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对薄荷醇的包合行为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万广闻
谢辉
+3 位作者
毛春芹
汤
润
曲
姚超
王卓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336-3341,共6页
挥发油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其成分复杂,稳定性较差。环糊精包合技术常用于改善挥发油的稳定性并利于制剂。目前中药挥发油的包合材料多选用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评价指标常为包合物的得率及含油率等。包合材料的选择在挥...
挥发油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其成分复杂,稳定性较差。环糊精包合技术常用于改善挥发油的稳定性并利于制剂。目前中药挥发油的包合材料多选用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评价指标常为包合物的得率及含油率等。包合材料的选择在挥发油包合研究中少有报道。该文以薄荷挥发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薄荷醇为模型药物,以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包合材料进行包合,对包合物平衡常数(K)、增溶倍数进行考察,并结合IR,DSC,TG等分析手段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在0~15 mmol·L^(-1)时,薄荷醇的溶解度随着HP-β-CD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呈AL型,K=3 188.62L·mol^(-1);在0~12.5 mmol·L^(-1)时,薄荷醇的溶解度随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线性关系,K=818.73 L·mol^(-1);超过12.5mmol·L^(-1)后,随着β-CD浓度的增加呈负向偏离型,相溶解度图呈AN型。表明薄荷醇与β-CD,HP-β-CD的包合行为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挥发油多组分包合规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醇
Β-CD
HP-β-CD
平衡常数
原文传递
不同粉体性质的磷酸氢钙对丹皮酚吸附-解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汤
润
曲
谢辉
+2 位作者
吴逸晨
韩星星
唐婷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6-31,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粉体性质的磷酸氢钙对挥发性成分丹皮酚的吸附及解吸特性,对磷酸氢钙作为吸收剂应用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2种不同粉体性质的磷酸氢钙(SG-Ⅰ和SG-Ⅱ)为吸收剂,通过丹皮酚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粉体性质的磷酸氢钙对挥发性成分丹皮酚的吸附及解吸特性,对磷酸氢钙作为吸收剂应用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2种不同粉体性质的磷酸氢钙(SG-Ⅰ和SG-Ⅱ)为吸收剂,通过丹皮酚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曲线模型的拟合,以丹皮酚吸附量及吸附速率为指标,结合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等粉体参数,比较2种磷酸氢钙的吸附能力;并对所得的吸附分散物进行溶出度考察。结果:2种磷酸氢钙吸附丹皮酚的过程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SG-Ⅱ的吸附速率参数(15.832 g·g(-1)·h(-1))高于SG-Ⅰ的(8.183 g·g(-1)·h(-1));在所选质量浓度范围内,2种磷酸氢钙吸附过程均更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SG-Ⅱ的丹皮酚平衡吸附量(0.926 g·g-1)高于SG-Ⅰ的(0.508 g·g(-1))。在2种溶出介质中,SG-Ⅰ和SG-Ⅱ的丹皮酚吸附分散物的解吸附过程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在相同溶出介质中,2种吸附分散物中丹皮酚的解吸附速率相近。结论: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大的SG-Ⅱ吸附能力优于SG-Ⅰ,两者解吸附能力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氢钙
吸附
解吸附
丹皮酚
粉体学性质
等温吸附曲线
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题名
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对薄荷醇的包合行为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万广闻
谢辉
毛春芹
汤
润
曲
姚超
王卓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336-3341,共6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PPZY2015A070)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文摘
挥发油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其成分复杂,稳定性较差。环糊精包合技术常用于改善挥发油的稳定性并利于制剂。目前中药挥发油的包合材料多选用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评价指标常为包合物的得率及含油率等。包合材料的选择在挥发油包合研究中少有报道。该文以薄荷挥发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薄荷醇为模型药物,以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包合材料进行包合,对包合物平衡常数(K)、增溶倍数进行考察,并结合IR,DSC,TG等分析手段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在0~15 mmol·L^(-1)时,薄荷醇的溶解度随着HP-β-CD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呈AL型,K=3 188.62L·mol^(-1);在0~12.5 mmol·L^(-1)时,薄荷醇的溶解度随β-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线性关系,K=818.73 L·mol^(-1);超过12.5mmol·L^(-1)后,随着β-CD浓度的增加呈负向偏离型,相溶解度图呈AN型。表明薄荷醇与β-CD,HP-β-CD的包合行为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挥发油多组分包合规律奠定基础。
关键词
薄荷醇
Β-CD
HP-β-CD
平衡常数
Keywords
menthol
β-CD
HP-β-CD
equilibrium constant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粉体性质的磷酸氢钙对丹皮酚吸附-解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汤
润
曲
谢辉
吴逸晨
韩星星
唐婷婷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6-31,共6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PPZY2015A070)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710315029Z)
文摘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粉体性质的磷酸氢钙对挥发性成分丹皮酚的吸附及解吸特性,对磷酸氢钙作为吸收剂应用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2种不同粉体性质的磷酸氢钙(SG-Ⅰ和SG-Ⅱ)为吸收剂,通过丹皮酚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曲线模型的拟合,以丹皮酚吸附量及吸附速率为指标,结合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等粉体参数,比较2种磷酸氢钙的吸附能力;并对所得的吸附分散物进行溶出度考察。结果:2种磷酸氢钙吸附丹皮酚的过程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SG-Ⅱ的吸附速率参数(15.832 g·g(-1)·h(-1))高于SG-Ⅰ的(8.183 g·g(-1)·h(-1));在所选质量浓度范围内,2种磷酸氢钙吸附过程均更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SG-Ⅱ的丹皮酚平衡吸附量(0.926 g·g-1)高于SG-Ⅰ的(0.508 g·g(-1))。在2种溶出介质中,SG-Ⅰ和SG-Ⅱ的丹皮酚吸附分散物的解吸附过程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在相同溶出介质中,2种吸附分散物中丹皮酚的解吸附速率相近。结论: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大的SG-Ⅱ吸附能力优于SG-Ⅰ,两者解吸附能力相近。
关键词
磷酸氢钙
吸附
解吸附
丹皮酚
粉体学性质
等温吸附曲线
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Keywords
calcium hydrogen phosphate
adsorption
desorption
paeonol
powder properties
isothermal adsorption curve
pseudo secondary kinetic model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83.6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对薄荷醇的包合行为差异性研究
万广闻
谢辉
毛春芹
汤
润
曲
姚超
王卓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原文传递
2
不同粉体性质的磷酸氢钙对丹皮酚吸附-解吸附特性的影响
汤
润
曲
谢辉
吴逸晨
韩星星
唐婷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