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拟象与仿真”理论与消费文化研究——兼论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符号观 |
段祥贵
麦永雄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9
|
|
2
|
本雅明“闲逛者”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意义 |
段祥贵
陈建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5
|
|
3
|
本雅明城市美学:拱廊计划与梧州骑楼的空间理论阐释 |
段祥贵
麦永雄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4
|
本雅明身体政治学思想探微 |
段祥贵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5
|
从缺席到在场:本雅明笔下的女性闲逛者 |
段祥贵
|
《东方丛刊》
CSSCI
|
2010 |
2
|
|
6
|
城市空间批判与本雅明“闲逛者”的社会文化意蕴 |
段祥贵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浅谈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 |
段祥贵
|
《高教论坛》
|
2012 |
2
|
|
8
|
本雅明灵韵理论的文学人类学阐释及诗学价值 |
段祥贵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2 |
1
|
|
9
|
网络闲逛的文化阐释——以本雅明“拱廊闲逛”为情境分析 |
段祥贵
|
《前沿》
|
2012 |
1
|
|
10
|
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与构想——兼论中西文学跨文化比较 |
段祥贵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
1
|
|
11
|
基于城市记忆的梧州骑楼空间研究 |
段祥贵
|
《东方丛刊》
|
2018 |
1
|
|
12
|
日常生活中的寓言——读本雅明的《单行道》 |
段祥贵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本雅明的日常生活诗学及其当代意义 |
段祥贵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4
|
话语冒险:本雅明“解构”文艺思想论 |
段祥贵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5
|
外国文学“前沿探索”教学模式的探讨 |
陈建
段祥贵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
2009 |
0 |
|
16
|
“桃色喜剧”:解析《桃花运》中的女性爱情 |
段祥贵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7
|
空间体验:在城市记忆中重塑场所精神--以梧州骑楼街道为例 |
段祥贵
|
《梧州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8
|
岭南骑楼空间活化与城市记忆重塑——以梧州骑楼城为考察对象 |
段祥贵
|
《河池学院学报》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