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雷志群 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联合莫沙必利和双歧杆菌对48例老年功能性便秘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排便周期明显缩短,大便坚硬程度下降,排便困难也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联合莫沙必利和双歧杆菌对48例老年功能性便秘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排便周期明显缩短,大便坚硬程度下降,排便困难也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6个月,3例复发(7.1%,3/42),但是排便周期、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以及大便性状评分和治疗前比较,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双歧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功能性便秘 双歧杆菌 莫沙必利
下载PDF
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雷志群 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4期127-128,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合江县人民医院及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诊治的96例存在腹痛、反酸、嗳气、腹胀症状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后... 目的:对比分析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合江县人民医院及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诊治的96例存在腹痛、反酸、嗳气、腹胀症状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后分别使用奥美拉唑(48例)与雷贝拉唑(48例)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第一天的腹痛缓解率、治疗后一周的反酸缓解率、嗳气缓解率、腹胀缓解率。结果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第一天的腹痛缓解率、治疗后一周的反酸缓解率、嗳气缓解率、腹胀缓解率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对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奥美拉唑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秦翔 鸿 易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期193-194,共2页
目的:对比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按拟应用的奥美拉唑治疗剂量将100例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予基础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奥美... 目的:对比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按拟应用的奥美拉唑治疗剂量将100例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予基础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奥美拉唑剂量为静滴40mg/次/天;观察组奥美拉唑剂量为静滴40mg/次/12h,均连续治疗3天,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溃疡愈合情况、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溃疡愈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2)治疗后随访观察患者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降低再出血风险,且与常规剂量奥美拉唑相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胃溃疡 出血 疗效 分析
下载PDF
莫沙必利联合不同胃酸分泌抑制剂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
4
作者 雷志群 鸿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34期4616-4618,共3页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不同胃酸分泌抑制剂类药物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影响。方法将116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莫沙必利片+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对照组予莫沙必利片+法莫替丁,观察2组患者症状改善、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不同胃酸分泌抑制剂类药物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影响。方法将116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莫沙必利片+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对照组予莫沙必利片+法莫替丁,观察2组患者症状改善、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症状和胃镜下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泮托拉唑对RE的作用强于联合H2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法莫替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莫沙比利 泮托拉唑 法莫替丁 疗效对比
下载PDF
单气囊小肠镜在疑似小肠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5
作者 鸿 秦金玉 +3 位作者 郭天骄 黄兴兰 陈霖 吴俊超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评价单气囊小肠镜在疑似小肠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因疑似小肠疾病接受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进镜方式及抵达距离、患者耐受性、镜下及最终诊断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进行176例次检查... 目的评价单气囊小肠镜在疑似小肠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因疑似小肠疾病接受单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进镜方式及抵达距离、患者耐受性、镜下及最终诊断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进行176例次检查,经口进镜107例次,经肛进镜68例次,经造瘘口进镜1次,均完成检查,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52例患者中检出病变115例,总阳性率75.66%;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受检率最高,为62.50%(95/152),其中阳性率84.21%(80/95);检出小肠病变类型有小肠肿瘤、小肠血管性病变、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Meckel憩室、小肠钩虫病、克罗恩病等。结论对于疑似小肠疾病,单气囊小肠镜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气囊小肠镜 小肠疾病 诊治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