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测量标志现状分析与保护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朱紫阳 江海 许耿然 《城市勘测》 2016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通过对广东省范围内GPS-A、B、C级点,Ⅰ、Ⅱ等三角点,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Ⅰ、Ⅱ、Ⅲ等水准点的测量标志普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测量标志破坏受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保护管理的对策。结合创新测绘基准维持办法,提出采... 通过对广东省范围内GPS-A、B、C级点,Ⅰ、Ⅱ等三角点,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Ⅰ、Ⅱ、Ⅲ等水准点的测量标志普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测量标志破坏受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保护管理的对策。结合创新测绘基准维持办法,提出采用数字基准替代实物基准,减小地面标志数量、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测量标志的可利用性,为新型基础测绘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标志 大地基准 高程基准
下载PDF
一种长距离跨海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惠军 陈国恒 江海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年第6期85-87,94,共4页
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因其便捷性成为跨河(海)高程传递中应用较广泛的技术,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三角高程测量法的跨河(海)距离最大为3 500 m。本文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在现有跨河(海)三角高程传递方法的基础上,... 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因其便捷性成为跨河(海)高程传递中应用较广泛的技术,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三角高程测量法的跨河(海)距离最大为3 500 m。本文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在现有跨河(海)三角高程传递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方法,以实现更长距离(10 km以上)的高精度(国家二等水准精度)的跨河(海)高程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高程测量 长距离 跨河(海) 高程传递 改进
下载PDF
构建广东省统一深度基准的设想 被引量:4
3
作者 江海 《地理空间信息》 2018年第9期90-94,共5页
根据广东省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陆海统一空间定位基准框架建设的目标,广东省深度基准建设的总体设想是整合已有长期验潮站成果,并在沿海东西两翼潮汐资料缺乏的地区补充完善若干长期验潮站,同时采用CORS站与长期验潮站并置... 根据广东省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陆海统一空间定位基准框架建设的目标,广东省深度基准建设的总体设想是整合已有长期验潮站成果,并在沿海东西两翼潮汐资料缺乏的地区补充完善若干长期验潮站,同时采用CORS站与长期验潮站并置技术完善深度基准面模型,建立广东省统一的深度基准。构建广东陆海统一的海洋测绘大地基准(高程基准与深度基准),是构建广东省海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广东省海洋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广东海洋立体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和先行工作。根据深度基准的理论,通过分析广东省海洋测绘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广东省统一深度基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基准 高程基准 验潮站 构建 并置技术
下载PDF
建立广东省GPS三维框架的设想 被引量:2
4
作者 江海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3年第3期23-24,共2页
介绍了建立GPS平面系统与GPS海拔高系统相联合的GPS三维测量框架以及精化大地水准面的设想 ,简要说明了建立GPS三维框架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预期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广东 GPS 全球定位系统 高程控制 三维坐标 框架
下载PDF
广东省统一深度基准项目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江海 董斌斌 施紫鹏 《地理空间信息》 2019年第7期48-52,I0002,共6页
根据对广东省现有长期验潮站数量、分布以及水位数据情况的分析,确立了在已有长期验潮站的基础上,采用适当布设短期验潮站的方式,对长期验潮站进行加密补充;建立海区调和常数变化模型,并结合水深数据、卫星测高数据,构建海洋潮汐模型;... 根据对广东省现有长期验潮站数量、分布以及水位数据情况的分析,确立了在已有长期验潮站的基础上,采用适当布设短期验潮站的方式,对长期验潮站进行加密补充;建立海区调和常数变化模型,并结合水深数据、卫星测高数据,构建海洋潮汐模型;最终建立深度基准模型的总体设计思路。广东省统一深度基准的建立,可实现深度基准面1985高程模型的构建,相邻测区间水深成果的无缝拼接,沿海水深成果与陆地地形成果的相互转换,GNSS技术下的水深测量(无验潮模式)以及对沿海范围内海岸线和海岛岸线的精确推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基准 潮汐模型 L值模型 卫星测高 调和常数
下载PDF
自适应AR模型及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金婷 李倩霞 +2 位作者 程翔 江海 何维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7期60-63,共4页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实施战略的引导下,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快速提高,规模迅速扩大,把握与维持这些重大设施与工程的安全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形变监测是这项任务的典型技术手段。本文针对...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实施战略的引导下,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快速提高,规模迅速扩大,把握与维持这些重大设施与工程的安全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形变监测是这项任务的典型技术手段。本文针对形变模拟分析中常用的自回归模型(AR)的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关性深化分析的自适应AR模型阶数控制方法,通过模拟结果的残差相关分析,补偿改进AR模型的有效阶数,使之更客观地反映变形序列的变化规律,扩展了序列分析与形变模拟的有效性,并且以某高楼的形变研究为例,通过实际观测数据和应用实例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监测 自适应AR模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