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深度挖掘的弱监督显著性目标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军侠 王星驰 +1 位作者 石德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9-178,共10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大多依赖于大规模标注数据下的监督学习模式,但是,样本的像素级标签存在获取困难、标注成本高的问题。为此,设计一种边缘深度挖掘的弱监督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仅使用图像级类别标签,从输入图像的显著... 基于深度学习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大多依赖于大规模标注数据下的监督学习模式,但是,样本的像素级标签存在获取困难、标注成本高的问题。为此,设计一种边缘深度挖掘的弱监督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仅使用图像级类别标签,从输入图像的显著性目标边缘角度得到能够较准确描述目标轮廓信息的边缘特征图,以生成伪标签对显著性模型进行监督训练。通过粗糙边缘生成模块对显著性目标轮廓特征进行简单标定,用于获取粗糙边缘特征图。在此基础上,利用精细边缘生成模块优化特征以得到精细边缘特征图,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目标的边界信息,在完整刻画轮廓信息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抑制背景噪声。伪标签生成模块基于精细边缘特征图生成像素级伪标签。实验结果表明,相比MSW、MFNet、NSAL等算法,该算法能够准确识别显著性区域,获得的预测图具有较完整的细节信息,其中,在ECSSD数据集上S-measure值和E-measure值相较于第2名NSAL算法分别提高1.1和0.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监督 显著性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图像级类别标签 伪标签
下载PDF
论《三国演义》中“拥刘”倾向的原由
2
作者 郑光亮 《群文天地》 2011年第9期174-175,共2页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它差不多被整个华夏民族一代一代地阅读,甚至连海外的读者也在不停地翻阅。毫不夸张地说,《三国演义》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不仅为文学的殿堂增添一缕芬芳,而且为推动民族精神的高扬。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原由 华夏民族 民族生活 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 文学
原文传递
多尺度特征融合技术在弱信息图像分割的运用
3
作者 《价值工程》 2023年第28期138-140,共3页
针对弱信息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存在类激活图不完整,细节信息丢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弱信息语义分割的模型,其中多尺度类激活图学习机制利用多尺度产生的类激活图进行有效结合,得到更完整的前景区域。多尺度注意... 针对弱信息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存在类激活图不完整,细节信息丢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弱信息语义分割的模型,其中多尺度类激活图学习机制利用多尺度产生的类激活图进行有效结合,得到更完整的前景区域。多尺度注意力学习算法帮助类激活图挖掘到更多前景信息,实现了类激活图互相信息学习。实验上采用了PASCAL VOC 2012[1]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不依赖显著性图的情况下具有较好分割效果和精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全卷积网络 注意力图 弱信息学习
下载PDF
基于相对增益矩阵的微网稳压解耦下垂控制方法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鹏 杨世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1050,共10页
微网灵活多样的运行方式离不开性能良好的控制方法,而微网线路阻抗参数的特殊性给微网控制系统带来了功率耦合问题,影响了微网功率的精确解耦控制。文中引进解耦理论的相对增益矩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提出基于RGA的微网稳压解... 微网灵活多样的运行方式离不开性能良好的控制方法,而微网线路阻抗参数的特殊性给微网控制系统带来了功率耦合问题,影响了微网功率的精确解耦控制。文中引进解耦理论的相对增益矩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提出基于RGA的微网稳压解耦下垂控制方法,量化微网功率模型的耦合情况,进行微网功率模型中被控制量与操作变量的配对重组,并对重组前后的控制系统耦合过程进行分析;在微电源功率接口控制系统中引入虚拟电阻环,从消除耦合通道的角度对微网功率模型进行解耦;深入分析虚拟电阻和控制系统参数对控制系统稳定性以及功率接口输出阻抗的影响。通过电压差反馈环实现了稳压控制,消除了虚拟电阻带来的电压降。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功率解耦 相对增益矩阵 下垂控制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溯源可信查询方法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学旺 冯家琦 +1 位作者 林金朝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54,共13页
针对区块链数据溯源系统中轻节点验证溯源信息时面临的存储问题,引入一种优化Merkle树动态追加性能的数据结构Merkle山脉(Merkle mountain range, MMR),将区块链上完整的区块头存入MMR;提出一种溯源数据高效可信的验证方法,降低了区块... 针对区块链数据溯源系统中轻节点验证溯源信息时面临的存储问题,引入一种优化Merkle树动态追加性能的数据结构Merkle山脉(Merkle mountain range, MMR),将区块链上完整的区块头存入MMR;提出一种溯源数据高效可信的验证方法,降低了区块包含证明所需信息的大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溯源系统的方案,将数据溯源所需的通用模块封装起来,通过接口开放给溯源应用调用。该方案只需轻节点存储一个最新区块的信息,就可以有效地验证溯源信息是否存在于区块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数据溯源 Merkle山脉 MERKLE树
下载PDF
基于相对增益分析的目标函数对角化微网功率解耦控制方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鹏 杨世旺 +1 位作者 王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039-2046,共8页
微网技术可有效整合不同类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优势,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并网发电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有效可行的技术途径。微网多样的运行方式与高质量的电力服务,离不开灵活与稳定的控制系统,而对微电源输出有功、... 微网技术可有效整合不同类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优势,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并网发电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有效可行的技术途径。微网多样的运行方式与高质量的电力服务,离不开灵活与稳定的控制系统,而对微电源输出有功、无功的独立控制问题亟待研究。针对微网线路参数特点引起的有功无功耦合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对增益分析的目标函数对角化微网功率解耦控制方法,将相对增益分析方法应用于低压微网线路功率模型的配对选择,量化控制通道耦合度,应用目标函数对角化的解耦方法,最终实现微网线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解耦方法解决了微网线路功率耦合问题,可实现微网系统有功、无功功率的独立灵活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微电源 相对增益分析 目标函数对角化 功率解耦
下载PDF
面向现货市场出清的条件断面约束模型化处理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云亮 李豹 +5 位作者 罗会洪 袁泉 李鹏 赖晓文 孙宇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19-2829,共11页
文章基于日前现货市场出清的计算流程,对实际电网运行极限单的条件控制断面约束进行分类,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单一变量控制的条件断面、多个变量控制的"与""或"逻辑条件断面的模型化处理方法。将复杂条件控制断面纳入... 文章基于日前现货市场出清的计算流程,对实际电网运行极限单的条件控制断面约束进行分类,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单一变量控制的条件断面、多个变量控制的"与""或"逻辑条件断面的模型化处理方法。将复杂条件控制断面纳入现货市场出清的建模、求解,降低了针对条件断面越限进行校正决策的难度和人工干预程度,增强了调度计划的趋优性,有利于改善极端场景下的节点电价分布情况。基于含条件断面的IEEE118节点系统开展算例分析,将所述模型化处理与常规的后验匹配处理的现货市场出清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了模型化处理方法对发电计划、调度成本、节点电价、计算耗时等方面的影响,由此验证了所提方法有利于增强电网运行控制与现货市场模式之间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断面 现货市场 出清模型 安全约束 调度计划 节点电价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与可信计算的数据交易方案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学旺 +2 位作者 冯家琦 叶财金 付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9-944,共6页
针对当前数据交易过程中数据容易被拷贝的问题以及数据保密的实现,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与可信计算的数据交易方案。首先,利用区块链记录数据信息、交易信息以及数据使用记录,这可帮助数据资产确权以及数据溯源;然后,利用可信计算与加密... 针对当前数据交易过程中数据容易被拷贝的问题以及数据保密的实现,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与可信计算的数据交易方案。首先,利用区块链记录数据信息、交易信息以及数据使用记录,这可帮助数据资产确权以及数据溯源;然后,利用可信计算与加密算法来保证交易数据传输安全;最后,用数据主体与数据需求方提供的算法在可信计算环境中完成计算,之后输出结果并加密返回给需求方。所提方案在确保数据主体不泄露数据的情况下,让需求方可以使用数据进行计算,且通过可信加密保证了传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交易 区块链 数据加密 可信计算 数据溯源
下载PDF
面向现货市场出清的发电计划校正决策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邓韦斯 吴云亮 +3 位作者 孙宇军 李豹 赖晓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72,共9页
边界条件设置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现货市场预出清结果不能满足全部安全约束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校正措施。文中提出了一种消除安全越限的发电计划校正方法。首先对非市场化机组实施安全校正,得到满足全部安全约束的可行解,再通过市场化机... 边界条件设置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现货市场预出清结果不能满足全部安全约束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校正措施。文中提出了一种消除安全越限的发电计划校正方法。首先对非市场化机组实施安全校正,得到满足全部安全约束的可行解,再通过市场化机组的优化得到最终的出清结果。将静态安全域(SSR)的原理应用于非市场化机组的校正。在SSR边界的表述中纳入了机组爬坡约束,利用静态安全距离(SSD)矢量揭示最优校正方向,并基于安全距离灵敏度系数和机组的调节能力,评估各台机组对消除安全越限的有效性。基于此,提出了发电计划校正决策的方法,并在计算流程中考虑了各个时段的校正对相邻时段SSD的影响,以此增强校正优化的效果。以IEEE 118节点系统为例,分析了发电计划校正的结果,以及安全约束限值、机组爬坡能力对安全校正的影响,由此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现货市场 发电计划 静态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灵敏度 有功校正
下载PDF
扁桃的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惠萍 +1 位作者 张玉斌 于翠萍 《河北林果研究》 200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采用基本培养基MS,补加不同浓度的6-BA(6-苄基氨基嘌呤)、KT(激动素)、ZT(玉米素)、IBA(吲哚丁酸)、IAA(吲哚乙酸)、GA3(赤霉素),筛选出适合扁桃茎尖及茎段分化、增殖、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总结出扁桃试管苗移栽的正确方法,为扁桃产业化... 采用基本培养基MS,补加不同浓度的6-BA(6-苄基氨基嘌呤)、KT(激动素)、ZT(玉米素)、IBA(吲哚丁酸)、IAA(吲哚乙酸)、GA3(赤霉素),筛选出适合扁桃茎尖及茎段分化、增殖、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总结出扁桃试管苗移栽的正确方法,为扁桃产业化发展奠定优质种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最佳培养基 快速繁殖
下载PDF
基于μ综合方法的光伏发电系统柔性并入微网的鲁棒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4847-4854,共8页
光伏发电系统受气候环境等条件影响,输出功率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另外,光伏组件、逆变器中的元器件老化等因素使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具有不确定性。为保证光伏发电系统柔性并网技术能满足微网电能质量等技术指标要求,针对微网中气候... 光伏发电系统受气候环境等条件影响,输出功率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另外,光伏组件、逆变器中的元器件老化等因素使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具有不确定性。为保证光伏发电系统柔性并网技术能满足微网电能质量等技术指标要求,针对微网中气候环境变化、元件老化等导致的模型参数摄动对光伏发电系统柔性并网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匹配的光伏发电系统柔性并入微网的μ综合鲁棒控制方法,将包含逆变器等实际被控对象在内的模型匹配问题转化为广义系统,并抽象出不确定块,进一步归结为结构化不确定性问题,通过DK迭代得到μ综合控制器。μ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μ综合控制器可以较好地保证微网中光伏发电柔性并网系统的标称性能和鲁棒性能,满足快速且无冲击的柔性并网要求,有利于微网的稳定可靠运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μ综合鲁棒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微网 Μ综合 模型匹配 参数摄动 鲁棒性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延琴 周冰倩 +3 位作者 刘隋赟昊 董正武 秦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417-8429,共13页
氮沉降改变了草地生态系统的氮(N)素循环过程,由此带来的生态学效应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以乌鲁木齐周边短期围封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氮沉降实验,分析了自由放牧地和围封草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组成,结合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 氮沉降改变了草地生态系统的氮(N)素循环过程,由此带来的生态学效应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以乌鲁木齐周边短期围封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氮沉降实验,分析了自由放牧地和围封草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组成,结合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探讨了氮沉降对短期围封草地土壤微生物组成及酶活性的影响,为该地区放牧草地的保护、恢复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随围封年限的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表明围封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与中国草地平均值相比,该草地土壤碳氮比(C/N)相对较高,碳磷比(C/P)、氮磷比(N/P)相对较低,表明该草地土壤有机质分解良好,有利于土壤碳(C)、磷(P)的释放,而土壤N素较为缺乏。(2)就不同围封年限而言,围封3年草地5—20cm层土壤真菌数量高于其它样地;围封3年草地表层土壤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围封7年草地放线菌数量最多,说明围封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及酶活性的提高。(3)氮素添加对土壤真菌具有抑制作用,N5(4.6gN m^(-2)a^(-1))、N10(9.8gN m^(-2)a^(-1))处理显著增加了各样地土壤细菌数量,氮素添加对围封7年草地0—10cm层土壤放线菌无显著影响,而氮沉降显著增加了其它样地5—20cm层土壤放线菌数量,其中N5、N10处理下促进作用最明显;氮素添加对该草地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均具有促进作用,N5、N10处理促进作用最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氮沉降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短期围封作为一种草地管理手段,对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一定作用,并可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来加速退化草地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短期围封 土壤化学计量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流混合建模与求解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范兴华 谭大鹏 +2 位作者 李霖 王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122,共11页
气-液-固三相流混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重流固耦合动力学问题,颗粒参数与流道物理空间尺度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计算收敛性,强剪切区域的流固双向耦合作用数值建模与网格处理具有较高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气-液-固三相流混合的建... 气-液-固三相流混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重流固耦合动力学问题,颗粒参数与流道物理空间尺度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计算收敛性,强剪切区域的流固双向耦合作用数值建模与网格处理具有较高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气-液-固三相流混合的建模与求解方法.基于流体体积-离散单元耦合模型,建立考虑颗粒运动的三相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动量方程,实现两相流体与颗粒的双向耦合.自主开发用户自定义函数(UDF)通信接口,得到流体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提出了一种多孔相间耦合解法来描述颗粒运动轨迹.以带强剪切的三相流混合过程为例,使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充气条件对流道物理空间内自由表面、速度分布和颗粒悬浮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强剪切和壁面作用可以将流体的切向速度转化为轴向和径向的速度;选择合适的充气速度可以消除自由液面的不稳定性;增加流体的流动速度,对于部分区域颗粒的悬浮提升作用有限.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多相流相间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也可为气-液-固三相颗粒混合生产调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流 固体颗粒 流体体积-离散单元耦合 强剪切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通关藤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覃薇 +5 位作者 华维维 王玉洁 王杨 邓嘉林 蔡曌颖 钱亚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7,17,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和分子对接探讨通关藤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ubMed数据库检索文献,利用化学成分数据库及Swiss ADME筛选通关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药物活性成分靶点。检索疾病数据库得到...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和分子对接探讨通关藤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ubMed数据库检索文献,利用化学成分数据库及Swiss ADME筛选通关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药物活性成分靶点。检索疾病数据库得到胃癌相关靶点,与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后,制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筛选通关藤作用于胃癌的关键靶点蛋白。采用AutoDock及PyMOL对关键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关键蛋白富集分析,结合两者结果预测通关藤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后共得到通关藤有效活性成分36个,作用于胃癌的靶点116个,预测通路与ErbB、VEGF、EGFR、PI3K/Akt等相关。结论通关藤可能通过影响SRC、PTK2、HSP90AA1等关键蛋白调节PI3K/Akt、Ras/Raf/MEK/ERK、SRC/FAK等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胃癌的侵袭与转移,起到治疗胃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关藤 胃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甘薯联合收获机高度自适应集薯装置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鲍国丞 王公仆 +6 位作者 胡良龙 杨薇 申海洋 徐效伟 吴稳 陈文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3,共10页
甘薯收获是甘薯生产中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环节。为了解决甘薯联合收获机集薯环节存在伤薯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该研究开展了高度自适应集薯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搭建。系统及结构设计充分考虑物料物理性状及作业... 甘薯收获是甘薯生产中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环节。为了解决甘薯联合收获机集薯环节存在伤薯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该研究开展了高度自适应集薯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搭建。系统及结构设计充分考虑物料物理性状及作业过程中的运动学与力学特性,通过新的集薯方式以满足落薯高度自适应、集薯装筐和自动卸料换筐等作业要求。通过落薯高度自适应功能减小并控制薯块下落的高度达到有效减少甘薯伤薯率与破皮率的目的。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以清选平台转速、落薯机构转速和落薯设定高度为试验因素,开展三因素三水平Box-Benhnken试验,以伤薯率、破皮率、微破率和损伤率为试验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后获得装置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清选平台转速108.07 r/min、落薯机构转速74.75 r/min、落薯设定高度18.15 cm。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为:伤薯率0.39%、破皮率0.54%、微破率22.93%和漏薯率0.54%,各评价指标与模型预测值相近。研究结果可为甘薯联合收获机高度自适应集薯装置进一步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优化 甘薯联合收获 高度自适应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长江流域产水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文敏 杨睿瀚 +4 位作者 贾冠宇 李毅 沈守云 李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011-7027,共17页
长江流域产水功能是流域水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安全防护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产水量是指示区域水环境功能的重要生态指标,探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对于深化和揭示土地利用对水环境功能的效应有重要意义。研究... 长江流域产水功能是流域水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安全防护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产水量是指示区域水环境功能的重要生态指标,探讨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对于深化和揭示土地利用对水环境功能的效应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多元统计方法与InVEST模型产水模块探讨了产水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模式,以及影响区域产水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90年至2015年,长江流域平均产水量呈西北低、东南高、中游>下游>上游的空间分布规律,子流域间的产水空间差异程度呈加剧趋势;2.从总产水量来看,洞庭湖、鄱阳湖和金沙江为主要贡献流域,贡献了总产水量的50%,且农用地与林地为主要土地贡献类型;3.由于长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配置的转变,产水量的响应呈土地类型上的多样性,表现为农用地、草地、未利用地对产水变化具有正向协同效应,而林地和水域具有负向协同效应,建设用地对产水的响应不明显;4.影响产水功能的主要驱动力为建设用地、水域、人口密度、国民生产总值、降雨,农用地、植被覆盖、温度为潜在驱动力,未来长江流域产水功能的调控需要重视不同子流域间产水量的空间异质性与土地利用配置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产水功能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因素 InVEST模型
下载PDF
增温对冬小麦根系残体及秸秆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君 陈书涛 +3 位作者 张婷婷 刘仲旺 王朝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2-480,共9页
研究增温条件下冬小麦根系残体和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系数的变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为探讨农田土壤-作物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长期响应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为研究一个生长季的昼夜连续增温对冬小麦根系残体及秸秆分解系数以及... 研究增温条件下冬小麦根系残体和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系数的变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为探讨农田土壤-作物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长期响应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为研究一个生长季的昼夜连续增温对冬小麦根系残体及秸秆分解系数以及分解后土壤酶活性等理化性质的影响,采集田间经过一个生长季昼夜增温处理的根系残体(W-根)和秸秆(W-秸秆)以及不增温处理(对照)的根系残体(CK-根)和秸秆(CK-秸秆),设置W-根、W-秸秆、CK-根、CK-秸秆的4个添加处理,每个处理设置4个添加水平(0.3、0.6、0.9、1.2g),将这些根系残体和秸秆添加到土壤中进行培养瓶培养,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土壤CO_2排放量及培养后的pH、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脲酶活性、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CO_2排放量与残体添加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线性方程的斜率即代表了不同残体的分解系数。W-根的分解系数为(0.269 9±0.008 0) mg?g^(-1)?g^(-1),显著高于CK-根的分解系数(0.240 7±0.009 0) mg?g^(-1)?g^(-1);而W-秸秆的分解系数为(0.257 3±0.003 0) mg?g^(-1)?g^(-1),CK-秸秆的分解系数为(0.258 7±0.015 0) mg?g^(-1)?g^(-1),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下土壤CO_2排放量随土壤pH的增大而极显著(P<0.001)减小,随土壤DOC含量的增大而极显著(P<0.001)增大。不同处理下土壤CO_2排放量与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存在极显著(P<0.001)的自然对数回归关系,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可解释75.7%(R^2=0.757)、80.3%(R^2=0.803)、92.7%(R^2=0.927)的土壤CO_2排放量的变异。研究表明,增温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根系残体的分解系数,但对冬小麦秸秆的分解系数无显著影响。根系残体和秸秆在土壤中分解所释放的CO_2量与酶活性存在自然对数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根系残体 秸秆 分解特性 土壤CO2排放
下载PDF
PNN测井清污混注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学娟 单沙沙 +1 位作者 孔雪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9-685,共7页
过套管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技术通过测量未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数量来识别流体性质,解决了水淹层电性测井响应不明显以及中子寿命测井受伽马本底影响的问题。本文引入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选择、交叉、变异概率的设定以及在标准层中... 过套管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技术通过测量未被地层俘获的热中子数量来识别流体性质,解决了水淹层电性测井响应不明显以及中子寿命测井受伽马本底影响的问题。本文引入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选择、交叉、变异概率的设定以及在标准层中选取初始种群的方法,有效消除了多种非地质因素的影响,得到解释参数最优解;针对研究区块清污混注导致混合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的特点,提出变参数PNN解释方法,分小层计算混合地层水宏观俘获截面,达到准确识别水淹层、大幅度提高剩余油饱和度计算精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N测井 水淹层 剩余油饱和度 自适应遗传算法
下载PDF
核电机组参与调峰的双市场联合经济调度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加喜 莫若慧 +4 位作者 毛李帆 何勇琪 赵燃 赖晓文 《广东电力》 2020年第2期63-70,共8页
面对我国电力系统调峰压力日益严峻以及核电快速发展的现况,迫切需要调用核电机组的调峰能力。为此提出考虑核电机组调峰的联合市场机制,将电能量市场和调峰市场的2种市场竞价相结合;继而基于分档分方式运行模式和“错位相当”调峰档报... 面对我国电力系统调峰压力日益严峻以及核电快速发展的现况,迫切需要调用核电机组的调峰能力。为此提出考虑核电机组调峰的联合市场机制,将电能量市场和调峰市场的2种市场竞价相结合;继而基于分档分方式运行模式和“错位相当”调峰档报价机制的设计,构建考虑核电机组调峰的双市场经济调度模型,提出了价格和机组出力共同主导的二次计算出清方法,既缓解了核电机组调峰服务性能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又避免了单一市场同类机组的出清绝对优势,实现了火电机组与核电机组的最优联合发电调度;最后采用IEEE 39节点算例系统,验证了所提机制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机组 双市场 经济调度 错位相当 二次计算
下载PDF
基于改进Hilbert-Huang变换的谐波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婉娉 +1 位作者 李鹏 白寅凯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640,共5页
指出准确、实时地对进行谐波检测是谐波治理的重要前提。提出了采用改进HHT对电力系统的谐波信号进行检测,该方法提出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与镜像延拓相结合对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出现的端点效应进行改进,从而使得到的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值... 指出准确、实时地对进行谐波检测是谐波治理的重要前提。提出了采用改进HHT对电力系统的谐波信号进行检测,该方法提出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与镜像延拓相结合对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出现的端点效应进行改进,从而使得到的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值具有了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希尔伯特-黄变换 支持向量回归机 经验模态分解 镜像延拓 端点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