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缝隙连接蛋白-30在大鼠吗啡耐受形成中的作用
1
作者 谢滔 刘清珍 +2 位作者 王芬 姿 李伟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针对脊髓缝隙连接蛋白-30(CX30)的小干扰RNA(siRNA)对大鼠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Ⅰ组)、吗啡耐受组(Ⅱ组)、错配siRNA对照组(Ⅲ组)、CX30siRNA处理...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针对脊髓缝隙连接蛋白-30(CX30)的小干扰RNA(siRNA)对大鼠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Ⅰ组)、吗啡耐受组(Ⅱ组)、错配siRNA对照组(Ⅲ组)、CX30siRNA处理组(Ⅳ组),所有大鼠鞘内置管,手术后确定导管位置并记为第0天。第1天上午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应基础潜伏期(PWTL)(P1)及背部皮下注射吗啡5mg/kg后30min的PWTL(P2),计算30min的最大可能镇痛效应比值MPE。第2~8天上午8:30,Ⅰ、Ⅱ组鞘内注射DPEC溶剂15μl,Ⅲ组鞘内注射错配siRNA 15μl,Ⅳ组鞘内注射CX30siRNA 15μl;9:00及17:00Ⅱ、Ⅲ、Ⅳ各组背部皮下注射吗啡10mg/kg,Ⅰ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9天行为学测试计算MPE,方法同第1天。随后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X30、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分析星型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表达。结果第9天,与Ⅰ组比较,其余各组P2及MPE值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Ⅳ组P2及MPE值明显升高(P〈0.05)。与Ⅰ组比较,其余各组p-ERK及CX30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Ⅱ组比较,Ⅳ组p-ERK及CX30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其余各组GFAP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其中Ⅱ组与Ⅲ组GFAP表达最多;与Ⅱ组比较,Ⅳ组GFAP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鞘内注射CX30siRNA可以部分缓解大鼠吗啡耐受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CX30的表达,ERK磷酸化的下调,减少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耐受 星型胶质细胞 缝隙连接蛋白 CX30 小干扰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