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息晕方联合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彬 科德 +2 位作者 吴俊哲 黄森 徐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860-1864,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息晕方联合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按摩和颈部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按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椎旋提手法... 【目的】探讨中药息晕方联合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按摩和颈部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按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椎旋提手法联合中药息晕方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和颈椎活动度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为74.3%(26/3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FS-CSA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FS-CSA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胸闷、心悸、恶心呕吐或眩晕症状加重等不良反应情况。【结论】中药息晕方联合旋提手法治疗CSA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恢复颈椎原有的活动功能,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晕方 旋提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唑来膦酸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严坚强 孙奎 +3 位作者 梁必如 科德 吴俊哲 李大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应用唑来膦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将中山市中医院骨一科24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术后3日予以静滴唑...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应用唑来膦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将中山市中医院骨一科24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术后3日予以静滴唑来膦酸针;对照组单纯予以椎体成形术。两组患者自入院起均予以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片,600 mg/d。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1月、3月、6月、9月、一年行腰椎骨密度、血清PINP及β-CTX浓度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1年,两组患者共240例获得随访,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VAS评分、腰椎骨密度、血清PINP及β-CTX浓度等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患者的依从性较好,新发椎体骨折少。结论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增加患者椎体骨密度、改善患者疼痛、预防新发椎体骨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VP术后的巩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模式对急性痛风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科德 吴俊哲 +3 位作者 严坚强 曹振文 孙奎 曹浩坤 《四川中医》 2018年第7期140-142,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下采用清热祛湿通络中药内服联合石膏止痛软膏外敷及膳食指引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36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治疗组予秋水仙碱、双氯芬酸缓...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下采用清热祛湿通络中药内服联合石膏止痛软膏外敷及膳食指引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36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治疗组予秋水仙碱、双氯芬酸缓释片口服治疗同时予中药联合石膏止痛软膏外敷,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双氯芬酸缓释片口服治疗,两组秋水仙碱用药时间为24小时,随后两组均停止使用秋水仙碱治疗,两组继续使用双氯芬酸缓释片治疗,治疗组继续予中药内服联合石膏止痛软膏外敷治疗,两组疗程共3天。通过VAS评分、血沉、CRP的水平变化评估疗效。结果:(1)治疗头12小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对照组为79.4%;治疗后3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8.8%;治疗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的24小时及第3天时,治疗组的ESR、CRP水平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清热祛湿通络法联合石膏止痛软膏外敷联用可在有效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症状,同时具有缩短病程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治疗模 清热利湿通络法 石膏止痛软膏 痛风关节炎 急性 膳食指引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VP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耀宁 曹振文 +2 位作者 科德 陈新涌 吴俊哲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10期1439-144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PVP治疗,统计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并...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PVP治疗,统计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0例老年OVCF患者PVP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8.33%。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终板破裂、骨水泥低粘度、穿刺针即刻拔出为老年OVCF患者PVP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OVCF患者PVP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可能与终板破裂、骨水泥低粘度、穿刺针即刻拔出有关,临床需重点关注上述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联合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高凯麒 科德 +2 位作者 吴俊哲 陈世忠 刘永恒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25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推拿手法治疗,...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行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各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腰腿酸痛评分,倦怠乏力评分、心烦失眠评分、咽干口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ODI指数、VAS评分、IL-6水平与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推拿手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疗效确切,可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控制炎症因子水平,促进预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独活寄生汤 推拿 美洛昔康分散片 腰椎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桂枝加葛根汤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强 吴俊哲 +2 位作者 科德 黄森 张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609-2613,共5页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按摩治...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按摩治疗,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7次,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ROM)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30/4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1周和2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1周和2周后,2组患者的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对ROM评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桂枝加葛根汤基础上联合棍点理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僵硬不适等症状和提高患者的颈椎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葛根汤 棍点理筋手法 颈型颈椎病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颈椎活动度(ROM)评分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的临床随访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杨雄健 王伟群 科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1-01—2012-12采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27例踝关节陈旧性骨折,比较分析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的患肢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健侧比较踝关节的活动度情况、末次... 目的探讨采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1-01—2012-12采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27例踝关节陈旧性骨折,比较分析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的患肢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健侧比较踝关节的活动度情况、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评价情况。结果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08±0.39)个月,未出现延迟愈合、不愈合等不良情况;所有患者获得12-14(13.4±0.6)个月随访。术后第6、9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的VAS疼痛评分、Hawkins评分与术后第3个月比较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踝关节的屈曲活动度、内外翻活动度在术后第3、6、9个月与健侧存在显著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末次随访时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优19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3%;Barid-Jackson评分:优18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36%。结论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具有复位效果良好,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效果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陈旧性骨折 后外侧入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肾气丸汤剂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曹振文 吴俊哲 +3 位作者 刘永皑 周兴茂 王伟群 科德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1期14-17,30,共5页
目的探讨肾气丸汤剂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脊柱科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肾气丸汤剂联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市中医院脊柱科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取肾气丸汤剂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排尿状况及膀胱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口干不欲饮、舌脉象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排尿次数、平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平均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容量(VH2O)、膀胱顺应性(BC)高于对照组,逼尿肌压(Pdet)、膀胱压(Pve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肾气丸汤剂联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能有效促进症状缓解及消失,改善漏尿、残余尿等排尿状况,促进正常排尿功能及膀胱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气丸汤剂 盆底肌电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功能
下载PDF
中医骨伤科临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科德 吴俊哲 +3 位作者 周兴茂 黄福立 刘永皑 王伟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临床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脊柱科实习生60名,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多元化教学,实习结束后对2组实习生进行考核,比较2组实习...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临床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脊柱科实习生60名,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研究组实施多元化教学,实习结束后对2组实习生进行考核,比较2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和对带教工作满意率。结果对照组实习生病例分析、理论知识、病历书写和临床操作成绩分别为(85.42±2.16)分、(84.65±2.13)分、(87.62±2.24)分、(85.64±2.13)分,研究组实习生病例分析、理论知识、病历书写和临床操作成绩分别为(90.32±1.47)分、(93.15±2.14)分、(92.36±1.84)分、(91.45±2.16)分,研究组实习生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教学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3.33%(28/30)、6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用于骨科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理论及实践成绩,增加学生对带教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 中医骨伤科 临床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分期功能锻炼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景陆 科德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的功能锻炼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闭合复位股骨... 目的:研究“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的功能锻炼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观察组依照“筋骨并重”理论进行分阶段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练习。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骨代谢指标、术后6个月健侧股骨颈、粗隆间和大粗隆骨密度差异。结果:80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两组PINP、CTX及PTH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5-(OH)D_(3)、OC_(2)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股骨颈、粗隆间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粗隆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的分期功能锻炼,可以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重 功能锻炼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术中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并颈髓损伤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坚强 孙奎 +3 位作者 梁必如 吴俊哲 科德 李大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1期1131-1132,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提拉复位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并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11—2013-05对7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 目的总结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提拉复位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并颈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11—2013-05对7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提拉复位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寰枢椎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及脊髓神经的损伤。所有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理想,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以及骨折不愈合。结论后路寰枢椎椎板减压联合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术中提拉复位固定颗粒状植骨融合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并颈髓损伤比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齿状突骨折 颈髓损伤 寰枢椎椎板减压 寰枢椎椎弓根钉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症治疗中使用唑来膦酸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景陆 科德 《海峡药学》 2019年第6期150-151,共2页
目的观察在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使用唑来膦酸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4年01月~2016年12月时期)收治骨质疏松症为诊断的患者总计60例,采取唑来膦酸治疗,其中23例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根据是否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分为... 目的观察在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使用唑来膦酸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4年01月~2016年12月时期)收治骨质疏松症为诊断的患者总计60例,采取唑来膦酸治疗,其中23例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根据是否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分为反应组(23例)与非反应组(37例)。对照两组的异同,分析其引发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23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38.33%。腋下体温≥37.8℃者为18例占78.26%;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4例,占17.39%;胃肠道反应1例,占4.35%。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在与非反应组比较,反应组血清钙水平≤2.25mmol·L^-1,合并骨折,骨钙素≤4.80ng·mL^-1,骨密度≤-1.5T值等方面均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过程中,发生率较高的为体温升高,少数发生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与胃肠道反应,多因血清钙水平≤2.25mmol·L^-1、合并骨折、骨钙素≤4.80ng·mL^-1、骨密度≤-1.5T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PDF
动态监测骨科围术期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AT-3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丘利玲 科德 +1 位作者 吴俊哲 顾向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9期2739-27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骨科围术期患者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及血浆抗凝血活酶Ⅲ(AT-3)的动态监测,探讨深静脉血栓前动态监测的可行方法。方法选择182例骨科股骨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栓发生组13例,无血栓发生组... 目的通过对骨科围术期患者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及血浆抗凝血活酶Ⅲ(AT-3)的动态监测,探讨深静脉血栓前动态监测的可行方法。方法选择182例骨科股骨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栓发生组13例,无血栓发生组169例。对所有患者术前晨、术后1d晨、术后3d晨和术后5d晨、术后7d晨5个时点空腹血浆中的F1+2、D-二聚体、血浆AT-3活性参数进行监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血栓发生组的血浆F1+2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较无血栓发生组高,AT-3活性较无血栓发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1+2及D-二聚体水平均从术后3d开始明显上升,血浆F1+2水平上升持续时间较短,手术7d后血浆F1+2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7d与术前相比,其上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3水平在术前及术后水平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发生DVT患者中,血浆F1+2及D-二聚体水平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呈正相关关系,AT-3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三者联合可作为预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围术期 动态监测 凝血酶原片段1+2 血浆抗凝血活酶Ⅲ D-二聚体 血栓
下载PDF
针刀联合旋提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炎症反应和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科德 《大医生》 2021年第5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刀联合旋提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试验组40... 目的研究针刀联合旋提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炎症反应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试验组40例患者采用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颈椎曲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2.50%,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两组患者血清IL-8水平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逐渐降低,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颈椎曲度相比治疗前均呈升高趋势,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根型劲椎病患者接受针刀联合旋提手法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颈椎曲度,降低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刀 旋提手法 炎症反应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下载PDF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耀宁 曹振文 +3 位作者 科德 刘永皑 刘永恒 吴俊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103-105,109,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2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包括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椎间高度(DH)、腰椎前凸角(LL)、滑脱度(SP),并分析上述指标变化与治疗获益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PI、PT大于对照组,SS、LL、DH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PI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T、SS、L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PT、SP小于治疗前,SS、LL、DH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随访6个月的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T、SS、LL、DH与VAS评分、OD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是衡量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功能的重要指标,其中PT、SS、LL、DH变化与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变化较为密切,通过测定PT、SS、LL、DH能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预后情况 腰椎功能 治疗疗效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16
作者 科德 《北方药学》 2022年第6期194-196,共3页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也有很大转变,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工作、以及娱乐(如玩电子设备),导致人们的颈部受到长时间的压迫,使颈椎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带来了负面情绪,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程...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也有很大转变,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工作、以及娱乐(如玩电子设备),导致人们的颈部受到长时间的压迫,使颈椎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带来了负面情绪,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程度较低的颈椎病只是肩颈酸痛肿胀,而程度较重的颈椎病会导致运动神经严重受损,如何有效的治疗颈椎病成为了临床常见的疑问。西医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手段,但效果仍不理想。近年来中医药疗法愈发受到重视,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颈椎病 发展现状
下载PDF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徐耀宁 桑莉莉 +3 位作者 曹振文 科德 陈新涌 吴俊哲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14期30-34,共5页
比较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与小切口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自2017年1月-2019年9月60例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OLIF,n=30)、... 比较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与小切口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自2017年1月-2019年9月60例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OLIF,n=30)、对照组(MI-TLIF,n=30),术后随访1年.比较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ODI评分,以及DH、FSL、LL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周CRP、IL-6、IL-4、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2组间DH、FSL、LL水平,以及ODI评分比较(P>0.05);2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对于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选择OLIF、MI-TLIF手术方案远期疗效相近,但OLIF能缩短手术、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炎性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IF MI-TLIF 腰椎滑脱 炎性反应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法对骨科围手术期F1+2、D-二聚体影响研究
18
作者 科德 丘利玲 +1 位作者 吴俊哲 顾向明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3期19-21,共3页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后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凝血相关指标情况,了解活血化瘀法对骨科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股骨骨折且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每日服桃红四物汤1包,连续用药2周...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后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凝血相关指标情况,了解活血化瘀法对骨科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股骨骨折且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每日服桃红四物汤1包,连续用药2周,两组均从术后第1天起予一般性预防措施,例如术前术中适当补液,术后第2天开始全部患者均使用机械方法预防血栓,如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每天2次,对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血浆中的F1+2、D-二聚体浓度进行监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浆F1+2浓度、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T3及T4时点的血浆F1+2、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DVT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对改善术后高凝状态具有一定作用,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围手术期 活血化瘀方 动态监测 凝血酶原片段1+2 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微创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Weber A型外踝骨折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科德 吴俊哲 +3 位作者 周兴茂 郑景陆 高凯麒 孙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8期865-86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Weber A型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6-05微创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5例Weber A型外踝骨折。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12~17)个月。骨折均获得骨... 目的探讨微创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Weber A型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6-05微创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5例Weber A型外踝骨折。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12~17)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影像学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7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定:优23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外踝骨折对踝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应采取手术治疗恢复外踝解剖对位;Weber A型外踝骨折虽然固定困难,但在骨块较理想情况下可微创置入拉力螺钉固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ER A型外踝骨折 微创 拉力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龙芪强肌饮对脊髓损伤大鼠腓肠肌功能及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吴俊哲 曹振文 +3 位作者 王伟群 丘利玲 周兴茂 科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062-2066,共5页
目的探讨龙芪强肌饮对脊髓损伤大鼠腓肠肌功能及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35只健康SPF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龙芪强肌饮组,模型组和龙芪强肌饮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龙芪强肌饮组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龙芪强肌饮... 目的探讨龙芪强肌饮对脊髓损伤大鼠腓肠肌功能及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35只健康SPF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龙芪强肌饮组,模型组和龙芪强肌饮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龙芪强肌饮组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龙芪强肌饮灌胃,持续42 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14 d、28 d、42 d时各组随机选择15只大鼠采用BBB法进行后肢功能评分和腓肠肌肌电位测定,术后14 d、28 d、42 d完成后肢运动功能和腓肠肌肌电位测定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腓肠肌标本,测腓肠肌湿重,采用HE染色后测定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液氮冰冻后采用TUNEL法检测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术后1 d、14 d、28 d、42 d时,模型组和龙芪强肌饮组BBB评分和腓肠肌肌电位峰值均显著低于同期空白组(P均<0.05),但术后14 d、28 d、42 d时龙芪强肌饮组BBB评分和腓肠肌肌电位峰值均显著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术后14 d、28 d、42 d时,模型组和龙芪强肌饮组大鼠腓肠肌湿重和肌细胞横截面积均低于同期空白组(P均<0.05),但龙芪强肌饮组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和和龙芪强肌饮组大鼠腓肠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但龙芪强肌饮组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结论龙芪强肌饮可改善脊髓损伤大鼠下肢功能、肌电位峰值及腓肠肌细胞萎缩,减少腓肠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腓肠肌 肌肉功能 细胞凋亡 龙芪强肌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