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疏离·叛逆·柔情:21世纪中国女性电影观察
被引量:
8
1
作者
秦喜清
池
艳萍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52,共8页
本文参照世界女性电影发展,考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电影中表现家庭和母女关系的作品,从心理和社会语境两个角度读解这类影片所表现的母女代际冲突,展示它们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文章首先从世界女性电影的角度追溯这...
本文参照世界女性电影发展,考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电影中表现家庭和母女关系的作品,从心理和社会语境两个角度读解这类影片所表现的母女代际冲突,展示它们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文章首先从世界女性电影的角度追溯这类影片源起及发展,为女性家庭叙事电影构建谱系,并梳理进入21世纪的中国母女关系题材影片的发展脉络;其次,从精神分析理论和社会文化两个角度探讨母女代际冲突的成因,在揭示其心理机制的同时从更宏观的角度探寻其社会性根源;最后,探讨这些影片如何通过女性家庭谱系、母女镜像关系的构建探寻女性自我身份,揭示母亲身份对女性主体建构的意义以及这种主体身份建构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代际冲突
身份建构
原文传递
英模题材电影创作模式的变迁
被引量:
3
2
作者
池
艳萍
《中国电影市场》
2021年第7期33-36,共4页
英模题材电影中的时代英模形象,从早期的革命英雄和一线工人劳模,到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和基层党员干部,再到近年来平民化与职业化的凡人英模,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变化,折射出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在英模塑造上,逐步从重视外部形象雕琢转...
英模题材电影中的时代英模形象,从早期的革命英雄和一线工人劳模,到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和基层党员干部,再到近年来平民化与职业化的凡人英模,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变化,折射出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在英模塑造上,逐步从重视外部形象雕琢转向从内心、性格等方面对英模人物的立体化塑造。在英模叙事上,从以传记法为主的叙事模式向多元类型并进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模题材电影
英模形象
英模叙事
原文传递
曾国祥电影作品叙事风格初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池
艳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0-74,共5页
从电影《恋人絮语》到《少年的你》,从香港到内地,曾国祥克服了文化背景差异易导致的表达失据现象,在艺术性与商业性、社会写实与类型模式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且逐渐确立起他个人表达的特点和风格。曾国祥把对个体生命经验的深刻体察和人...
从电影《恋人絮语》到《少年的你》,从香港到内地,曾国祥克服了文化背景差异易导致的表达失据现象,在艺术性与商业性、社会写实与类型模式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且逐渐确立起他个人表达的特点和风格。曾国祥把对个体生命经验的深刻体察和人本意识融入具有哲思意味的影像叙事话语,并通过建构多重叙述模式的影像文本,达成作者性表达与商业类型的兼顾,且形成了他电影作品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祥
思辨话语
多重叙述
叙事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体·欲望·他者:波兰斯基早期八部短片三题
被引量:
2
4
作者
池
艳萍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5,共4页
在银幕的背后、媒体的闪光灯下,波兰斯基早已是蜚声国际影坛、享有极高声誉的大导演。身为犹太人的苦楚、杀妻案的受害者和诱奸少女的加害者,这些让他的私人生活成为大众传媒的消费对象,成为影迷津津乐道的谈资。犹太人、难民、演员、...
在银幕的背后、媒体的闪光灯下,波兰斯基早已是蜚声国际影坛、享有极高声誉的大导演。身为犹太人的苦楚、杀妻案的受害者和诱奸少女的加害者,这些让他的私人生活成为大众传媒的消费对象,成为影迷津津乐道的谈资。犹太人、难民、演员、导演、受害者、犯罪者,多副面孔使波兰斯基成为世界影坛的奇才。对研究者而言,这些现成的标签既可以帮助我们捕捉波兰斯基的部分特质,但同时也难免会限制我们的视野。在连篇累牍的波兰斯基研究文本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人
国际影坛
世界影坛
私人生活
波兰学派
加害者
消费对象
大众传媒
书写策略
杀人者
原文传递
法律的春天:新时期法庭题材电影的历史语境与叙事探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池
艳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4-69,共6页
法庭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中晚近的类别,它的出现和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紧密相关,与现实形成了高度的关联的互文。法庭题材电影将庄严又略带神秘感的法庭审判带入大众文化空间,把抽象的现代法律条文融入光影交织的视听叙事。在向大众...
法庭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中晚近的类别,它的出现和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紧密相关,与现实形成了高度的关联的互文。法庭题材电影将庄严又略带神秘感的法庭审判带入大众文化空间,把抽象的现代法律条文融入光影交织的视听叙事。在向大众传播现代司法概念与精神的同时,新时期法庭题材电影探索了法律话语的银幕表达方式,表现了此阶段法制建设的困境,反思了背后的时代和文化缘由,折射出了转型期我国法治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片
法庭叙事
法律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戏曲电影《白蛇传》的艺术特色
6
作者
池
艳萍
《大舞台》
2020年第4期17-22,共6页
1980年京剧电影《白蛇传》在融合民间神话、再现舞台表演精髓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电影特有的蒙太奇叙事方式和表现技巧,将人妖相恋的神话情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增添了扣人心弦的魅力,使白蛇故事在电影银幕上绽放出别样的风采,并进一步推...
1980年京剧电影《白蛇传》在融合民间神话、再现舞台表演精髓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电影特有的蒙太奇叙事方式和表现技巧,将人妖相恋的神话情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增添了扣人心弦的魅力,使白蛇故事在电影银幕上绽放出别样的风采,并进一步推动了白蛇故事在现代社会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电影
《白蛇传》
叙事流变
原文传递
《猎杀T34》:卫国战争记忆的银幕再书写
7
作者
池
艳萍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2-85,共4页
《猎杀T34》是俄罗斯近年来的一部现象级电影作品,影片通过塑造超级英雄式的主人公,营造具有强烈感官刺激的战争奇观,重述了卫国战争史,使其成为传播"新俄罗斯思想"的载体,被俄罗斯媒体视作"一次成功的爱国教育"。...
《猎杀T34》是俄罗斯近年来的一部现象级电影作品,影片通过塑造超级英雄式的主人公,营造具有强烈感官刺激的战争奇观,重述了卫国战争史,使其成为传播"新俄罗斯思想"的载体,被俄罗斯媒体视作"一次成功的爱国教育"。此外,影片以铁甲雄风的T34坦克传递强国意象的同时,融入了传统的宗教文化,以东正教精神替换了苏联时期的革命理想,折射了当代俄罗斯对自我的审视与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评论
俄罗斯电影
军事题材电影
卫国战争
原文传递
李少白:“穿越光影写春秋”
8
作者
池
艳萍
《传记文学》
2019年第10期108-119,共12页
李少白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史学家、教育家。他参与编著了新中国第一本电影通史著作《中国电影发展史》。该书89万字,以翔实的史料清晰完整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电影发展的历程,奠定了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基础,对之后的中国电影研究及学...
李少白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史学家、教育家。他参与编著了新中国第一本电影通史著作《中国电影发展史》。该书89万字,以翔实的史料清晰完整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电影发展的历程,奠定了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基础,对之后的中国电影研究及学科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少白
《中国电影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
春秋
光影
史学研究
学科建设
电影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疏离·叛逆·柔情:21世纪中国女性电影观察
被引量:
8
1
作者
秦喜清
池
艳萍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52,共8页
文摘
本文参照世界女性电影发展,考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电影中表现家庭和母女关系的作品,从心理和社会语境两个角度读解这类影片所表现的母女代际冲突,展示它们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文章首先从世界女性电影的角度追溯这类影片源起及发展,为女性家庭叙事电影构建谱系,并梳理进入21世纪的中国母女关系题材影片的发展脉络;其次,从精神分析理论和社会文化两个角度探讨母女代际冲突的成因,在揭示其心理机制的同时从更宏观的角度探寻其社会性根源;最后,探讨这些影片如何通过女性家庭谱系、母女镜像关系的构建探寻女性自我身份,揭示母亲身份对女性主体建构的意义以及这种主体身份建构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代际冲突
身份建构
分类号
C913.68 [经济管理]
J90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英模题材电影创作模式的变迁
被引量:
3
2
作者
池
艳萍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中国电影市场》
2021年第7期33-36,共4页
文摘
英模题材电影中的时代英模形象,从早期的革命英雄和一线工人劳模,到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和基层党员干部,再到近年来平民化与职业化的凡人英模,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变化,折射出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在英模塑造上,逐步从重视外部形象雕琢转向从内心、性格等方面对英模人物的立体化塑造。在英模叙事上,从以传记法为主的叙事模式向多元类型并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英模题材电影
英模形象
英模叙事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曾国祥电影作品叙事风格初探
被引量:
2
3
作者
池
艳萍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0-74,共5页
文摘
从电影《恋人絮语》到《少年的你》,从香港到内地,曾国祥克服了文化背景差异易导致的表达失据现象,在艺术性与商业性、社会写实与类型模式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且逐渐确立起他个人表达的特点和风格。曾国祥把对个体生命经验的深刻体察和人本意识融入具有哲思意味的影像叙事话语,并通过建构多重叙述模式的影像文本,达成作者性表达与商业类型的兼顾,且形成了他电影作品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
关键词
曾国祥
思辨话语
多重叙述
叙事风格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体·欲望·他者:波兰斯基早期八部短片三题
被引量:
2
4
作者
池
艳萍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5,共4页
文摘
在银幕的背后、媒体的闪光灯下,波兰斯基早已是蜚声国际影坛、享有极高声誉的大导演。身为犹太人的苦楚、杀妻案的受害者和诱奸少女的加害者,这些让他的私人生活成为大众传媒的消费对象,成为影迷津津乐道的谈资。犹太人、难民、演员、导演、受害者、犯罪者,多副面孔使波兰斯基成为世界影坛的奇才。对研究者而言,这些现成的标签既可以帮助我们捕捉波兰斯基的部分特质,但同时也难免会限制我们的视野。在连篇累牍的波兰斯基研究文本中,
关键词
波兰人
国际影坛
世界影坛
私人生活
波兰学派
加害者
消费对象
大众传媒
书写策略
杀人者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法律的春天:新时期法庭题材电影的历史语境与叙事探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池
艳萍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4-69,共6页
文摘
法庭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中晚近的类别,它的出现和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紧密相关,与现实形成了高度的关联的互文。法庭题材电影将庄严又略带神秘感的法庭审判带入大众文化空间,把抽象的现代法律条文融入光影交织的视听叙事。在向大众传播现代司法概念与精神的同时,新时期法庭题材电影探索了法律话语的银幕表达方式,表现了此阶段法制建设的困境,反思了背后的时代和文化缘由,折射出了转型期我国法治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法庭片
法庭叙事
法律文化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戏曲电影《白蛇传》的艺术特色
6
作者
池
艳萍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大舞台》
2020年第4期17-22,共6页
文摘
1980年京剧电影《白蛇传》在融合民间神话、再现舞台表演精髓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电影特有的蒙太奇叙事方式和表现技巧,将人妖相恋的神话情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增添了扣人心弦的魅力,使白蛇故事在电影银幕上绽放出别样的风采,并进一步推动了白蛇故事在现代社会的演进。
关键词
戏曲电影
《白蛇传》
叙事流变
分类号
J95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猎杀T34》:卫国战争记忆的银幕再书写
7
作者
池
艳萍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2-85,共4页
文摘
《猎杀T34》是俄罗斯近年来的一部现象级电影作品,影片通过塑造超级英雄式的主人公,营造具有强烈感官刺激的战争奇观,重述了卫国战争史,使其成为传播"新俄罗斯思想"的载体,被俄罗斯媒体视作"一次成功的爱国教育"。此外,影片以铁甲雄风的T34坦克传递强国意象的同时,融入了传统的宗教文化,以东正教精神替换了苏联时期的革命理想,折射了当代俄罗斯对自我的审视与想象。
关键词
电影评论
俄罗斯电影
军事题材电影
卫国战争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李少白:“穿越光影写春秋”
8
作者
池
艳萍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出处
《传记文学》
2019年第10期108-119,共12页
文摘
李少白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史学家、教育家。他参与编著了新中国第一本电影通史著作《中国电影发展史》。该书89万字,以翔实的史料清晰完整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电影发展的历程,奠定了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基础,对之后的中国电影研究及学科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李少白
《中国电影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
春秋
光影
史学研究
学科建设
电影研究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疏离·叛逆·柔情:21世纪中国女性电影观察
秦喜清
池
艳萍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8
原文传递
2
英模题材电影创作模式的变迁
池
艳萍
《中国电影市场》
2021
3
原文传递
3
曾国祥电影作品叙事风格初探
池
艳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个体·欲望·他者:波兰斯基早期八部短片三题
池
艳萍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5
法律的春天:新时期法庭题材电影的历史语境与叙事探析
池
艳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戏曲电影《白蛇传》的艺术特色
池
艳萍
《大舞台》
2020
0
原文传递
7
《猎杀T34》:卫国战争记忆的银幕再书写
池
艳萍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8
李少白:“穿越光影写春秋”
池
艳萍
《传记文学》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