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17/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在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丹丹 王亚峰 +5 位作者 郭明发 刘俊闪 李慧霞 李彦格 彦娜 刘炜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82-687,共6页
目的 探讨Th17细胞、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EB病毒(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新诊断的EBV相关HLH... 目的 探讨Th17细胞、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EB病毒(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新诊断的EBV相关HLH患儿32例,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Rγt及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7、IL-10、TGF-β1水平.结果 EBV相关HLH组患儿的Th17细胞[(1.09±0.43)%vs(0.39±0.19)%]和RORγt mRNA水平[(1.41±0.37)vs(0.67±0.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reg细胞[(3.66±1.13)%vs(6.80±1.15)%]和Foxp3 mRNA水平[(15.97±5.11)vs(30.23±4.9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Th17细胞和RORγt mR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reg细胞和Foxp3 mRNA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EBV相关HLH组患儿血清IL-6、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而IL-10、TGF-β1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在EBV相关HLH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维持Th17/Treg平衡的相关细胞因子可作为疾病变化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TH17细胞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36例儿童横纹肌肉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江华 彦娜 +1 位作者 李彦格 刘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598-160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评判疗效及预后。结果:36例患儿中男20例,女16例,中位年龄3.5岁;原发于头颈部16例,躯干13例... 目的:探讨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评判疗效及预后。结果:36例患儿中男20例,女16例,中位年龄3.5岁;原发于头颈部16例,躯干13例,泌尿生殖系统4例,四肢3例;其中胚胎型30例,腺泡型5例,多形型1例。IRS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11例、Ⅲ期16例、Ⅳ期8例,其中低危1例,中危23例,高危12例。3例接受手术+放疗,15例接受手术+化疗,18例接受以手术、化疗及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总病例中CR 17例,PR 6例,SD 5例,PD 8例,CR率47.2%,3年OS率为63.9%。结论:儿童横纹肌肉瘤好发于头颈部及躯干,病理类型以胚胎型为主,手术、化疗联合放疗为主的综合规范治疗方案是提高儿童横纹肌肉瘤疗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临床特点 儿童 疗效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海丽 彦娜 +1 位作者 李彦格 刘炜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0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小儿EB病毒感染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小儿EB病毒感染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4.37%;治疗10 d后EBV-DNA拷贝数转阴率,治疗组为86.11%,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有效率高,可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小儿 EB病毒感染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对6-巯基嘌呤耐受性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彦娜 李彦格 +3 位作者 刘炜 管玉洁 宋丽丽 高海丽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14-615,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在维持化疗期间对6-巯基嘌呤(6-MP)的耐受性,为进一步研究6-MP耐受性差异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规范应用2006年全国ALL统一化疗方案的标准危险ALL患儿30例,均处于骨髓缓解期,维持化疗时间≥3个月,记...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在维持化疗期间对6-巯基嘌呤(6-MP)的耐受性,为进一步研究6-MP耐受性差异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规范应用2006年全国ALL统一化疗方案的标准危险ALL患儿30例,均处于骨髓缓解期,维持化疗时间≥3个月,记录患儿服用6-MP后的外周血变化,并及时记录其调整用量的时间。结果 30例患儿6-MP维持化疗时间3~16个月,其中10例(33.3%)完成标准剂量全疗程,无骨髓抑制发生,未继续增加或减少6-MP的剂量;8例(26.6%)患儿出现重度骨髓抑制,对6-MP重度不耐受,平均停药5d,减为标准剂量的2/3后维持治疗;12例(40.0%)患儿出现轻度不耐受,减为标准剂量的1/3~1/4维持治疗。30例患儿随访至2010年1月1日,均处于无病生存状态,无因感染死亡病例,目前无复发病例。结论 ALL患儿不同个体间6-MP的耐受性差异较大,临床需要根据血常规调整6-MP剂量,确保安全用药,分析ALL患儿6-MP个体耐受差异的原因,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巯基嘌呤 儿童 耐受性
下载PDF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彦格 刘炜 +4 位作者 彦娜 邹旭凤 李慧霞 张红梅 刘俊闪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83-118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IL-2、IL-6、IL-8、TNF-α及IFN-γ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HPS患儿血清IL-2、IL-6、IL-8、TNF-α及IFN-γ水平变化,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2例HPS患儿血清细胞因... 目的探讨血清IL-2、IL-6、IL-8、TNF-α及IFN-γ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HPS患儿血清IL-2、IL-6、IL-8、TNF-α及IFN-γ水平变化,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2例HPS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L-8、TNF-α、IFN-γ水平均升高。IL-6、TNF-α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IL-2、IL-8、IFN-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细胞因子IL-2、IL-6 IL-8、TNF-α、IFN-γ在HPS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细胞因子对于HP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细胞因子 儿童
原文传递
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彦娜 田亮 +6 位作者 刘炜 李彦格 刘俊闪 宋丽丽 包丰昌 周建文 张红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774-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IPA患儿96例,根据应用抗真菌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伏立康唑组40例、两性霉素B组30例和卡泊芬净组26例。回顾性分析9... 目的探讨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IPA患儿96例,根据应用抗真菌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伏立康唑组40例、两性霉素B组30例和卡泊芬净组26例。回顾性分析96例患儿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并比较3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96例IPA患儿中,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节段性肺实变45例(46.9%),多发或单发结节阴影38例(39.6%);血清半乳糖(GM)连续2次阳性72例(75.0%)。与卡泊芬净组(69.2%,18/26)比较,伏立康唑组(95.0%,38/40)与两性霉素B组(86.7%,26/30)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伏立康唑组治疗有效率虽然高于两性霉素B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两性霉素B组比较,伏立康唑组、卡泊芬净组患者高热、寒战、低钾血症、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伏立康唑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1.5±1.0)d]显著短于卡泊芬净组[(7.0±1.5)d](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IPA患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退热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侵袭性曲霉菌病 临床特点 伏立康唑
下载PDF
卡泊芬净治疗儿童血液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彦格 邹旭凤 +2 位作者 彦娜 管玉洁 刘炜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1期17-18,共2页
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治疗儿童肺孢子菌肺炎(PCP)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间,6例不能耐受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CO)治疗的PCP患儿应用卡泊芬净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卡泊芬净治疗的6例患儿疗效显著,与SMZCO... 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治疗儿童肺孢子菌肺炎(PCP)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间,6例不能耐受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CO)治疗的PCP患儿应用卡泊芬净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卡泊芬净治疗的6例患儿疗效显著,与SMZCO相比疗效无差异性。结论对于不能耐受SMZCO治疗的PCP患儿,应用卡泊芬净替代治疗疗效显著,为PCP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儿童 肺孢子菌肺炎 疗效
下载PDF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彦格 管玉洁 +3 位作者 邹旭凤 李慧霞 彦娜 刘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1期15-16,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我院收治的26例N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NB以贫血、发热、骨痛或关节痛、腹痛为常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腹部;确诊时多有...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我院收治的26例N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NB以贫血、发热、骨痛或关节痛、腹痛为常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腹部;确诊时多有转移。经骨髓细胞形态学、B超、CT及病理检查等确诊。尿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检查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脱氢酶升高。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对早期诊断很重要,尿VMA检测阴性不能排除NB,B超、CT可提高肿瘤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下载PDF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HES1、C-MYC和NF-kB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高海丽 刘炜 +3 位作者 田亮 李彦格 李慧霞 彦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49-1454,共6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外周血HES1,C-MYC和NF-k B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2012年6月-2015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T-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各60例,分别设为T-ALL组和AML组,另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外周血HES1,C-MYC和NF-k B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2012年6月-2015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T-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各60例,分别设为T-ALL组和AML组,另3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3组外周血,应用RT-PCR法检测HES1、C-MYC、NF-kB表达水平,对比3组一般资料及不同白血病型、细胞遗传学分型、预后患者外周血HES1、C-MYC、NF-kB的表达差异。结果:3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T-ALL组、AML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BM细胞(BM blast cel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T-ALL组与AML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外周血HES1、C-MYC、NF-kB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T-ALL组和AM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T-ALL组中HES1、C-MYC、NF-k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ML组(P<0.01)。T-ALL组中预后不良患者HES1、C-MYC、NF-k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的T-ALL患者(P<0.01),完全缓解组HES1、C-MYC、NF-k 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部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P<0.01)。结论:HES1、C-MYC、NF-kB在T-ALL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可因细胞遗传学和疗效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HES1 C-MYC NF-KB
下载PDF
TYK2基因突变致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冀亚赛 彦娜 +1 位作者 李彦格 刘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58-2062,共5页
目的报告1例TYK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EBV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1例TYK2缺陷病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结果,以“酪氨酸激酶2”“TYK2”“TYK2 defic... 目的报告1例TYK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EBV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1例TYK2缺陷病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分析结果,以“酪氨酸激酶2”“TYK2”“TYK2 deficiency”“TYK2 mutation”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迈特思创、EBSCO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5月31日;对以往报道TYK2缺陷病人临床特征及基因进行总结。结果男,12岁,因“发热、皮肤黄染伴纳差”入院,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腹水、肝损害、EBV感染;基因检测发现TYK2 c.209-212delGCTT和c.1645C>T复合杂合突变;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1个月后疾病反复,家长放弃治疗。共检索出10篇有临床资料和基因突变分析的文献,共16例病人,临床特征主要为卡介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反复感染(主要为胞内菌及疱疹病毒感染),部分病人可伴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升高、湿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结论TYK2缺陷病人临床表现多样且极其罕见,当病儿存在卡介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反复胞内菌及病毒感染时需警惕本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TYK2激酶 染色体障碍 反复感染 卡介苗接种反应 高IGE综合征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对耐药的影响
11
作者 马平 田亮 +6 位作者 周建文 彦娜 栗春香 何永艳 王亚峰 平玉豪 刘炜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儿童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对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诊40例AML病儿骨髓标本,收集同期进行骨髓检查正常病儿的骨髓标...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儿童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对白血病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初诊40例AML病儿骨髓标本,收集同期进行骨髓检查正常病儿的骨髓标本1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骨髓中PD-L1的表达量,并分析初治AML病儿PD-L1的表达量与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慢病毒构建PD-L1过表达、干扰PD-L1表达的AML细胞,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计算细胞对柔红霉素的药物敏感性;凋亡实验检测经柔红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887±0.064相比,初治儿童AML病儿骨髓单个核细胞PD-L1的表达量2.927±0.271显著增高(t=7.34,P<0.001);根据一个疗程诱导化疗是否达完全缓解(CR),将初治AML病儿一个疗程达CR者定义为CR组,将未达CR者定义为NR组,相较于CR组的2.346±0.190,NR组PD-L1基因的表达量5.249±0.662显著增高(t=4.22,P=0.003);病儿不同发病年龄,性别,法、美、英(FAB)分型,白细胞计数,预后分层间PD-L1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个疗程诱导化疗是否达CR与PD-L1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过表达PD-L1的Molm-13细胞对柔红霉素具有更高的IC50值,更低的凋亡率;干扰PD-L1表达的THP1细胞对柔红霉素具有更低的IC50值,更高的凋亡率。结论PD-L1在初治AML病儿中表达增高,且PD-L1的高表达与1个疗程诱导治疗是否达CR显著相关;PD-L1可以促进AML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从而导致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儿童 化疗耐药 柔红霉素
下载PDF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季彦格 彦娜 +5 位作者 刘炜 赵瑞 宋丽丽 高海丽 李慧霞 张红梅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HPS患儿血清学、病理学改变及预后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按随访患儿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和多...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HPS患儿血清学、病理学改变及预后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按随访患儿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50例HPS患儿中男30例,女20例,发病年龄3个月~10岁,46例患儿血清白蛋白、NK细胞及胆碱酯酶较正常值范围降低,大部分患儿血清铁蛋白升高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和脂质代谢紊乱。40例患儿骨髓中出现吞噬细胞,35例患儿EBV—IgM抗体阳性,随访37例患儿中25例死亡,其中13例于住院1个月内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儿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NK细胞活性均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1个月、白蛋白〈25g/L、胆碱酯酶〈2000U/L,NK细胞活性为0—3%、EBV—IgM抗体阳性与预后显著相关(P值均〈0.05)。结论HPS患儿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病程〉1个月、白蛋白低、胆碱酯酶和NK细胞活性低、EBV—IgM抗体阳性是影响患儿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危险因素 儿童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冀亚赛 李彦格 +1 位作者 彦娜 刘炜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7例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进行乳酸脱氢酶水平与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进...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7例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进行乳酸脱氢酶水平与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乳酸脱氢酶患者3年总生存率低水平组为85.0%,中水平组为50.0%,高水平组为30.8%。3年无事件生存率低水平组为80.0%,中水平组为35.7%,高水平组为2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不能作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可作为评估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神经母细胞瘤 预后因素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防控对策研究
14
作者 王勤 彦娜 +2 位作者 王俊 刘慧萍 林佳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4期2393-239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28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38)、观察组(n=144),2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增加预防医...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28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38)、观察组(n=144),2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增加预防医院感染防控对策,对比2组患儿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及总体健康水平。结果对照组患儿共发生医院感染22例25例次,观察组共发生医院感染10例12例次,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94%、6.94%,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分别为18.12%、8.33%,观察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主要部位为上呼吸道,革兰阴性菌为主要感染病原菌;观察组生活质量(QOL)评分[(69.87±3.41)分]高于对照组[(63.88±3.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取感染防控对策可有效降低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其总体健康水平,有效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恶性肿瘤 医院感染 防控对策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彦格 刘炜 +2 位作者 彦娜 李慧霞 张红梅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6例IM急性期患儿、42例恢复期、26例随访期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检测CD3+和CD8+细胞明显升高,C...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6例IM急性期患儿、42例恢复期、26例随访期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检测CD3+和CD8+细胞明显升高,CD4+细胞明显降低,CD4+/CD8+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1);恢复期CD4+细胞明显降低,CD4+/CD8+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1),CD3+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CD3+、CD4+、CD 4+/CD 8+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的IM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发生变化,检测其变化规律对评估IM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的数量及其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彦娜 刘炜 +2 位作者 李彦格 王春美 包丰昌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9-720,共2页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儿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的数量及功能,探讨Th17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新发再障患儿25例(再障组),选取非血液系统疾病患儿1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IL-2...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儿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的数量及功能,探讨Th17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新发再障患儿25例(再障组),选取非血液系统疾病患儿1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IL-23受体(IL-23R)+CD4+/CD4+比例,ELISA法测定骨髓液上清IL-6、IL-23和IL-17水平,分析IL-23R+ CD4+/CD4+比例。结果再障组IL-23R+ CD4+/CD4+比例为(3.5±2.9)%,明显高于对照组[(1.6±1.0)%](P<0.05)。再障组骨髓液上清IL-6、IL-23和IL-17水平分别为(23.2±11.3)μg·L-1、(2.0±0.7)μg·L-1和(2.1±1.1)μg·L-1,明显高于对照组[(4.2±1.3)μg·L-1、(1.1±0.7)μg·L-1、(1.3±0.2)μg·L-1](Pa<0.05)。结论再障患儿Th17细胞数量增加,功能亢进,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参与再障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儿童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慧霞 刘炜 +5 位作者 李彦格 张红梅 贾国存 彦娜 李晓霞 王国锋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应用Vit D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血清骨钙蛋白(BGP)、总碱性磷酸酶(AKP)、钙(Ca2+)和磷(P3+)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应用Vit D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血清骨钙蛋白(BGP)、总碱性磷酸酶(AKP)、钙(Ca2+)和磷(P3+)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用泼尼松2 mg/(kg.d),治疗3周。对照组单纯应用乳酸钙0.5 g/d,治疗组用乳酸钙0.5 g/d,并予每日口服Vit D800 U。测定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血清PICP、血清BGP、AKP、Ca2+和P3+水平。结果治疗3周后,对照组血清PICP、BGP、AKP、Ca2+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a<0.05),血清P3+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治疗量的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急性ITP患儿成骨细胞的合成,联合应用维生素D后可改善糖皮质激素对成骨细胞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 糖皮质激素 成骨细胞 维生素D
原文传递
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丽丽 管玉洁 +1 位作者 彦娜 李彦格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重、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的检测,分析病情不同严重程度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男性正常、重症组、危重症组三组的总... 目的:探讨重、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的检测,分析病情不同严重程度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男性正常、重症组、危重症组三组的总T细胞百分比、Th细胞百分比、Ts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Th/Ts比值、B细胞百分比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正常、重症组、危重症组三组的总T细胞百分比、Th细胞百分比、Ts细胞百分比、Th/Ts比值、B细胞百分比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重症组与危重症组总T细胞、Th细胞及B细胞比较,女性正常儿童组与重症组Th/Ts比较,男性正常儿童与为重症组Ts细胞比较,女性正常儿童组与危重症组Ts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及女性的正常组与重症组、正常组与危重症、重症组与危重症组其余各项征指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D患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亢进,且随着疾病进展,CD4+/CD8+T细胞比值呈进行性下降趋势,甚至倒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9例儿童EB病毒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疗效分析
19
作者 周建文 何永艳 +5 位作者 马平 张卫芳 王亚峰 刘炜 周强 彦娜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2-936,共5页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EB病毒(EBV)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LP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例行allo-HSCT的EBV+LPD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EB病毒(EBV)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LP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例行allo-HSCT的EBV+LPD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9例患儿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儿童EBV阳性T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T-LPD)6例、肺淋巴瘤样肉芽肿1例、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淋巴瘤2例。男6例,女3例,中位年龄5.8(1.5~13.0)岁。初诊时血浆EBV-DNA拷贝数为(5.67~865.00)×10^(2)/mL,外周血细胞EBV-DNA拷贝数为(5.13~1250.00)×10^(2)/mL,3例脑脊液EBV-DNA升高,拷贝数为(5.18~291.00)×10^(2)/mL。全外显子测序:3例未见异常,1例肺淋巴瘤样肉芽肿伴IL2RG突变、1例EBV+T-LPD发现SH2D1A基因有1个半合子突变,为致病性变异;其他4例发现基因突变均为非致病性变异。9例患儿移植前病程5.4(3.0~10.0)个月;移植前疾病状态:3例淋巴瘤均部分缓解,6例EBV+T-LPD中2例疾病活动,4例疾病无活动。供者中亲缘半相合5例,同胞全相合、无关全相合各2例。回输外周血和/或骨髓造血干细胞单个核细胞计数中位数为6.60(3.64~12.18)×10^(8)/kg,中性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18(9~23)d。回输造血干细胞起1个月后患儿血浆中EBV-DNA定量均转阴性,7例外周血EBV-DNA定量阴性、2例拷贝数102/mL;3个月评估患儿血浆及外周血EBV-DNA定量均阴性,3例淋巴瘤影像学完全缓解,6例EBV+T-LPD疾病无活动。所有移植相关并发症经药物治疗后均有效控制。截至2023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24(11~42)个月,患儿均无病生存,无因移植物抗宿主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病例。结论allo-HSCT治疗儿童EBV+LPD疗效显著,移植相关并发症可控,移植后患儿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联合化疗 EB病毒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 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CCCC-HB-2016方案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47例疗效分析
20
作者 徐基昕 刘炜 +2 位作者 彦娜 李彦格 管玉洁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 探讨应用儿童肝母细胞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CCCG-HB-2016)方案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并纳入CCCGHB-2016方案治疗的4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儿童肝母细胞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CCCG-HB-2016)方案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并纳入CCCGHB-2016方案治疗的4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儿4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及总生存(OS)率。结果 47例患儿中男29例,女18例,中位年龄13.0(2.0~132.0)月;低危组8例,中危组12例,高危组27例;复发或进展12例(中危1例、高危11例),其中肝脏复发6例(2例合并肺部转移,1例合并肺部、骨骼转移),单独肺部转移2例。死亡8例(中危1例、高危7例)。治疗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高危组以Ⅲ、Ⅳ级为主(66.7%),低、中危组以Ⅰ、Ⅱ级为主(85.2%)。随访截止日期为2022年9月1日,中位时间39.0(20.0~70.0)月,4年OS率和EFS率分别为83.0%、74.5%,低危、中危、高危组4年EFS率分别为100%、91.7%、59.3%,4年OS率为100%、91.7%、74.1%。单因素分析显示PRETEXT分期越高、肿瘤直径>10cm、存在高危因素的患儿预后较差(P=0.037、0.024、0.010)。结论 单中心应用CCCG-HB-2016方案危险分层方法治疗HB患儿,低危和中危组预后较好,高危组患儿的生存率较低,且骨髓抑制较重,需要探讨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儿童 化疗方案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