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yx胶栓塞结合伽玛刀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霍晓川 李佑祥 +2 位作者 裕华 杨洪超 赵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探讨Onyx胶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联合伽玛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中心收治的86例经Onyx胶栓塞后联合伽玛刀治疗的颅内AVM患者,统计分析栓塞的... 目的探讨Onyx胶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联合伽玛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中心收治的86例经Onyx胶栓塞后联合伽玛刀治疗的颅内AVM患者,统计分析栓塞的相关并发症及临床预后。栓塞AVM时,对合并的高危出血风险(巢内动脉瘤、血流动力性动脉瘤和AVM相关性动静脉瘘)进行评估并栓塞,将合并高危因素的颅内AVM根据危险因素栓塞与否,分为靶向栓塞组和未靶向栓塞组,评估靶向栓塞对出血风险的作用。结果总体颅内AVM患者的年出血率为1.66%,其中破裂AVM为2.26%,未破裂AVM为1.08%,年病死率为0.74%。16例栓塞相关并发症中1例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29个合并巢内动脉瘤中24个靶向栓塞;5个血流动力性动脉瘤中4个靶向栓塞;9个动静脉瘘中8个靶向栓塞。χ^2检验显示靶向栓塞组的出血并发症显著低于未靶向栓塞组(P〈0.01)。结论靶向栓塞联合伽玛刀治疗能降低颅内AVM出血的风险,改善临床预后,降低永久性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适用于治疗体积较大、单一方案无法治愈的颅内A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脑血管造影术 放射疗法 出血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血管内导丝电凝方法治疗微导管无法到位的穿支动脉血泡样动脉瘤5例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裕华 冯俊强 +3 位作者 赵阳 张艳玲 贺红卫 李佑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2-616,共5页
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s,BBAs)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颅内血管性疾病,仅占所有颈内动脉动脉瘤的0.9%~6.5%,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1%,以及所有破裂动脉瘤的0.5%~2%。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 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s,BBAs)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颅内血管性疾病,仅占所有颈内动脉动脉瘤的0.9%~6.5%,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1%,以及所有破裂动脉瘤的0.5%~2%。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发病平均年龄较囊状动脉瘤患者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性疾病 血泡样动脉瘤 穿支动脉 HEMORRHAGE 微导管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 电凝
下载PDF
快速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张艳玲 徐慕榕 +5 位作者 徐晓璐 丁金立 段云云 刘亚欧 裕华 卓芝政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应用于脑胶质瘤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快速ASL(扫描时间1 min)和常规ASL(扫描时间4 min 30 s)检查... 目的探讨快速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应用于脑胶质瘤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快速ASL(扫描时间1 min)和常规ASL(扫描时间4 min 30 s)检查,得到脑血流分数(CBF)图。由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2种序列扫描所得的CBF进行定性(人工判读肿瘤区CBF信号的高低)和定量分析(提取肿瘤实体区和水肿区等区域CBF平均值)。采用Kappa检验对定性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采用ICC对定量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共纳入脑胶质瘤患者30例。2名医师采用快速ASL判断肿瘤区低灌注、等灌注、高灌注分别为1、6、23例和0、5、25例;采用常规ASL判断肿瘤区低灌注、等灌注、高灌注均为0、9、21例;快速ASL与常规ASL定性分析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分别为0.830、0.850)。定量分析显示,快速ASL与常规ASL测量脑不同部位的CBF值具有较高一致性(ICC为0.940~0.994)。结论快速ASL可替代常规ASL用于脑胶质瘤组织灌注评估,有助于胶质瘤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快速动脉自旋标记 脑胶质瘤 灌注成像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系统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霈珂 裕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1142-1148,共7页
虽然血管内介入术已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该干预策略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术者具有X线暴露的风险,在操作过程中需穿沉重的铅衣等。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突破,临床可实现通过导管室外操作机器人辅助系统进而解决上述... 虽然血管内介入术已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该干预策略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术者具有X线暴露的风险,在操作过程中需穿沉重的铅衣等。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突破,临床可实现通过导管室外操作机器人辅助系统进而解决上述传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局限性。尤其近年来,机器人辅助系统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血管内介入治疗操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将围绕机器人辅助系统的优势、已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机器人辅助系统及其应用现状展开论述,并对该辅助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介入手术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勇 李爱民 +6 位作者 李佑祥 陈军 施辉 姜鹏 吕宪利 裕华 张耐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GAs)血管内治疗的技术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GAs血管内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载瘤动脉闭塞病人中,1例术后2月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术后3个月出现脑缺血症状。9例弹簧圈栓塞和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的...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GAs)血管内治疗的技术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GAs血管内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载瘤动脉闭塞病人中,1例术后2月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术后3个月出现脑缺血症状。9例弹簧圈栓塞和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的病人,1例完全栓塞,8例有不同程度的弹簧圈移位。4例覆膜支架病人,1例术后6小时GAs再次破裂导致死亡,3例GAs闭塞。结论血管内治疗GAs是安全、有效的,首选载瘤动脉闭塞,弹簧圈部分栓塞能够减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能够增加动脉瘤致密栓塞的可能,降低复发率,随着材料和工艺的发展优化,覆膜支架有希望成为最佳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拔管-注射”技术在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红彬 李佑祥 +2 位作者 姜鹏 吕宪利 裕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40-842,共3页
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颅内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近年来,随着栓塞材料和技术的进步,血管内乙烯-乙烯醇共聚物(Onyx)栓塞系统栓塞治疗成为脑AVM... 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颅内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近年来,随着栓塞材料和技术的进步,血管内乙烯-乙烯醇共聚物(Onyx)栓塞系统栓塞治疗成为脑AVM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1].Onyx胶是一种非黏附性的栓塞材料,但在脑AVM栓塞过程中,因供血动脉多为纤细、迂曲的血管,注射Onyx胶时可出现早期严重反流致使栓塞失败,并且可导致微导管拔出困难[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ONYX胶 栓塞治疗 注射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应用 拔管 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并发出血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勇 李爱民 +6 位作者 李佑祥 陈军 施辉 刘恋 裕华 姜鹏 吕宪利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9-721,共3页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的重要措施之一。Onyx液体栓塞剂的出现使单独应用血管内栓塞治愈AVM的可能性增加㈦,而术中或术后早期颅内出血则是Onyx栓塞治疗AVM最严重的并发症。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栓塞 ONYX 并发出血 诊治 栓塞治疗 液体栓塞剂 颅内出血
原文传递
专业网络系统在神经介入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佑祥 裕华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2期1547-1548,共2页
建立科室门户网站、科室专业影像系统、专业患者随访系统、神经介入相关的远程会诊及手术指导系统等专业网络系统不仅可以用于临床与科研,同时对神经介入的进修医师与研究生教学实践也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神经介入专业网络系... 建立科室门户网站、科室专业影像系统、专业患者随访系统、神经介入相关的远程会诊及手术指导系统等专业网络系统不仅可以用于临床与科研,同时对神经介入的进修医师与研究生教学实践也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神经介入专业网络系统建立经验的总结,促进专业网络系统在进修医师及研究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神经介入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与血流动力性动脉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勇 李爱民 +6 位作者 李佑祥 陈军 施辉 裕华 姜鹏 吕宪利 刘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726-1730,共5页
目的 探索与血流动力性动脉瘤有统计学相关性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特征性因素.方法 对1999年8月至2009年7月363例AVM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男性229例,女性137例,年龄5~65岁,平均(28±13)岁.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 目的 探索与血流动力性动脉瘤有统计学相关性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特征性因素.方法 对1999年8月至2009年7月363例AVM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男性229例,女性137例,年龄5~65岁,平均(28±13)岁.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AVM的13个特征性因素与合并血流动力性动脉瘤之间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对筛选出的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与血流动力性动脉瘤存在统计学相关性的因素为发病年龄、部位(幕上、幕下)、AVM的大小、主干供血动脉根数、引流静脉根数、引流静脉扩张、对侧供血、前后循环同时供血.多因素分析表明:发病年龄、主干供血动脉根数、对侧供血与血流动力性动脉瘤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性,引流静脉根数与血流动力性动脉瘤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性.结论 与血流动力性动脉瘤相关的AVM特征性因素为发病年龄、主干供血动脉根数、引流静脉根数、对侧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基于3D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研究早餐进食对大脑血流灌注改变的影响
10
作者 张艳玲 王晓波 +4 位作者 余嫔男 段云云 裕华 卓芝政 刘亚欧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640-645,653,共7页
目的初步研究早餐进食对大脑血流灌注(CBF)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所有志愿者均行饭前空腹3D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检查以及饭后(39.6±12.66)min行第二次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对早餐进食前后的CBF图配准到Montreal Neur... 目的初步研究早餐进食对大脑血流灌注(CBF)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所有志愿者均行饭前空腹3D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检查以及饭后(39.6±12.66)min行第二次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对早餐进食前后的CBF图配准到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MNI)空间,基于Anatomical Automatic Labeling(AAL)分区模板提取全脑灰质及各个脑区的CBF值,并进行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基于皮尔森相关分析CBF改变与临床指标的潜在联系。结果相比空腹CBF,早餐进食后,21个脑区(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中央沟盖、右侧中央沟盖、左侧脑岛、右侧脑岛、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侧楔叶、左侧枕上回、右侧枕上回、左侧枕中回、右侧枕中回、左侧枕下回、右侧枕下回、左侧顶上回、左侧缘上回、右侧颞横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颞上回)的CBF显著降低。这些CBF改变与临床变量[早餐进食后ASL间隔时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血压和平均血压]等因素无显著相关。结论早餐进食降低CBF,该改变与年龄、性别、BMI指数以及血压等因素无关,提示临床评估血流灌注应考虑进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血流灌注 早餐进食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通过互联网及远程技术改进神经介入进修医师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佑祥 裕华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S2期162-164,共3页
神经外科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传统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及微创神经外科三个阶段。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诊治范围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疾病的诊治、颅脑富血运肿瘤的术前介入栓塞及颅脑恶性肿瘤超选择灌注化疗等。我院每年都接受来自... 神经外科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传统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及微创神经外科三个阶段。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诊治范围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疾病的诊治、颅脑富血运肿瘤的术前介入栓塞及颅脑恶性肿瘤超选择灌注化疗等。我院每年都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进行神经外科介入手术专项进修。现时神经介入外科学的飞速发展,常规教学手段已难以满足教学医院对神经介入进修医师的继续教育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 进修医师 互联网
下载PDF
“拔管-注射”技术栓塞小型脑动静脉畸形的研究
12
作者 张红彬 姜鹏 +1 位作者 裕华 李佑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05-207,共3页
目的总结"拔管-注射"技术(PIT)栓塞直径≤3 cm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经验。方法 20例应用Onyx栓塞且直径≤3 cm的脑AVM,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Hold-Reinjection"技... 目的总结"拔管-注射"技术(PIT)栓塞直径≤3 cm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经验。方法 20例应用Onyx栓塞且直径≤3 cm的脑AVM,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Hold-Reinjection"技术,间断注射Onyx,等待近端"Onyx塞子"建立。实验组采用"拔管-注射技术"压缩Onyx铸型团建立"塞子"后注射Onyx。比较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始发症状、畸形团位置、是否合并动脉瘤及硬脑膜动静脉瘘、Spetzler-Martin分级和供血动脉支数。术后即时造影效果按完全栓塞、近全栓塞(≥90%体积)、部分栓塞分级,对两组病人栓塞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即时造影显示实验组栓塞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单次栓塞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80%、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管-注射"技术可显著提高Onyx对直径≤3 cm脑AVM的单根供血动脉单次栓塞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 栓塞 “拔管-注射”技术
下载PDF
基底动脉穿支微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恒伟 裕华 +2 位作者 刘鹏 葛慧剑 李佑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7-1188,共2页
患者 女,49岁,于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外院CT显示中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DSA未见明显异常(图1),遂被诊断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保守治疗2个月后,当地医院复查CTA怀疑基底动脉穿支微小动脉... 患者 女,49岁,于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外院CT显示中腑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DSA未见明显异常(图1),遂被诊断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保守治疗2个月后,当地医院复查CTA怀疑基底动脉穿支微小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患者否认传染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史,否认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复查DSA证实了基底动脉微小动脉瘤的存在(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动脉瘤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基底动脉 动脉穿支 介入治疗 药物过敏史 恶心呕吐 保守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