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明华 张华 +7 位作者 王素莉 王麒 刘冀琴 高红薇 刘瑜 周欣 庞博 《中国医药》 2011年第8期930-932,共3页
目的 评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将225例T2DM患者按照IMT是否正常进行分为2组,IMT正常组45例,ITM升高组180例,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将RDW... 目的 评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将225例T2DM患者按照IMT是否正常进行分为2组,IMT正常组45例,ITM升高组180例,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将RDW与IM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MT升高组较IMT正常组患者年龄更大[(62.2±9.5)岁比(53.9±9.6)岁],患高血压者比例更高[61.7%(111/180)比31.1%(14/45)],血肌酐更高[(65.3±30.8)μmol/L比(52.4±15.7)μmol/L],且RDW值更高[(13.3±0.9)%vs(12.7±0.6)%],上述4个因素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显示,RDW是IMT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OR=2.272,95% CI 1.241~4.195,P=0.008).RDW与IMT存在显著相关性(r=0.280,P=0.000).结论 RDW与T2DM患者IMT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可能对于T2DM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尿酸升高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军翔 张华 +7 位作者 王麒 孙睿轩 张桂芬 周学兵 张明华 周欣 庞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尿酸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28例ACS患者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A组(血尿酸<260.0μmol/L)、B组(血尿酸260.0~305.5μmol/L)、C组(血尿酸305.5~376.5μmol/L)、D组(血尿酸>376.5μmol/L)组,...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尿酸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28例ACS患者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A组(血尿酸<260.0μmol/L)、B组(血尿酸260.0~305.5μmol/L)、C组(血尿酸305.5~376.5μmol/L)、D组(血尿酸>376.5μmol/L)组,观察各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BF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升高的主要因素。结果四组间性别、吸烟史、BUN、Cr、TG和LVEF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N、Cr、TG、吸烟史是ACS患者血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BUN、Cr、TG水平升高和吸烟可能为ACS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尿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细胞学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8期2555-2556,共2页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测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在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以组织病理学和阴道镜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测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在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以组织病理学和阴道镜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测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及其以上者96例,阳性检出率为17.1%。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诊断为巴氏ⅡB级及其以上者43例,阳性检出率为7.7%。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织病理学及阴道镜检测结果为标准,液基细胞学和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为75.0%和34.9%,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是一种准确、可靠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技术 传统细胞学涂片技术 宫颈病变 细胞学诊断
下载PDF
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在妇产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6期2484-2486,共3页
目的:分析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20例妇产科门诊手术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 目的:分析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20例妇产科门诊手术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R、HR、SaO2和平均动脉压( MAR),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后的R、HR、SaO2、MAR最低值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28、9.917、9.476、4.458,均P<0.01);观察组麻醉后的R、HR、SaO2、MAR最低值与麻醉前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 t=4.467、9.351、2.999、3.979,均P<0.01);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4.435、6.017,均P<0.01);两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门诊手术的麻醉中,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具有麻醉效果较好,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麻醉 产科 丙泊酚 芬太尼 咪达唑仑
原文传递
临床分离531株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靳颖 张爱民 +1 位作者 李梅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了解从临床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药敏纸片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共531株进行药敏试验和用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 【目的】了解从临床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药敏纸片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共531株进行药敏试验和用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结果】我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6.3%)、铜绿假单胞菌(23.0%)、肺炎克雷伯菌(14.7%)。这些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各不相同,亚胺培南仍是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26.9%和38.5%。产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显著降低。【结论】我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强且多重耐药,临床实验室应加强对ESBLs的检测,了解各菌种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严密监控新的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性
下载PDF
利多卡因加阿托品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景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907-908,共2页
2000-02~2003-06我们把利多卡因和阿托品用于未产妇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及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妇科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未产妇300例,年龄18~30岁,妊娠6~10周,平均孕龄48.3d,术前常... 2000-02~2003-06我们把利多卡因和阿托品用于未产妇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及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妇科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未产妇300例,年龄18~30岁,妊娠6~10周,平均孕龄48.3d,术前常规进行B超、血RT、凝血酶检查,均无人工流产禁忌症.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0例,3组年龄、孕龄、孕次均无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阿托品 流产 人工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布比卡因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缪爱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 硬膜外腔注射 吗啡 布比卡因 镇痛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缪爱铃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围手术期 心理调查 SCL-90
下载PDF
安桃乐气体用于分娩镇痛临床分析
9
作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3年第4期31-31,共1页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痛分娩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分娩过程中疼痛对产妇造成痛苦,并引起神经、内分泌变化,影响分娩和胎儿供氧.我们自2000年至今应用安桃乐气体进行分娩镇痛,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镇痛 分娩 安桃乐气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