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泊沉积物粒度多组分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125
1
作者 志强 秦小光 +1 位作者 吴金水 宁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5-353,共9页
利用高分辨率激光粒度仪MS2000对安固里淖、三台河以及长江等多个地点湖泊和河流沉积物样品细粒部分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总结了其粒度分布特征及组分间差异并讨论了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1)湖泊沉积物粒度一... 利用高分辨率激光粒度仪MS2000对安固里淖、三台河以及长江等多个地点湖泊和河流沉积物样品细粒部分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总结了其粒度分布特征及组分间差异并讨论了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1)湖泊沉积物粒度一般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分布特征,其受控于水动力强度和搬运方式等因素。2)粒度分布最多可有6个组分(中值粒径范围分别为①〈1μm,②2—10μm,③10—70μm,④70~150μm,⑤150—700μm,⑥〉700μm),其中前4个组分属悬浮组分(③组分是流域内风成作用强弱的判别标志),⑤为跳跃组分,⑥为滚动组分,整体分选性差。3)据粒度分布特征可分为湖滨、过渡和湖心三相,三相间粒度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同时又存在此消彼长的良好过渡关系。湖滨相以④组分为优势组分,该组分含量越高,指示沉积物越靠近湖滨;过渡相④组分含量随距湖心距离靠近而减小,但②组分含量却在逐渐增加;湖心相以②组分占主导优势,该组分含量越高,指示沉积物越靠近湖心。4)湖相沉积物受湖滨拍岸浪和湖心波浪的影响而产生了明显的粒度分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粒度 多组分特征 成因机制
下载PDF
饱水砂岩动态强度的SHPB试验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王斌 李夕兵 +3 位作者 尹土兵 马春德 志强 李志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3-1009,共7页
采用改进的φ75mm杆径SHPB试验装置,对长径比为0.5的开阳磷矿砂岩进行自然风干和饱水状态下的冲击压缩试验,对比INSTRON材料试验机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作用下饱水砂岩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同于其静态应力–应变关系,中应变率加载... 采用改进的φ75mm杆径SHPB试验装置,对长径比为0.5的开阳磷矿砂岩进行自然风干和饱水状态下的冲击压缩试验,对比INSTRON材料试验机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作用下饱水砂岩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同于其静态应力–应变关系,中应变率加载条件下饱水砂岩动态强度与风干砂岩的动态强度相近,这与静载条件下饱水砂岩强度降低的结果相反;风干砂岩动态屈服应力与其静态相近,饱水砂岩动态屈服应力比其静态下的结果提高近2倍,表现出比自然风干砂岩更强的应变率敏感性;水对砂岩动态破坏效果有影响,自然风干砂岩比饱水砂岩受冲击破坏更为严重;冲击载荷作用下,饱水砂岩动态强度应考虑其自由水黏度及Stefan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冲击动力学 SHPB试验 饱水砂岩 岩石动态强度
下载PDF
铜山龟山二号西汉崖洞墓 被引量:53
3
作者 尤振尧 贺云翱 志强 《考古学报》 1985年第1期119-133,152-153,共17页
龟山位于徐州市西北约9公里,是一座高约三、四十米的石灰岩山,因南北呈椭圆形起伏,形状似龟,故名。其南旁另有一座小山,形状与龟山相似,当地称为"小龟山"。现属铜山县拾屯公社所辖。1972年6月,我院曾在龟山的西麓中部,发掘一... 龟山位于徐州市西北约9公里,是一座高约三、四十米的石灰岩山,因南北呈椭圆形起伏,形状似龟,故名。其南旁另有一座小山,形状与龟山相似,当地称为"小龟山"。现属铜山县拾屯公社所辖。1972年6月,我院曾在龟山的西麓中部,发掘一座西汉竖井式崖洞墓,(原未编号,现补编为龟山一号墓),出土一批珍贵的器物,其中有"楚私官"、"御食官"、"文后家官"、"丙长翁主"等铭刻铜器,故推定此墓为西汉中期与楚国诸侯王家族有关的墓。1981年2月,当地在一号墓南边采石时,又发现另一座西汉横穴式崖洞墓,即这次发掘的墓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中期 龟山 崖洞 墓葬 长方形 过道 南京博物院 铜山县 发掘 出土
原文传递
循环冲击载荷作用下砂岩破坏模式及其机理 被引量:49
4
作者 金解放 李夕兵 +1 位作者 王观石 志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53-1461,共9页
利用岩石动静组合加载SHPB试验装置对不同静载砂岩试件进行循环冲击试验,研究其破坏模式。在研究岩石试件界面摩擦力的基础上,对不同静载作用下岩石试件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应力波斜入射到微裂纹时的作用效应,探索具有一定静载的... 利用岩石动静组合加载SHPB试验装置对不同静载砂岩试件进行循环冲击试验,研究其破坏模式。在研究岩石试件界面摩擦力的基础上,对不同静载作用下岩石试件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应力波斜入射到微裂纹时的作用效应,探索具有一定静载的岩石在循环冲击作用下的破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具有三轴静载的试件,应力波在其最大剪应力所在平面进行斜入射时优先破坏。在循环冲击载荷作用下,具有轴向静载的岩石在破坏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端部效应,而没有轴向静载的岩石则没有端部效应;静载荷的组合形式对岩石在循环冲击作用时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大;无静载荷作用时,岩石在循环冲击时逐步破坏成几块,破裂面平行于纵向面,属于张应变破坏;只有轴向静载作用时,岩石试件第1次破坏形成共轭双曲线型破裂面,进而在入射界面处发生破坏,破坏都属于张剪破坏;具有三轴静载作用时,由于轴向静载的不同,岩石最终破坏成圆锥台、圆锥体和V型锥体,破坏属于拉剪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冲击 破坏模式 破坏机理 应力波 微裂纹
下载PDF
开挖扰动下高应力岩体的能量演化与应力重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邹洋 李夕兵 +2 位作者 周子龙 尹土兵 志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77-1684,共8页
为揭示深部灾害发生机理,探讨各因素对开挖扰动效应的影响机制,利用离散元PFC软件建立不同原岩应力状态及不同开挖断面下的开挖模型。通过显式计算得到不同情形下高应力岩体在开挖扰动中的动能释放曲线,并以曲线峰值及最终稳定值,分别... 为揭示深部灾害发生机理,探讨各因素对开挖扰动效应的影响机制,利用离散元PFC软件建立不同原岩应力状态及不同开挖断面下的开挖模型。通过显式计算得到不同情形下高应力岩体在开挖扰动中的动能释放曲线,并以曲线峰值及最终稳定值,分别作为评判开挖扰动程度及开挖系统稳定性的能量指标,利用该组指标分析表明在原岩应力接近静水压力状态、采用圆形断面开挖时扰动效应最小;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到不同开挖断面及不同原岩应力状态下高应力岩体应力重分布的一般规律,并以开挖卸载的角度重视应力重分布这一过程,最终揭示了原岩应力状态及开挖断面几何形态对应力重分布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挖 能量演化 应力重分布
下载PDF
2008年以来中国5次典型地震事件诱发地质灾害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43
6
作者 志强 陈红旗 +2 位作者 褚宏亮 徐永强 赵无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9-302,共14页
地震触发地质灾害主控因素的厘定是研究地震地质灾害和灾后应急救援响应的关键问题。笔者在野外典型地震滑坡实地调查和室内图件分析的基础上,以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岷县漳县地震和彝良地震触发的... 地震触发地质灾害主控因素的厘定是研究地震地质灾害和灾后应急救援响应的关键问题。笔者在野外典型地震滑坡实地调查和室内图件分析的基础上,以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岷县漳县地震和彝良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地震地质灾害主控因素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展布特征主要受控于发震断裂的活动性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震区地形坡度和高差、距断裂带和水系的距离等4个方面。地震型地质灾害主要沿地震断裂带呈带状分布,逆冲型地震较走滑型地震诱发的高位、高速远程滑坡数量多,方量大,危害严重。(2)地震震级越大,极震区地形坡度越陡,地层风化破碎越严重,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就越大,造成的危害也更加严重,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区。(3)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地震烈度等级大小无必然联系,部分低烈度区因处于高山峡谷区而灾害频发。因此,震后地质灾害排查要充分利用地震地质灾害的成灾模式和成灾规律,震中区和地震高烈度区不一定是地质灾害极易发区。地震型地质灾害主控因素的分析为震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范围预测及为灾后减灾应急响应方案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质灾害 诱发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42
7
作者 志强 李瑞敏 +7 位作者 李小磊 孟晖 刘琼 杨楠 王轶 仝晓霞 李春燕 高萌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3-1115,共13页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单要素到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约束条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承载能力主要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即萌芽奠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单要素到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约束条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承载能力主要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即萌芽奠基阶段、应用探索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详细讨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现状及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最后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情景模拟和实践应用等四个层次指出了未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建立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是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承载能力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地表基质分类及调查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志强 秦小光 +4 位作者 张蜀冀 卫晓锋 侯红星 何泽新 鲁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4,共7页
地表基质分类研究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而厘清地表基质的科学内涵、时空展布特征、支撑服务目标及调查精度等是开展调查的前提条件。文章充分借鉴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等学科分类和图件表达方式,综... 地表基质分类研究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而厘清地表基质的科学内涵、时空展布特征、支撑服务目标及调查精度等是开展调查的前提条件。文章充分借鉴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等学科分类和图件表达方式,综合岩石、砾石、沙、土壤等的物质组成、成因类型、地貌形态和粒度质地等,初步将地表基质的类型划分为四个层级,并提出了地表基质层的物质组成、成因属性和研究深度范围,指出了未来开展地表基质调查和编图的主要方向,结果为地表基质统一分类体系构建和全国范围开展的地表基质调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基质层 地表覆盖层 风化壳 调查精度 分类研究
下载PDF
动压巷道多次扰动失稳机理及开采顺序优化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李家卓 张继兵 +3 位作者 侯俊领 王磊 志强 李传明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9-445,共7页
应用计算机模拟、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煤层群开采条件下的张集煤矿1113(1)工作面轨道巷多次扰动失稳机理,并对煤层群邻近层多工作面回采顺序进行了数值计算,再现了不同开采顺序下的底板动压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环境。研... 应用计算机模拟、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煤层群开采条件下的张集煤矿1113(1)工作面轨道巷多次扰动失稳机理,并对煤层群邻近层多工作面回采顺序进行了数值计算,再现了不同开采顺序下的底板动压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环境。研究表明:目前采用的邻近层交错同采方式,1113(1)工作面轨道巷失稳的力学本质为,本工作面回采活化了已破坏的上覆层间似连续-非连续-散体结构,加剧了工作面前方受多重采动影响的轨道巷浅部高应力环境下的大范围持续强变形,突出表现为巷道底鼓强烈;回采顺序显著影响煤层群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下行开采下伏回采巷道受扰动程度最低,巷道变形及围岩破坏范围最小;邻近层对应同采,下伏工作面轨道巷受上覆工作面底板聚压影响区高应力、巷道开挖、本工作面开采扰动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巷道围岩破坏范围最大、变形最严重。煤层群开采采区设计中应尽量采用下行开采,同时避免或减少巷道受多次采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巷道 多次扰动 失稳机理 开采顺序
原文传递
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上游巨型滑坡特征及形成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志强 程国明 +2 位作者 胡贵寿 魏刚 王运青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51,共11页
滑坡发育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是近年来滑坡灾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以我国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上游的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发育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气候演变对巨型滑坡发育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1)大型... 滑坡发育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是近年来滑坡灾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以我国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上游的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发育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气候演变对巨型滑坡发育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1)大型古滑坡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多期性和时段性,大区域滑坡的广泛发育与全球古环境变化的暖湿间冰期之间呈现良好的一致性关系。(2)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380km的干流河段内发育有大小滑坡205个,滑坡堆积物的残留总方量为78.1×10^8m^3,其中巨型滑坡15个,占滑坡总数的7.3%。(3)干流区内发育有3期滑坡,其中早期滑坡多披覆于黄河Ⅲ~Ⅳ级阶地,光释光年龄显示其发生于M IS-3时期;晚期滑坡多披覆于黄河Ⅱ级阶地,发育于距今约5kaB.P.左右的全新世暖期,现代滑坡披覆于黄河Ⅰ级阶地,多为早期滑坡前缘因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次级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巨型滑坡 黄河上游 滑坡特征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循环冲击下波阻抗定义岩石损伤变量的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金解放 李夕兵 +1 位作者 志强 邹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85-1393,1410,共10页
在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系统上,对有轴向预应力的岩石进行循环冲击时无法测量其声波波速,以致于不能用声波波速值的变化研究此过程中岩石的损伤演变特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岩石波阻抗定义其损伤变量的方法。在理论上证明裂隙岩石的密度和纵波... 在动静组合加载试验系统上,对有轴向预应力的岩石进行循环冲击时无法测量其声波波速,以致于不能用声波波速值的变化研究此过程中岩石的损伤演变特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岩石波阻抗定义其损伤变量的方法。在理论上证明裂隙岩石的密度和纵波波速间具有良好的正向相关性,在同一损伤过程中,岩石的波阻抗与其纵波波速的相对变化量接近,根据密度和纵波波速都能反映岩石损伤的现实,得出基于岩石波阻抗定义岩石损伤的方法是可行的结论,并给出其定义损伤变量的表达式。根据一维应力波理论,推导出由入射波和反射波或透射波求解波阻抗的表达式。对利用霍布金森压杆装置进行试验时应力波在岩石试件两界面间多次透反射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由试验数据计算循环冲击过程中岩石波阻抗的方法。对岩石试件进行了无初始应力的循环冲击试验,测量了岩石在每次冲击后的纵波波速,得出了基于波阻抗和纵波波速定义的损伤变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的结论,并分析了二者之间有差别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射能大小接近的循环冲击过程中,利用波阻抗定义岩石损伤变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波阻抗 损伤变量 循环冲击 动静组合加载
下载PDF
轴压和循环冲击次数对砂岩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金解放 李夕兵 +1 位作者 志强 杜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3-930,共8页
利用岩石动静组合加载SHPB试验装置,研究不同轴压的岩石在循环冲击过程中动态强度和变形特性。首先,对具有不同轴压的岩石进行循环冲击;进而考察了在循环冲击过程中岩石的典型动态应力-应变曲线;最后,研究轴压和循环冲击次数对岩石动态... 利用岩石动静组合加载SHPB试验装置,研究不同轴压的岩石在循环冲击过程中动态强度和变形特性。首先,对具有不同轴压的岩石进行循环冲击;进而考察了在循环冲击过程中岩石的典型动态应力-应变曲线;最后,研究轴压和循环冲击次数对岩石动态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加载段和第2卸载段的变形模量、峰值应力、恢复的应变与峰值应变之比和恢复的应力与临界卸载应力之比值逐渐降低;平均应变率、峰值应变、第1卸载段的变形模量以及单位体积吸收能逐渐增大。当轴压为其单轴抗压强度的22%,51%和65%时,岩石对外部冲击载荷的抵抗能力与冲击次数间的关系整体上呈现"平缓发展—急剧下降",当轴压为0或为其单轴抗压强度的87%时,岩石抵抗冲击的能力随冲击次数的增加基本呈现匀速降低的趋势。当轴压为其单轴抗压强度的22%时,抵抗外部循环冲击载荷的能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冲击 强度劣化 累积损伤 临界卸载应力
下载PDF
超声刀用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云 志强 唐睿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10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用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326例,选取同期传统手术312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等指标。结...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用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326例,选取同期传统手术312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超声刀组单侧甲状腺叶切除和次全切/全切手术时间分别为(41±13.0)min和(55±16.6)min,传统组为(65±21.7)min和(84±19.4)min,超声刀组平均缩短约27min(P<0.01)。切口长度超声刀组平均4.2cm,比传统组减少2.7cm(P<0.01)。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有2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低钙性抽搐,传统组有1例喉返神经麻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其他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甲状腺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扎龙湿地的形成背景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被引量:32
14
作者 志强 秦小光 +1 位作者 刘嘉麒 裘善文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8,138,139,共9页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为乌裕尔河下游尾闾湖形成的苇草湖沼。作者通过野外调查、表土样品粒度对比和遥感影像分析,探讨了湿地形成演化的地质环境背景,分析了扎龙湿地与嫩江、沙地的成因联系。研究认为齐齐哈尔-大庆沙地由北西走向...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为乌裕尔河下游尾闾湖形成的苇草湖沼。作者通过野外调查、表土样品粒度对比和遥感影像分析,探讨了湿地形成演化的地质环境背景,分析了扎龙湿地与嫩江、沙地的成因联系。研究认为齐齐哈尔-大庆沙地由北西走向的纵向沙垄和低洼盐碱带组成,与科尔沁沙地一起构成了一个NE向展布的沙带,可能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时期。其后嫩江进入沙地,对沙地进行改造,在扎龙地区留下众多牛轭湖。后期由于构造抬升嫩江河道西迁,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其尾闾湖最后演化成为现在的扎龙湿地。因此扎龙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为:风成沙地形成→嫩江改造、破坏沙地→嫩江西迁、乌裕尔河分流→扎龙尾闾湖形成→扎龙尾闾湖退化、湿地形成。因此扎龙湿地与连环湖是在风成沙丘上形成的沼泽地,是整个嫩江流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一个关键区。一旦湿地消失,将导致这个地区的盐碱化和沙漠化,对附近的齐齐哈尔和大庆两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TM影像 形成与演化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承德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 被引量:30
15
作者 志强 卫晓锋 +7 位作者 刘文波 李霞 邢英梅 陈亮 王瑞丰 杨瑞 马光伟 彭超 《中国地质调查》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外调查与勘察、室内评价与编图等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①基本查清了承德市水、土、地质遗迹、生态等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环境本底条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林草湿地等地质问题及潜在风险;②从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综合调查评价、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新格局打造和林果业种植结构优化等方面,探索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地质支撑服务模式;③基本查明了地质建造对农业和生态格局的控制关系,据此提出了耕地资源和植树造林的优选区域;④以双滦区为例,探索了地表基质层的分布特征,为宜林、宜耕、宜草提供了理论基础;⑤提出了基岩山区矿泉水成因模型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调查评价工作方法。该工程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综合地质调查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 承德
下载PDF
“4·20”芦山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与“5·12”汶川地震对比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志强 赵无忌 +1 位作者 褚宏亮 孙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5-1156,共12页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30.3°N,103.0°E)发生了Ms7.0级强烈地震,其是继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特大地震后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又一次破坏性地震。文章分析了"4·20"芦山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基本...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30.3°N,103.0°E)发生了Ms7.0级强烈地震,其是继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特大地震后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又一次破坏性地震。文章分析了"4·20"芦山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典型案例,并与"5·12"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次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区断裂带活动性质、地貌特征、地形坡度、地震烈度等对崩塌滑坡的影响,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①芦山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滚石)、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四类,与汶川地震诱发灾害相比数量少,规模小,主要以中小型浅表层滑坡崩塌为主,且主要集中在高陡边坡和高山峡谷区;②芦山地震区宝兴县冷木沟和校场沟泥石流和2010年甘肃舟曲三眼峪、罗家峪泥石流灾害具有极为相似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孕灾条件;③芦山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机制主要有:拉裂-崩滑-碰撞-铲刮-碎屑流、拉裂-崩落、震动-降雨-崩塌(滑动)-泥石流、震动-抛掷(滚动)四种,震后地质灾害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耦合叠加的结果;④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因其震级、断裂带性质及破碎程度、地形地貌等差异诱发的地质灾害存在明显的异同点,灾害类型基本相同,而方量、数量、危害等方面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汶川地震 地质灾害 基本特征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向太阳索取——中国太阳光-热与光-电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5
17
作者 志强 孟宪淦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5-588,共14页
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已有25年光 热研究历史。10年来,太阳热水系统的生产发展迅速。2002年各种太阳热水系统销售约1000万m2,主要是获得生活热水,一些其他的应用正在研究与开发。光 电研究与开发已有30多年了,应用在卫星、灯塔和通... 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已有25年光 热研究历史。10年来,太阳热水系统的生产发展迅速。2002年各种太阳热水系统销售约1000万m2,主要是获得生活热水,一些其他的应用正在研究与开发。光 电研究与开发已有30多年了,应用在卫星、灯塔和通信等领域。2002年一个巨大的国家项目"送电到乡"的实施,完成了17MWp,这加速了我国的光 电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热转换 太阳热水系统 光伏
下载PDF
轴压和围压对循环冲击下砂岩能量耗散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金解放 李夕兵 +1 位作者 志强 尹土兵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96-3102,3109,共8页
利用动静组合加载试验装置,对具有不同轴压和围压的砂岩进行循环冲击试验,研究循环冲击过程中砂岩单位体积吸收能的变化特性、单位体积吸收能与平均应变率的关系以及轴压和围压对循环冲击作用下岩石能量耗散的影响。围压分别设置为4、8... 利用动静组合加载试验装置,对具有不同轴压和围压的砂岩进行循环冲击试验,研究循环冲击过程中砂岩单位体积吸收能的变化特性、单位体积吸收能与平均应变率的关系以及轴压和围压对循环冲击作用下岩石能量耗散的影响。围压分别设置为4、8、10、12 MPa等4个系列,轴向静载荷分别设置为49、84、105、125 MPa等4个系列,入射杆上的入射波峰值大小近似相等,入射能大小为230 J。研究结果表明,砂岩单位体积吸收能随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应变率和单位体积吸收能具有良好的正线性关系,围压从低到高增加过程中,二者间拟合直线的斜率K随轴压增加的变化关系为"增加-基本不变-减小"。当轴压较小时,K随围压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轴压越小K由上升到下降转折点处的围压越大;当轴压增加到125 MPa时,K随围压的增加始终降低。研究结果为具有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工程岩体爆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冲击 轴压 围压 能量耗散 影响
下载PDF
四川都江堰三溪村“7·10”高位山体滑坡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志强 徐永强 赵无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2013年7月10日上午10时,四川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受极端暴雨影响发生高位山体滑坡灾害,滑坡-碎屑堆积体方量超过150×10~4m^3,其中1#滑坡-碎屑堆积体长度1.26km,造成三溪村一组重大人员伤亡。笔者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研究分析的... 2013年7月10日上午10时,四川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受极端暴雨影响发生高位山体滑坡灾害,滑坡-碎屑堆积体方量超过150×10~4m^3,其中1#滑坡-碎屑堆积体长度1.26km,造成三溪村一组重大人员伤亡。笔者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都江堰三溪村滑坡的基本特征,研究了其启动运动机制和滑动速度,主要认识如下:(1)该滑坡为一处高位山体滑坡,后缘白垩系砂砾岩地层高速滑动后剧烈撞击-铲刮-偏转后铲动坡体上的松散堆积层而形成高位山体滑坡-碎屑流灾害。(2)根据滑坡的运动及堆积特征,将1#滑坡划分为砂砾岩滑动区、碰撞铲刮区和碎屑流堆积覆盖区3部分。(3)7月8日8时至10日8时,中兴镇三溪村的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都江堰市3d的降雨量相当于该地区年降雨总量的44.1%),直接触发了滑坡的发生。(4)三溪村滑坡的发生受2008年汶川地震、特殊的岩土体性质、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极端暴雨事件的综合影响,地震、地形为其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极端暴雨事件为其直接诱发因素。(5)建议加强高位山体滑坡的研究,尤其是远程滑坡-碎屑流的早期识别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溪村 高位山体 滑坡
下载PDF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光-热性能 被引量:20
20
作者 志强 唐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从能量平衡方程导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 3个光 热性能参数 ,即热损系数ULT、闷晒太阳曝辐量H和空晒性能参数Y与真空集热管的罩管玻璃的太阳透射比τ、选择性吸收表面的太阳吸收比α、发射比ε、和集热管内的气体压强p ,以及太阳辐... 从能量平衡方程导出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 3个光 热性能参数 ,即热损系数ULT、闷晒太阳曝辐量H和空晒性能参数Y与真空集热管的罩管玻璃的太阳透射比τ、选择性吸收表面的太阳吸收比α、发射比ε、和集热管内的气体压强p ,以及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和真空太阳集热管的几何尺寸等函数关系。理论计算的真空太阳集热管的 3个热性能参数与实验的结果比较一致。上述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光 热性能参数已经被国家标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GB/T 170 49- 1997)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损系数 闷晒太阳曝辐量 空晒性能参数 太阳集热管 能量平衡议程 光-热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