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臻 张月娟 +3 位作者 高飞 董全宇 黄恒 毕本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共收治6例手指离断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3例合并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1例单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共收治6例手指离断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3例合并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1例单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首先行断指再植术,直接吻合或取浅静脉桥接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指掌侧留有面积为0.5 cm×1.5 cm^1.2 cm×2.0 cm的创面,采用了同指带单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的顺行推进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推进皮瓣面积1.5 cm×5.0 cm^2.2 cm×6.0 cm。均一期行急诊手术修复,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6例术后皮瓣及断指全部成活。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再植指体及皮瓣外形饱满,TPD 4~6 mm,患指近指骨间关节主动活动正常,远指骨间关节活动度35°~60°。结论对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离断手指,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进行修复,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较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皮瓣 指掌侧固有动脉 修复 断指再植
原文传递
加强吻合伴行静脉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2
作者 毕本 高飞 +1 位作者 王志龙 于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加强吻合伴行静脉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对1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行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术中仔细分离桡动脉掌浅支、伴行静脉及浅静脉,桡动脉掌浅支与指掌侧... 目的探讨加强吻合伴行静脉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对1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行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术中仔细分离桡动脉掌浅支、伴行静脉及浅静脉,桡动脉掌浅支与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掌浅支伴行静脉和浅静脉与掌侧静脉吻合.皮瓣神经与指掌侧固有神经缝合。术后随访评定手指活动度及皮瓣两点辨别觉。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8个月.10例皮瓣完全成活.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加强吻合伴行静脉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供区及受区损伤小.受区外形及感觉满意.是一种修复手指创面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掌浅弓缺损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于胜 付胜强 +6 位作者 李晓 马振杰 侯忠 王志龙 高飞 季远 毕本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索采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掌浅弓的解剖学依据,并报告其修复掌浅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取6例新鲜中国成人下肢标本进行显微外科解剖研究,观察和测量外踝前静脉网的分支、分布、血管长度、口径及其瓣膜。临床上自2(107年5月... 目的探索采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掌浅弓的解剖学依据,并报告其修复掌浅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取6例新鲜中国成人下肢标本进行显微外科解剖研究,观察和测量外踝前静脉网的分支、分布、血管长度、口径及其瓣膜。临床上自2(107年5月至2017年2月,应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手部掌浅弓缺损患者15例。结果解剖学研究,在外踝前的浅筋膜层存在明显可见的网状静脉,远端来源于足背静脉弓腓侧端,近端于内侧、外侧分别汇人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其间有4-6条细小静脉构成交汇的网格。小隐静脉足背远侧段(Bc)长度平均(2.81±0.39)cm;外踝前静脉网段分支长度(CD段)平均(5.32±0.92)cm。足背静脉弓腓侧端口径平均(2.15±0.35)mm;网的近端有分支数目平均4.8支,于外踝尖部E线水平分支口径平均(1.06±0.43)mm;每例外踝前静脉网平均存在4.2个瓣膜,分支内瓣膜均朝向近端。临床上,15例掌浅弓缺损患者采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修复,受区远端共吻合54个,每例远端平均3.6个。术后除1例拇指末节部分坏死外,其余远端手指均完全存活,术后12例随访6个月至5年3个月,手部外形好,恢复了握持和对掌功能,手指阪复本体感觉,两点分辨觉5~7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供区无功能影响。结论外踝前静脉网解剖恒定,其形态、管径、分支数目与掌浅弓相近,静脉瓣膜开口朝向近端,是修复掌浅弓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 血管移植 静脉网 掌浅弓
原文传递
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13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国忠 吴翮 +6 位作者 董全宇 屈志刚 高飞 毕本 张钊 潘月海 黄恒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月,回顾性研究前足软组织缺损伴跖骨头外露但前足横弓完整性存在的患者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40.0±13.0)岁;损伤原因:8例交通事故损... 目的探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月,回顾性研究前足软组织缺损伴跖骨头外露但前足横弓完整性存在的患者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40.0±13.0)岁;损伤原因:8例交通事故损伤,5例重物砸伤。7例前足软组织缺损、足趾毁损,6例前足皮肤撕脱伤、足趾开放性骨折伴有肌腱、血管、神经损伤;创面面积为4.5 cm×3.0 cm~8.0 cm×6.0 cm。一期行VSD处理,二期采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覆盖,皮瓣面积为5.5 cm×4.0 cm~9.0 cm×7.0 cm。术后1、2、3、6个月门诊复查,随后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根据皮瓣外观、质地、感觉恢复及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足部形态良好,可负重行走,皮瓣外观满意,无磨损破溃。5例感觉恢复到S3,6例感觉恢复到S2,2例感觉恢复到S1。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4例为优,7例为良,2例可。结论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具有穿支较恒定、中上段穿支血管蒂较长、皮瓣可重建部分感觉、保留了足弓外形及负重支撑点、行走和负重良好等优点,是前足软组织缺损较好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联合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两指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5
作者 曹志林 高飞 +1 位作者 张月娟 毕本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7-308,共2页
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对5例2指软组织缺损,行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联合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5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外形满意,质地与受区接近。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修复2指软组织缺损,供区隐蔽,可恢复部分感觉,是一... 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对5例2指软组织缺损,行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联合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5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外形满意,质地与受区接近。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联合修复2指软组织缺损,供区隐蔽,可恢复部分感觉,是一种修复2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损伤 外科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尺动脉腕上皮支 修复
原文传递
改良动力性外固定牵引支架治疗中节指骨基底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至武 毕本 +2 位作者 季远 于胜 高飞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动力性外固定牵引支架治疗中节指骨基底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我科应用闭合复位、自制改良动力性外固定牵引支架治疗中节指骨基底骨折患者22例,其中中节指骨基底粉碎性骨折5例,掌侧缘骨折17例... 目的探讨改良动力性外固定牵引支架治疗中节指骨基底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我科应用闭合复位、自制改良动力性外固定牵引支架治疗中节指骨基底骨折患者22例,其中中节指骨基底粉碎性骨折5例,掌侧缘骨折17例。末次随访测量关节活动度和手部握力。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即可进行屈伸锻炼,指间关节屈伸良好。无钉道感染,无疼痛和关节僵硬。22例患者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1.5个月。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系统评估:优16例,良5例,中1例。结论改良动力性外固定牵引支架治疗中节指骨基底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不破坏骨折端血运及软组织,有利于骨折愈合,外固定支架结构简单,无需固定关节,可早期进行指间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有利于尽早恢复手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 外固定器 关节内骨折
原文传递
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被引量:6
7
作者 潘月海 屈志刚 +3 位作者 毕本 高飞 黄恒 董全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2018年11月,32例(32侧)采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前半部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临床资料。男25例,女7例;年... 目的探讨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2018年11月,32例(32侧)采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前半部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临床资料。男25例,女7例;年龄20~51岁,平均28.5岁。病程6~41个月,平均8.9个月。踝关节Karlsson-Peterson评分为(53.7±9.7)分。距骨倾斜角为(14.9±3.7)°,距骨前移距离(8.2±2.8)mm。合并距骨软骨损伤6例,骨性撞击4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3个月,平均22.7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Karlsson-Peterson评分为(85.2±9.6)分,距骨倾斜角为(4.3±1.4)°,距骨前移距离为(3.5±1.1)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自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17例、满意10例、一般4例、不满意1例。7例随访期间发生踝关节扭伤,5例跟骨侧挤压钉部位有压痛,4例踝关节前外侧疼痛超过6个月。患者均无腓骨长肌腱取腱部位不适;12例末次随访时行超声检查,提示双侧腓骨长肌腱密度及直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需行外侧韧带重建时,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外侧韧带 韧带重建 腓骨长肌腱 自体移植
原文传递
以第一、二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为血管蒂的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京宁 马振杰 +3 位作者 季远 于胜 高飞 毕本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5-540,共6页
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以第一、二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the1st,2ndintercompartmentalsupraretinacu—larartery,1、2ICSRA)为血管蒂的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采用掌背侧联... 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以第一、二伸肌室间支持带上动脉(the1st,2ndintercompartmentalsupraretinacu—larartery,1、2ICSRA)为血管蒂的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治疗16例舟骨腰部骨不连患者,男14例,女2例;年龄19-51岁,平均29.1岁;左侧6例,右侧10例;其中5例曾行石膏固定,11例伤后未行治疗;受伤距手术时间6-26个月,平均16.5个月。手术在一个切口内完成,切口的背侧部分切取以1、2ICSRA为血管蒂的桡骨瓣,切口的掌侧部分显露并清理舟骨断端、纠正舟骨畸形、掌侧楔形植骨内固定。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时间、腕痛状况,比较手术前、后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情况。以末次随访结果作为疗效判断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腕关节疼痛,根据改良的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术后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x线片均显示舟骨骨不连骨性愈合,愈合率为100%;7例11周愈合,5例13周愈合,3例15周愈合,1例17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5周。其中7例舟骨弓背畸形及背伸型不稳定均获得纠正。腕关节活动范围:屈曲平均60.2°±3.2°,背伸平均51.3°±3.5°,桡偏平均13.6°±1.42°,尺偏平均24.4°±1.8°;握力29~64kg,平均45kg。16例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末次随访时,14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后无疼痛,VAS评分为0分;2例腕关节活动后有轻微疼痛,VAS评分分别为0.9分和1.2分;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69-99分,平均90.75分,其中优12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7.5%(14/16)。随访期内无一例发生感染、内固定移位、关节炎舟骨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以1、2ICSRA为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骨折 不愈合 骨移植
原文传递
大鼠尾动脉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毕本 郝丽文 +1 位作者 尹国瑞 王增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明确大鼠尾动脉的解剖学特点,为显微吻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经心脏插管天然橡胶灌注方法对10只大鼠行动脉灌注后解剖、10只大鼠行动静脉同时灌注后解剖,10只活体大鼠麻醉后直接解剖,观察大鼠尾动脉情况并测量尾动脉不同平面... 目的明确大鼠尾动脉的解剖学特点,为显微吻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经心脏插管天然橡胶灌注方法对10只大鼠行动脉灌注后解剖、10只大鼠行动静脉同时灌注后解剖,10只活体大鼠麻醉后直接解剖,观察大鼠尾动脉情况并测量尾动脉不同平面的外径。结果大鼠尾部腹侧正中有一条尾中动脉,并有一条尾中静脉与之伴行,动脉位于静脉浅层,尾中动脉节段性发出分支。尾中动脉于第5、第13、第23尾椎外径分别为(1.02±0.06)mm、(0.50±0.01)mm、(0.45±0.02)mm。尾中静脉于第5、第13、第23尾椎处外径分别为(1.60±0.09)mm、(0.89±0.03)mm(、0.71±0.04)mm。结论大鼠尾中动脉直径和显微外科手术中所需吻合的血管管径相似,此结果可指导大鼠尾动脉显微吻合及其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尾动脉 尾静脉 显微解剖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顺行交叉髓内针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胜强 毕本 +1 位作者 于胜 孙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50-52,共3页
第五掌骨颈骨折,又称拳击手骨折,常见于握拳击打所致,如在畸形位置愈合会引起掌指关节功能障碍,临床多需复位后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石膏固定简便易行,但固定不牢固易造成骨折再移位,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关节囊及伸指装置破坏较大,... 第五掌骨颈骨折,又称拳击手骨折,常见于握拳击打所致,如在畸形位置愈合会引起掌指关节功能障碍,临床多需复位后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石膏固定简便易行,但固定不牢固易造成骨折再移位,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关节囊及伸指装置破坏较大,容易引起关节僵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针 掌骨颈骨折 治疗
原文传递
韧带重建治疗桡尺远侧关节陈旧性背侧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京宁 季远 +3 位作者 于胜 高飞 毕本 赵勇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年第11期858-861,共4页
目的 探讨韧带重建治疗桡尺远侧关节(DRUJ)陈旧性背侧脱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3月至2012年5月,应用自体掌长肌腱移植重建背侧韧带治疗7例DRUJ陈旧性背侧脱位.男4例,女3例;平均37岁.均有腕部外伤史,外伤后功能受限3个月以上,不... 目的 探讨韧带重建治疗桡尺远侧关节(DRUJ)陈旧性背侧脱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3月至2012年5月,应用自体掌长肌腱移植重建背侧韧带治疗7例DRUJ陈旧性背侧脱位.男4例,女3例;平均37岁.均有腕部外伤史,外伤后功能受限3个月以上,不合并骨折.术中在桡骨的尺背侧靠近尺切迹处钻一个平行于尺骨长轴的骨隧道,再于尺骨的尺侧伸腕肌腱沟向尺掌侧钻两个骨孔达尺骨外侧.切取掌长肌腱,穿过桡骨骨隧道,肌腱两端8字交叉后分别穿过尺骨两骨孔至尺骨尺掌侧,前臂旋后位复位DRUJ拉紧肌腱缝合固定.肌腱的游离端返折重建尺侧腕伸肌腱腱鞘.术后长臂石膏屈肘90°、前臂旋后位固定,3周后更换短臂石膏,继续固定3周.无尺神经感觉支损伤等并发症.结果 本组7例均得到随访,随访20~ 50个月,平均33个月.腕部旋转明显改善,握力增加.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评分,术前平均68分,术后平均93分.7例患者对治疗结果均满意.结论 韧带重建治疗DRUJ陈旧性背侧脱位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桡尺 脱位 背侧 韧带重建
原文传递
逆行邻趾趾底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足母]甲皮瓣供区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胜强 于胜 +1 位作者 张至武 毕本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6-337,共2页
自Morrison于1980年首先报告躅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以来,跨甲皮瓣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外形接近于正常拇指,而且供足不减少趾数。对于皮瓣供区,常规采用将躅趾趾端部分趾骨咬除,用蹿趾胫侧遗留的皮瓣覆盖骨残端,再取中厚皮片移... 自Morrison于1980年首先报告躅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以来,跨甲皮瓣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外形接近于正常拇指,而且供足不减少趾数。对于皮瓣供区,常规采用将躅趾趾端部分趾骨咬除,用蹿趾胫侧遗留的皮瓣覆盖骨残端,再取中厚皮片移植的方法来修复,由此带来躅趾部分短缩及植皮易坏死,形成长期不愈合创面的弊端。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院采用逆行邻趾趾底动脉背侧皮支皮瓣转位覆盖骨性创区,配合局部全厚皮片植皮的方法修复躅甲皮瓣供区13例,在不短缩蹲趾长度的同时完成对供区创面的一期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底动脉 皮瓣供区 皮瓣修复 皮支 背侧 中厚皮片移植 再造拇指 2009年
原文传递
高压氧联合显微外科松解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3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复峪 曲高伟 +1 位作者 毕本 井龙飞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显微外科松解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栓系)(TCS)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烟台山医院骨科和毓璜顶医院骨科收治的脂肪瘤型TCS 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显微外科松解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脊髓栓系)(TCS)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烟台山医院骨科和毓璜顶医院骨科收治的脂肪瘤型TCS 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26)。对照组予以常规显微外科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在显微外科松解术的基础上联合HBO治疗。按照术后TCS松解分级标准评定其临床疗效。松解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脑脊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光密度(D)值。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并判断手术效果及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主要包括胫后神经诱发电位波幅、潜伏期及传导速度3个指标。按照脊柱裂神经量表(SBNS)评定神经反射功能、肌力、大小便情况。采用多功能尿动力学测压仪检测术后患者膀胱顺应性、逼尿肌反射、逼尿肌力量。评估患者治疗后头痛、神经损害、脑脊液漏和假性囊肿、再栓系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1,P<0.05)。2组患者治疗后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顺应性下降和逼尿肌无力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34,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脑脊液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胫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波幅明显升高,潜伏期明显缩短,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胫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SBNS评分[(14.49±1.7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86±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显微外科 松解术 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耳轮以远完全断耳再植成功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毕本 高飞 +3 位作者 韩臻 屈志刚 张钊 潘月海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29,共2页
报道1例对耳轮以远完全离断,离体耳廓断面挫伤严重.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要求进行核酸检查和排除诊断后,在严格的防护措施下,进行断耳再植手术.术后随访2周,再植左耳廓成活良好,外形美观.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耳廓离断 断耳再植
原文传递
穿支皮瓣经皮氧分压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尹国瑞 何波 +4 位作者 丰荣杰 李淑媛 毕本 许庆家 朱小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82,共4页
目的监测远端坏死的穿支皮瓣经皮氧分压(tcPaO2)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体质量400~450g雄性Wistar大鼠100只,在其背部作以髂腰皮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面积约12cm×3cm,以穿支穿出点为近端到皮瓣远端均分为4个... 目的监测远端坏死的穿支皮瓣经皮氧分压(tcPaO2)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体质量400~450g雄性Wistar大鼠100只,在其背部作以髂腰皮动脉为蒂的穿支皮瓣,面积约12cm×3cm,以穿支穿出点为近端到皮瓣远端均分为4个区域依次为1、2、3、4区,分别在术前及术后0、1、2、4、7d监测各区域的tcPaO2值。结果术后各区域0dtcPaO2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1、2、4、7d近端3个区域的tcPaO2值逐渐升高(P<0.01),术后7d达到最高,其中近端2个区域基本达到正常水平;远端4区的tcPaO2值逐渐降低(P<0.01),术后4d全部坏死。术后1、2d由近端到远端tcPaO2值先升高后降低,2区明显高于1区与3、4区(P<0.05);术后4、7d由近端到远端tcPaO2值呈降低趋势(P<0.05),1、2两个区域tcPa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PaO2可以客观、连续、定量地反映皮瓣的血液供应状态,有助于早期发现皮瓣的血运障碍,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经皮氧分压
原文传递
对耳轮以远耳廓撕脱性离断的显微再植五例
16
作者 高飞 张钊 +4 位作者 张月娟 韩臻 屈志刚 潘月海 毕本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报道对耳轮以远耳廓撕脱性离断显微再植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足外科共收治5例对耳轮以远的耳廓撕脱离断伤患者, 其中男4例, 女1例, 年龄19~62岁。将耳廓彻底清创后, 采用逆行再植法进行再... 目的报道对耳轮以远耳廓撕脱性离断显微再植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足外科共收治5例对耳轮以远的耳廓撕脱离断伤患者, 其中男4例, 女1例, 年龄19~62岁。将耳廓彻底清创后, 采用逆行再植法进行再植, 动脉:均取足背静脉桥接耳后动脉;静脉:2例直接缝合,2例取足背静脉将离断耳廓的耳后动脉分支桥接于近端耳廓的耳后静脉,1例未缝合。其中2例断耳术后发生静脉危象, 皮缘小切口放血治疗,2例动脉静脉化的断耳血运良好, 术后均行抗凝、抗血管痉挛、抗感染治疗。术后定期采用电话、微信图片等方式进行随访。结果再植5例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 平均10个月,2例静脉危象耳廓轻度萎缩, 所有耳廓均无明显色素沉着,1年后感觉恢复接近正常。结论血管质量的预判及高质量的显微缝合是耳廓再植成活的必要条件。对于撕脱性离断耳廓再植, 彻底清除损伤血管、行血管移植是预防血管危象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再植术 血管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外踝前静脉网移植在[母]趾撕脱离断再植中应用五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飞 毕本 +2 位作者 潘月海 路来金 任金岩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在[母]趾撕脱离断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应用携带足背外侧静脉弓的外踝前静脉网,倒置桥接修复双侧趾动脉与第1跖背动脉治疗[母]趾撕脱离断伤患者5例,其中重物挤压伤4例,缆绳绞伤1例;趾... 目的探讨外踝前静脉网移植在[母]趾撕脱离断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应用携带足背外侧静脉弓的外踝前静脉网,倒置桥接修复双侧趾动脉与第1跖背动脉治疗[母]趾撕脱离断伤患者5例,其中重物挤压伤4例,缆绳绞伤1例;趾骨间关节处离断1例,近节趾骨水平离断3例,跖趾关节处离断1例,双侧趾神经血管束均有不同程度的抽脱。术后1、3、6个月及1年进行门诊随访,测量足趾TPD及跖趾关节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足趾均成活,5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0.6个月,足趾TPD 11〜15 mm,跖趾关节活动度73°~105°。结论外踝前静脉网解剖恒定,分支数目较多,管径与趾动脉匹配,切取时可携带足背腓侧静脉弓,有足够的长度,解决了撕脱伤动脉缺损的难题,简化了手术操作,是治疗复杂[母]趾撕脱离断伤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趾 再植 血管移植 静脉网
原文传递
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18
作者 董全宇 王国忠 +6 位作者 屈志刚 高飞 毕本 潘月海 张钊 韩佳佳 黄恒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的患者10例,均使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对足部创面进行覆盖。结... 目的探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的患者10例,均使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对足部创面进行覆盖。结果10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均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满意,无磨损破溃,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是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修复
下载PDF
非对称性波形ALTPF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19
作者 季远 毕本 +3 位作者 于胜 李京宁 张至武 高飞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非对称性波形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应用非对称性波形ALTPF修复手、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创面面积12.0 cm×9.0 cm~ 19.0 cm×11.0 cm。术前... 目的探讨应用非对称性波形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应用非对称性波形ALTPF修复手、小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创面面积12.0 cm×9.0 cm~ 19.0 cm×11.0 cm。术前设计非对称性的波形皮瓣的位置、大小,根据缺损区弯曲形状调整两侧缘波形瓣切取数量,达到皮瓣向一侧弯曲的目的。供区残留创面根据术前非对称设计修整缝合,术后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有弹性,局部无感觉障碍,皮肤弹性好。供区仅留线形瘢痕,无增生。同侧膝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应用非对称性波形ALTPF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创而临床效果满意,且可最大程度减轻供区缝合张力,达到美观且安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手外伤 小腿 非对称性波形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