,周老师在当年的“昆曲传习所”只演过一次,时隔五十多年,记忆已经淡漠了。为了教我,他又苦思追忆,反复琢磨,同时力求在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要求我掌握好“雅”“静”“甜”三个字。在淡雅的风格中透露出炽热的痴情;在怡静的情调中展现其诗情画意;在甜美的韵味中让人回味隽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传瑛 柳梦梅 传习所 张生 巾生 心里便 潘必正 《西厢记》 小段 我自己
下载PDF
情牵梨园梦半生——对话昆曲艺术大师汪世瑜
11
作者 王明青 《杭州(生活品质)》 2012年第Z1期82-85,共4页
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发祥地,也是‘传’字辈昆曲大师的诞生地。六百多年韶光流转,酝酿了昆曲的风华与温润。站在苏州昆曲研习所古朴的园子里,袅袅余音传来:"赏心乐事谁家院……",令人仿佛梦回牡丹亭。在这里,昆曲大师周传瑛将少... 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发祥地,也是‘传’字辈昆曲大师的诞生地。六百多年韶光流转,酝酿了昆曲的风华与温润。站在苏州昆曲研习所古朴的园子里,袅袅余音传来:"赏心乐事谁家院……",令人仿佛梦回牡丹亭。在这里,昆曲大师周传瑛将少年汪世瑜领进了戏剧之门。从当年的绝世名伶到如今的昆曲总导演,暮年的汪世瑜,华丽转身开始了他的昆曲推广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世瑜 昆曲艺术 袅袅余音 传习所 周传瑛 牡丹亭 梦回 青春版 怜香伴 巾生
下载PDF
汪世瑜谈中生代昆曲人的传承与发展
12
作者 朱赢 《品位》 2022年第3期68-73,共6页
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5月18日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纪念日,仅以此文表达对昆曲传承人的敬意,呼吁对昆曲的重视——“中生代”原本是一个地质学概念,近年... 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5月18日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纪念日,仅以此文表达对昆曲传承人的敬意,呼吁对昆曲的重视——“中生代”原本是一个地质学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描述各行业的特定人群,在文艺界尤为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与发展 汪世瑜 非物质遗产 昆曲传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百戏 特定人群 地质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