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文有 刘静 +2 位作者 薛小军 周松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7期745-746,共2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阿霉素(DE)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均按DE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即注射用多西他赛75mg/m2,表阿霉素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1d为1个周期,共进行2~3个周期的治疗。治疗后分别进行...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阿霉素(DE)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均按DE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即注射用多西他赛75mg/m2,表阿霉素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1d为1个周期,共进行2~3个周期的治疗。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8例中有2例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35例获得临床部分缓解(cPR),11例疾病稳定(SD),无临床进展(PD)病例,有效率为77%(37/48);48例均不具备保乳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有19例(40%)经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病期降低,符合保乳手术条件。结论使用DE方案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进行3周期新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良好的肿瘤缩小效果,并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表柔比星 乳腺肿瘤
下载PDF
传统抽剥与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文有 邹耀祥 +4 位作者 周松 陈智勇 刘广欣 卢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2523-2525,共3页
大隐静脉曲张是普外科常见疾病,我国人群中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罹患此病[1],传统手术方法主要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传统手术创伤大、手术切口多、术中出血多,且恢复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对治疗安全性和美... 大隐静脉曲张是普外科常见疾病,我国人群中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罹患此病[1],传统手术方法主要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传统手术创伤大、手术切口多、术中出血多,且恢复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对治疗安全性和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普外科医生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激光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普外科医生 大隐静脉曲张 常见疾病 手术方法 手术创伤
下载PDF
胃癌ⅢC期新型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爱国 +1 位作者 陈智勇 聂凯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胃癌临床分期ⅢC期包括T4a-SEN3、T4b-SIN2、T4b-SIN3。由于腹腔动脉系淋巴结肿大、融合,与原发灶粘连成块状,胃周癌性粘连,采用传统路径清扫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淋巴结存在显露胃左动脉根部困难,手术空间狭小,严重影响胃癌ⅢC期... 胃癌临床分期ⅢC期包括T4a-SEN3、T4b-SIN2、T4b-SIN3。由于腹腔动脉系淋巴结肿大、融合,与原发灶粘连成块状,胃周癌性粘连,采用传统路径清扫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淋巴结存在显露胃左动脉根部困难,手术空间狭小,严重影响胃癌ⅢC期的切除与根治。运用新型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路径,可使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彻底,处理胃左动脉容易化,出血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提高了胃癌ⅢC期根治性切除率。该方法应用于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有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型路径 淋巴结清扫 腹腔动脉系
原文传递
晚期胰腺癌患者爆发性癌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杨青平 俞嘉 +1 位作者 戴连枝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胰腺癌患者发生爆发性癌痛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纳人和排除标准,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九医院确诊并选择门诊随访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爆发性癌痛分为观察组(发生爆发性癌... 目的探讨晚期胰腺癌患者发生爆发性癌痛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纳人和排除标准,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九医院确诊并选择门诊随访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爆发性癌痛分为观察组(发生爆发性癌痛)和对照组(无爆发性癌痛发生)。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呕吐、便秘、睡眠中断,每周基础疼痛次数,是否规律服药、重体力劳动,是否血管侵犯、骨转移、腹腔转移、肺转移,是否手术和放化疗。疼痛评分标准采用数字化疼痛评分(NR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爆发性癌痛的相关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析NRS和VAS评分对于爆发性癌痛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17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49例,对照组12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便秘、睡眠中断、基础疼痛次数≥3次、无规律性服药、重体力劳动、骨转移、肺转移、有放化疗、高NRS评分、高VAS评分是患者发生爆发性癌痛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规律性服药(0R=1.879,95%CI2.473~4.757,P=0.002)、基础疼痛次数≥3次(0R=2.067,95%CI1.364~6.825,P=0.004)、骨转移(0R=2.756,95%CI 1.153~5.846,P<0.001)、NRS评分(OR=3.787,95%CI2.647~5.958,P<0.001)、VAS评分(OR=2.684,95%CI 1.545~7.878,P<0.001)是爆发性癌痛的危险因素;NRS评分预测爆发性癌痛发生的AUC值为0.665(95%CI 0.573~0.757),临界值为2.5分,灵敏度为61.2%、特异度为77.1%;VAS评分预测爆发性癌痛发生的AUC值为0.608(95%CI0.515~0.701),临界值为2.5分,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63.7%;NRS联合VAS评分预测爆发性癌痛发生的AUC值为0.692(95%CI0.604~0.780),临界值为4.5分,灵敏度为81.6%、特异度为79.8%。结论晚期胰腺癌患者爆发性癌痛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相关,NRS联合VAS评分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爆发性癌痛
原文传递
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径路改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爱国 +1 位作者 陈智勇 聂凯 《腹部外科》 2012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径路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径路改进65例(A组)与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传统淋巴结清扫径路68例(B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 目的探讨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径路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径路改进65例(A组)与胃癌ⅢC期腹腔动脉系传统淋巴结清扫径路68例(B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28)min、(220±30)min,P〈0.01;出血量分别为(355±85)ml、(450±95)ml,P〈0.05;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28±5)枚、(22±4)枚,P〈0.05;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8.4%、85.3%,P〈0.01。结论A组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径路能使腹腔动脉系淋巴结清扫容易化、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增加淋巴结清除个数、提高ⅢC期胃癌根治性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切除术 腹腔动脉 胃肿瘤
下载PDF
骶尾部藏毛窦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艺辉 +3 位作者 徐政 曾荣耀 姚志华 刘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24-325,共2页
藏毛窦是在骶尾部臀间裂软组织内形成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其特征是内藏毛发,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青年男性。以往对于藏毛窦的治疗,感染和复发率比较高。1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9岁、28岁,病程分别为6年、3年,均肥胖、多毛... 藏毛窦是在骶尾部臀间裂软组织内形成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其特征是内藏毛发,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青年男性。以往对于藏毛窦的治疗,感染和复发率比较高。1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9岁、28岁,病程分别为6年、3年,均肥胖、多毛。均表现为骶尾部脓肿,反复破溃流脓,形成慢性窦道。于骶尾部后中线臀沟附近、距肛缘8~10 cm处有窦口,斜向头侧,挤压均可见脓性分泌物流出,窦口内见毛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毛窦 治疗方法 感染
下载PDF
中间入路在Ⅲc期近端残胃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爱国 陈智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原则在ⅢC期近端残胃癌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2006--2014年39例Ⅲe期近端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用中间入路行近端残胃癌切除术(A组),19例用传统路径行近端残胃癌切除术(B组)...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原则在ⅢC期近端残胃癌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2006--2014年39例Ⅲe期近端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用中间入路行近端残胃癌切除术(A组),19例用传统路径行近端残胃癌切除术(B组)。结果A组和B组进腹后门静脉血CEA.mRNA阳性率分别为10%(2/20)和11%(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03,P〉0.05);淋巴结清扫后两组门静脉血CEA.mRNA阳性率分别为5%(1/20)和3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4,P〈0.05);全胃切除术后两组门静脉血CEA-mRNA阳性率分别为5%(1/20)和5%(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419,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根治性切除率、外科手术感染率、术后1—3年远处转移率、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2204-53)ml比(325±47)ml,t=32.930,P〈0.05;(192±24)min比(251±20)min,t=2.423,P〈0.05;(26.04-1.5)枚比(25.5±2.0)枚,t=1.982,P〉0.05;100%(20/20)比74%(14/19)X2=6.037,P〈0.05;5%(1/20)比21%(4/19),矿=11.232,P〈0.05;25%(5/20)比68%(13/19),X2=7.390,P〈0.05;70%(14/20)比37%(7/19),X2=4.310,P〈0.05。结论应用中间入路进行近端Ⅲc期残胃癌切除术能使复杂手术操作容易化,较符合胃肠道肿瘤无瘤、无菌技术原则,提高Ⅲc期近端残胃癌手术近期和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结肠癌微小RNA-12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3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筱秋 王霖沛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1575-1578,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微小RNA-126(miR-12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3(GOLPH3)的关系。方法选取10例结肠癌及相应正常结肠上皮组织标本,检测miR-126的表达水平。将miR-126的模拟物和阴性对照(N.C.)分别转染至HCT116细胞,48 h后检... 目的探讨结肠癌微小RNA-126(miR-12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3(GOLPH3)的关系。方法选取10例结肠癌及相应正常结肠上皮组织标本,检测miR-126的表达水平。将miR-126的模拟物和阴性对照(N.C.)分别转染至HCT116细胞,48 h后检测细胞中GOLPH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生物学信息方法预测miR-126和GOLPH3是否在存在靶向作用关系。构建p-GOLPH3 3'-UTR和p-GOLPH3 3'-UTR mut两种报告基因质粒,与miR-126模拟物进行共转染结肠癌细胞HCT116,同时以未转染的HCT116细胞为空白对照,仅转染N.C.的HCT116细胞为阴性对照组,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iR-126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相应正常结肠上皮组织(P<0.05),转染miR-126模拟物的结肠癌细胞HCT116的GOLPH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转染N.C.的结肠癌细胞HCT116。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提示miR-126与GOLPH3存在靶向作用关系。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p-GOLPH3-3'UTR组的荧光值降低(P<0.05),但p-GOLPH3-3'UTR mut组的荧光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6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通过调控GOLPH3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可能是结肠癌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微小RNA-126 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3
下载PDF
经耻骨上小切口会阴联合直肠切除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杨爱国 陈智勇 +1 位作者 陈永艺 《腹部外科》 2011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经耻骨上小切口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治疗直肠下段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经耻骨上小切口会阴联合直肠切除70例(A组)和传统Miles术71例(B组)的腹部切口平均长度、腹部切口至造口平均距离、切口感染率、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结果... 目的探讨经耻骨上小切口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治疗直肠下段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经耻骨上小切口会阴联合直肠切除70例(A组)和传统Miles术71例(B组)的腹部切口平均长度、腹部切口至造口平均距离、切口感染率、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结果A、B两组腹部切口平均长度为(5.5±0.5)cm和(15.0±2.0)cm,P〈0.01;A、B两组腹部切口至造口平均距离为(13.6±2.2)cm和(8.0±2.1)cm,P〈0.01;A、B两组切口感染率为2.9%和12.7%,P〈0.05;A、B两组术中清除淋巴结平均个数比较,P〉0.05。结论A组方法治疗低位直肠癌,能达到Miles清扫范围、缩小腹部切口长度、增加腹部切口至造口距离,减少切口感染率,其微创程度接近腹腔镜下Miles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剖腹术 会阴切开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影响腔镜下Endo-GIA低位闭合直肠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10
作者 杨爱国 陈智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0期802-804,共3页
探讨影响腔镜下Endo-GIA低位闭合直肠临床效果的因素及对策。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腔镜低前直肠切除术中用Endo-GIA低位闭合直肠84例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77例临床效果无质量缺陷;7例有质量缺陷,其中4例出现钉合质量缺... 探讨影响腔镜下Endo-GIA低位闭合直肠临床效果的因素及对策。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腔镜低前直肠切除术中用Endo-GIA低位闭合直肠84例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77例临床效果无质量缺陷;7例有质量缺陷,其中4例出现钉合质量缺陷,2例闭合直肠残端出血,1例术后第5天出现直肠残端渗漏。影响腔镜Endo-GIA低位闭合直肠临床效果的因素有手术团队的业务技术水平、盆腔有效空间狭小、盆底显露不佳、Endo-GIA选用、操作不当或用量过多、忽略盆腔注水、肛门充气试验和肛窥镜检查。腔镜下Endo-GIA低位闭合直肠术中可能出现技术质量缺陷,术中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对策、妥善处理,能够减少或避免术后吻合口出血、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Endo-GIA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