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梳理骨肉瘤近20年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挖掘研究热点和趋势,为骨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CNKI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利用CiteSpace与VOSviewer软件对2003-2022年国内外骨肉瘤研究热点进行追踪和分析。结...目的梳理骨肉瘤近20年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挖掘研究热点和趋势,为骨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CNKI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利用CiteSpace与VOSviewer软件对2003-2022年国内外骨肉瘤研究热点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国内外发文量均呈现增长趋势,英文文献关于骨肉瘤发文量的数目及增长趋势较中文文献更明显。中文文献作者主要以高校或医院为区域集中合作,总体相对分散缺乏合作,部分甚至呈现独立研究的状态,而英文文献作者集中分布,合作较中文文献密切。中文文献热点主要集中在骨肉瘤细胞增殖、自噬、凋亡,骨肉瘤的诊断,骨肉瘤的治疗。英文文献研究重心主要集中骨肉瘤的发病、骨肉瘤中的miRNA、lncRNA、circRNA、骨肉瘤的治疗。结论近20年国内外骨肉瘤相关研究既有共同点也各有侧重,中文文献对骨肉瘤细胞主要是针对其基本的生命活动的实验研究,英文文献研究更注重研究其形成与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并引导治疗的综合性研究,对骨肉瘤的治疗研究更加深入,尤其是纳米药物、基因疗法及免疫疗法的发展,然而中文文献在中药复方单体方面的研究较多。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没药治疗骨肉瘤(O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为阈值,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收集没药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并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与骨肉瘤相关的已报道活性化合物,利用Di...目的探讨没药治疗骨肉瘤(O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为阈值,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收集没药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并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与骨肉瘤相关的已报道活性化合物,利用Discovery Studio(DS)模拟软件,分别构建没药潜在活性成分和已报道活性化合物的数据集,基于“Calculate Molecular Properties”模块,比较两数据集的化学空间;以已知活性化合物数据集为参照配体,基于“Find Similar Moleculars by Fingerprints”模块,从没药潜在活性成分数据集中找出相似的分子。在GEO、OMIM、PharmGkb、DrugBank与GeneCards数据库中收集OS疾病靶点,与没药成分对应靶点取交集,将交集靶点与活性成分导入Cytoscape 3.8.1软件中,构建没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再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作用网络(PPI网络),在Cytoscape 3.8.1软件中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用分子对接验证没药活性成分与OS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结果从TCMSP中得到没药潜在的活性成分45个及其对应的靶点393个;没药潜在活性成分和含147个已报道活性化合物的数据集,具有相近的化学空间分布,从前者数据集中发现了与活性化合物结构指纹特征相似度高的化合物有5个,分别为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5aS,8aR,9R)-8-oxo-9-(3,4,5-trimethoxyphenyl)-5,5a,6,9-tetrahydroisobenzofurano[6,5-f][1,3]benzodioxol-8a-yl]acetate、β-谷甾醇和豆甾醇。收集到OS相关靶点5114个,与没药成分对应的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129个;没药活性成分-靶点作用网络显示32个活性成分能与129个靶点相互作用,其中,3个化合物能作用于1个靶点,8个化合物能作用于2个靶点,21个化合物能作用≥3个靶点;PPI�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梳理骨肉瘤近20年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挖掘研究热点和趋势,为骨肉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CNKI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利用CiteSpace与VOSviewer软件对2003-2022年国内外骨肉瘤研究热点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国内外发文量均呈现增长趋势,英文文献关于骨肉瘤发文量的数目及增长趋势较中文文献更明显。中文文献作者主要以高校或医院为区域集中合作,总体相对分散缺乏合作,部分甚至呈现独立研究的状态,而英文文献作者集中分布,合作较中文文献密切。中文文献热点主要集中在骨肉瘤细胞增殖、自噬、凋亡,骨肉瘤的诊断,骨肉瘤的治疗。英文文献研究重心主要集中骨肉瘤的发病、骨肉瘤中的miRNA、lncRNA、circRNA、骨肉瘤的治疗。结论近20年国内外骨肉瘤相关研究既有共同点也各有侧重,中文文献对骨肉瘤细胞主要是针对其基本的生命活动的实验研究,英文文献研究更注重研究其形成与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并引导治疗的综合性研究,对骨肉瘤的治疗研究更加深入,尤其是纳米药物、基因疗法及免疫疗法的发展,然而中文文献在中药复方单体方面的研究较多。
文摘目的探讨没药治疗骨肉瘤(O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为阈值,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收集没药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并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与骨肉瘤相关的已报道活性化合物,利用Discovery Studio(DS)模拟软件,分别构建没药潜在活性成分和已报道活性化合物的数据集,基于“Calculate Molecular Properties”模块,比较两数据集的化学空间;以已知活性化合物数据集为参照配体,基于“Find Similar Moleculars by Fingerprints”模块,从没药潜在活性成分数据集中找出相似的分子。在GEO、OMIM、PharmGkb、DrugBank与GeneCards数据库中收集OS疾病靶点,与没药成分对应靶点取交集,将交集靶点与活性成分导入Cytoscape 3.8.1软件中,构建没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再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作用网络(PPI网络),在Cytoscape 3.8.1软件中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用分子对接验证没药活性成分与OS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结果从TCMSP中得到没药潜在的活性成分45个及其对应的靶点393个;没药潜在活性成分和含147个已报道活性化合物的数据集,具有相近的化学空间分布,从前者数据集中发现了与活性化合物结构指纹特征相似度高的化合物有5个,分别为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5aS,8aR,9R)-8-oxo-9-(3,4,5-trimethoxyphenyl)-5,5a,6,9-tetrahydroisobenzofurano[6,5-f][1,3]benzodioxol-8a-yl]acetate、β-谷甾醇和豆甾醇。收集到OS相关靶点5114个,与没药成分对应的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129个;没药活性成分-靶点作用网络显示32个活性成分能与129个靶点相互作用,其中,3个化合物能作用于1个靶点,8个化合物能作用于2个靶点,21个化合物能作用≥3个靶点;P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