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撞击流技术制备微胶囊工艺 被引量:5
1
作者 魏炜 李志义 +2 位作者 刘凤霞 刘志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505-2508,共4页
将超临界流体与撞击流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项新的包覆技术—超临界撞击流技术(SFIT)。以石蜡和玻璃微珠分别作为包覆模型材料的壁材和芯材,考察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混合器内压力、温度、撞击釜内撞击距离以及膨胀前温度等因素... 将超临界流体与撞击流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项新的包覆技术—超临界撞击流技术(SFIT)。以石蜡和玻璃微珠分别作为包覆模型材料的壁材和芯材,考察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混合器内压力、温度、撞击釜内撞击距离以及膨胀前温度等因素对于微胶囊的表观包覆率和表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合器内压力20MPa以上、温度75℃,且撞击距离70mm,膨胀前温度140℃时,得到的微胶囊团聚小,包覆均匀且效果较好。实验采用电子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差式扫描量热仪等检测方法从微胶囊的表观包覆率、粒径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等角度进行评价。从结果来看,超临界流体与撞击流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微胶囊的包覆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撞击流 微胶囊 包覆 模型材料
下载PDF
医院内快速血糖检测质量管理的实施 被引量:50
2
作者 袁谦 +2 位作者 陈筱菲 陈晓东 胡朋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6,共2页
关键词 血糖检测 质量管理 医院内 临床检验中心 葡萄糖测定 快速血糖仪 POCT 便携式血糖仪 检验标准化 医院检验科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东部夏季风进退的定义 被引量:44
3
作者 王安宇 +4 位作者 林文实 杨艳 冯瑞权 古志明 梁嘉静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00-408,共9页
使用1983 年至1996 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 N C E P)14 年逐日平均2 .5°×2 .5°再分析的网格点资料对我国东部夏季风进退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对夏季风进退作了新的定义。它既考虑了西南风的强度... 使用1983 年至1996 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 N C E P)14 年逐日平均2 .5°×2 .5°再分析的网格点资料对我国东部夏季风进退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对夏季风进退作了新的定义。它既考虑了西南风的强度亦考虑了其暖湿程度。这比以前仅考虑暖湿程度要合理,按新定义计算的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风推进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夏季风的撤退非常迅速,这和观测结果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 西南风 假相当位温 季风 推进 撤退 中国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Ⅰ——40年平均 被引量:39
4
作者 冯瑞权 王安宇 +4 位作者 林文实 林建恒 古志明 谭志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5-354,共10页
使用NCEP 1958~1997年40年逐日12层再分析的格点气象资料,对南海地区(105~120°E,5~20°N)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的时间尺度为5天(候)。将南海上空850hPa上暖湿的西南风定义为它的夏季风,这暖湿的西南风之... 使用NCEP 1958~1997年40年逐日12层再分析的格点气象资料,对南海地区(105~120°E,5~20°N)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的时间尺度为5天(候)。将南海上空850hPa上暖湿的西南风定义为它的夏季风,这暖湿的西南风之θse必须大于335°K,风速须大于2m/s。南海夏季风的建立被定义为南海海域一半以上面积为夏季风所控制的初始时刻。分析结果发现:(1)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具有爆发性,爆发时间是5月第4候。(2) 南海夏季风的建立与孟加拉湾东部西南季风有密切关系,它是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性的发展和东移的结果。(3)南海夏季风雨季是随着夏季风建立而建立的。(4) 在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南海及其邻近地区高低空环流都有急速的变化,在对流层低层表现为印度低槽的南扩和加深,在对流层中层表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东移撤出南海地区,在对流层高层最明显的变化是东风带迅速从南海中部向北扩展到整个南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 气候特征 气象资料 时间尺度
下载PDF
1999年广东汛期降水的季节内振荡 被引量:32
5
作者 唐天毅 +2 位作者 王安宇 侯尔滨 罗会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3-689,共7页
根据广东6个代表站和澳门大潭山的降水资料以及NCEP的再分析资料,利用波谱分析法和Marakami的带通滤波技术,分析了1999年4-9月广东降水的季节内振荡(ISO)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ISO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广东汛期降水的季节内变化的... 根据广东6个代表站和澳门大潭山的降水资料以及NCEP的再分析资料,利用波谱分析法和Marakami的带通滤波技术,分析了1999年4-9月广东降水的季节内振荡(ISO)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ISO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广东汛期降水的季节内变化的主模是10~20天振荡;850hPa层上影响广东地区的周期为10—20天的低频环流系统有两类传播模型,一类是由中纬度传到广东地区;另一类是来自热带地区,广东降水的10~20天振荡与它们的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内变化 降水 广东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夏季风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安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5-433,共9页
利用有限区域五层原始方程模式进行了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对亚洲夏季风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对高原主体共设计了平均高度分别为1000m,2000m,3000m,3500m和4000m5组试验。结果表明:(1)高原及其东南侧的热... 利用有限区域五层原始方程模式进行了青藏高原隆起过程对亚洲夏季风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对高原主体共设计了平均高度分别为1000m,2000m,3000m,3500m和4000m5组试验。结果表明:(1)高原及其东南侧的热源随着高原的隆起而加强,其中从3000m到3500m的隆起所引起的热源变化呈“突变”性质,迅速加强的热源将引起季风环流产生相应的明显变化。(2)当高原隆起达3500m时,南亚高压出现,热带东风明显加强,同时地面低压中心迅速西移上高原;当高原隆起高于3500m后,作为高原夏季风环流显著特征之一,即在高原上上升而在其两侧下沉的经圈环流就得以完整地建立;高原季风叠加在海陆季风上,使亚洲夏季风更为强大。(3)高原隆起所引起的降水量增加和减少主要分别位于高原的东南侧和孟加拉湾的东岸附近,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 青藏高原隆起 季风 数值试验
下载PDF
一次华南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古志明 冯瑞权 +3 位作者 王安宇 林文实 杨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3-179,共7页
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对1994年5月初华南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MM5相当准确地模拟出此次暴雨过程以及有关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2)在弱的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边界层的中... 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对1994年5月初华南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MM5相当准确地模拟出此次暴雨过程以及有关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2)在弱的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边界层的中尺度辐合对暴雨的产生起了触发作用。暴雨强度一般随对流层上下部的辐散差值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的降水强度对最大的辐散差值的滞后时间不超过一小时。(3)降水的潜热加热作用对此次暖区暴雨的发展和维持有决定性的作用。凝结加热引起的次级环流使暴雨区附近的中尺度急流和切变线扰动得到发展和维持,从而使辐合上升和降水得以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CISK机制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数值模拟 低空急流 行星边界层 华南地区
下载PDF
2005年6月广东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婷 冯瑞权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4-196,共13页
2005年6月20-21日,一个活动在锋前暖区的长生命史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给广东地区带来一次大范围的暴雨降水过程。天气学分析表明,从北部湾指向广西东部的低空急流核前方的水汽通量辐合对MCS初... 2005年6月20-21日,一个活动在锋前暖区的长生命史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给广东地区带来一次大范围的暴雨降水过程。天气学分析表明,从北部湾指向广西东部的低空急流核前方的水汽通量辐合对MCS初始的发展加强有重要作用。作者利用MM5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与此MCS相联系的天气尺度背景场和中尺度的降雨分布,利用高分辨的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成熟阶段MCS的β中尺度系统的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MCS的发展加强过程中,其内的β中尺度对流中心经历了此消彼长的更替过程,伴随着口中尺度对流中心的发展,与之相联系的正涡度中心由对流层的下部向中上部伸展,形成高达300hPa附近的下宽上窄的强涡柱;在成熟阶段,沿系统移动方向上的对流层中部的涡度场呈正负相间,宽约50km,且与对流带近于平行的带状分布。(2)MCS的海平面气压场呈跷跷板型的中尺度扰动,即由前置中低压和后置中高压组成,最强的对流带位于中低压和中高压之间的过渡区内。(3)成熟阶段MCS的β中尺度环流特征主要包括:强对流区内是一支近于垂直的深厚的对流尺度的上升流,紧接在其后方的对流层下部有一支对流尺度的下沉气流;系统前部有深厚的入流,其中较强的两支入流分别出现在900hPa和300hPa高度附近;层状降雨区内有中尺度的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二者的分界线在0℃层高度附近;对流层下(上)部强大的水平辐合(散)流中最大的水平辐合(散)约出现在900hPa(200h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数值模拟 MCS β中尺度系统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维持期的气候特征Ⅰ——40年平均 被引量:20
9
作者 林建恒 王安宇 +5 位作者 冯瑞权 唐天毅 李国丽 李江南 吴尚森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使用NCEP的1958~1997年逐日格点气象资料,对我国南海地区(105~120°E,5~20°N)夏季风维持期40年平均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时间尺度是候.南海夏季风维持期由活跃期和非活跃期组成.我们将南海上空850hPa连续有40%以上面... 使用NCEP的1958~1997年逐日格点气象资料,对我国南海地区(105~120°E,5~20°N)夏季风维持期40年平均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时间尺度是候.南海夏季风维持期由活跃期和非活跃期组成.我们将南海上空850hPa连续有40%以上面积盛行暖湿的西南风的候定义为南海夏季风的活跃期,不足40%则定义为非活跃期.这里所指的暖湿西南风是θse必须大于335K,西南风的风速必须大于2m/s.就40年平均而言,南海夏季风维持时间大约为23候约4个月,每年南海夏季风活跃期约出现4.3次,每次的平均维持时间约为3.9候,非活跃期约出现3.3次,每次的平均维持时间约为2.4候,活跃期每年的总长度约为17候,非活跃期约为8候.无论是南海夏季风活跃期还是非活跃期,南海上空850hPa都为一个低槽辐合区,200hPa为高压辐散区,也就是说与活跃期相比非活跃期主要气候特征表现为季风的减弱,在环流的偏差场上(活跃期减非活跃期)在南海上空850hPa上为西风,200hPa上为东风.活跃期无论在850hPa或在200hPa上都比非活跃期要暖一些,与此相应,非活跃期的季风降水要比活跃期的小得多,对流活动也大大减弱.南海夏季风和夏季风降水都有明显的30~60天的低频振荡,在多数情况下夏季风和夏季风降水的低频振荡的位相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活跃期和非活跃期 40年平均 气候特征
下载PDF
云微物理参数化对华北降雪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10
作者 林文实 李江南 +4 位作者 樊琦 古志明 孟金平 布和朝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15,共9页
对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降雪过程进行了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纬强冷空气南下和低纬倒槽的水汽输送是造成这次长时间降雪过程的主要原因。采用混合方案的中尺度数值模拟表明,这次降雪天气不是对流云造成的,而是稳定性的非对流云... 对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一次降雪过程进行了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纬强冷空气南下和低纬倒槽的水汽输送是造成这次长时间降雪过程的主要原因。采用混合方案的中尺度数值模拟表明,这次降雪天气不是对流云造成的,而是稳定性的非对流云降雪。敏感性试验也表明,采用其他积云参数化方案对模拟的降雪量基本没有影响。控制试验模拟的24h降雪量与实际观测比较吻合。模拟结果表明,当采用Dudhia简单冰相方案时,会有过多的云冰、过冷却水及雪;当采用Reisner 1混合相方案时,会有过多的云冰和雪;修改的各个Reisner 2方案对此次降雪的预报改进不大,但各个Reisner 2方案的敏感性试验中云冰混合比、过冷却水混合比和雪混合比稍微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云微物理参数化 非对流云 降雪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地形对重力惯性波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1-88,共8页
本文研究了具有南北坡的地形对重力惯性波发展的影响。利用WKB方法,建立了含地形作用的重力惯性波能量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层结稳定的情况下,当扰动“上坡”(沿地形高度的升度方向传播)时,其能量将减少,即扰动将减弱;当扰动... 本文研究了具有南北坡的地形对重力惯性波发展的影响。利用WKB方法,建立了含地形作用的重力惯性波能量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层结稳定的情况下,当扰动“上坡”(沿地形高度的升度方向传播)时,其能量将减少,即扰动将减弱;当扰动“下坡”(沿地形高度的负升度方向传播)时,其能量将增加,即扰动将发展。如层结为不稳定,情形则相反,即扰动“上坡”时将发展,“下坡”时将减弱。此外,文中对波动的稳定性问题也作了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惯性波 地形 扰动 发展 大气
下载PDF
用QuikSCAT资料分析“黄蜂”登陆前后近地层风场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江南 王安宇 +3 位作者 杨兆礼 李国丽 侯尔滨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88-96,共9页
利用QuikSCAT资料对“黄蜂”近地层风场分布的演变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并采用了离散余弦转换(DCT)对其方差的波谱结构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台风近地层风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方差大部分产生于波数1和2的气流中,并且与波的方向... 利用QuikSCAT资料对“黄蜂”近地层风场分布的演变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并采用了离散余弦转换(DCT)对其方差的波谱结构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台风近地层风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方差大部分产生于波数1和2的气流中,并且与波的方向有关。当台风沿纬向西移时,有两个纬向排列的波谱中心,主要是纬向波数2和经向波数1的气流;而当台风沿径向北上时,有两个经向排列的波谱中心,主要是纬向波数1和经向波数2的气流。波数1的气流对切向风的方差做主要贡献,波数2的气流对径向风的方差做主要贡献。不对称性分布的特征随大尺度环境场和台风自转气旋环流的改变而改变。当台风靠近大陆时台风大风出现的在台风前进方向前沿,类似于陈联寿等分析的第二类台风大风模式,在左前方是西北偏北大风,在右前方是东南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分布 不对称性 波谱结构 DCT
下载PDF
仪器法与纸片协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铁丽 戴美杰 +1 位作者 周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 了解VITEK AMS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可靠性 ,并调查本院这两种菌的产ESBLs情况。方法 用VITEK AMS专用药敏卡GNS 5 0 6进行ESBLs检测 ,并以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氨曲南为底物 ... 目的 了解VITEK AMS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可靠性 ,并调查本院这两种菌的产ESBLs情况。方法 用VITEK AMS专用药敏卡GNS 5 0 6进行ESBLs检测 ,并以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氨曲南为底物 ,用纸片协同试验作对照。结果 仪器检测 4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 2 4株ESBLs为阳性 ,用纸片协同法对照结果一致。检测 10 2株大肠埃希菌中 ,仪器检出 41株阳性 ,纸片协同法对照也为阳性 ,但仪器检测的 6 1株阴性菌中 ,纸片协同法对照有 19株为阳性。结论 VITEK AMS检测本地区产ESBLs菌株尚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建议各地根据感染菌株的特点及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类 大肠杆菌 克雷伯氏菌 肺炎
原文传递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江玲 陈思思 +4 位作者 唐杰 郭祎 陈香娟 黄引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77-1682,共6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内脂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根据子痫前期分类标准选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及正常孕妇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内脂素和T...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内脂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根据子痫前期分类标准选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及正常孕妇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内脂素和TNF-α浓度,血浆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通过计算平均动脉压(MAP)、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内脂素、TNF-α水平与IR的关系。结果:重度、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内脂素和TNF-α浓度低于正常孕妇(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内脂素和TNF-α浓度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血清内脂素与TNF-α、HDL-C呈正相关(P<0.05),与MAP、FIns呈负相关(P<0.05);血清TNF-α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BMI、TG、MAP、FIns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BG、FIns和HOMA-IR是影响血清内脂素及TNF-α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内脂素、TNF-α水平与IR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内脂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Ⅱ——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安宇 +3 位作者 罗会邦 冯瑞权 侯尔滨 林建恒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共9页
用NCEP 40年再分析格点气象资料对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1) 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时间前20年与后20年明显不同,前20年较晚为5月第6候,后20年则分別为5月的第4候和第5候.(2) 除了第3个10年(1978~1987年)外... 用NCEP 40年再分析格点气象资料对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1) 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时间前20年与后20年明显不同,前20年较晚为5月第6候,后20年则分別为5月的第4候和第5候.(2) 除了第3个10年(1978~1987年)外,其余3个10年南海夏季风雨季的建立都比夏季风建立要早1至2候.(3) 南海夏季风建立是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爆发性发展和东进的结果,4个10年孟加拉湾西南季风都在5月第3候及5月第4候有一个爆发性的发展过程,但它的东进速度及爆发强度却很不相同,这对南海夏季风建立时间的早晚有重要的影响.(4) 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前20年与后20年高低空环流形势相差很大,前20年与后20年相比对流层低层印缅槽较强而副热带高压中心位置偏东,对流层高层副热带高压中心移上中南半岛后北移距离较大,位置偏北.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对于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后20年的环流形势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 气候特征 年代际变化 气象资料 环流形势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非地转强迫对Fitow(0114)暴雨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江南 闫敬华 +3 位作者 魏晓琳 侯尔滨 王安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6,共8页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 0 114号台风Fitow从 2 0 0 1年 8月 31日 0 0时~ 9月 2日 0 0时 (UTC ,下同 )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MM5对Fitow登陆过程中暴雨落区和强度的模拟与实况比较一致。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暴雨的...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 0 114号台风Fitow从 2 0 0 1年 8月 31日 0 0时~ 9月 2日 0 0时 (UTC ,下同 )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MM5对Fitow登陆过程中暴雨落区和强度的模拟与实况比较一致。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暴雨的中尺度特征。正是维持少动的台风倒槽和嵌入其中的中小尺度系统相互作用造成了暴雨的发生、发展 ,而高、低空中尺度散度场的配置对暴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在华南台风暴雨区无论是高层还是低层 ,都存在很强的非地转作用 ,非地转涡度项对散度倾向项是重要的强迫因素 ;但非地转作用的实现与中高纬度地区有本质的区别 ,在低层非地转作用是由于强的位势场气旋涡度 (- 2  <0 )与弱的流场气旋涡度 (fζ >0 )不平衡产生的 ;而高层非地转作用是由于强的位势场反气旋涡度 (- 2  >0 )与弱的流场反气旋涡度 (fζ <0 )不平衡产生的。非地转作用是暴雨中尺度系统上升运动发展的触发机制。从动力学角度解释了用非地转 Q矢量散度场来判断暴雨落区要比用准地转 Q矢量散度场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模式MM5 2001年8月 中小尺度系统 中高纬度地区 准地转Q矢量 暴雨落区 中尺度特征 中尺度系统 散度场 模拟研究 降水过程 登陆过程 模拟结果 相互作用 台风倒槽 指示意义 触发机制 上升运动 不平衡 位势场 反气旋
下载PDF
199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安宇 +1 位作者 冯瑞权 古志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5-464,共10页
1994年南海夏季风建立于5月第一候,利用MM5成功地模拟了这一过程,并通过敏感性试验,讨论了中纬度系统和中南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的积云对流对夏季风环流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下接近副热带一定强度的中纬度槽-锋系统... 1994年南海夏季风建立于5月第一候,利用MM5成功地模拟了这一过程,并通过敏感性试验,讨论了中纬度系统和中南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的积云对流对夏季风环流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下接近副热带一定强度的中纬度槽-锋系统的强迫,可引起南海地区副热带高压脊的减弱东撤。因而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的建立;(2)东移的中纬度高压脊与南亚高压的同相叠加是触发夏季风建立的重要因子之一,它引起南亚高压中心迅速北移至中南半岛的北部;(3)中南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的积云对流加热,对南海地区夏季风环流的建立也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 积云对流参数化 中纬度槽-锋系统 数值模拟 1994年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克 朱思亮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方法收集81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30例,脑梗死51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比较相似的42名正常健康体检者,空腹抽血测定hs-CRP。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为(5.10±3...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方法收集81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30例,脑梗死51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比较相似的42名正常健康体检者,空腹抽血测定hs-CRP。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为(5.10±3.90)mg/L,与正常对照组[(1.08±0.56)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hs-CRP分别为(3.64±2.80)mg/L、(6.12±3.20)mg/L,脑出血组显著高于脑梗死组,大梗死患者的hs-CRP比小梗死升高明显(P<0.05),分别为(5.61±2.40)mg/L、(3.48±2.70)mg/L。结论脑卒中患者测定血清hs-CRP浓度可以为临床评价脑血管病病情的变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临床在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炎症反应这一危险因素。应该注意的是,hs-CRP浓度的变化是组织受损时的一项非特异性反应,必需在排除了引起CRP变化的其他原因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脑卒中 急性时相蛋白
下载PDF
南海海温异常对华南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冯瑞权 +3 位作者 王安宇 古志明 侯尔滨 唐天毅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8,共7页
1985年5月广东省的中、南部和西南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宾西法尼亚州大学联合研制的中尺度模式(MM5)成功地模拟了该月的华南气候,并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南海海温异常增暖对华南天气气候的影响。... 1985年5月广东省的中、南部和西南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宾西法尼亚州大学联合研制的中尺度模式(MM5)成功地模拟了该月的华南气候,并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南海海温异常增暖对华南天气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改变了海面与行星边界层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过程,即增加了由海面向上输送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从而引起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对流层下部的月平均气温升高,气柱不稳定度增大;并在对流层下(上)部产生一个附加的差值气旋(反气旋)性环流。大气环流结构的这些改变对1998年5月广东中南部和西南部的洪涝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气候 南海海温异常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国外多次激活旁通阀技术现状 被引量:13
20
作者 代琼曦 +1 位作者 张策 李雪松 《石油机械》 2015年第10期30-33,41,共5页
多次激活旁通阀可以消除随钻堵漏和循环洗井等作业对特殊井下工具(定向MWD、LWD测井仪器、螺杆、涡轮和钻头等)敏感性元件不利的影响,同时可以消除定向井和水平井段的岩屑床,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国外多次激活旁通阀的技术特点,包括DSI... 多次激活旁通阀可以消除随钻堵漏和循环洗井等作业对特殊井下工具(定向MWD、LWD测井仪器、螺杆、涡轮和钻头等)敏感性元件不利的影响,同时可以消除定向井和水平井段的岩屑床,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国外多次激活旁通阀的技术特点,包括DSI公司的PBL多次激活旁通阀、Baker Hughes公司XP循环阀、XDT公司TAZ无限次激活旁通阀、国民油井公司MOCS工具以及威德福公司的Jet Stream钻井循环阀。指出多次激活旁通阀的发展趋势是单趟下入无限次激活和远程智能控制。建议我国尽早开展多次激活旁通阀的研究,以缩小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提高我国的石油装备研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激活 旁通阀 随钻堵漏 井下工具 投球激活 井眼清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