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 被引量:35
1
作者 熊莉 邓又斌 +4 位作者 小军 朱英 申屠伟慧 余芬 张芸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5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分析粥样斑块的造影显像情况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5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23例有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 目的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检查5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分析粥样斑块的造影显像情况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5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23例有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粥样斑块全部显影;27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中,15例稀疏显影,12例无显影。结论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内的微循环情况,无创性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颈动脉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郑光美 黎春雷 +2 位作者 邓又斌 小军 曹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95-139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所测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所测Tei指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36例RH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①36例RHD患者中,A组(n=16)有较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B组(n=20)患者虽有少量三尖瓣返流及轻度肺动脉高压,却无右心扩大征象。但A、B两组患者的Tei值均明显增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单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中,Tei指数与年龄、心率均无相关性(P>0.05);RHD患者中,Tei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心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用右室三尖瓣环的PWTDI法获得的Tei指数可以较敏感的反映RHD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其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右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下载PDF
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评价不同程度心肌缺血 被引量:17
3
作者 白姣 邓又斌 +4 位作者 刘红云 杨好意 小军 常青 潘敏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0期774-776,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检测犬不同程度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左室前壁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 (SR)的变化 ,探寻一种能定量、敏感、无创性地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将 9只开胸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血...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检测犬不同程度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左室前壁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 (SR)的变化 ,探寻一种能定量、敏感、无创性地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将 9只开胸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血流减少造成中度、重度心肌缺血模型 ,取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观 ,以QTVI分别检测不同程度缺血时左室前壁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 (Vsendo、Vsepi)、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 (Veendo、Veepi) ,并计算出收缩期SR (SRs)和舒张早期SR(SRe)。结果 基础状态下 ,心内膜下心肌速度高于心外膜下心肌速度。缺血导致左室前壁Vsendo、Veendo、Veepi和SRe均显著下降 ,尽管Vsepi降低不明显 ,但SRs降低显著。 结论 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能敏感地评价不同程度实验性心肌缺血 ,比常规的方法 (运动幅度和室壁增厚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 心肌缺血 心内膜 心外膜 早期 开胸 无创性 短轴 运动速度 峰值
原文传递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好意 邓又斌 +5 位作者 小军 覃勇 常青 向慧娟 潘敏 黎春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 14例正常人和 1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环 6个节段 (后间隔和侧壁、前间隔和后壁、前壁和下壁 )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 14例正常人和 1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环 6个节段 (后间隔和侧壁、前间隔和后壁、前壁和下壁 )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 ,计算Ve Va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峰、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峰 ,计算E A值。结果 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两组间E A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二尖瓣环平均Ve Va、平均Ve较正常组显著减低 (Ve Va :0 .89± 0 .11vs 1.76± 0 .76,P =0 .0 0 1;Ve :-4 .79± 2 .2 2vs -8.42± 2 .2 7,P<0 .0 0 0 1) ;正常组中二尖瓣环平均Ve Va与E A显著相关 (r =0 .63 ,P =0 .0 0 8) ,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二尖瓣环平均Ve Va与E A无显著相关。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表现为假性正常化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准确评价其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二尖瓣环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密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的评价 被引量:16
5
作者 朱英 邓又斌 +2 位作者 刘娅妮 小军 杨好意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741-745,共5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生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312例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1例(ACS组),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261例(sCAD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2组患者的颈动脉... 目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生血管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312例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1例(ACS组),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261例(sCAD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检测2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供分析的超声声像图参数包括:斑块造影增强强度(A值)、斑块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比值、斑块厚度、斑块回声的特点(软斑块、硬斑块、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结果 ACS组患者斑块厚度平均为(2.6±0.4)mm,sCAD组患者斑块厚度平均为(2.9±0.8)mm,2组患者斑块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3,P=0.058)。ACS组43例(84.3%,43/51)为软斑块,8例(15.7%,8/51)为混合斑块,无硬斑块和钙化斑块;sCAD组174例(66.7%,174/261)为软斑块,19例(7.3%,19/261)为硬斑块,16例(6.1%,16/261)为钙化斑块,52例(19.9%,52/261)为混合斑块。ACS组患者软斑块所占比例高于s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12)。ACS组患者斑块增强强度及其比值分别为(11.3±3.2)dB和0.6±0.2,sCAD组患者斑块增强强度及其比值分别为(8.9±3.3)dB和0.4±0.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50、7.419,P均<0.01)。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发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揭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密度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超声二维应变技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壁弹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英 邓又斌 +4 位作者 小军 熊莉 刘蓉 伍玉晗 赵策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管壁短轴方向的圆周应变及圆周应变率的分布特点,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变化。方法病例组4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所采集切面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管壁短轴方向的圆周应变及圆周应变率的分布特点,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变化。方法病例组4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所采集切面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对照组44例正常人。以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技术测量各组颈总动脉管壁短轴方向整体及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峰值圆周应变率。结果病例组中,有斑块组、无斑块组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率及3~5点、5~7点的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有斑块组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率及3~5点、5~7点、7~9点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峰值圆周应变率较无斑块组明显降低(P〈0.05)。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率与僵硬度参数(β,r=-0.26,P〈0.05)、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r=-0.24,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技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管壁弹性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使早期血管壁病变的评价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技术 血管弹性
下载PDF
心肌收缩力对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及其周期性变化幅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小军 邓又斌 +4 位作者 潘敏 杨好意 向慧娟 常青 黎春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8期491-493,共3页
目的 观察犬在正常状态和心肌收缩力发生变化时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平均值 (AII)及其随心动周期变化幅度 (CVIB)的改变 ,探讨AII及CVIB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成年杂种犬 7只 ,麻醉后分别在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和心得安前后获取室间隔基底... 目的 观察犬在正常状态和心肌收缩力发生变化时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平均值 (AII)及其随心动周期变化幅度 (CVIB)的改变 ,探讨AII及CVIB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成年杂种犬 7只 ,麻醉后分别在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和心得安前后获取室间隔基底部及左室后壁心肌组织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 (IBS)变化曲线图 ,同时测出AII和CVIB。结果 在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和心得安前后 ,室间隔基底部和左室后壁心肌AII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后 ,其CVIB比用药前明显升高 (室间隔基底部 :9.5± 0 .6vs 6.8± 0 .3 ,P <0 .0 0 1;左室后壁 :10 .9± 0 .7vs 8.5± 0 .3 ,P <0 .0 0 1) ;静脉注射心得安后 ,其CVIB比用药前明显降低 (室间隔基底部 :5 .2±0 .3vs 7.1± 0 .2 ,P <0 .0 0 1;左室后壁 :6.3± 0 .6vs 8.6± 0 .3 ,P <0 .0 0 1)。结论 AII和CVIB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组织学和生理学基础。心肌收缩力的改变并不影响AII ,却能使CVIB发生明显变化。当心肌收缩力增强时 ,CVIB明显升高 ;当心肌收缩力减弱时 ,CVIB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背向散射积分 心肌收缩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应用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心功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静华 邓又斌 +6 位作者 杨好意 常青 向慧娟 小军 李天亮 黎春雷 王宏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恢复期川崎病患儿左心功能状况。方法 恢复期川崎病患儿30例(患病组),正常儿童20例(正常组)。通过M型超声获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获得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评价恢复期川崎病患儿左心功能状况。方法 恢复期川崎病患儿30例(患病组),正常儿童20例(正常组)。通过M型超声获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获得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期速度(A),计算 E/A;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分析软件测量心脏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后间隔和侧壁的二尖瓣环处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最大位移(D)、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计算Ve/Va。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结果 患病组LVEF、E峰、A峰及E/A都在正常范围内,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各室壁的二尖瓣环处的Vs和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个室壁的平均Vs和D两组间差异也有有显著性意义;各室壁的舒张速度Ve和Va以及Ve/Va,只在少数室壁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川崎病恢复期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受损,舒张功能尚正常;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小儿纵向左室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收缩期 组织追踪法 左心功能 恢复期 患儿 二尖瓣环 间隔 显著性 成像
原文传递
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潘敏 邓又斌 +4 位作者 常青 杨好意 小军 向慧娟 黎春蕾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8期453-456,共4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方向舒张功能。方法 分别获取 1 0例HCM患者和 1 1例正常对照者标准心尖位左心长轴观、二腔观和四腔观图像 ,应用QTVI脱机分析左室中部、基部...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方向舒张功能。方法 分别获取 1 0例HCM患者和 1 1例正常对照者标准心尖位左心长轴观、二腔观和四腔观图像 ,应用QTVI脱机分析左室中部、基部和二尖瓣环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在舒张早期 (rVe)和心房收缩期 (rVa)室壁运动速度曲线 ,计算左室中部、基部和二尖瓣环水平的平均rVe、平均rVa及平均rVe/rVa值。脉冲波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流速曲线 (E)和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曲线 (A) ,计算E/A值。结果 HCM组左室各节段rVe室壁运动曲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而左室大部分节段的rVa室壁运动曲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比较两组E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36) ,在两组平均rVe室壁运动曲线的比较中此种差异更为显著 (P <0 .0 0 0 1 )。比较两组A和E/A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2 2 ,P =0 .1 0 1 ) ,而两组各水平平均rVa和平均rVe/rVa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HCM患者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受损。脉冲波多普勒血流信号E、A受前负荷、心肌舒张功能和心房收缩的多重影响 ,而QTVI提取多普勒组织信号成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 诊断
原文传递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红云 邓又斌 +6 位作者 周鸿敏 昌盛 陈忠华 常青 杨好意 小军 潘铁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576-579,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心脏左室壁峰值收缩应变,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9例心脏移植受者共进行41次超声检查;2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记录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观及心尖四腔观的高帧频...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心脏左室壁峰值收缩应变,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9例心脏移植受者共进行41次超声检查;2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记录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观及心尖四腔观的高帧频二维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的峰值收缩应变及心尖各切面观心肌总的峰值收缩应变、左室整体平均峰值收缩应变。结果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与正常人相比,除了4个心尖节段(后壁心尖段、前间隔心尖段、侧壁心尖段、前壁心尖段)外,左室壁各节段峰值收缩应变均显著降低(P〈0.05);心尖各切面观心肌总的峰值收缩应变及左室整体平均峰值收缩应变均较正常显著降低(P〈0.05)。急性排异反应与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后室间隔及侧壁各节段相比,峰值收缩应变均有下降趋势,但仅后室间隔心尖段峰值收缩应变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心尖四腔观心肌总的峰值收缩应变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可用于快速准确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在排异反应诊断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移植 心室功能 移植物排斥 二维应变
原文传递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秀兰 邓又斌 +7 位作者 常青 杨好意 黎春雷 潘敏 小军 白姣 刘娅妮 刘红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 明确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3 1例HCM病人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的速度曲线 ,测量收缩峰值速度和峰值时间 ,计算同一水平不同... 目的 明确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3 1例HCM病人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的速度曲线 ,测量收缩峰值速度和峰值时间 ,计算同一水平不同节段的平均峰值速度 (Vs)和峰值时间 (Ts)。结果 HCM组二尖瓣环、左室基底部、中部及近心尖部各水平Vs均降低 ,Ts均延长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具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HCM病人尽管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但左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受损 ,QTVI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速度梯度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红云 邓又斌 +5 位作者 常青 杨好意 小军 向慧娟 李秀兰 黎春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50-1652,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运动速度及心肌速度梯度 (MVG) ,探讨MVG评价缺血心肌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 离线分析 19例心肌梗死患者和 13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后壁及前室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运动速度及心肌速度梯度 (MVG) ,探讨MVG评价缺血心肌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 离线分析 19例心肌梗死患者和 13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后壁及前室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分别测量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上的心肌运动速度 ,并计算相应的MVG。结果 心肌梗死时缺血节段在短轴方向上仅前室间隔的心肌速度较正常明显下降 ,长轴方向上心肌运动速度较正常无明显变化 ,而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上MVG均较正常显著降低。结论 MVG是比心肌运动速度更敏感的反映局部心肌缺血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心肌速度梯度 心肌梗死 心肌运动速度 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生血管及其他危险因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英 邓又斌 +3 位作者 刘娅妮 小军 杨好意 熊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1-574,共4页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及其他危险因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128例,斑块厚度均>2.0 mm.其中ACS组63例,稳定型冠心病组(Scad)组65例.行颈动脉常规超...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及其他危险因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128例,斑块厚度均>2.0 mm.其中ACS组63例,稳定型冠心病组(Scad)组65例.行颈动脉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肉眼观测及定量分析斑块造影增强情况,并对受检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肉眼观察,ACS 组造影增强比例(62%,39/63)明显高于Scad组(37%,24/65)(P〈0.001).定量分析显示,ACS 组斑块增强强度显著高于Scad组(P=0.001);ACS 组斑块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比值(ratio)高于Scad组 (P=0.03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和颈动脉粥样斑块造影增强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30,95%CI 0.933-7.409,P=0.006;OR=2.687,95%CI 1.002-8.025,P=0.047).结论 年龄>65岁和颈动脉粥样斑块造影增强可作为预测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气泡 颈动脉狭窄 斑块 冠状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心肌存活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小军 邓又斌 +5 位作者 常青 白娇 刘红云 杨好意 刘娅妮 黎春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 (LDDSE)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  2 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或PTCA +支架术。术前 1周内进行LDDSE ,术后 ( >6... 目的 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 (LDDSE)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  2 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或PTCA +支架术。术前 1周内进行LDDSE ,术后 ( >6周 )复查超声心动图。应用QTVI技术获取LDDSE各阶段及术后梗死心肌范围内相邻两取样点的组织速度和位移曲线 ,测量其收缩期最大速度和位移 ,算出其心肌应变 (S)和应变率 (SR)。结果 在术后室壁运动有改善组中 ,LDDSE各阶段以及术后各取样点的收缩期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均较术前静息状态时有不同程度提高。LDDSE在 5 μg·kg-1·min-1剂量结束时 ,SR、S均较静息状态时提高 [SR :( 0 .4± 0 .3 )s-1对 ( 0 .2± 0 .2 )s-1,P <0 .0 5 ;S :0 .0 5± 0 .0 4对 0 .0 3±0 .0 1,P <0 .0 5 ] ,而较术后稍低 [SR :( 0 .4± 0 .3 )s-1对 ( 0 .8± 0 .2 )s-1,P <0 .0 5 ;S :0 .0 5± 0 .0 4对 0 .10±0 .0 4,P <0 .0 5 ]。LDDSE在 10 μg·kg-1·min-1剂量结束时 ,SR、R均较静息状态时明显提高 [SR :( 1.0±0 .4)s-1对 ( 0 .2± 0 .2 )s-1,P <0 .0 1;S :0 .10± 0 .0 5对 0 .0 3± 0 .0 1,P <0 .0 1] ,与术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R :( 1.0± 0 .4)s-1对 ( 0 .8± 0 .2 )s-1,P >0 .0 5 ;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小剂量 多巴酚丁胺 试验 心肌存活性 超声心动图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右室功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蓉 邓又斌 +4 位作者 杨好意 小军 陈斌 申屠纬慧 黎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85-168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所测Tei指数评价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右室功能。方法测量32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及20例健康新生儿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频谱图,测量相关时...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所测Tei指数评价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右室功能。方法测量32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及20例健康新生儿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组所测Tei指数明显增大,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各组间Tei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直线相关性分析:正常组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组中Tei指数与孕周、日龄、心率均无相关性(P>0.05)。患儿组中Tei指数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性(r=0.45,P<0.05)。结论采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所测Tei指数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好,而且不受孕周、日龄、心率的影响,可以较敏感地定量反映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右室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组织多普勒成像 TEI指数
下载PDF
超声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血流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美华 邓又斌 黎春雷 小军 王玉波 刘娅妮 Mba Mba Cyprien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53-756,共4页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探讨心腔内血流的结构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6例、正常对照44例为观察对象,利用VFM软件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DSA-RS1测量收缩期心尖部-主动...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探讨心腔内血流的结构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6例、正常对照44例为观察对象,利用VFM软件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DSA-RS1测量收缩期心尖部-主动脉瓣口速度阶差(△Vs)、心尖部-主动脉瓣口距离(Ds)、半距对应速度(Vs1/2);舒张期二尖瓣口-心尖部速度阶差(△Vd)、二尖瓣口-心尖部距离(Dd)、半距对应速度(Vd1/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M组收缩期△Vs、Vs1/2与舒张期△Vd、Vd1/2明显降低,收缩期Ds与舒张期Dd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s、Dd与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内径呈正相关(r>0.4,P<0.01),与收缩功能呈负相关(r>0.3,P<0.01);Vs1/2、Vd1/2与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内径呈负相关(r>0.3,P<0.01),与收缩功能呈正相关(r>0.3,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腔内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正常人,VFM是一种无创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室功能 血流向量成像
原文传递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内涡流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美华 邓又斌 +5 位作者 刘红云 杨好意 小军 刘娅妮 王玉波 王文璇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9-832,共4页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观察左室内涡流的形成及演变情况,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左心室功能.方法 选取DCM患者26例、正常对照44例为观察对象,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观察心动周期中不同时相涡流的位置、大小、圈数分布及其演变...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观察左室内涡流的形成及演变情况,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左心室功能.方法 选取DCM患者26例、正常对照44例为观察对象,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观察心动周期中不同时相涡流的位置、大小、圈数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缓慢射血期和等容舒张期左室内未见涡流形成,舒张期涡流多位于二尖瓣前叶附近,左室中上部1/3,形态多变(变化2~3次) 涡流横径、纵径和圈数在心动周期的7个时相之间有差异.②DCM组心动周期7个时相均有涡流出现,舒张期出现涡流更靠近左室中下2/3,向心尖部靠近,相对正常人而言,DCM组在同一时相出现的涡流形态、部位变化更多(4~5次) 心动周期的各个时相中DCM组左室内涡流的横径、纵径和圈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DCM组涡流大小和圈数在心动周期的7个时相之间也有差异.结论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可以显示在体的左室内涡流变化情况,DCM患者左室内涡流大小及圈数均大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扩张型 涡流 血流向量成像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的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友耿 黎春蕾 +2 位作者 高淑英 张青萍 小军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45-46,共2页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的探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超声科张友耿黎春蕾高淑英张青萍毕小军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冠心病一个较特殊的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它与扩...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的探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超声科张友耿黎春蕾高淑英张青萍毕小军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冠心病一个较特殊的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它与扩张型心肌病(DCM)鉴别诊断常较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声学造影对心脏占位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汤乔颖 邓又斌 +3 位作者 小军 孙杰 李礼 张隽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2-748,共7页
目的 对心脏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心脏声学造影检查,评估心脏声学造影对心脏占位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且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占位性病变的... 目的 对心脏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心脏声学造影检查,评估心脏声学造影对心脏占位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且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6例,对其进行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脏声学造影成像.应用目测法观察造影图像上病灶和邻近心肌的增强程度,病灶内无增强者判断为血栓,病灶内呈部分增强但增强程度低于邻近心肌者判断为良性肿瘤,病灶内呈明显增强、其增强程度接近或高于邻近心肌者判断为恶性肿瘤.同时对造影图像进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计算病灶和邻近心肌造影剂峰值强度的差值ΔA,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法计算ΔA鉴别诊断不同性质占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所有心脏占位病变的性质均经"金标准"方法确诊.结果 经"金标准"方法确诊,66例患者中15例为血栓、23例为良性肿瘤、28例为恶性肿瘤.心脏声学造影目测法鉴别心脏内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100%、100%,鉴别良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1%、100%、97%,鉴别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95%、97%.心脏声学造影定量分析法所测得的ΔA鉴别血栓与心脏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截断值-3.21 dB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100%、95%;鉴别恶性肿瘤与血栓、良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7,截断值0.45 dB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97%、98%.结论 心脏声学造影通过反映心脏占位病变的血供特点,能够对血栓、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进行鉴别,无论心脏声学造影目测法,还是定量分析法对于鉴别心脏占位病变的性质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造影 心脏肿瘤 血栓
原文传递
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定量测量瓣环运动速度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变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琨 邓又斌 +4 位作者 孙杰 杨好意 小军 刘红云 郭灵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手术治疗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改变。方法选取已确诊为CP且择期接受CP心包剥脱术的患者22例,于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超声检查,存储心尖四腔心、心尖两腔心及心尖部左心室长轴切...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手术治疗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改变。方法选取已确诊为CP且择期接受CP心包剥脱术的患者22例,于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超声检查,存储心尖四腔心、心尖两腔心及心尖部左心室长轴切面组织多普勒二维图像,以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并记录二尖瓣环各部位及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运动速度(S'、E'),分别计算各个节段S'、E'及三尖瓣环的平均速度作为二尖瓣环的总体运动速度。结果 CP患者术后1个月左心室变大(P<0.001),左心房(P=0.011)及右心房(P=0.004)呈不同程度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增高(P=0.021);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左心室侧壁及室间隔S'、E'均有不同程度减低(P均<0.05),三尖瓣环、二尖瓣环S'、E'峰亦有不同程度减低(P均<0.01)。结论 CP患者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心脏各腔室发生趋于正常的重构;术后短期内切除心包瓣环部位S'及E'较术前减低,表明左心室壁纵向运动速度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包炎 缩窄性 心包切除术 心脏功能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