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0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97
1
作者 周良辅 毛颖 陈亮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阐述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CSHAs)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至 2 0 0 0年收治 2 0例CSHAs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 0例CSHAs占同期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 16 .3%。临床常见表现为视... 目的 阐述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CSHAs)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至 2 0 0 0年收治 2 0例CSHAs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 0例CSHAs占同期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 16 .3%。临床常见表现为视力丧失、复视、头痛、面部麻木和眼外肌麻痹。术前以CT和MRI为主要诊断方法 ,但缺少特征性表现 ,误诊率达 38.9%。 2 0例患者均经改良翼点开颅伴 (或 )不伴眶颧弓切断 ,其中经硬脑膜外入路取瘤 13例 ,经硬脑膜下入路 7例。经硬脑膜外入路和硬脑膜下入路肿瘤全切除分别为 12例 (92 .3% )和 0 ,不全切除分别为 1例 (7.7% )和 7例(10 0 % )。平均随访 3年 ,硬脑膜外入路组全部有改善 ,无肿瘤复发。硬脑膜下入路组无改善和加重各 4 0 %和 6 0 %。肿瘤不全切除者肿瘤增大 2例 ,不变或缩小 3例 ,其中 2例术后曾放疗或伽玛刀治疗。结论 对中年女性患海绵窦内肿瘤 ,在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本病。经颅底开颅和硬脑膜外入路切除CSHAs应为首选方法 ,不全切除者术后可辅以放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窦
下载PDF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版) 被引量:89
2
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 +27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 江涛 张伟 樊星 刘幸 刘彦伟 陈宝师 柴睿超 王政 李冠璋 王引言 蒋传路 康春生 康德智 李维平 李文斌 刘云会 马文斌 毛庆 毛颖 牟永告 邱晓光 万经海 王伟民 杨学军 尤永平 于如同 余新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7-777,共21页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2021年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以下简称新版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1~4级,1、2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3、4级为高级别脑胶质...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2021年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以下简称新版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1~4级,1、2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3、4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1]。本指南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成人LGG、HGG的诊治[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室管膜细胞 脑胶质瘤 原发性颅内肿瘤 少突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细胞 glioma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涉及锥体束的脑肿瘤神经导航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4
3
作者 吴劲松 周良辅 +2 位作者 洪汛宁 毛颖 杜固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62-666,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DTI)在涉及锥体束的脑肿瘤神经导航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 9例涉及锥体束的脑肿瘤 ,随机分为实验组 (融合DTI影像导航 )和对照组 (传统影像导航 )。实验组患者应用DTI重建以锥体束为主的脑白质纤维...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DTI)在涉及锥体束的脑肿瘤神经导航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 9例涉及锥体束的脑肿瘤 ,随机分为实验组 (融合DTI影像导航 )和对照组 (传统影像导航 )。实验组患者应用DTI重建以锥体束为主的脑白质纤维束 ,采用多影像融合技术将DTI与传统的导航影像相融合 ,应用于神经导航手术。结果  (1)实验组 2 5例 ,对照组 2 4例 ,两组病例术前均衡性良好。 (2 )对照组肿瘤全切率 5 0 0 % ,实验组 80 0 % (P <0 0 5 )。 (3)对照组术后致残率 75 0 % ,实验组 2 0 0 % (P <0 0 1)。 (4)预后评估 :对照组Karnofsky预后评分 (KPS) 6 9 5 8± 2 3 4 9,实验组KPS84 80± 2 3 4 9(P <0 0 5 ) ;对照组优良率 (KPS =90~ 10 0 ) 37 5 % ,实验组 72 0 % (P <0 0 5 )。 (5 )对照组住院时间 2 4 2 5± 8 17d ,实验组 17 89± 5 4 7d(P <0 0 5 )。结论 DTI影像应用于涉及锥体束的脑肿瘤导航手术 ,可提供病灶与邻近锥体束间的三维可视化解剖信息 ,指导肿瘤最大范围切除并有效保护锥体束 ,显著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降低患者术后致残率 ,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锥体束 脑肿瘤 神经导航 神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中期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61
4
作者 顾宇翔 毛颖 +2 位作者 宋冬雷 周良辅 朱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评价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中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8月对75例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早期(3d之内)、中期(3~10d)进行手术治疗,以格拉斯哥术后... 目的评价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中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8月对75例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早期(3d之内)、中期(3~10d)进行手术治疗,以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GOS)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81个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77个,包裹4个。恢复良好53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自理9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7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HuntⅠ~Ⅲ级的S预后评分明显优于Ⅳ、Ⅴ级患者,时间早期(3d之内)与中期(3~10d)施行手术后的GOS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早、中期显微手术是治疗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前循环 破裂 早中期
原文传递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被引量:60
5
作者 孙安 毛颖 +1 位作者 徐宏治 黄峰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556-557,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技术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54例,分析颅骨修补术的塑形工作量、手术时间、术后病人对塑形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4例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病人均恢复良...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技术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54例,分析颅骨修补术的塑形工作量、手术时间、术后病人对塑形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4例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病人均恢复良好,术后无切口感染及皮瓣下积液等并发症出现,头颅外形对称,病人均对塑形满意。结论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方便,快捷,塑形满意,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时间,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 成像 三维 钛网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与疾病负担影响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51
6
作者 袁强 刘华 +8 位作者 姚海军 孙一睿 吴惺 吴雪海 金毅 高亮 胡锦 毛颖 周良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了解颅内压(ICP)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TBI)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预后和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抽取上海市5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重型TBI住院患者535例,按是否行ICP监测分为两组(ICP组和非ICP组... 目的了解颅内压(ICP)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TBI)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对预后和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抽取上海市5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重型TBI住院患者535例,按是否行ICP监测分为两组(ICP组和非ICP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急性期总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寿命年费用及质量调整寿命年费用。结果重型TBI患者行ICP监测的比例为28.0%。ICP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为16.7%,显著低于非ICP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32.2%(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ICP监测的患者死亡风险仅为非ICP监测患者的0.32倍(95%CI,0.19,0.54)。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行ICP监测可使病死率下降15.5%,但平均多耗费住院费用69620元(P〈0.001);行ICP监测的寿命年费用中位数为5995元,显著高于未行ICP监测的寿命年费用中位数2236元(P〈0.001);行ICP监测的质量调整寿命年费用中位数为11558元,显著高于未行ICP监测的寿命年费用中位数3938元(P〈0.001)。结论我国重型TBI行ICP监测的比例仍较低,重型TBI患者行ICP监测可能会增加经济负担,但却大大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颅内压监测 预后 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7
7
作者 陈亮 周良辅 毛颖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2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 :分析同位素和CT脑池造影对脑脊液鼻漏定位诊断的价值 ,比较各种手术入路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脑脊液鼻漏手术疗效 ,并与术前定位比较。结果 :2 0例行同位素检查者有 1 6例 (80 % )、2 4例行CT脑池造影者有 1 9例 (79% )... 目的 :分析同位素和CT脑池造影对脑脊液鼻漏定位诊断的价值 ,比较各种手术入路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脑脊液鼻漏手术疗效 ,并与术前定位比较。结果 :2 0例行同位素检查者有 1 6例 (80 % )、2 4例行CT脑池造影者有 1 9例 (79% )定位准确。术后 2 6例 (74% )获得随访 ,随访中有 2 1例患者鼻漏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同位素和CT脑池造影是提高定位诊断准确性的有效方法。经额硬膜外入路修补前颅底漏口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烟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陈诤 毛颖 周良辅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10期761-764,共4页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文章对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作了综述 ,并就烟雾病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成年患者和儿童患者间的差别 ,以及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方法、效果、时机等进行阐述 ,认为积极的外科治疗...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文章对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作了综述 ,并就烟雾病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成年患者和儿童患者间的差别 ,以及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方法、效果、时机等进行阐述 ,认为积极的外科治疗较内科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 颅内外血管吻合术 发病机制 MMD
下载PDF
术中磁共振影像神经导航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初步应用(附61例分析) 被引量:42
9
作者 吴劲松 毛颖 +2 位作者 姚成军 庄冬晓 周良辅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目的总结术中磁共振影像(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6年3月~2006年12月,61例脑胶质瘤病人接受iMRI神经导航手术。结果手术总耗时2.5~8.5 h,平均(5.2±1.5)h。图像质量良好49例(80.3%),一般7例(11.5%),差5... 目的总结术中磁共振影像(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6年3月~2006年12月,61例脑胶质瘤病人接受iMRI神经导航手术。结果手术总耗时2.5~8.5 h,平均(5.2±1.5)h。图像质量良好49例(80.3%),一般7例(11.5%),差5例(8.2%)。56例图像质量优良的病人中,iMRI扫描次数2~5次,平均(2.6±0.8)次;其中2次32例,3次16例,4次5例,5次3例;24例(42.9%)经iMRI发现肿瘤切除范围未达术前计划,仍需进一步切除。无iMRI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可实时纠正术中脑移位误差,精确定位脑胶质瘤的影像学边界,定量评估手术切除范围,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术中磁共振成像 神经导航
下载PDF
神经导航在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0
作者 杜固宏 毛颖 +5 位作者 周良辅 李士其 鲍伟民 宋冬雷 王镛斐 吴劲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 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21例垂体瘤手术中,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操作,其中17例行经蝶手术,3例行扩大前中颅底硬膜外入路,1例行扩大前颅底硬膜外入路+经蝶手术。神经导航术中定... 目的 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21例垂体瘤手术中,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操作,其中17例行经蝶手术,3例行扩大前中颅底硬膜外入路,1例行扩大前颅底硬膜外入路+经蝶手术。神经导航术中定位中线结构、蝶窦前壁、鞍底、以及海绵窦、颈内动脉、斜坡等,并用以判断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21例平均坐标误差为1.14~3.91mm平均1.63mm;预期准确性为1.54~4.82mm平均2.72mm。21例垂体瘤全切14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10例出现一过性尿量增多,1例下视丘损伤,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一些巨大、复发或解剖定位结构不清的垂体瘤进行手术时,神经导航提供实时三维定位,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垂体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多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导航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8
11
作者 吴劲松 周良辅 +3 位作者 高歌军 洪汛宁 毛颖 杜固宏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导航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0月至2002年8月,48例神经导航手术采用了多影像融合技术,病灶涉及部位包括:大脑半球功能区32例,颅底12例,其他4例。其中,CT+MRI-T1W影像融合9例;MRI-T1W+FLAIR影像融合... 目的探讨多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导航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0月至2002年8月,48例神经导航手术采用了多影像融合技术,病灶涉及部位包括:大脑半球功能区32例,颅底12例,其他4例。其中,CT+MRI-T1W影像融合9例;MRI-T1W+FLAIR影像融合5例;MRI-T1W+fMRI-BOLD影像融合14例;MRI-T1W+DTI影像融合13例;MRI-T1W+fMRI-BOLD+DTI影像融合5例;MRI-T1W+FLAIR+fMRI-BOLD+DTI融合2例。结果病灶全切38例(79.2%),次全切除5例(10.4%),大部或部分切除2例,活检1例。术后1个月随访优良率(Karnofsky预后评分,KPS=90~100)72.9%,死亡1例(2.1%),2例(4.2%)发生严重手术致残(KPS=40)。结论多影像融合技术应用于神经导航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实现个体化、最优化的术前计划和术中应变。在精确定位肿瘤的同时,还可以界定其与不同性质的解剖、功能结构间毗邻关系,符合最小创伤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手术 融合技术 影像融合 临床应用价值 功能神经外科 2002年 2001年 大脑半球 次全切除 部分切除 影像信息 精确定位 毗邻关系 功能结构 功能区 MRI 优良率 个体化 最优化 小创伤 病灶
原文传递
神经导航术中脑移位的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杜固宏 周良辅 +1 位作者 毛颖 吴劲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定量研究不同神经导航手术中的脑移位,评价术中脑移位对神经导航手术定位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在73例颅脑手术中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操作,制作骨瓣前在骨窗外作对照参考点,然后分别测量硬膜、皮层和病灶移位程度,... 目的定量研究不同神经导航手术中的脑移位,评价术中脑移位对神经导航手术定位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在73例颅脑手术中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操作,制作骨瓣前在骨窗外作对照参考点,然后分别测量硬膜、皮层和病灶移位程度,并分别对不同病理性质肿瘤的移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注册误差(2.13±0.74)mm,术中持续准确性为(1.17±0.67)mm;所有73例的硬膜、皮层和病灶移位程度分别为(2.80±2.48)mm、(5.14±4.05)mm以及(3.53±3.67)mm。胶质瘤组的硬膜、皮层和病灶移位均是最大的,而海绵状血管瘤组以及颅底肿瘤组的移位明显低于胶质瘤组。结论术中脑移位是影响神经导航手术定位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对不同性质和部位病变术中脑移位的了解有助于指导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 脑移位 微侵袭神经外科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穿孔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春来 杨卫军 +1 位作者 黄志刚 毛颖 《腹部外科》 2008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根据损伤控制理论合理选择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单纯溃疡修补术84例,治愈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根据损伤控制理论合理选择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单纯溃疡修补术84例,治愈81例,死亡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12例,治愈11例,死亡1例;保守治疗2例,均治愈。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诊断一旦明确,在损伤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在进行体液复苏,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前提下,以抢救生命为首要治疗目的,选择损伤小、简单、快捷且能阻断病情发展的穿孔修补手术,术后进行规范的抗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能有效治愈溃疡,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穿孔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方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术前计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4
作者 张晓硌 吴劲松 +3 位作者 毛颖 周良辅 李士其 王镛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5-41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神经外科术前计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拟采用手术治疗的颅脑疾病26例,分别采集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动脉成像(MRA)、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计算机体层摄影(CT)等多种医学影像数据,输...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神经外科术前计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拟采用手术治疗的颅脑疾病26例,分别采集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动脉成像(MRA)、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计算机体层摄影(CT)等多种医学影像数据,输入Dextroscope术前计划系统,运用Radiodexter软件在VR环境中进行融合、提取、切割等处理显示为一个三维立体物像。同时运用软件内的三维处理工具对病灶及其局部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手术模拟。制定术前计划,并与真正手术中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26例病例均成功地实现了三维立体虚拟现实影像的重建,术前计划中对于病灶及其局部解剖学特征的判定与术中实际情况吻合。结论Dextroscope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快速、直观、全面地整合多种医学影像数据,以提供病灶及其局部解剖结构的综合信息,在神经外科手术前为制定和优化手术方案提供帮助,有可能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病灶的全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显微神经外科 术前计划
原文传递
脑胶质瘤手术理念和研究热点 被引量:33
15
作者 吴劲松 毛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6-379,共4页
关键词 胶质瘤 手术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 被引量:31
16
作者 徐斌 宋冬雷 +7 位作者 毛颖 徐宏 顾宇翔 陈功 田彦龙 廖煜君 杨晨 周良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烟雾病患者。采用Matsushima(1990)的分型标准,27例患者中6例为第3期,11例为第4期,7例为第5期,3例为第6期;以缺血首发21例,出血首...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烟雾病患者。采用Matsushima(1990)的分型标准,27例患者中6例为第3期,11例为第4期,7例为第5期,3例为第6期;以缺血首发21例,出血首发6例。27例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与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相结合的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同侧颞浅动脉2个分支吻合,1例行双侧手术。术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术后采用CTA、DSA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并采用TCD、CT灌注评价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①吻合口通畅情况:27例患者吻合口全部通畅。7例DSA复查显示,与间接手术相关的脑膜动脉和颞中深动脉均与皮质动脉之间形成新生血管吻合。②脑血流改善情况:26例术后1周内复查CT灌注成像,显示吻合侧血流量、血容量及血流峰值时间明显优于对侧。③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缺血患者术后TIA未再发作,原有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6例出血患者随访至今,未再有出血。④并发症:1例Ⅳ型患者术后第3天CT复查显示,距吻合口约3~4cm的前方左侧额叶出现新发小片梗死灶。全部患者未出现由于破坏原有自发血管吻合、颞肌占位效应及过度灌注等并发症。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对脑烟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加同期替莫唑胺治疗高分级胶质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汪洋 潘力 +6 位作者 毛颖 张荣 庄冬晓 高晶 陈淑 戴嘉中 盛晓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6-86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是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增加放化疗敏感性。本研究运用前瞻性方法对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加同期替莫唑胺(temozolom... 背景与目的: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是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增加放化疗敏感性。本研究运用前瞻性方法对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加同期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治疗高分级的脑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进行初步观察。方法:2008年7月—2009年6月期间共17例HGG患者入组,均采用TMZ同期放化疗加TMZ辅助化疗,其中12例新诊断为HGG的患者放疗总剂量为60Gy/30次,3例复发HGG患者为50Gy/25次,2例脑干复发HGG患者为40Gy/20次;放疗期间每天口服TMZ50mg/m2,放疗结束后4周循环口服TMZ;放疗期间每周静脉滴注尼妥珠单抗注射液。记录治疗反应,计算6个月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本组病例急性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没有Ⅲ级以上不良反应,有1例因发生Ⅱ级湿疹性皮炎,从而中断尼妥珠单抗治疗。16例作近期疗效评价,其中PR4例,SD10例,PD2例。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2.1%和86.3%。其中3例发生肿瘤假性进展。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加同期替莫唑胺治疗HGG不良反应较小,患者可以耐受,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尼妥珠单抗 替莫唑胺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18
作者 毛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97-99,共3页
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神经外科不同发展时期有所不同。近年来,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不断修正,涉及范围被不断缩小。但仍有部分动脉瘤,单独采用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也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主要原因为:①瘤颈较宽;②瘤体复... 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神经外科不同发展时期有所不同。近年来,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不断修正,涉及范围被不断缩小。但仍有部分动脉瘤,单独采用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也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主要原因为:①瘤颈较宽;②瘤体复杂;③体积较大,瘤体与载瘤动脉或重要穿通支共壁;④侧支循环较差,不能直接阻断载瘤动脉或孤立动脉瘤等。因此,对上述动脉瘤,只有在重建动脉瘤远端血流后,通过结扎动脉瘤供血动脉或孤立动脉瘤,才能防止动脉瘤破裂和减少动脉瘤占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 复杂 瘤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价值 载瘤动脉 动脉瘤破裂 神经外科 手术夹闭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9
作者 毛颖 王秀珍 +1 位作者 张喆 高长玉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4期126-130,共5页
通过对近几年溃疡性结肠炎常用动物模型的综述,归纳总结了化学刺激法、免疫法和复合法等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机理及优缺点,为研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实验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动物模型 综述
下载PDF
低磷胁迫下水稻根系的发生及生长素的响应 被引量:28
20
作者 黄荣 孙虎威 +6 位作者 刘尚俊 宋文静 刘言勋 余超 毛颖 张亚丽 徐国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3-568,共6页
研究了5个磷浓度下(0,10,50,100,300μmol/L)水稻植株的生物量以及水稻根系发生和伸长,并测定正常供P(300μmol/L)与低磷(10μmol/L)条件下水稻不同部位生长素浓度以及生长素外流蛋白OsPIN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供P处理相... 研究了5个磷浓度下(0,10,50,100,300μmol/L)水稻植株的生物量以及水稻根系发生和伸长,并测定正常供P(300μmol/L)与低磷(10μmol/L)条件下水稻不同部位生长素浓度以及生长素外流蛋白OsPIN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供P处理相比,随着供P浓度的降低,水稻地上部的干质量降幅显著,进而导致根冠比显著增加;与正常供P处理相比,低P处理的水稻根冠比增幅约为100%。水稻种子根、不定根和侧根的长度随供P浓度降低而显著增加,而不定根数及侧根密度随着供P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与正常供P处理相比,低P处理的水稻倒1叶、根茎结合处和根系的生长素浓度显著上升,增幅分别为85%、161%和86%,差异达显著水平。RT-PCR结果表明,与正常供P相比,低P处理24h和96h的水稻根系OsPIN5a表达上调。低P胁迫下水稻生长素合成和从地上部到根系极性运输的增强是水稻根系发生对低P胁迫响应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胁迫 根系 生长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