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制即特色——从折纸片谈开去 被引量:6
1
作者 莉莲 《电影艺术》 1986年第7期55-58,共4页
一折纸片材料的局限性是突出的:平面而没有塑性的纸。用它来制作立体的纸偶,工艺手段只能是纸片的折迭、卷曲、剪贴,因而造型便成了象征性的几何形——聪明的小鸭是由半园形和三角形纸片组成;机智的黑姑娘竟是园柱与园台的叠合物;小猫... 一折纸片材料的局限性是突出的:平面而没有塑性的纸。用它来制作立体的纸偶,工艺手段只能是纸片的折迭、卷曲、剪贴,因而造型便成了象征性的几何形——聪明的小鸭是由半园形和三角形纸片组成;机智的黑姑娘竟是园柱与园台的叠合物;小猫灵活的尾巴,蜻蜓富于弹性的腰身都只不过是折叠成波状的小纸条儿!几何形的造型使纸偶动作受到很大限制:不能表现细赋的动作,更不可能传达丰富的表情,表演就显得格外稚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造型 局限性 几何形 观众 动作设计 创作者 美术片 折纸 限制 稚拙
原文传递
电影的诗魂 被引量:2
2
作者 莉莲 《电影艺术》 1984年第8期12-18,共7页
诗是艺术皇冠上最亮的瑰宝,它对电影有着永久的魅力。电影艺术素来把“富于诗意”视为艺术的至高境界;当成对作品的最高褒奖。如何在电影中表现诗的意蕴与内涵,是各国电影艺术家长期探讨的重要课题。几十年来,不少艺术家对此作过不同方... 诗是艺术皇冠上最亮的瑰宝,它对电影有着永久的魅力。电影艺术素来把“富于诗意”视为艺术的至高境界;当成对作品的最高褒奖。如何在电影中表现诗的意蕴与内涵,是各国电影艺术家长期探讨的重要课题。几十年来,不少艺术家对此作过不同方向、不同形式的探讨——有人从诗的比兴语言中得到启发,潜心探讨蒙太奇的比喻与象征手法; 有人沉醉于诗的音乐化韵律节奏,试图将它们化为银幕的视象;或溶入电影的语言中。更有人借鉴诗的叙事结构(侧重人物主观情感的描述、渲染,而把故事、情节置于次要地位),对电影结构进行改革,使之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戏剧、小说式的情节结构模式……然而,诗与电影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运用的物质材料不同(诗运用语言文字,电影依靠活动的光影);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不同(诗诉诸于想象,电影则直接诉诸于视听器官),当诗进入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摄影机 主观情感 蒙太奇 艺术家 象征手法 韵律节奏 语言文字 情节结构模式 比喻
原文传递
漫论注意
3
作者 莉莲 《电影艺术》 1985年第10期36-41,共6页
尽管不同的电影艺术家有各不相同的艺术追求,但都有非常一致的愿望——希望自己的作品一问世,就能引起观众的注意,获得广泛的好评。当影院的灯光暗下去,电影开映了。怎样才能迅速地将观众的注意力导向银幕,并自始至终保持稳定集中,这是... 尽管不同的电影艺术家有各不相同的艺术追求,但都有非常一致的愿望——希望自己的作品一问世,就能引起观众的注意,获得广泛的好评。当影院的灯光暗下去,电影开映了。怎样才能迅速地将观众的注意力导向银幕,并自始至终保持稳定集中,这是每一个艺术家在案头工作之初就要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观众到影院去,不是去听课,而是去消遣。对银幕的注意大多数是被动型的,心理学中称之为“无意注意”。这种注意的唤起,完全取决于影片有无吸引力——就内容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众 电影艺术 影片 疯女人 注意力 银幕形象 电影创作 无意注意 心理学 被动型
原文传递
夺目与摄魂
4
作者 莉莲 《电影艺术》 1982年第5期51-52,共2页
常听人们抱怨影院的秩序太糟:电影开映好半天了,场内仍有人谈笑、找座;尚未终场,却早有人飘然离去。这些都是不文明礼貌的行为,应当批评与制止。然而这现象又令人想到另一层——我们不少影片,缺少一开头就迅速吸引观众注意、控制他们情... 常听人们抱怨影院的秩序太糟:电影开映好半天了,场内仍有人谈笑、找座;尚未终场,却早有人飘然离去。这些都是不文明礼貌的行为,应当批评与制止。然而这现象又令人想到另一层——我们不少影片,缺少一开头就迅速吸引观众注意、控制他们情绪的能力。片头字幕臃肿,入戏太慢;而结尾又往往失之拖沓,观众对结局早已了然,银幕上却仍在不厌其烦地进行“总结”——大团园、大报告、大进军、大合唱……千片一律,令人厌倦,不免拂袖而去。影片的开头与结尾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尾 影片 观众 片头 文明礼貌 大进军 电影 开头 大合唱 镜头
原文传递
眼中竹 胸中竹 手中竹
5
作者 莉莲 《电影艺术》 1982年第11期38-41,共4页
清代画家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工诗词书画,尤善画竹。他的墨竹构图简洁,造型清峻,用笔刚健,向被视为独创一格的艺术精品。板桥作文,亦如其画,言简意賅,却能发人深省。下面是他的一小段画论——“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 清代画家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工诗词书画,尤善画竹。他的墨竹构图简洁,造型清峻,用笔刚健,向被视为独创一格的艺术精品。板桥作文,亦如其画,言简意賅,却能发人深省。下面是他的一小段画论——“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手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象,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在法外 艺术家 想象与联想 电影 扬州八怪 艺术想象 想象力 郑板桥 艺术形象 画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