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米替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胃动力的作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开光 胡运彪 +4 位作者 王承党 杨仁松 王巧民 郑邦海 《胃肠病学》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排空和胃电特性以及阿米替林对FD的疗效。方法:用双同位素标记SPECT技术和体表胃电图检测42例FD患者服用小剂量阿米替林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FD组和对照组液相排空曲线相似,半排空时间...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排空和胃电特性以及阿米替林对FD的疗效。方法:用双同位素标记SPECT技术和体表胃电图检测42例FD患者服用小剂量阿米替林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FD组和对照组液相排空曲线相似,半排空时间(T50)差异无显著性;FD组因相T50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胃电节律紊乱率及餐后振幅降低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阿米替林治疗4周后,FD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但胃排空异常率及胃电节律无明显改善。结论:阿米替林可能是通过降低胃肠神经的敏感性,而不是通过改善胃排空率或胃电节律发挥作用。临床使用阿米替林以改善FD症状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阿米替林 胃排空 胃电图描记
下载PDF
疣状胃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西平 王巧民 +3 位作者 郑帮海 任学雷 杨仁松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11-112,共2页
目的:检测疣状胃炎患者(n=3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并与10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n=16)比较。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胃粘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以确定是否有Hp感染,用流... 目的:检测疣状胃炎患者(n=3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并与10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n=16)比较。方法:所有患者均通过胃粘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以确定是否有Hp感染,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疣状胃炎和Hp感染的浅表性胃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结果:疣状胃炎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者(P<0.01);与Hp感染的浅表性胃炎比较,疣状胃炎CD_3+、CD_8+降低以及CD_4+/CD_8+比值增加(P<0.01,P<0.05)。疣状胃炎中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比较CD_8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疣状胃炎发病可能有免疫因素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浅表性胃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幽门螺杆菌 免疫
原文传递
合肥地区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巧民 吴正祥 +4 位作者 郑邦海 张开光 丁西平 张明黎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临床特征,探索影响FD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病例对照及多种精神量表调查收集FD的可疑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FD患病率为8.3%,性别上无差异(P>0.05)。临床症状以上腹饱胀、早...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临床特征,探索影响FD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病例对照及多种精神量表调查收集FD的可疑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FD患病率为8.3%,性别上无差异(P>0.05)。临床症状以上腹饱胀、早饱为多,临床分型以运动障碍型为多(65.9%),病情轻,病程短,就诊率低。FD伴HP感染率47.7%。大学生的FD发病与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家族史(有消化不良及消化性溃疡)明显相关(P=0.000及P=0.011)。社会心理状态调查显示大学生FD患者也是一类易焦虑的人群。不良生活事件、负性社会经历及消极应对方式对FD发生可能有一定影响。结论FD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运动障碍型为多。心理社会及家族因素可能对大学生FD发生有一定影响。防治重点应是加强应对指导、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成年人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胃黏膜乙酰胆碱酯酶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丁西平 王志华 +3 位作者 王巧民 刘兰珍 卫梅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胃黏膜乙酰胆碱酯酶 (AChE)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中作用。方法 对每个FD患者进行症状评分 ,应用免疫比色法测定 6 0例FD患者和 4 3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 ,分析FD患者症状积分和血清NO水平相关性 ;根据是...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和胃黏膜乙酰胆碱酯酶 (AChE)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中作用。方法 对每个FD患者进行症状评分 ,应用免疫比色法测定 6 0例FD患者和 4 3例正常人血清NO水平 ,分析FD患者症状积分和血清NO水平相关性 ;根据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将 6 0例FD患者分二组 :Hp阳性FD组 (FD +)和Hp阴性FD组 (FD - ) ,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 14C -尿素呼气试验 (14C UBT)检测 ;通过组织化学法测定 10例FD +患者和 9例正常胃黏膜AChE分布情况。结果 FD患者NO水平较正常人显著下降 (P<0 0 1) ,FD患者症状积分与血清NO水平负相关 (r =-0 82 7,P =0 0 4 37) ;FD +组与FD 组比较 ,血清N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FD +患者胃黏膜AChE分布面积低于正常人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FD发病可能与血清NO和胃黏膜AChE变化有关 ,Hp感染对FD患者症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血清 一氧化氮 胃黏膜 乙酰胆碱酯酶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巧民 翟志敏 +2 位作者 贾勇 戴海明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6-367,共2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T淋巴细胞亚群 检测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腹型过敏性紫癜11例内镜表现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丁西平 郑帮海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6年第4期182-183,共2页
本文收集我院消化内科近5年来临床诊断腹型过敏性紫癜病例11例,重点在于描述该病的内镜表现,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5~22岁.首发症状:脐周绞痛伴粘液血便者4例,突发性上腹绞痛伴呕吐咖啡色液体... 本文收集我院消化内科近5年来临床诊断腹型过敏性紫癜病例11例,重点在于描述该病的内镜表现,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5~22岁.首发症状:脐周绞痛伴粘液血便者4例,突发性上腹绞痛伴呕吐咖啡色液体者3例,阵发性下腹绞痛伴血便者2例,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水样便、发热、肌紧张、局部反跳痛者1例,全腹痛伴呕吐咖啡色液体、粘液血便、腹部平片发现小肠液气平面者1例.所有病例均在首发症状后7~16天出现紫癜.可疑的过敏原:鸡蛋1例,虾2例,磺胺类药物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 过敏性紫癜 内镜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溃疡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食管酸敏感性及胃食管反流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开光 吴正祥 +3 位作者 王巧民 郑帮海 杨仁松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1年第2期54-55,共2页
为研究溃疡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FD)食管下端的酸敏感性及病理性胃食管反流 ,对 5 3例溃疡样型 FD患者及 2 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食管的酸敏感性测定 ,其中 4 7例 FD和 16例对照者又接受了 2 4小时动态 p H检测。结果显示 67.9%溃疡样型... 为研究溃疡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FD)食管下端的酸敏感性及病理性胃食管反流 ,对 5 3例溃疡样型 FD患者及 2 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食管的酸敏感性测定 ,其中 4 7例 FD和 16例对照者又接受了 2 4小时动态 p H检测。结果显示 67.9%溃疡样型 FD患者酸刺激呈阳性 ,4 2 .5 %溃疡样型 FD患者有病理性胃食管反流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显示食管下端酸敏感性的增高和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可能是疼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食管24小时PH监测 食管酸敏感性
原文传递
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 被引量:8
8
作者 解丽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42-144,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和/或食管组织学损伤的疾病.西方国家的总体人群研究报告,4%~9%的成人每天有烧心感,10%~15%则每星期至少发生一次烧心感.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幽门螺杆菌
原文传递
心理社会因素与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被引量:6
9
作者 吴正祥 王巧民 +4 位作者 张明黎 张开光 郑邦海 梁立超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7-468,共2页
目的 描述合肥市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病率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FD的关系。方法 对合肥市 2所大学 576名一~三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诊断。选取FD病人 44名 ,同时选取同班级、性别比例相同的 44人为对照 ,评定生活事... 目的 描述合肥市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病率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FD的关系。方法 对合肥市 2所大学 576名一~三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诊断。选取FD病人 44名 ,同时选取同班级、性别比例相同的 44人为对照 ,评定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特质焦虑等心理社会因素。结果 FD患病率为 7.6 % ,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生活事件应激程度、应对方式评分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负性社会经历和特质焦虑评分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FD在大学生中十分常见 ,负性社会经历和特质焦虑与FD呈统计学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应激 焦虑 流行病学方法 学生
下载PDF
善得定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邦海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6年第1期7-8,共2页
应用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58例。治疗结果显示善得定止血显效率(22/32,68.8%)及总有效率(26/32,81.3%)明显高于垂体后叶素,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显效和总有效率分别为P<0.01和P<0.05),且大部... 应用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58例。治疗结果显示善得定止血显效率(22/32,68.8%)及总有效率(26/32,81.3%)明显高于垂体后叶素,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显效和总有效率分别为P<0.01和P<0.05),且大部分病例(18/32)能在60min内快速止血。在治疗过程中,善得定几无副作用,患者并发症少,人均输血量也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善得定 垂体后叶素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开光 +4 位作者 杨仁松 王巧民 郑邦海 贾勇 吴正祥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合并症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临床报告
原文传递
门诊患者大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正祥 王巧民 +2 位作者 郑帮海 贾勇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9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对有症状就诊人群进行大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1995年~1996年对1246例因有下消化道症状就诊于消化科的患者进行大肠镜检查。结果肠粘膜炎性改变437例,溃疡性结肠炎55例,息肉187例(腺瘤121例,增... 目的探讨对有症状就诊人群进行大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1995年~1996年对1246例因有下消化道症状就诊于消化科的患者进行大肠镜检查。结果肠粘膜炎性改变437例,溃疡性结肠炎55例,息肉187例(腺瘤121例,增生性息肉66例),肠癌111例,未发现病变411例。在187例中发现并摘除息肉291枚,其中13例13枚息肉有局部恶变者电凝摘除后随访1年无异常发现。111例肠癌中DuckA60例。腺癌、息肉的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但≤29岁组腺癌、息肉也分别检出1.8%和16.4%。结论有症状就诊人群大肠镜检查是一可行、安全、费用不高和省时的方法,能明显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镜 检查 大肠肿瘤 大肠疾病
原文传递
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勇 吴正祥 +3 位作者 王巧民 郑邦海 杨仁松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6年~ 1998年间 95 0 9例胃镜检查及2 2 78例病理活检资料 ,结合手术记录。结果 :有症状患者胃癌的检出率为 6.77% ( 64 4 / 95 0 9例 ) ,其中≥ 40岁者( 9 97% )明显高于...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6年~ 1998年间 95 0 9例胃镜检查及2 2 78例病理活检资料 ,结合手术记录。结果 :有症状患者胃癌的检出率为 6.77% ( 64 4 / 95 0 9例 ) ,其中≥ 40岁者( 9 97% )明显高于 <40岁者 ( 1 0 8% ) (P <0 0 1)。男性高于女性 (P <0 .0 1)。病理活检中胃癌的检出率达 2 8.2 7%( 64 4 / 2 2 78例 ) ,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病理检出总的阳性率高达 70 .85 % ( 1614 / 2 2 78例 ) ,其中 <40岁患者的阳性率为 43.47% ,而≥ 40岁者则高达 75 .86% (P <0 .0 1)。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平均年龄均高于炎症组 (P <0 .0 1)。胃癌高发年龄为5 0~ 69岁之间 ,占 68.2 %。各病变中男性均多于女性 ,但 40岁以前胃癌中女性多于男性 (P <0 .0 5 )。胃体及贲门部位的恶性病变多于良性病变 (P <0 .0 1)。结论 :40岁以上有症状者应常规行胃镜检查 ,尤其是 5 0岁以上男性有癌前病变者以及胃体、贲门部位病变应常规行胃镜下病理活检 ,以及定期复查胃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前病变 胃镜
原文传递
结肠血管畸形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巧民 郑邦海 +3 位作者 贾勇 吴正祥 杨仁松 《安徽医学》 1998年第4期16-17,共2页
本文报告在1150例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血管畸形21例,检出率为1.8%.50岁以上老年人占85.7%.病变分布为:直肠4.8%、左半结肠42.8%、右半结肠38.1%、全结肠14.3%.根据内镜下形态特点将其分为三型:Ⅰ型(局限型)14例;Ⅱ型(弥漫型)3例;Ⅲ型... 本文报告在1150例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血管畸形21例,检出率为1.8%.50岁以上老年人占85.7%.病变分布为:直肠4.8%、左半结肠42.8%、右半结肠38.1%、全结肠14.3%.根据内镜下形态特点将其分为三型:Ⅰ型(局限型)14例;Ⅱ型(弥漫型)3例;Ⅲ型(血管瘤样型)4例.21例血管畸形中引起下消化道出血8例(38%),对其中6例采用内镜下电凝治疗,获得良好疗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内镜是结肠血管畸形的首选诊断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血管畸形 诊断 治疗 内窥镜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严重上消化道出血35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西平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22期1039-1040,共2页
近两年来我院应用瑞士生产的奥曲肽(Octreotide)治疗严重上消化道出血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下载PDF
上消化道大出血276例急诊内科治疗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西平 郑帮海 +5 位作者 王巧民 贾勇 张开光 吴正祥 扬仁松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76例急诊治疗方法及结果。276例患者均急诊输液、输血及药物(生长抑素/奥曲肽,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等)治疗,部分患者胃...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76例急诊治疗方法及结果。276例患者均急诊输液、输血及药物(生长抑素/奥曲肽,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等)治疗,部分患者胃镜下喷洒止血药物。4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加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4例患者进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1例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IPS),9例患者内镜下止血夹治疗,1例患者进行血管造影动脉灌注垂体后叶素,6例进行明胶海绵栓塞治疗,18例手术治疗。结果 276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率93.12%(257/276),药物治疗在48h 内止血率69.93%(193/276),生长抑素加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率75.61%(31/41),内镜下套扎止血率75%(3/4),止血夹止血率88.89%(8/9),TIPS 及血管造影灌注或栓塞出血血管止血率100%(1/1,6/6);死亡组中第一个24 h 补液量均大于3 000ml 者占89.47%(17/19),应用多巴胺和阿拉明者占94.74%(18/19),均显著高于止血组的14.40%(37/257,P<0.01)和21.79%(56/257,P<0.01)。结论药物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有效的,生长抑素加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下套扎、止血夹、TIPS 及血管造影灌注或栓塞出血血管等止血方法均取得满意效果,而大量补液和升压药物可能加重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药物治疗 三腔二囊管压迫 内镜下治疗 血管造影灌注/栓塞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开光 +4 位作者 杨仁松 王巧民 郑邦海 贾勇 吴正祥 《罕少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 AKP升高的主要原因、 UC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的临床特点。 方法 调查了我院近 5年的 UC患者,对 293例 UC患者中 AKP升高者作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筛选出 PSC患者并进行相关临...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 AKP升高的主要原因、 UC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的临床特点。 方法 调查了我院近 5年的 UC患者,对 293例 UC患者中 AKP升高者作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筛选出 PSC患者并进行相关临床特点分析。 结果 293例 UC患者中, 48例 AKP升高,其中 15例诊断为 PSC。患病率为 5.2%。 UC合并 PSC与不合并 PSC的患者的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及部位无显著性差异。 UC合并 PSC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以 AKP升高为主, ALT或 AST、白蛋白的改变较轻。 结论 PSC是 UC患者 AKP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 UC患者出现不能解释的 AKP升高应予 ERCP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硬化性胆管炎 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大肠腺瘤摘除后5年复发率及随访间期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正祥 张明黎 +2 位作者 郑邦海 王巧民 《胃肠病学》 2001年第1期38-39,5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大肠腺瘤摘除后的复发率及随访间期。方法:10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大肠腺癌者,在腺瘤摘除后第3年及第5年行全结肠镜随访;随机选择107例初次结肠镜检查正常者在第5年随访全结肠镜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60例... 目的:初步探讨大肠腺瘤摘除后的复发率及随访间期。方法:10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大肠腺癌者,在腺瘤摘除后第3年及第5年行全结肠镜随访;随机选择107例初次结肠镜检查正常者在第5年随访全结肠镜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60例接受随访者中,5例发现有小腺瘤或息肉(8.3%)。腺瘤组第3年72例接受随访者中,23例(31.9%)发现管状腺瘤或增生性息肉;第5年有76例患者接受随访,共发现25例37枚息肉(复发率32.9%;96%可信区间:22.1%~43.7%),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23例为管状腺癌,2例为增生性息肉,最大腺瘤直径为12 mm。第5年时,原腺瘤数为1、2或2枚以上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0.0%、38.9%和55.6%(P=0.024);原腺瘤直径≥5mm及>5mm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3.4%和48.3%(P=0.025);复发率与患者的年龄及腺瘤位置关系不大。结论:多发性腺瘤患者及有较大腺瘤者较易复发;腺瘤摘除后5年内随访是安全的;对小的单发低度增生不良腺瘤患者及初次检查正常者,可延长随访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大肠腺瘤 随访研究 结肠镜检查 复发
下载PDF
19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食管酸反流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解丽 +4 位作者 杨仁松 王巧民 郑帮海 吴正祥 张开光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3年第1期14-16,24,共4页
目的:在胃食管反流病(GRE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Hp)是否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目前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将采用食管内24 h pH髓测及食管测压检查的方法,定量观察GERD患者根除Hp治疗前后食管酸暴露及食管动力的变化。方法:连续选取我院门诊就... 目的:在胃食管反流病(GRE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Hp)是否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目前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将采用食管内24 h pH髓测及食管测压检查的方法,定量观察GERD患者根除Hp治疗前后食管酸暴露及食管动力的变化。方法:连续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Hp阳性GERD患者。Hp感染诊断依据RuT和uBT或UBT和血清学检查。所有人选对象均在内镜检查后1~3 d内行食管内24 h pH监测和食管测压检查,同时评估反流症状。给予1周三联根除Hp治疗(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25 g,阿莫仙1.0 g,均bid)。疗程结束3个月后14C-UBT检查,证实Hp根除者复查食管内24 h pH监测和食管测压,同时重新评估反流症状。随访期间不用抑酸剂及促动力剂。结果:共23例Hp阳性GERD患者入选了本研究,其中 19例患者完成了根除Hp前后的对比研究。在入选时有6例患者内镜下表现符合反流性食管炎,24 h食管内pH监测提示病理性反流者10例。在确定根除Hp 3个月后反酸、胸痛症状明显改善,食管24 hpH监测各项参数与根除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LESP根除前10mmHg(7.7-15.9),根除后15 mmHg(10~20.6),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食管体蠕动无明显改变。结论:本研究在GERD患者根除Hp 3个月后反流症状有改善,食管酸暴露情况无明显变化,LESP较根除前增高,提示在GERD患者根除Hp有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GRED 幽门螺杆菌 食管动力 食管酸反流
原文传递
27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西平 郑帮海 +3 位作者 王巧民 贾勇 杨仁松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6-17,3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及急诊诊断方法,以提高其急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近十年来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276例资料,分析急诊诊断方法及结果,并将入院诊断与最后诊断对比。结果:48小时内参与B超检查阳性率50.61%(83... 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及急诊诊断方法,以提高其急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近十年来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276例资料,分析急诊诊断方法及结果,并将入院诊断与最后诊断对比。结果:48小时内参与B超检查阳性率50.61%(83/164),胃镜检查阳性率95.24%(100/105),血管造影100%(5/5)。入院诊断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肿瘤、出血性胃炎、贲门黏膜撕裂、血管畸形和Dieulafoy病构成比分别为38.77%、45.65%、8.70%、6.52%、0.36%、0,而最后诊断分别为35.14%、34.78%、21.74%、2.54%、1.45%、4.35%;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20%、86.46%、20.00%、71.43%、25.00%、0,其中最高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最低是血管畸形和Dieulafoy病。结论:单凭病史作出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诊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非创伤性B超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急诊胃镜及血管造影检查能作出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B超 胃镜检查 血管造影检查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