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与格局演变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明斗 《管理学刊》 CSSCI 2020年第4期17-26,共10页
以长三角城市群26座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市府所在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泰尔指数、变差系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其2008—2017年间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与格局演变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显示:(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处于较... 以长三角城市群26座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市府所在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泰尔指数、变差系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其2008—2017年间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差异与格局演变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显示:(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且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研究区的泰尔指数和变差系数在10年间均呈下降趋势,但区间和区内分别存在着差异,且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差异起着重要作用。(2)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集聚效应,但是Moran’s I指数较低,空间自相关的特征在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格局中表现不明显,其集聚程度低,整体呈弱集聚格局。(3)长三角城市群内大多数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受其经济发展的空间邻近效应和极化效应的影响,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依赖性,呈现集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 空间差异
下载PDF
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的影响——以中越边境带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树高 诸培新 +1 位作者 陆汝成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0-1569,共20页
厘清人—地—业关系是揭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地域异质性规律的理论基础。在探讨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中越边境带广西段和云南段为例,运用转移图谱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城镇、农业... 厘清人—地—业关系是揭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地域异质性规律的理论基础。在探讨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中越边境带广西段和云南段为例,运用转移图谱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演变特征,并利用泰尔指数测度贸易、经济和人口因素对其区域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存在先慢后快的时序化差异,广西段变化速度呈先减后增的“U”型演化特征,云南段呈急剧探底后加速回升的“V”型变化过程。(2)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响应地区发展系统具有本地化差异,抵边地区农业、生态空间频繁转为城镇空间,非抵边地区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互竞加快。(3)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存在西北急东南缓的空间化差异,城镇、农业空间的重心位置西移北进,生态空间重心位置由东南偏西北移动,云南段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强度高于广西段。(4)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的影响逐渐减弱,贸易子系统对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扰动程度高于经济和人口子系统。边境贸易、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塑造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时序、本地和空间差异化特征,调控边境贸易对国土空间的影响是纾缓边境地区空间冲突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三区空间” 区域差异 人地系统 边境地区 中越边境带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和响应过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树高 诸培新 +3 位作者 陆汝成 陈昌玲 罗金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316,共13页
揭示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内在机制对缓解国土空间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在探讨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交互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地学图谱、核密度估计等模型分析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 揭示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内在机制对缓解国土空间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在探讨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交互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地学图谱、核密度估计等模型分析2000—2020年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时空特征,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识别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20 a内城镇空间扩张29559.54 km^(2),迫使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分别减少25162.63、3268.36 km^(2),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互换及其内部结构重组主导国土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速度呈现上游快于中游快于下游的地域分异规律。2)长江经济带城镇、农业和生态功能均值分别由0.129、0.287、0.646提升至0.343、0.456、0.698,中、下游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发展由城镇功能拉动、农业功能推动,上游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发展由生态功能主导、农业功能抬升,国土空间功能演变强度具有下游高于中游高于上游的区域差异特征。3)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具有双向非线性响应关系,城镇空间扩张与其功能扩容呈现“双增”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生态空间收缩与其功能提质呈现“一减一增”的空间负相关性,上、下游国土空间格局与功能演变的响应程度较高,中游地区因面临上游地区城镇、农业功能的虹吸效应和下游地区生态功能的溢出效应,响应程度较低。应以国土空间功能提质、增效、扩容为导向,形成互补、融合、协调的城镇空间开发、农业空间保护、生态空间修复的国土空间格局,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三区空间" 格局演变 功能演变 响应过程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本地—邻地”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诸培新 +1 位作者 张明斗 林树高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3-2046,共14页
精准识别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本地—邻地”研究视角,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 精准识别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本地—邻地”研究视角,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地城市化对本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邻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效应。(2)城市间吸收能力差距会弱化土地城市化对邻地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间的吸收能力差距越小,土地城市化对邻地生态环境质量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越小。(3)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在时间维度上,长期的负向影响效果大于短期;在空间维度上,中西部地区的负向影响效果大于东部地区。因此,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扩张,更新盘活城市中闲置或者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进一步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政府等多元主体在环境治理领域的作用,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以改善土地城市化推进过程的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生态环境质量 空间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原文传递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综合测度与影响因素识别——基于东北三省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明斗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35-43,共9页
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基于DEA-BCC模型对其2007—2016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测度,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除个别城市的效率值低于0. 500以外,其余的为0. 500—1. 000。依据2... 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基于DEA-BCC模型对其2007—2016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测度,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除个别城市的效率值低于0. 500以外,其余的为0. 500—1. 000。依据2007—2016年东北三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均值,将其划分为弱有效增长型和强有效增长型、高有效增长型三种类型,其中4个城市处于弱有效增长型,14个城市处于强有效增长型,16个城市处于高有效增长型。2016年,1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纯技术效率实现了DEA有效,19个城市的规模效率也实现了DEA有效;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城市有20个,规模报酬递增的城市有11个,规模报酬递减的城市有3个。利用Tobit模型对东北三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经济规模、基础设施和科教投入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城市规模和投资水平对其具有负向影响。对于不用的区域而言,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利用效率 成长模式 空间差异
下载PDF
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及一体化建设研究
6
作者 张明斗 《城市》 2020年第4期46-55,共10页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现状及成因的全面解析,基于制度视角从需求的总动力、供给的总动力、阶段性发...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现状及成因的全面解析,基于制度视角从需求的总动力、供给的总动力、阶段性发展动力和持久性发展动力四大维度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论证阐述,并构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运行框架,提出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制度、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制度、城乡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度以及城乡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等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城乡一体化 制度性分割 建设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