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国情监测在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占强 詹庆明 +1 位作者 刘甲红 《测绘地理信息》 2019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规划一张图数据库,通过空间数据分析和提取来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动态变化数据库,并以江门市为例,探索在GIS支撑下利用规划评估指标及模型进行建设用地动态评估的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地理国情 建设用地 规划评估 地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武汉市1999-2012年城市扩张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艳芳 +1 位作者 谭荣辉 孔雪松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72-277,共6页
以1999-2012年14期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选取武汉市为研究区,采用GIS与景观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发展角度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探讨了武汉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2年,... 以1999-2012年14期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选取武汉市为研究区,采用GIS与景观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发展角度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探讨了武汉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999-2012年,武汉市的建设用地从161.78km2增长到712.17km2,年均增长面积为42.34km2,扩张速度达到26.17%/a,扩张强度则为0.5%/a;城市主体是沿着长江和汉江呈斜十字形不断向外扩张的,扩张方向主要是W、SW和SE三个方向,扩张模式以边缘式和填充式为主;从建设用地的景观特征来看,破碎度先减小后增大,优势度先增大后减小,景观形状一直趋于简单化,景观分布则缓慢聚集.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四点: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河流湖泊的地形限制和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城市扩张 时空特征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地理国情普查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晓慧 《测绘地理信息》 CSCD 2021年第2期96-100,共5页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规划成果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叠置分析和形态指数测度方法,研究2004-2015年江门市主城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2004-201...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规划成果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叠置分析和形态指数测度方法,研究2004-2015年江门市主城区的空间形态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2004-2015年,江门市主城区的建设用地规模以低速度和低强度的模式平稳增长52.06 km^(2),增长幅度达到40.91%,总体发展方向为东北向。(2)2004-2015年,江门市主城区的城市发展模式先外扩后内充,城市形态先离散后聚集,城市边界先复杂后简单。(3)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与多源规划耦合分析的结果不容乐观。虽然部分耦合指数还比较高,均达到70%以上,但是建设用地规划完成率还不到60%,用地指标留存的形势颇为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国情普查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江门市主城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