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声波处理对麻竹笋干复水特性的影响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昱圭
汤
雪
纤
+2 位作者
刘思媛
张甫生
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0-86,共7页
为研究超声波处理对麻竹笋干复水特性的影响,在不同超声波功率(100、200、300、400、500 W)和超声温度(50、70、90℃)条件下,考察麻竹笋干复水比和复水速率的变化,并分别用Weibull模型、单项扩散模型和Page模型对麻竹笋干复水过程进行...
为研究超声波处理对麻竹笋干复水特性的影响,在不同超声波功率(100、200、300、400、500 W)和超声温度(50、70、90℃)条件下,考察麻竹笋干复水比和复水速率的变化,并分别用Weibull模型、单项扩散模型和Page模型对麻竹笋干复水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和温度对麻竹笋干的复水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以及超声功率的增大,麻竹笋干的复水比和复水速率均增大。并且,随着超声处理时间的增加,复水比不断增大,复水速率逐渐降低并趋于恒定。当温度为90℃、超声波功率为500 W、超声波处理时间为120 min时复水比达到最大,且远远大于未经超声处理的笋干复水比。在3种动力学模型中,Page模型的实测值和预测值拟合程度最好(R^2> 0. 99),能更好地用于描述麻竹笋干复水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笋
笋干
超声波
复水特性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H值对低酯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体系流变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彭媛媛
王昱圭
+3 位作者
汤
雪
纤
赵欣
张甫生
郑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0,共6页
为研究pH值对低酯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体系流变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分别在不同酸性条件下(pH 3.0、3.5、4.0、4.5、5.0、5.5)对复合体系的静态剪切及动态黏弹流变特性、Zeta电位、粒径、浊度、微观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合体系流变特...
为研究pH值对低酯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体系流变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分别在不同酸性条件下(pH 3.0、3.5、4.0、4.5、5.0、5.5)对复合体系的静态剪切及动态黏弹流变特性、Zeta电位、粒径、浊度、微观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合体系流变特性呈两段式变化,在pH 3.0~4.0时,随pH值的增大,复合体系流体指数n和tanδ均增大,稠度系数K减少;在pH 4.5~5.5时,体系n和tanδ骤减后继续增加,且增加程度更大,K骤增后继续减少。复合体系Zeta电位值随着pH值的增大而降低。Zeta电位值在pH 3.0~4.0时为正,在pH 4.5~5.5时为负。复合体系粒径和浊度值均随着pH值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pH 4.5时达到最大。随着pH值的降低,复合体系微观结构由杂乱变得细密。在pH 3.0~4.0时,体系以低酯果胶附着在酪蛋白表面结构为主;在pH 4.5~5.5时,体系中低酯果胶的网状结构更明显。因此,pH值的变化会改变复合体系的流变及结构特性,从而影响体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酯果胶
酪蛋白酸钠
PH值
流变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酸性条件下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彭媛媛
王昱圭
+2 位作者
汤
雪
纤
张甫生
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7-134,共8页
以酪蛋白酸钠为原料,在pH值为4.0,质量浓度为4 g/100mL的酪蛋白酸钠中分别添加0、0.3、0.6、0.9、1.2、1.5 g/100mL的低酯果胶,考察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溶液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溶液的流变特性有...
以酪蛋白酸钠为原料,在pH值为4.0,质量浓度为4 g/100mL的酪蛋白酸钠中分别添加0、0.3、0.6、0.9、1.2、1.5 g/100mL的低酯果胶,考察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溶液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溶液的流变特性有较大影响。随着低酯果胶添加量的增加,复合体系流体指数n下降,稠度系数K逐渐增大,表现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在1.5 g/100mL的添加量时,体系黏弹性表现为最佳。Zeta电位以及粒径大小的结果表明,随着果胶的加入体系多糖与蛋白质间静电吸引力增大,果胶吸附层厚度增大,复合物平均粒径增大。微观结构观察发现,体系结构随着果胶浓度的增大,从球形蛋白簇结构变成分支较细且致密的网状结构,当果胶加入量达到1.5 g/100mL时,体系固性特征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酯果胶
酪蛋白酸钠
流变特性
ZETA电位
粒径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波处理对麻竹笋干复水特性的影响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昱圭
汤
雪
纤
刘思媛
张甫生
郑炯
机构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0-86,共7页
基金
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5shmszx80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XDJK2016B035)
西南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71702003)
文摘
为研究超声波处理对麻竹笋干复水特性的影响,在不同超声波功率(100、200、300、400、500 W)和超声温度(50、70、90℃)条件下,考察麻竹笋干复水比和复水速率的变化,并分别用Weibull模型、单项扩散模型和Page模型对麻竹笋干复水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和温度对麻竹笋干的复水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以及超声功率的增大,麻竹笋干的复水比和复水速率均增大。并且,随着超声处理时间的增加,复水比不断增大,复水速率逐渐降低并趋于恒定。当温度为90℃、超声波功率为500 W、超声波处理时间为120 min时复水比达到最大,且远远大于未经超声处理的笋干复水比。在3种动力学模型中,Page模型的实测值和预测值拟合程度最好(R^2> 0. 99),能更好地用于描述麻竹笋干复水的过程。
关键词
麻竹笋
笋干
超声波
复水特性
动力学模型
Keywords
Ma bamboo shoot
dried bamboo shoot
ultrasonic
rehydration
kinetics model
分类号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H值对低酯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体系流变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彭媛媛
王昱圭
汤
雪
纤
赵欣
张甫生
郑炯
机构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大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0,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SWU20161702001)
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16700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635036)
文摘
为研究pH值对低酯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体系流变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分别在不同酸性条件下(pH 3.0、3.5、4.0、4.5、5.0、5.5)对复合体系的静态剪切及动态黏弹流变特性、Zeta电位、粒径、浊度、微观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合体系流变特性呈两段式变化,在pH 3.0~4.0时,随pH值的增大,复合体系流体指数n和tanδ均增大,稠度系数K减少;在pH 4.5~5.5时,体系n和tanδ骤减后继续增加,且增加程度更大,K骤增后继续减少。复合体系Zeta电位值随着pH值的增大而降低。Zeta电位值在pH 3.0~4.0时为正,在pH 4.5~5.5时为负。复合体系粒径和浊度值均随着pH值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pH 4.5时达到最大。随着pH值的降低,复合体系微观结构由杂乱变得细密。在pH 3.0~4.0时,体系以低酯果胶附着在酪蛋白表面结构为主;在pH 4.5~5.5时,体系中低酯果胶的网状结构更明显。因此,pH值的变化会改变复合体系的流变及结构特性,从而影响体系的稳定性。
关键词
低酯果胶
酪蛋白酸钠
PH值
流变特性
微观结构
Keywords
low methoxyl pectin
sodium caseinate
pH
rheolog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S201.7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性条件下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彭媛媛
王昱圭
汤
雪
纤
张甫生
郑炯
机构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大学)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7-134,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SWU2016170200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635036)
文摘
以酪蛋白酸钠为原料,在pH值为4.0,质量浓度为4 g/100mL的酪蛋白酸钠中分别添加0、0.3、0.6、0.9、1.2、1.5 g/100mL的低酯果胶,考察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溶液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溶液的流变特性有较大影响。随着低酯果胶添加量的增加,复合体系流体指数n下降,稠度系数K逐渐增大,表现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在1.5 g/100mL的添加量时,体系黏弹性表现为最佳。Zeta电位以及粒径大小的结果表明,随着果胶的加入体系多糖与蛋白质间静电吸引力增大,果胶吸附层厚度增大,复合物平均粒径增大。微观结构观察发现,体系结构随着果胶浓度的增大,从球形蛋白簇结构变成分支较细且致密的网状结构,当果胶加入量达到1.5 g/100mL时,体系固性特征最为明显。
关键词
低酯果胶
酪蛋白酸钠
流变特性
ZETA电位
粒径
微观结构
Keywords
low methoxyl pectin
sodium caseinat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zeta potential
particle size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S20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声波处理对麻竹笋干复水特性的影响及动力学模型
王昱圭
汤
雪
纤
刘思媛
张甫生
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H值对低酯果胶/酪蛋白酸钠复合体系流变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彭媛媛
王昱圭
汤
雪
纤
赵欣
张甫生
郑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酸性条件下低酯果胶对酪蛋白酸钠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彭媛媛
王昱圭
汤
雪
纤
张甫生
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