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高原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毕博
远
韩凤朋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1-617,共7页
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1年、10年、20年、30年)紫花苜蓿‘中苜一号’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分别以不同极性的浸提剂(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浸提其根际土壤,最终借助GC-MS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其根系分泌物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苜蓿的根系分泌物主...
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1年、10年、20年、30年)紫花苜蓿‘中苜一号’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分别以不同极性的浸提剂(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浸提其根际土壤,最终借助GC-MS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其根系分泌物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苜蓿的根系分泌物主要含有烷烃类、酯类、醇类、酸类、酚类、酮类、醚类化合物,其中以烷烃类所占比重最大,占到75%以上,多数为直链烷烃,但也包括少数的支链烷烃和环烷烃。在二氯甲烷提取结果中种植10年、20年、30年的苜蓿根系分泌物以二十一烷、三十六烷、四十烷所占的比例较大,在种植1年的苜蓿分泌物中又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54-二溴五十四烷、二十烷、三十六烷、二十一烷等所占比例较大。乙酸乙酯提取结果显示,在四种年限的提取结果中二十一烷的相对含量比例较大,分别占8.82%、11.5%、17.85%、25.69%,但相较于二氯甲烷结果,它提取到的物质种类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种植年限
根系分泌物
GC-MS
二十一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被恢复对毛乌素沙地土壤pH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袁媛
张鹤
+3 位作者
武杼华
王钰
毕博
远
韩凤朋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明确陕北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恢复后土壤pH和养分含量差异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本研究使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该研究区域内不同植被恢复后土壤的pH、有机碳(SOC)、全磷(TP)、全氮(TN)和铵态氮(AN)差异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结...
为明确陕北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恢复后土壤pH和养分含量差异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本研究使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该研究区域内不同植被恢复后土壤的pH、有机碳(SOC)、全磷(TP)、全氮(TN)和铵态氮(AN)差异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后,除有机碳外,其它各个指标呈现出大致相似的变化规律,4种植被的恢复效果为农地>林地>草地>灌木;pH的变异系数是8.34%,属于弱变异,块金系数是9.98%,具有强空间相关性;SOC、TP、TN和AN变异系数分别是86.44%、31.92%、87.76%和58.58%,属于中等变异,块金系数分别是40.62%、49.82%、49.94%和40.55%,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半方差函数最佳拟合模型除AN是球面模型外,其它指标都是指数模型;各种养分含量总体上均表现出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不同植被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原文传递
植被恢复和覆土厚度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鹤
费洪岩
+3 位作者
韩凤朋
王钰
潘若鹏
毕博
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8-106,共9页
[目的]研究植被恢复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状况,明确对于砒砂岩地区土壤保水保肥效果最佳的植被恢复类型,为砒砂岩区的生态修复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准格尔旗暖水乡裸露砒砂岩向覆土砒砂岩过渡区域,以...
[目的]研究植被恢复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状况,明确对于砒砂岩地区土壤保水保肥效果最佳的植被恢复类型,为砒砂岩区的生态修复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准格尔旗暖水乡裸露砒砂岩向覆土砒砂岩过渡区域,以黄土—砒砂岩交界带不同人工恢复植被和自然恢复草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分析不同植被恢复和覆土厚度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征的影响(其中天然草地作为对照)。[结果]①裸露砒砂岩向覆土砒砂岩过渡区域土壤水分含量主要受黄土厚度影响,黄土的持水性能优于砒砂岩土壤,养分含量主要受植被恢复类型影响;②研究区土壤各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其中土壤水分、碳、氮含量自北向南随覆土厚度增加逐渐增加,磷素分布则相反;③对比天然草地,沙棘和油松恢复对砒砂岩区土壤碳、氮含量的提升效果最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43.12%和34.27%,全氮提高了78.95%和42.11%,铵态氮提高25.64%和46.15%,硝态氮提高69.44%和42.22%。其中油松恢复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天然草地54.55%,但人工植被恢复后的土壤磷素水平并没有提升。[结论]黄土较砒砂岩土壤持水能力更好,二者界面对水分下渗以及下层水分向上损失起到一定阻挡作用,因此砒砂岩区土壤水分改善方面可以考虑覆土层的蓄水保水能力。在进行人工植被恢复时,推荐种植沙棘和油松,可提升区域土壤水分、碳、氮含量,保水保肥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区
植被恢复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毕博
远
韩凤朋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1-6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43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801
+3 种基金
2017YFC0504504)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4FY210100)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KFJ-STS-ZDTP-012)
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XAB2016A04)资助
文摘
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1年、10年、20年、30年)紫花苜蓿‘中苜一号’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分别以不同极性的浸提剂(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浸提其根际土壤,最终借助GC-MS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其根系分泌物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苜蓿的根系分泌物主要含有烷烃类、酯类、醇类、酸类、酚类、酮类、醚类化合物,其中以烷烃类所占比重最大,占到75%以上,多数为直链烷烃,但也包括少数的支链烷烃和环烷烃。在二氯甲烷提取结果中种植10年、20年、30年的苜蓿根系分泌物以二十一烷、三十六烷、四十烷所占的比例较大,在种植1年的苜蓿分泌物中又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54-二溴五十四烷、二十烷、三十六烷、二十一烷等所占比例较大。乙酸乙酯提取结果显示,在四种年限的提取结果中二十一烷的相对含量比例较大,分别占8.82%、11.5%、17.85%、25.69%,但相较于二氯甲烷结果,它提取到的物质种类相对较少。
关键词
不同种植年限
根系分泌物
GC-MS
二十一烷
Keywords
Different planting years
Roost exudates
GC MS
Heneicosane
分类号
S94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被恢复对毛乌素沙地土壤pH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袁媛
张鹤
武杼华
王钰
毕博
远
韩凤朋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8-15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4504,2016YFA060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437)
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项目(XAB2016A04)共同资助。
文摘
为明确陕北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恢复后土壤pH和养分含量差异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本研究使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该研究区域内不同植被恢复后土壤的pH、有机碳(SOC)、全磷(TP)、全氮(TN)和铵态氮(AN)差异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后,除有机碳外,其它各个指标呈现出大致相似的变化规律,4种植被的恢复效果为农地>林地>草地>灌木;pH的变异系数是8.34%,属于弱变异,块金系数是9.98%,具有强空间相关性;SOC、TP、TN和AN变异系数分别是86.44%、31.92%、87.76%和58.58%,属于中等变异,块金系数分别是40.62%、49.82%、49.94%和40.55%,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半方差函数最佳拟合模型除AN是球面模型外,其它指标都是指数模型;各种养分含量总体上均表现出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趋势。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不同植被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Keywords
The Mu Us Sandland
Vegetation type
Soil nutrient
Spatial variation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植被恢复和覆土厚度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鹤
费洪岩
韩凤朋
王钰
潘若鹏
毕博
远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科院水利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8-10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同类型退化植被恢复重建技术”(2017YFC05045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0801)。
文摘
[目的]研究植被恢复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状况,明确对于砒砂岩地区土壤保水保肥效果最佳的植被恢复类型,为砒砂岩区的生态修复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准格尔旗暖水乡裸露砒砂岩向覆土砒砂岩过渡区域,以黄土—砒砂岩交界带不同人工恢复植被和自然恢复草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分析不同植被恢复和覆土厚度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征的影响(其中天然草地作为对照)。[结果]①裸露砒砂岩向覆土砒砂岩过渡区域土壤水分含量主要受黄土厚度影响,黄土的持水性能优于砒砂岩土壤,养分含量主要受植被恢复类型影响;②研究区土壤各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其中土壤水分、碳、氮含量自北向南随覆土厚度增加逐渐增加,磷素分布则相反;③对比天然草地,沙棘和油松恢复对砒砂岩区土壤碳、氮含量的提升效果最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43.12%和34.27%,全氮提高了78.95%和42.11%,铵态氮提高25.64%和46.15%,硝态氮提高69.44%和42.22%。其中油松恢复下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天然草地54.55%,但人工植被恢复后的土壤磷素水平并没有提升。[结论]黄土较砒砂岩土壤持水能力更好,二者界面对水分下渗以及下层水分向上损失起到一定阻挡作用,因此砒砂岩区土壤水分改善方面可以考虑覆土层的蓄水保水能力。在进行人工植被恢复时,推荐种植沙棘和油松,可提升区域土壤水分、碳、氮含量,保水保肥能力较好。
关键词
砒砂岩区
植被恢复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Keywords
feldspathic sandstone area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il moisture
soil nutrients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高原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
毕博
远
韩凤朋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被恢复对毛乌素沙地土壤pH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袁媛
张鹤
武杼华
王钰
毕博
远
韩凤朋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原文传递
3
植被恢复和覆土厚度对砒砂岩区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
张鹤
费洪岩
韩凤朋
王钰
潘若鹏
毕博
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