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C-MS的紫杉醇以及奥沙利铂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代谢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嘉燕 +1 位作者 徐婷 信文君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紫杉醇和奥沙利铂两种经典化疗药物的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组(S组)11只、奥沙利铂组(O组)15只和紫杉醇组(P组)19只,取大鼠模型脊髓背角用液相...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紫杉醇和奥沙利铂两种经典化疗药物的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生理盐水组(S组)11只、奥沙利铂组(O组)15只和紫杉醇组(P组)19只,取大鼠模型脊髓背角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并分析代谢组变化。结果共检测出725个特征峰,其中108个可进行精确定性。两种模型的脊髓背角代谢轮廓均与对照组有差异,其中,紫杉醇和奥沙利铂组分别得到41个和35个差异代谢物(fdr<0.05,VIP>1),有22个共同差异代谢物,而这22个共同差异代谢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2个共同差异代谢物中,6-磷酸葡萄糖等9个代谢物在两个模型中AUC均高于0.85,对其进行多因子降维聚类分析后,在紫杉醇组中,L-谷氨酸、D-5磷酸核糖、景天庚酮糖-7-磷酸、6-磷酸葡萄糖的组合比较有代表性;而在奥沙利铂组中,景天庚酮糖-7-磷酸和6-磷酸葡萄糖占据在核心的位置,L-谷氨酸单独在一个一级分级下。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磷酸戊糖途径以及谷氨酸和谷氨酰胺途径具有显著性(fdr<0.05)。结论 6-磷酸葡萄糖和L-谷氨酸对于两类化疗药的所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中可能起着比较核心的作用,而磷酸戊糖途径和谷氨酸和谷氨酰胺途径在紫杉醇和奥沙利铂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奥沙利铂 代谢组 6-磷酸葡萄糖 L-谷氨酸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人工外泌体的一种制备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珊慧 顾怀宇 《解剖学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利用小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mPMSCs)制备人工外泌体的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小鼠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mP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利用机械挤压法使mPMSCs依次通过孔径为10、5、1μm的... 目的探讨一种利用小鼠胎盘间充质干细胞(mPMSCs)制备人工外泌体的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小鼠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mP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利用机械挤压法使mPMSCs依次通过孔径为10、5、1μm的径迹蚀刻膜,经离心纯化后得到人工外泌体;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mPMSCs来源的外泌体,并采用透射电镜对比观察形态结构、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A)检测粒径和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表面标志物。结果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小鼠mPMSCs,形态呈长梭型,较为均一,细胞表面高表达CD29、CD44、CD105,不表达CD45、CD34,具有成骨、成脂细胞诱导分化潜能;通过机械挤压法制备得到的人工外泌体在电镜下形态呈圆球形囊泡状,与mPMSCs来源外泌体形态类似;人工外泌体平均粒径为(130.7±5.7)nm,浓度为(5.01±1.08)×1011 particles/mL,mPMSCs来源外泌体粒径为(146.7±4.9)nm,浓度为(4.34±0.97)×109 particles/mL;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得到人工外泌体和mPMSCs来源外泌体表面均表达抗原CD63、CD81和Tsg101。结论通过机械挤压法可较高效获得人工外泌体,该人工外泌体与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得到的mPMSCs来源外泌体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这为后期将其作为药物载体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机械挤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