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耳所“见”——日本动画人声在中国受容的视觉论 被引量:1
1
作者 《美术大观》 2021年第1期147-149,共3页
日本动画人声作为国内受众青睐的艺术元素,在动漫文化受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既往研究未阐明动画人声与其受众间关系的问题,本文对受众的人声印象和翻译过程展开了现象学还原:受众的人声印象呈现了以视觉联感为中心的"... 日本动画人声作为国内受众青睐的艺术元素,在动漫文化受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解决既往研究未阐明动画人声与其受众间关系的问题,本文对受众的人声印象和翻译过程展开了现象学还原:受众的人声印象呈现了以视觉联感为中心的"外部领域";同时这些人声以一种情感的"姿态"直接给予受众感动,并结合角色视觉姿态,让受众接受日语角色的身体及象征的角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人声 视觉 语言 现象学
下载PDF
视觉文化视角下日本动漫受容媒介空间的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7-171,共5页
日本动漫文化作为当代视觉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也存在大量受众。然而,其艺术手法与传播方式以外的视觉文化特性很多尚未得到解明。这些特性集中体现于艺术表现和受众主观交融的跨语言媒介空间之中。日本动漫的表现形式与电脑网络媒介... 日本动漫文化作为当代视觉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也存在大量受众。然而,其艺术手法与传播方式以外的视觉文化特性很多尚未得到解明。这些特性集中体现于艺术表现和受众主观交融的跨语言媒介空间之中。日本动漫的表现形式与电脑网络媒介空间之间的亲和性为国内受众对“二次元”感官世界的把握和观念形成提供了先验的基础。这种媒介空间中,受众以自身语言连接他者形象的动机促使以动画字幕为代表的再创作,突显出超语言的以视觉形象为中心的特性。这些特性为动漫体验创造了超出“日本”或“中国”语境之外的新的视觉文化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动漫 视觉文化 媒介空间 二次元 字幕
下载PDF
“间”之声——日本动画人声跨文化传播的现象学分析
3
作者 《当代动画》 2023年第4期56-61,共6页
在动画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以日本动画人声为代表的异种语言声音被我国受众广泛接受和喜爱,超越对动画艺术的一般消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本研究在对国内受众聆听日本动画人声的状况进行现象学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聆听媒介的特殊性影响着... 在动画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以日本动画人声为代表的异种语言声音被我国受众广泛接受和喜爱,超越对动画艺术的一般消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本研究在对国内受众聆听日本动画人声的状况进行现象学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聆听媒介的特殊性影响着受众的感官距离,并实现其眼前和耳之“前”不同事物的同时在场化。这些特性不仅有助于跨国而来的动画人声成为受众心中易于亲近的他者,更促使人声和其表现者作为一种物质性的中介物,浮游于听觉与视觉、不同语言、不同故事,乃至受众所认知的现实世界与动漫世界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人声 跨文化 现象学 在场 言语
原文传递
动漫“圣地巡礼”与地域文化融合原理探析
4
作者 刘静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6期9-13,共5页
动漫“圣地巡礼”是一种基于动漫IP效应的新兴文旅融合方式。“圣地巡礼”作为一种观光旅游活动,其参与者具有在不经意间介入观光地文化的“邮件性”,同时在动漫故事与现实景点的多重空间中观光,可建立起图像世界与生活世界间新的联系... 动漫“圣地巡礼”是一种基于动漫IP效应的新兴文旅融合方式。“圣地巡礼”作为一种观光旅游活动,其参与者具有在不经意间介入观光地文化的“邮件性”,同时在动漫故事与现实景点的多重空间中观光,可建立起图像世界与生活世界间新的联系。这些原理决定了动漫“圣地”的塑造并不以原有知名景点为中心,而是基于符号象征,在游客的“邮件性”中将各种空间重塑或创造为新景点。此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圣地巡礼”与地域文化存在融为一体的可能。文章以江苏南通的江海文化为例,研究动漫“圣地巡礼”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原理,提出可以利用其多元包容性,在其“小世界”中制造动漫平行世界的幻视空间,最终通过“邮件性”的解释创新推进“圣地巡礼”与江海文化互相卷入、相容相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地巡礼” 文化融合 动漫 “邮件性”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机械-中-身体——中日动漫亚文化的网络人类学理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2-136,共5页
21世纪以来,以动漫为代表的日本亚文化深受中国大批青少年的喜爱。鉴于电脑/网络环境对于动漫亚文化在中国受容的特殊重要性,要理解这一文化现象的发生过程,有必要从网络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一种特殊受众身体和受容形式之间关系的基础理... 21世纪以来,以动漫为代表的日本亚文化深受中国大批青少年的喜爱。鉴于电脑/网络环境对于动漫亚文化在中国受容的特殊重要性,要理解这一文化现象的发生过程,有必要从网络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一种特殊受众身体和受容形式之间关系的基础理论。受众在感受动漫之前,先直观感受了电脑世界中"超平面"的构造,应用"化身"使他们获得一个新的"感觉性的身体",即"Corpus ex machina"(机械-中-身体)。此身体在电脑/网络的"神圣"空间中,接触许多拥有"不可能的脸庞"的他者,融入由界面所代理的身体间性,形成超越论的主观身体群。这一过程重塑了现实世界的感性,促进了对抽象符号与生命想象力的结合,成为日本动漫亚文化的中国受众"活"在他们所爱好"世界"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亚文化 网络人类学 现象学 身体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