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手术入路探讨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国庆 孙伟 +3 位作者 庞作良 斯坎达尔.阿不力孜 阿地力.萨来 毛拉.艾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改进食管癌的手术入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提高近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胸外科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对29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Ⅰ组)、左胸后外侧切口+左颈切口(Ⅱ组)、右... 目的:改进食管癌的手术入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提高近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胸外科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对29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Ⅰ组)、左胸后外侧切口+左颈切口(Ⅱ组)、右胸前外侧切口(Ⅲ组)、右胸后外侧切口(Ⅳ组)共完成食管癌食管切除术、经食管床食管重建术293例.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98.7%(293/297),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98.2%(86/87)、98.1%(52/53)、98.5%(133/135)、100%(22/22);手术死亡率1.7%(5/297),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2.3%(2/87)、1.9%(1/53)、0.75%(1/135)、4.5%(1/22);断端癌发生率3.8%(11/293),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4.7%(4/86)、3.8%(2/52)、2.3%(3/133)、9.1%(2/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8%(38/297),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17.2%(15/87)、9.4%(5/53)、11.1%(15/135)、13.6%(3/22).Ⅲ、Ⅳ组与Ⅰ、Ⅱ组清扫的淋巴结均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间及Ⅲ、Ⅳ组间清扫的淋巴结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右胸前外侧三切口、右胸后外侧三切口全食管切除,可彻底清除胸、腹各组区域淋巴结,有效减少断端癌残留、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食管重建术
下载PDF
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庞作良 孙伟 +4 位作者 张国庆 斯刊达尔.阿布力孜 高胜利 阿迪利.萨来 毛拉.艾沙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 从淋巴结转移度的角度探讨胸段食管癌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 86例食管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 86例胸段食管癌共检出淋巴结 180 6枚 ,平均每... 目的 从淋巴结转移度的角度探讨胸段食管癌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 86例食管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 86例胸段食管癌共检出淋巴结 180 6枚 ,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 (18± 4 .6 )枚 (15~ 30枚 )。转移淋巴结 2 5 3枚 ,淋巴结转移度 14 .0 % (2 5 3 180 6 )。中纵隔淋巴结转移度与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食管癌病变部位与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相关 (P<0 .0 1) ;术后病理T分期与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有显著相关 (P <0 .0 0 1)。食管癌病变长度与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相关 (P =0 .2 0 3)。食管癌病变部位与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无显著相关 (P =0 .933)。结论 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呈“双向性”转移 ,纵隔不同区域的淋巴结转移度与肿瘤的部位、T分期有关 ,对于食管癌病变引流区域的淋巴结均应进行严格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纵隔淋巴结转移度
下载PDF
全胸段食管切除对胸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伟 庞作良 +4 位作者 斯刊达尔.阿布力孜 张国庆 高胜利 阿迪利.萨来 毛拉.艾沙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段食管切除与胸中下段食管切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确定食管癌根治术的最佳手术入路,提高患者手术后长期生存率。方法:我院胸外科1999年1月~2001年12月对193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行左胸后外侧切口(Ⅰ组)6... 目的:探讨全胸段食管切除与胸中下段食管切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确定食管癌根治术的最佳手术入路,提高患者手术后长期生存率。方法:我院胸外科1999年1月~2001年12月对193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行左胸后外侧切口(Ⅰ组)67例,行左胸后外侧切口+左颈切口(Ⅱ组)65例,行三切口(Ⅲ组)155例,完成食管癌食管切除术、经食管床食管重建术。结果:Ⅰ组患者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14%、78.43%和82.54%,Ⅱ组分别为62.62%、58.36%和61.09%,Ⅲ组分别为38.12%、39.32%和42.07%。三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间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间及Ⅱ、Ⅲ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下段食管癌病例采取三切口的手术入路,5年生存率高于左胸后外侧切口组,且与左胸+左颈二切口相比,长期生存率显示增高的趋势。对于胸下段食管癌病例,应选择三切口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生存率
下载PDF
老年人食管贲门癌140例围手术监护体会
4
作者 瓦热斯江.衣不拉音 毛拉艾沙 庞作良 《地方病通报》 2006年第6期117-117,118,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食管癌 贲门癌 外科治疗 监护
下载PDF
胆囊癌的外科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依马木买买提江·阿不拉 薛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外科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年2月—2008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治疗后3,5年生存率较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无梗阻性黄疽症状,N分期,AJCC分...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外科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年2月—2008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治疗后3,5年生存率较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无梗阻性黄疽症状,N分期,AJCC分期,T分期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较低,维吾尔族患者其预后差;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黄疸(OR=2.736,95%CI=1.721-3.291),肿瘤分化程度(OR=1.726,95%CI=1.328-2.938),AJCC分期(OR=1.372,95%CI=0.827-2.192,处理方式(OR=1.382,95%CI=0.763-2.328),民族(OR=1.382,95%CI=0.872-4.382)是影响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胆囊癌外科诊疗其预后较差,其与黄疸、肿瘤分化程度、AJCC分期、处理方式和民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预后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CUEDC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伯庆 薛峰 +12 位作者 丁伟 唐建军 康铁邦 毛拉艾沙·买买提 李海军 唐津天 董晓刚 尹继炜 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 易超 徐林 佟庆 张国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检测含CUE结构域蛋白2(CUEDC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及预后资料的186例手术切除肝细胞癌组织的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UEDC2的表达,并结合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 目的:检测含CUE结构域蛋白2(CUEDC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及预后资料的186例手术切除肝细胞癌组织的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UEDC2的表达,并结合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CUEDC2在85.5%(159/186)的肝癌组织中有表达,其中低表达为52.2%(97/186),高表达为47.8%(89/186);CUEDC2的表达状态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癌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UEDC2高表达的患者术后总生存及无复发生存期较低表达者显著缩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UEDC2的表达状态、血清AFP和肿瘤数目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RFS)及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UEDC2在多数肝癌组织中有表达,与肿瘤的生长、分化及预后有关;CUEDC2可以作为一个有价值的肝癌预后预测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CUEDC2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前入路与传统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佟庆 晏冬 +3 位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唐津天 尹继炜 丁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57-964,共8页
目的:比较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与传统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和人工检索比较前入路与传统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疗效的对照研究的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要求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提取数据并用RevMa... 目的:比较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与传统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和人工检索比较前入路与传统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疗效的对照研究的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要求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提取数据并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9篇对照研究,共1344例患者,619例行前入路手术,725例行传统入路。Meta分析结果表明,前入路手术患者的1、3年总生存率(OR=1.85,95%CI=1.25~2.71,P=0.002;OR=3.11,95%CI=2.16~4.46,P〈0.00001)与无瘤生存率(OR=2.27,95%CI=1.60~3.22,P〈0.00001;OR=3.13,95%CI=2.11~4.64,P〈0.00001)及围手术期病死率(OR=0.33,95%CI=0.15~0.70,P=0.004)优于传统入路患者;前入路患者与传统入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技术上是安全的,与传统入路相比更符合肿瘤外科无瘤原则,可以提高肝癌患者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肝再生增强因子对肝硬化大鼠50%肝切除术后余肝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易超 +1 位作者 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 李海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5-1728,共4页
目的 观察外源性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肝硬化大鼠50%肝切除术后余肝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 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人ALR基因片段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大鼠正常肝细胞BLR 3A,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42只前期研究构建的肝硬化大鼠模型行5... 目的 观察外源性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肝硬化大鼠50%肝切除术后余肝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 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人ALR基因片段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大鼠正常肝细胞BLR 3A,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42只前期研究构建的肝硬化大鼠模型行50%肝切除,同时给予门静脉注射携带人ALR慢病毒表达载体,分别于术前、术后12、24、72 h、7、14、28 d检测各组大鼠余肝组织ALR mRNA与蛋白的表达、肝再生率及门静脉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并与前期研究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携带人ALR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大鼠肝细胞BLR 3A,转染率为81.29%,可使细胞稳定表达ALR基因;构建的慢病毒载体可使大鼠模型余肝组织稳定表达ALR基因;ALR转染组大鼠术后72 h-28 d肝再生率分别为(51.14±6.63)%、(78.28±1.70)%、(81.71±3.24)%及(95.72±2.55)%,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术后72 h及7d肝再生率高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转染组(P<0.05);术后72 h至28 d大鼠血清ALT含量分别(255.32 ±6.80)、(208.96±4.82)、(168.27±13.16)、(122.20±12.36) U/L,血清AST含量分别为(548.29±11.91)、(489.04±10.52)、(414.17 ±5.80)、(365.33±10.62) U/L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点血清ALT及AST含量与VEGF165转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人ALR可促进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余肝的再生,且在促进肝脏质量恢复方面优于外源性VEGF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肝硬化 肝再生增强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肝部分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不同用药方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血清IFN-γ、IL-10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阿力木江.毛拉艾沙 布力布力.马那甫 +1 位作者 古丽加孜依拉 热米拉.巴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137-140,15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及对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分析免疫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为...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及对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分析免疫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组(A组)、阿德福韦酯单药组(B组)和联合治疗组(C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三组临床疗效及血清IFN-γ、IL-10水平、IFN-γ/IL-10比值变化,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情况。结果治疗48周时,C组病毒学应答[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500拷贝/m L]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血清IFN-γ水平和IFN-γ/IL-10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后24周随访时,C组病毒学应答所占比例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组血清IFN-γ、IL-10水平均较停药时明显降低,而血清IL-10水平、IFN-γ/IL-10比值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CHB能进一步提高病毒学应答率和血清学应答率,加快机体Th1、Th2免疫平衡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Γ干扰素 白介素-10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和a—L-岩藻糖苷酶对肝细胞癌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海军 白杰 +2 位作者 丁伟 毛拉艾沙·买买提 张国庆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52-155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a—L-岩藻糖苷酶(AFU)对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80例HCC根治术后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AFP、GGT、AFU检测结果及随访资...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a—L-岩藻糖苷酶(AFU)对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80例HCC根治术后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AFP、GGT、AFU检测结果及随访资料,对比分析AFP、GGT、AFU与转移复发及1年无瘤生存率(DFS)的关系。结果80例肝癌患者术后AFP、GGT、AFU阳性率分别为25.0%、51.2%和28.6%,术后发生复发转移者在AFP、GGT和AFU阳性组分别为75.0%、73.2%和87.0%,1年DFS分别为45.0%、36.6%和13.0%。而阴性组分别为38.3%、20.5%和31.6%,1年DFS分别为75.0%、94.9%和89.5%。术后AFP、GGT和AFU三者均为阳性组患者均有复发转移,其1年DFS为0。而三者均为阴性组患者复发转移率为17.6%,其1年DFS为97.1%。结论联合检测AFP、GGT、AFU可明显提高对转移复发预测的阳性率,且对于术后转移复发的预测价值优于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甲胎蛋白 Γ-谷氨酰转肽酶 a—L-岩藻糖苷酶 转移
原文传递
氧化苦参碱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中炎性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海军 庞作良 +2 位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孙晓宏 王晓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0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标准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ANP组和ANP+OMT组,以牛磺胆酸钠复制急性坏死性胰...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和胰腺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0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标准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ANP组和ANP+OMT组,以牛磺胆酸钠复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OMT用药方法为胰管内给予牛磺胆酸钠后15min腹腔内注射给药50mg·kg-1.h-1,共3次。动态观察同组不同时间(4、8、12、16h)及不同组同时间的血清和胰腺组织中内毒素(ET)、TNF-α、IL-1β、IL-6和IL-10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大鼠24h病死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结果:ANP组和ANP+OMT组在4、8、12和16h的血清和胰腺组织中ET、TNF-α、IL-1β、IL-6和IL-10(ANP组IL-10除16h外)均显著高于SO组(P<0.01~0.05),且ANP组和ANP+OMT组ET、TNF-α、IL-1β和IL-6随病程进展而升高(P<0.05);ANP组IL-10水平随病程进展降低(P<0.05),ANP+OMT组IL-10水平随病程进展增高(P<0.05)。在相同时段除ET在ANP组和ANP+OM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ANP组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高于ANP+OMT组(P<0.01),而ANP+OMP组IL-10水平(除4h组外)显著高于ANP组(P<0.01~0.05)。ANP组和ANP+OMT组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无明显差异,但ANP+OMT组大鼠24h病死率显著低于ANP组(P<0.05),平均生存时间较ANP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OMT可减少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产生,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负调控作用,有助于减轻ANP时炎性细胞因子瀑布样级联反应,降低大鼠24h病死率,延长平均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氧化苦参碱
下载PDF
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庞作良 +2 位作者 王伯庆 李海军 丁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的适应症,并与单纯肝癌切除的进行比较。方法:对2000年-2004年间的55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25例行肝癌联合脾切除,30例行单纯肝癌切除,将全部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的适应症,并与单纯肝癌切除的进行比较。方法:对2000年-2004年间的55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25例行肝癌联合脾切除,30例行单纯肝癌切除,将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肝癌切除组与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组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腹水、黄疸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0%;6.67%和4%;20%和16%;20%和20%。两种术式术后肝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组能明显改善术后血常规。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①全身情况良好,无远处转移;②肝功能Child B级以上,如为Child C级,需经系统保肝治疗,使其达到Child B级;③既往有呕血、黑便史;④脾功能亢进,外周血白细胞〈4×10^9/L,血小板〈60×10^9/L;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这一术式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庞作良 +2 位作者 王伯庆 李海军 丁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857-85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单纯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中,25例行肝癌联合脾切除,30例行单纯肝癌切除,对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及血常规进行比较和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单纯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中,25例行肝癌联合脾切除,30例行单纯肝癌切除,对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及血常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单纯肝癌切除组与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组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腹水、黄疸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0%、6.67%和4%、20%和16%、20%和20%。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组能明显改善术后血常规。结论:应严格掌握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的手术指征,同时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肝癌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晚期胆囊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水平比较
14
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薛峰 依马木买买提江·阿不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晚期胆囊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原发性晚期胆囊癌患者80例,其中维吾尔族40例,汉族40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胆囊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维吾尔...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晚期胆囊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原发性晚期胆囊癌患者80例,其中维吾尔族40例,汉族40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胆囊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维吾尔族34例,汉族26例;均进行血清CA125、CEA检测。结果胆囊癌组的汉族、维吾尔族患者与对照组同民族患者CA125、CE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1、28.06、10.68、11.25,均P〈0.05);而两组内汉族、维吾尔族患者问的CA125、CE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7、0.34、0.11、1.23,均P〉0.05);胆囊癌IV期汉族、维吾尔族患者与V期同民族患者CA125、CE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2、25.01、16.58、14.54,均P〈0.05);汉族、维吾尔族的胆囊癌IV期患者之间、V期患者之间的CA125、CE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3、0.11、0.38、0.07,均P〉0.05)。结论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晚期胆囊癌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无差异,晚期胆囊癌患者进行CA125、CEA检测有助于病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少数民族 汉族
原文传递
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胆囊癌细胞VEGF,Flt-1及KDR mRNA表达和VEGF蛋白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军 庞作良 毛拉艾沙.买买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25-1231,共7页
目的:体外研究Oligofectamine介导的VEGF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转染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VEGF,Flt-1及KDR mRNA表达和VEGF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运用Oligofectamine介导的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和错义寡... 目的:体外研究Oligofectamine介导的VEGF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转染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VEGF,Flt-1及KDR mRNA表达和VEGF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运用Oligofectamine介导的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和错义寡核苷酸(Scrambled Oligodeoxynucleotide,SODN)转染人胆囊癌细胞GBC-SD,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的VEGF,Flt-1及KDR mRNA表达变化,ELISA测定转染后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蛋白浓度.结果:半定量RT-PCR发现ASODN组及ASODN+Oligofectamine组24,48,72,96 h VEGF(ASODN组VEGF165:0.686±0.033,0.569±0.049,0.489±0.036,0.716±0.017;ASODN组VEGF121:0.462±0.046,0.338±0.034,0.219±0.022,0.471±0.038;ASODN+Oligofectamine组VEGF165:0.601±0.021,0.465±0.042,0.416±0.023,0.662±0.035:ASODN+Oligofectamine组VEGF121:0.408±0.014,0.286±0.019,0.157±0.021,0.418±0.037)、Flt-1(ASODN组:0.694±0.019,0.562±0.045,0.435±0.042,0.724±0.026;ASODN+Oligofectamine组:0.609±0.018,0.442±0.049,0.314±0.015,0.614±0.029)及KDR(ASODN组:0.667±0.063,0.490±0.033,0.301±0.029,0.665±0.068;ASODN+Oligofectamine组:0.523±0.048,0.432±0.027,0.218±0.036,0.524±0.037)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且ASODN+Oligofectamine的抑制作用比ASODN强(P>0.05).ELISA测定结果显示ASODN组(281.26±18.62,526.44±34.95,791.13±20.99)及ASODN+Oligofectamine组(250.7±14.57,506.09±19.14,711.79±19.91)24,48,72 h VEGF蛋白的分泌浓度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394.23±16.26,711.6±26.21,933.85±28.65)(P<0.05),且ASODN+Oligofectamine的抑制作用比ASODN强(P>0.05).结论:Oligofectamine介导的VEGF ASODN能抑制GBC-SD细胞VEGF,Flt-1及KDR mRNA表达和VEGF蛋白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细胞GBC-S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fms样酪氨酸激酶1 含激酶插入区受体 反义寡核苷酸 半定量RT-PCR 酶链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染体内抑制胆囊癌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海军 庞作良 +2 位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孙晓宏 王晓文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Oligofectamine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VEGF、Flt-1和KDR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裸鼠皮下接种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SD细胞建立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目的:探讨Oligofectamine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VEGF、Flt-1和KDR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裸鼠皮下接种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SD细胞建立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将裸鼠分为对照组(A组)、VEGF SODN+Oligifectamine组(B组)和VEGF ASODN+Oligifectamine组(C组),各组裸鼠在接种后24h内,在接种部位皮下分别缓慢注射200μl磷酸缓冲液(PBS)、VEGF SODN100μg+Oligofectamine0.5μl(总体积为200μl)及VEGF ASODN100μg+Oligofectamine0.5μl(总体积为200μl),每3天1次,连续治疗5周,观察各组裸鼠的成瘤性、体积及瘤重的变化,并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胆囊癌裸鼠移植瘤中VEGF、Flt-1和KDR的表达变化。结果:A、B、C组裸鼠2周时的成瘤率分别为87.5%、87.5%和37.5%,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5周时各组的成瘤率均为100%。各组裸鼠移植瘤5周时的体积和瘤重分别为:A组(253.49±27.11)mm3和(1.96±0.17)g,B组(255.84±26.51)mm3和(1.86±0.21)g,C组(125.45±17.49)mm3和(0.97±0.13)g,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C组的抑瘤率为(50.79±9.19)%。A、B组裸鼠移植瘤VEGF、Flt-1和KDR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裸鼠移植瘤VEGF、Flt-1和KDR的表达较A、B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VEGF ASODN在体内能显著抑制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的增殖,降低其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抑制VEGF、Flt-1和KDR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及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反义寡核苷酸(ASODN) FLT-1 KDR
下载PDF
意外胆囊癌伴右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7
作者 王伯庆 丁伟 +5 位作者 薛峰 唐津天 毛拉艾沙.买买提 李海军 李升平 张国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9-1120,共2页
胆囊癌以肝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多见,腋窝淋巴结转移罕见。我科1例腹腔镜术后意外胆囊癌患者发生右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胆囊癌 腋窝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胆囊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18
作者 庞作良 李海军 +1 位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彭淑牖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9期563-565,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Oligofectamine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转染对人胆囊癌细胞GBC-SD裸鼠移植瘤的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裸鼠接种GBC... 目的探讨Oligofectamine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转染对人胆囊癌细胞GBC-SD裸鼠移植瘤的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裸鼠接种GBC-SD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组裸鼠在接种1周后,分别给于200μl磷酸缓冲液(PBS)、VEGFSODN100μg+Oligofectamine0.5μl及VEGF ASODN100μg+Oligofectamine0.5μl,每3天1次,连续治疗5周,观察各组裸鼠的成瘤性、体积及瘤重的变化,各组移植瘤中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变化。结果三组裸鼠3周时的成瘤率,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6周时各组的成瘤率无差异。各组移植瘤6周时的体积和瘤重相比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C组的抑瘤率为(50.79±9.19)%。A、B两组移植瘤VEGF表达及MV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组移植瘤VEGF的表达较A、B两组明显减弱(P<0.05),MVD明显小于A、B两组(P<0.05)。结论VEGF ASODN在体内能显著抑制人胆囊癌裸鼠移植瘤的增殖,降低其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抑制VEGF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减少裸鼠移植瘤中血管的形成,降低微血管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义寡核苷酸 微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慢性乙、丙型肝炎及静脉吸毒者中庚型肝炎病毒检测
19
作者 阿力木江.毛拉艾沙 布力布力 《新疆医学》 2010年第1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肝炎患者 庚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患者 静脉吸毒者 病毒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分子生物学 HGV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人胆石症合并胆囊癌的流行病学分析
20
作者 毛拉艾沙.买买提 薛峰 依马木买买提江.阿不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2年第5期403-404,共2页
为研究维吾尔族人胆石症合并胆囊癌的流行病学情况.我们收集我院治疗的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了合并发生胆囊癌患者的性别、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 胆石症 胆囊肿瘤 维吾尔族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