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水虻幼虫的耐饥力及饥饿幼虫复食后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1
作者 邓文辉 吴家园 +2 位作者 陈天阳 朱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1-467,共7页
【目的】旨在明确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幼虫的耐饥力及饥饿幼虫复食后的发育、生殖力等生物学特性,为评估饥饿对黑水虻后续发育的影响并指导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日龄或不同体重黑水虻幼虫进行不同时长的饥饿处理,测定... 【目的】旨在明确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幼虫的耐饥力及饥饿幼虫复食后的发育、生殖力等生物学特性,为评估饥饿对黑水虻后续发育的影响并指导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日龄或不同体重黑水虻幼虫进行不同时长的饥饿处理,测定和分析其耐饥力与日龄、百头重的关系;对7日龄幼虫进行不同时长的饥饿处理后再复喂,测定不同饥饿时长对其预蛹出现时间、总预蛹率、预蛹重、成虫繁殖等的影响。【结果】黑水虻幼虫饥饿后的半数致死时间(LT_(50))与日龄成指数关系,与体重呈线性相关。7日龄幼虫的耐饥力较强,LT_(50)超过了50 d,饥饿30 d时存活率仍然达到了95%。百头重小于0.5 g的个体,其LT_(50)小于30 d;百头重在2~2.5 g的个体,其LT_(50)在45~70 d。幼虫超过8日龄时或百头重超过4.5 g时,多数个体在饥饿5 d时就提前进入了后续发育阶段。7日龄幼虫饥饿40 d内复食,其预蛹率未受到影响,但预蛹重显著增加;短期饥饿(0~10 d)对其成虫产卵量无显著影响,长期饥饿(30~40 d)使其成虫产卵量显著下降;饥饿长达30 d以上时,卵孵化率也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明确了不同体重或不同日龄的黑水虻幼虫都具有一定的耐饥力;饥饿幼虫复食后预蛹重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饲养 幼虫 耐饥力 复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苹果花脸和锈果症状伴随的苹果锈果类病毒分离物的分子特性分析
2
作者 查富蓉 王振华 +6 位作者 徐勤耕 陈姣 谌茂秋 王国平 洪霓 徐文兴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3-562,共10页
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 ASSVd)侵染引起苹果花脸病和锈果病,近年来对我国苹果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但造成两种症状差异的分子特性尚不明确。本研究前期从我国山东和山西收集表现花脸和锈果症状的苹果果实样品,进行了克... 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 ASSVd)侵染引起苹果花脸病和锈果病,近年来对我国苹果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但造成两种症状差异的分子特性尚不明确。本研究前期从我国山东和山西收集表现花脸和锈果症状的苹果果实样品,进行了克隆和测序,获得56个ASSVd分子变种的全长核苷酸序列,长度在330~333 nt之间。通过对本研究获得的ASSVd分子变种比对分析及与报道的症状相关分子变种间的比较,表明花脸和锈果症状的ASSVd分子变种之间的一致率为86.9%~100%,变异率为0.0%~13.3%,均有4个主要变异区域(含21个变异位点),位于致病(P)区、P区与左端区(TL)邻接区域及P区与中央保守(C)区的邻接区域,二级结构呈紧凑的棍棒状。选取我国症状相关及国内外其他代表性ASSVd分子变种进行进化分析,显示我国ASSVd分离物分为7个簇(Ⅰ~Ⅶ),且两种不同症状相关分子变种聚在相同簇(Ⅰ、Ⅲ和Ⅵ)。其中,ASSVd簇Ⅰ为优势组群,含有我国新疆及其他地区和希腊及其他国家来源的分离物,推测为原始组群;簇Ⅱ、Ⅳ、V和Ⅶ表现出明显的我国地域专化性,推测为我国分离物的特有进化组群。对比本研究和国内外已报道两种症状相关ASSVd分子变种的核苷酸序列的长度、变异规律和进化关系,显示两种来源分子变种没有明显差异性,表明苹果两种症状之间的差异与ASSVd的分子变异没有相关性,而与苹果品种有关。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苹果花脸病和锈果病的病原分子特性及采用现代分子技术防治该病害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苹果锈果类病毒 苹果花脸病 苹果锈果病 分子特性 进化
原文传递
苹果变色症状伴随相关类病毒的种类、分子特性及与症状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查富蓉 徐勤耕 +6 位作者 陈姣 谌茂秋 王国平 洪霓 王振华 徐文兴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0-818,共9页
长期以来,在苹果果实上较为普遍存在多种变色症状,包括条纹、条斑、斑驳、血色斑点、线纹、花脸、白色圆斑、褪绿环斑、锈斑等症状,疑似为病毒或类病毒引起,但研究较少,与病毒或类病毒侵染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清楚,给防治带来困难。本研究... 长期以来,在苹果果实上较为普遍存在多种变色症状,包括条纹、条斑、斑驳、血色斑点、线纹、花脸、白色圆斑、褪绿环斑、锈斑等症状,疑似为病毒或类病毒引起,但研究较少,与病毒或类病毒侵染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清楚,给防治带来困难。本研究收集表现变色症状的26份苹果果实样品,针对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 ASSVd)、梨泡状溃疡类病毒(pear blister canker viroid, PBCVd)、苹果凹果类病毒(apple dapple fruit viroid, ADFVd)和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 stunt viroid, HSVd)进行RT-PCR检测。针对检测阳性的类病毒进行克隆、测序和分子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10、5和3份样品呈ASSVd、PBCVd和ADFVd阳性,没有检出HSVd。分析症状与类病毒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显示花脸、褪色环斑和部分锈斑症状与ASSVd侵染相关,而白色斑块和白色条斑与ADFVd侵染相关。序列比对分析显示三种类病毒分别在不同区域存在较高的同源性,同源率为38~46%,可分为5个相似的结构区域。进一步采用小RNA深度测序确认表现花脸症状的苹果仅有ASSVd侵染,表明上述症状与ASSVd侵染密切相关。该研究明确了不同变色症状苹果果实内类病毒的种类及其分子特性,该研究可望为果园内类病毒快速诊断提供参考,并为采用现代分子技术防治该类病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变色 花脸 类病毒 苹果锈果类病毒 苹果凹果类病毒
原文传递
昆虫性别决定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4
作者 陈天阳 +2 位作者 邓文辉 邱可睿 朱芬 《华中昆虫研究》 2019年第1期199-206,共8页
为了解昆虫性别决定研究发展态势,运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该领域文献进行数据检索,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相关文献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15年出现一次大增长,主力研究单位为大学。现有文献中,国内以家蚕为材料的研... 为了解昆虫性别决定研究发展态势,运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该领域文献进行数据检索,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相关文献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15年出现一次大增长,主力研究单位为大学。现有文献中,国内以家蚕为材料的研究较多,国际上则是研究果蝇较多,其次是蜜蜂,围绕性别决定机制,性别比例,性别差异等领域的研究比较多。本研究结果为今后昆虫性别决定研究的深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性别 文献题录信息 词频共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