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质网应激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娇(综述) 宋少裕 +4 位作者 王钊 周立宇 吕长亮 李南南 (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0期3517-3521,共5页
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处理、修饰和折叠受到严格调控,对细胞的功能和生存起决定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细胞外应激和细胞内DNA损伤已经被证明会扰乱蛋白质平衡,导致内质网应激(ERS),ERS参与包括胶质瘤在内的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病机制。在ERS的... 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处理、修饰和折叠受到严格调控,对细胞的功能和生存起决定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细胞外应激和细胞内DNA损伤已经被证明会扰乱蛋白质平衡,导致内质网应激(ERS),ERS参与包括胶质瘤在内的多种类型肿瘤的发病机制。在ERS的诱导下,肿瘤细胞激活非折叠蛋白反应(UPR)以恢复内质网稳态或诱导细胞凋亡。近年来,UPR的调控已经成为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将探讨ERS在胶质瘤发生、进展中的作用,以及目前UPR相关修饰剂作为新的潜在治疗靶点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内质网应激 未折叠蛋白反应 靶向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6在颈动脉狭窄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曲广泽(综述) (审校)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2年第4期387-390,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是导致脑卒中患者严重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类型[1]。目前,颈动脉狭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降压、降糖、降脂、抗血小板聚焦等药物治疗[2]。在对...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是导致脑卒中患者严重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类型[1]。目前,颈动脉狭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降压、降糖、降脂、抗血小板聚焦等药物治疗[2]。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及发展中人们发现了去乙酰化酶6(Sirtuin-6,SIRT6),SIRT6是去乙酰化酶家族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脱乙酰酶的成员,由于其复杂的功能,去乙酰化酶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3]。有大量研究指出SIRT6可通过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粥样硬化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脑卒中患者 非手术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去乙酰化酶 泡沫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