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泛化”及学科坚守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佳佳 李宪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29,36,共4页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泛化”与实现学科的坚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揭示着该学科的学理具有多学科综合属性特征的同时,推进着其边缘属性和非常规属性话语的“泛化”和学科话语的创新。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理论研究和应用实...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泛化”与实现学科的坚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揭示着该学科的学理具有多学科综合属性特征的同时,推进着其边缘属性和非常规属性话语的“泛化”和学科话语的创新。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过程中,积极使用和开发该学科“泛化”的话语,进一步界定其话语的“泛化”与话语的边界关系,从而推进并实现其话语“泛化”发展与学科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泛化” 话语边界 学科坚守
下载PDF
基于元人种志的高校思政课学理性评价指标构建研究
2
作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8-38,共11页
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学科根基和立足之本,实现学理性是思政课教学的本质性要求之一。采用元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对34篇有关思政课学理性研究的原始文献加以集成分析,通过识别集成主题和界定集成主题内涵、原始文献的学理性因素析出、研究转... 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学科根基和立足之本,实现学理性是思政课教学的本质性要求之一。采用元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对34篇有关思政课学理性研究的原始文献加以集成分析,通过识别集成主题和界定集成主题内涵、原始文献的学理性因素析出、研究转译、展示集成成果等研究程序,旨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思政课学理性内涵基础上,构建思政课学理性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思政课学理性评价指标大致可分为“特质性指标”和“方法性指标”两类,前者包含“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逻辑性”“深刻性”“说服力”6项具体指标,后者包含“释疑性”“推导性”“勘误性”“对话性”“贯通性”5项具体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人种志 高校思政课 学理性 评价指标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学理讲政治”的主要动因、逻辑理路和有效策略
3
作者 姜天丽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4期11-15,共5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学理讲政治”的主要动因,然后论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学理讲政治”的逻辑理路,最后从教材转化之维、回应对象之维、贯通实践之维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学理讲政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 “以学理讲政治” 高校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4
作者 姜天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134-0137,共4页
新时代高校要积极推进五育并举工作落实,切实实现全面育人,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推进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一体两翼、基础+”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以识别目标为起点,从顶层设计入手,在多元教学场域... 新时代高校要积极推进五育并举工作落实,切实实现全面育人,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推进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一体两翼、基础+”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以识别目标为起点,从顶层设计入手,在多元教学场域中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校内外的各类学习实践和生活实践之中,并把探索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实现了校内外实践资源的充分利用,更让劳动的普通教育性得以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劳动教育 实践教学模式
下载PDF
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须强化“四个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卢瑶 《传承》 2014年第11期52-53,共2页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党无往而不胜的传家宝。面对当前党群、干群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须强化"四个意识":坚持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权力意识,为人民掌好权、...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党无往而不胜的传家宝。面对当前党群、干群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须强化"四个意识":坚持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权力意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坚持做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政策意识,想问题、办事情秉持群众标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夯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坚持相信和依靠群众的执政意识,尊重人民在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干部 群众路线 “四个意识”
下载PDF
活动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6
作者 卢瑶 《青年与社会(下)》 2014年第9期250-251,共2页
从人的活动出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一个新视点、新范式。近年来,国内学者打破“社会需要论”的方法论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主体性活动进行研究:从前人经典理论中找到理论支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 从人的活动出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一个新视点、新范式。近年来,国内学者打破“社会需要论”的方法论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主体性活动进行研究:从前人经典理论中找到理论支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机制,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当前国内相关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尚不完备,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强理论构建和应用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江西大吉山钨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蓝斌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3-15,共3页
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是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骨干企业,经历了钨矿的发现与争夺、收归国有与全面鼎盛、挫折与混乱、改制重组与繁荣发展等历史阶段,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安全建设为重点、重视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善抓情感主线和&... 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是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骨干企业,经历了钨矿的发现与争夺、收归国有与全面鼎盛、挫折与混乱、改制重组与繁荣发展等历史阶段,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安全建设为重点、重视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善抓情感主线和"软管理"等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大吉山钨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对其他企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文章提出:新时期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体现企业特色,要加强载体建设,要重视坚持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吉山钨业 企业文化建设 历史沿革 企业文化特色
下载PDF
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路径思考
8
作者 许永莉 司玉兰 《区域治理》 2019年第40期104-106,共3页
“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领导干部不仅要重视自己的立德修身,更要重视政德建设。可以从筑牢思想堤坝、扎紧制度笼子、优化考核体系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 “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领导干部不仅要重视自己的立德修身,更要重视政德建设。可以从筑牢思想堤坝、扎紧制度笼子、优化考核体系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政德建设路径,从而建立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忠诚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 自律 他律 考核体系
下载PDF
浅析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9
作者 徐丹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35期216-217,共2页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文章从培养时代新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三方面作用入手,试图通过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动力与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平台两方面来促...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文章从培养时代新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三方面作用入手,试图通过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动力与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平台两方面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PDF
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10
作者 徐丹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27期95-96,共2页
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具有专业理论扎实,但教学实践不强、科研能力具备,但研究方向迷茫、教学思想活跃,但实施效果不佳等特点,抓住高职院校新任教师的特点,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在新任教师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国家政策、健全学校制度、提升... 高职院校新任教师具有专业理论扎实,但教学实践不强、科研能力具备,但研究方向迷茫、教学思想活跃,但实施效果不佳等特点,抓住高职院校新任教师的特点,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在新任教师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国家政策、健全学校制度、提升个人认识三个角度,提出改进对策将有利于各高职院校更好地做好新任教师的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任教师 发展现状 限制因素
下载PDF
从价值立场到话语体系、从理论认知到理论自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正反两个逻辑
11
作者 徐丹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36期176-177,共2页
紧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命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须从正反两个逻辑着手:一是从价值立场到话语体系,以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教育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立场;二是从理论认知到理论自信,以马... 紧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命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须从正反两个逻辑着手:一是从价值立场到话语体系,以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教育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立场;二是从理论认知到理论自信,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凝聚底气,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争取人心,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确立中国价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立场 话语体系 理论认知 理论自信 意识形态教育 正反逻辑
下载PDF
浅析校史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及应用
12
作者 徐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11期316-317,共2页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它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建成文化强国为重要遵循,结合区域性特点,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专业人员三个方面探寻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它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建成文化强国为重要遵循,结合区域性特点,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专业人员三个方面探寻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一是立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增强对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二是吸纳国内各大高校在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经验,提高我校校史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效性;三是培养专业研究人员,创建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史资源 校园文化 挖掘 开发与应用
下载PDF
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时效性的科技与教改含量探析
13
作者 李宪伦 《贺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44-147,共4页
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进入新常态、新业态的历史新阶段,提示着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是由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思维、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技巧的科技和教改含量决定的。要在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加大... 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进入新常态、新业态的历史新阶段,提示着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是由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思维、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技巧的科技和教改含量决定的。要在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加大科技意识形态话语教育含量,以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故事会微课教学力度,以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加大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教改含量和社科知识普及力度,以普遍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学养,从而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理论课 时效性 科技意识形态 微课教学
下载PDF
网络时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评《新时代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永莉 周欢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I0011-I0011,共1页
网络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与巨大的挑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重点教学内容,不仅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思维与观念的转变,... 网络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与巨大的挑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重点教学内容,不仅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思维与观念的转变,顺应时代潮流,对于网络时代高校教育的发展机遇有清晰的认识,才能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手段,实现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话语权的提升,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网络时代 观念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高校教育工作者 互联网 教学内容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莹 吴倩茹 《才智》 2014年第8期211-211,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近年来的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进步和顺应社会的发展,更要不断地推进其在观念、内容、方法等上的创新,但也不能仅仅将各个方面的创新内容简单归纳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本文首先明确思想政...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近年来的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进步和顺应社会的发展,更要不断地推进其在观念、内容、方法等上的创新,但也不能仅仅将各个方面的创新内容简单归纳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本文首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从而展开叙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发展 研究
原文传递
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思考
16
作者 周欢 《读与写(上旬)》 2020年第8期275-275,共1页
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从搭建合作通道、依托教育基地、讲好历史故事三方面进行思考,旨在实现优化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教学资源之目的。
关键词 红岩精神 思政课教学 融入路径
下载PDF
以“自我增能”提升新时代思政教师队伍铸魂育人能力
17
作者 周欢 《读与写(上旬)》 2020年第5期293-293,共1页
发挥思政教师队伍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既要落实党对新时代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基本遵循,做好“外部赋能”,还要激发思政教师内源性力量,实现“自我增能”:在自我丰盈上下功夫,厚情树德;在自我革新上求突破,革弊躬行;... 发挥思政教师队伍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既要落实党对新时代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基本遵循,做好“外部赋能”,还要激发思政教师内源性力量,实现“自我增能”:在自我丰盈上下功夫,厚情树德;在自我革新上求突破,革弊躬行;在自我提高上使力气,笃学精研,切实提升铸魂育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增能” 新时代 思政教师队伍 铸魂育人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