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期初期文学座谈会的基本形态及其意义——以《文艺报》和《文艺情况》(1979—1985)为中心
1
作者 丛新强 金灿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5,共7页
作为一种日常性和普遍性的文学交流活动,文学座谈会在新时期文学的复苏和繁荣中起到重要作用。在1979年到1985年,作为权威的文艺理论阵地的《文艺报》及其内部刊物《文艺情况》刊载了大量的、详细的文学座谈会的会议记录。其中的文学性... 作为一种日常性和普遍性的文学交流活动,文学座谈会在新时期文学的复苏和繁荣中起到重要作用。在1979年到1985年,作为权威的文艺理论阵地的《文艺报》及其内部刊物《文艺情况》刊载了大量的、详细的文学座谈会的会议记录。其中的文学性问题座谈会,促进了当代文学“人性”传统的复归,开拓了对文学功能的认识;题材/作品座谈会促进了新时期文学中农村题材和改革题材的繁荣发展,有利于新的文学现象和作品的产生;文学理论批评座谈会集合了新的批评家队伍和作家队伍,对文学思潮的演进和更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座谈会发扬文艺民主精神,成为“双百”方针和创作自由、评论自由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文学性问题座谈会 题材/作品座谈会 文学理论批评座谈会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锋作家对明清世情传统的承续与转换
2
作者 金灿 《写作》 2024年第1期61-70,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先锋作家集体向古典文学传统汲取叙事经验,以完成审美风格的转变。这首先是源于“通俗文学热”和先锋文学“接受遇冷”带来的创作焦虑。大众化想象与精英化现实的二元对峙,倒逼先锋作家的创作观念向中国通俗文学传统急剧... 20世纪90年代,先锋作家集体向古典文学传统汲取叙事经验,以完成审美风格的转变。这首先是源于“通俗文学热”和先锋文学“接受遇冷”带来的创作焦虑。大众化想象与精英化现实的二元对峙,倒逼先锋作家的创作观念向中国通俗文学传统急剧倾斜。先锋作家试图重新承续明清世情小说的叙事资源,其文本的审美特征既有通俗文学传奇故事的基本要素,又蕴含严肃文学观照人性命运的叙述逻辑,以“外严肃,内通俗”的文学面貌,理性地汲取“雅俗融汇”的文学经验,扬弃明清小说说教劝讽的社会功效,超脱了“新写实小说”黯淡萎靡的时代情绪,进而完成对世情传统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明清小说 世情传统 雅俗融合
下载PDF
“流动经验”与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论王安忆21世纪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3
作者 金灿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王安忆进入文坛40余载,一直是被公认的才华横溢、勤奋高产的作家。她的作品风格多变,“在诸多的女性作家中无疑出类拔萃,她在各式各样的潮流中都能游刃有余”。^(1)“王安忆的小说写作历程干脆就是中国新时期小说演进史的一个精微缩略... 王安忆进入文坛40余载,一直是被公认的才华横溢、勤奋高产的作家。她的作品风格多变,“在诸多的女性作家中无疑出类拔萃,她在各式各样的潮流中都能游刃有余”。^(1)“王安忆的小说写作历程干脆就是中国新时期小说演进史的一个精微缩略版。”^(2)凭借对文学和社会现实天然的敏锐,王安忆的创作在寻根文学、知青文学、女性文学等潮流中都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印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已然成为世纪之交的社会历史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岳文艺出版社 王安忆 新时期小说 小说写作 知青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寻根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PDF
理论建构、现场批评与学术史研究——21世纪乡土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4
作者 金灿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15-120,160,共7页
21世纪乡土文学研究,呈现驳杂多元的发展态势。在乡土文学理论研究层面,不仅辨析了乡土文学的生长根基,也明确了概念边界,突破了“题材决定论”和城乡二元对立为标准的界定范式。在乡土文学的现场批评与跟踪研究层面,更新了研究方法。... 21世纪乡土文学研究,呈现驳杂多元的发展态势。在乡土文学理论研究层面,不仅辨析了乡土文学的生长根基,也明确了概念边界,突破了“题材决定论”和城乡二元对立为标准的界定范式。在乡土文学的现场批评与跟踪研究层面,更新了研究方法。在乡土文学学术史研究层面,梳理了乡土文学的发展流变,总结了百年乡土文学研究的学术价值。现有研究仍存在有待完善的空间,需要研究者不断调整批评范式,坚持文本细读,以文学史的眼光观照新作品和文学现象,构建既蕴含研究主体丰赡的生命体悟,又有理论深度和学理高度的研究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研究 理论拓展 批评研究 学术史研究
下载PDF
温儒敏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金灿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233-243,共11页
温儒敏的现代文学研究全面宏阔,自成一体。他创新性地采用“联系比较”的治学方法,探索鲁迅研究与文学思潮研究的发展路径;以“赓续传统”的学术视野,观照现代文学新传统的阐释演变;以突破“内循环”的学术目标,建构“文学生活”的研究... 温儒敏的现代文学研究全面宏阔,自成一体。他创新性地采用“联系比较”的治学方法,探索鲁迅研究与文学思潮研究的发展路径;以“赓续传统”的学术视野,观照现代文学新传统的阐释演变;以突破“内循环”的学术目标,建构“文学生活”的研究范式;以“守正创新”的学术原则,推进现代文学学科史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儒敏 文学史 赓续传统 文学生活
下载PDF
论《爱的川流不息》的叙事逻辑及其精神价值
6
作者 金灿 丛新强 《百家评论》 2022年第3期70-75,共6页
张炜的新作《爱的川流不息》以散文化的笔调,抒写了关于人与动物相处的“爱的自白书”。其叙事逻辑浑然天成,通过儿童视角记叙幼年时期不懂“爱”的遗憾,运用回忆视角反思成人后无力“爱”的忏悔与自省,穿插议论视角继续追问“爱”的本... 张炜的新作《爱的川流不息》以散文化的笔调,抒写了关于人与动物相处的“爱的自白书”。其叙事逻辑浑然天成,通过儿童视角记叙幼年时期不懂“爱”的遗憾,运用回忆视角反思成人后无力“爱”的忏悔与自省,穿插议论视角继续追问“爱”的本质与实现“爱”的途径。三种叙事视角相互对照、互为映衬,体现出只有学会“爱”,才能给予“爱”并传递“爱”的精神内涵。“爱”的主旨复杂而又立体,它不是占有,不是逃避,是平等互看基础上双向奔赴的努力,是不求回报的付出,也是放弃“恨”的能力。《爱的川流不息》既蕴含着爱意氛围的感性体验,又不乏引人深省的哲学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的川流不息》 叙事逻辑 精神价值
下载PDF
文化碰撞下的历史追问与人性开掘--论王安忆《一把刀,千个字》的叙事策略与审美价值
7
作者 金灿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38-43,共6页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在叙事结构上明显分为上、下两部分。小说上部以淮扬名厨陈诚的移民经历为叙事线索,通过对饮食文化的独特呈现,反思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下的融合与危机;在小说下部,潜隐的革命母亲的形象强势回归...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在叙事结构上明显分为上、下两部分。小说上部以淮扬名厨陈诚的移民经历为叙事线索,通过对饮食文化的独特呈现,反思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下的融合与危机;在小说下部,潜隐的革命母亲的形象强势回归。作家巧妙地安排“餐桌战争”的叙事情境,展现陈诚一家人挥之不去的历史枷锁,为反思革命与后革命时代的社会变化和复杂人性提供了有效参照视角,具有强烈的历史思辨力。重视细节描写与加入闲笔的叙事策略,体现了作家继承古典小说叙事传统的自觉意识,显示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把刀 千个字》 叙事策略 叙事传统 审美价值
下载PDF
论建国初期中南区的“文艺通讯员运动”
8
作者 丛新强 金灿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2年第3期149-168,共20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文艺期刊普遍征聘文艺通讯员,开展群众性创作运动。以《长江文艺》、《河南文艺》为代表的中南区“文艺通讯员运动”具有典型性,不仅通过创办内部刊物,引导通讯员写配合国家政策的作品,达到文艺宣传和普及的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文艺期刊普遍征聘文艺通讯员,开展群众性创作运动。以《长江文艺》、《河南文艺》为代表的中南区“文艺通讯员运动”具有典型性,不仅通过创办内部刊物,引导通讯员写配合国家政策的作品,达到文艺宣传和普及的目的,而且通过内刊转载专业作家的文章,培养通讯员“写生活”、“写人物”,以及辨析文体和运用语言等写作能力。同时,对文学规范的不断规定和强调,也给通讯员的创作带来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文艺通讯员运动”的开展,反映出国家体制培养无产阶级创作主体的努力,也是文艺期刊建立稳固读者群的有效措施,在表现普通群众的文学生活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区 文艺通讯员运动 业余作家培养 文学生活
下载PDF
论流潋紫宫斗小说的人际关系书写
9
作者 金灿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6-60,共5页
流潋紫宫斗小说流行一时,评论界对小说的道德评判和其所传达的价值观念是否合理颇具争议。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际关系图景,发现作家对“施报伦理”传统人际关系进行了还原书写,揭示了“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爱恨分明的施报原则。同时... 流潋紫宫斗小说流行一时,评论界对小说的道德评判和其所传达的价值观念是否合理颇具争议。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际关系图景,发现作家对“施报伦理”传统人际关系进行了还原书写,揭示了“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爱恨分明的施报原则。同时作家对小说中“以怨报德”恩将仇报式人际关系作了放大化处理,对这一违背道德的人际交往行为进行了批判。此外,对“以直报怨”人际关系的书写,体现了作家对新型人际关系的朴素思考,和作家进一步寻求在小说中构建除“理想道德主义”外的新的道德理念。文章指出了流潋紫宫斗小说的内在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合理性,对突破现有研究的争议,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潋紫 宫斗小说 人际关系
下载PDF
水入诗歌也多思——朱英诞诗歌中“水”意象探究
10
作者 金灿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20年第2期5-9,54,共6页
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隐逸者"朱英诞重新归来,他的现代新诗具有悠扬婉转、清灵空明、隐逸如水的唯美气质,这源于诗人对"水"意象内蕴的充分调用。通过对这一传统意象的化用,朱英诞反复思索生命的内在真谛,体味出生命... 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隐逸者"朱英诞重新归来,他的现代新诗具有悠扬婉转、清灵空明、隐逸如水的唯美气质,这源于诗人对"水"意象内蕴的充分调用。通过对这一传统意象的化用,朱英诞反复思索生命的内在真谛,体味出生命存在状态的永恒性。他从体验诗学出发,以水隐喻独特的人生经验,构建隐逸的现代"桃花源"。同时又临水而歌,深情地传递对爱情的独特幻想和对母亲的深深眷恋。朱英诞想象丰富、思维灵动,其诗歌创作追求自由与鲜活的真诗本色,坚持沉静与内敛的智性表达,蕴含着丰赡的哲理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英诞 “水”意象 生命观 体验诗学 真挚诗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