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真菌促进植物吸收利用磷元素的机制 被引量:39
1
作者 郭艳娥 李芳 +1 位作者 李应德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79-2390,共12页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代谢过程不可或缺的物质。我国耕地土壤中有1/3~1/2的土壤缺磷,极大地限制了作物的生长。由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与植物形成的菌根共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极大地...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代谢过程不可或缺的物质。我国耕地土壤中有1/3~1/2的土壤缺磷,极大地限制了作物的生长。由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与植物形成的菌根共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极大地促进寄主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本文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系统总结了丛枝菌根真菌促进磷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研究进展。AM真菌可与根际土壤和根皮层细胞形成密集的菌丝网,扩大植物根系吸收面积,缩短养分运输距离;分泌磷酸酶、有机酸和质子,改变根系周围土壤理化性质,解离难溶性磷酸盐,以及磷转运蛋白基因的特异性表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形态特征 生理生化反应 磷酸转运蛋白
下载PDF
AM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机制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伟珍 古丽君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3期491-507,共17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是自然界中最广泛的植物共生真菌,可以提高宿主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AM真菌能通过改善养分吸收、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提高抗氧化酶类活性、强化渗透调节作用并维持植物内源激素平衡,...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是自然界中最广泛的植物共生真菌,可以提高宿主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AM真菌能通过改善养分吸收、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提高抗氧化酶类活性、强化渗透调节作用并维持植物内源激素平衡,增加生长素的合成,调节碳氮代谢,刺激胁迫诱导基因表达,增强植物根系及菌丝本身对重金属元素的固持作用等提高植物对非生物逆境(如干旱、高低温、重金属、盐碱)的抗性;并能通过构建菌丝网络,形成对根部入侵病原真菌的机械屏障,增强抗病性相关酶活性,合成与抗病性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增强抗病、虫相关基因的表达,菌丝传递抗虫防御信号,能提高邻近植株的抗虫性,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本文归纳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AM真菌影响植物抗逆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AM真菌在促进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植物 生物逆境 非生物逆境 抗性 机制 生理生化反应
下载PDF
我国北方草地6种乡土植物抗逆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南志标 王锁民 +3 位作者 王彦荣 傅华 李春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9-249,共11页
研究和利用我国丰富的乡土草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本文概述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 研究和利用我国丰富的乡土草资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本文概述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等我国6种乡土植物抗逆机制的研究及其应用.主要结果和发现如下:在明确霸王抗旱生理机制的基础上,克隆其抗旱基因,实现了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白沙蒿和微孔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以种子含量最高;通过醉马草-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多样性的研究,发现醉马草共生体所产生的生物碱是增强其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胁迫以及引致家畜中毒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研究无芒隐子草生物学、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成功地对其进行驯化选育、选育新品系,并建立了建植与种子生产技术;初步明确了羊草种子的休眠机制,提出了破除休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草 驯化选育 基因资源 霸王 白沙蒿 微孔草 醉马草 无芒隐子草 羊草
原文传递
草地有害生物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4
作者 涂雄兵 杜桂林 +21 位作者 李春杰 尉亚辉 张卫国 贠旭江 洪军 李彦忠 王保海 赵莉 张蓉 庞保平 刘长仲 刘晓辉 李志红 杨定 丛斌 纪明山 王小奇 王贵强 张泽华 南志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0-788,共9页
生物防治是草地植保学科的重要范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十二·五"期间草地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 生物防治是草地植保学科的重要范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十二·五"期间草地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草地有害生物生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优先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有害生物 生物防治 优先发展领域
下载PDF
AM菌根真菌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芳 高萍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1-500,共10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广泛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是土壤中重要的微生物成员之一,能与宿主形成共生体,对植物具有多种有益效应。AM真菌共生体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根围微生物区系,促进植物水分和养分吸收利...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广泛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是土壤中重要的微生物成员之一,能与宿主形成共生体,对植物具有多种有益效应。AM真菌共生体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根围微生物区系,促进植物水分和养分吸收利用,提高植物抗氧化保护酶(SOD,POD,CAT,PPO,PAL)活性和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含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减少超氧自由基的产生,诱导信号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产生,诱导植物防卫基因表达,从而促进植物对非生物逆境的抗性,降低逆境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M真菌提高宿主植物对干旱、盐、温度、重金属等非生物逆境抗性的研究进展,阐述了AM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机制,同时讨论了AM真菌在植物抗生物逆境领域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非生物逆境 抗逆性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峰 +1 位作者 闫飞扬 李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73-1685,共13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广泛存在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是土壤微生物区系的主要成员,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功能群之一。AM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一起,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AM真菌...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广泛存在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是土壤微生物区系的主要成员,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功能群之一。AM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一起,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AM真菌-土壤根际微生物互作方面的研究进展。AM真菌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主要包括竞争、共生、共栖等。AM真菌通过和根部入侵病原真菌竞争侵入位点和光合产物,调节病程相关蛋白,从而提高宿主植物的抗病性。同时可促进植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效率,分泌生物防御物质,减轻病原线虫对作物根系的侵染和危害。AM真菌可与根际有益微生物共生、共栖,同时对植物产生协同促生的作用。目前,亟需开展AM真菌和根际微生物互作机理方面的研究,揭示AM真菌与土壤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利用和调控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促进植物养分的吸收,提高植物对各种胁迫的抗性,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根际微生物 互作关系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防控植物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高萍 李芳 +1 位作者 郭艳娥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6-242,共7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和根瘤菌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植物病害的发生,提高植物生物量。AM真菌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机理包括:改善寄主营养状况、补偿作用、改变根系形态、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和寄主光合作用产物、改变...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和根瘤菌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植物病害的发生,提高植物生物量。AM真菌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机理包括:改善寄主营养状况、补偿作用、改变根系形态、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和寄主光合作用产物、改变根际微生物区系以及激活寄主防御机制。根瘤菌防病机理可归纳为:寄主生理生化的变化、根系形态改变和寄主防御机制激活。AM真菌和根瘤菌两者相互作用,可更好地防控植物病害。本文归纳了国内外AM真菌和根瘤菌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及机理,同时展望了两者在生防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根瘤菌 生物防治 真菌病害
下载PDF
AM真菌与根瘤菌对紫花苜蓿镰刀菌萎蔫和根腐病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晓瑜 丁婷婷 +1 位作者 李彦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149,共11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与苜蓿中华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尖孢镰刀菌萎蔫和根腐病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两类共生菌,提高苜蓿抗病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8个处理,分别为接种或不接种AM...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摩西管柄囊霉与苜蓿中华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尖孢镰刀菌萎蔫和根腐病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两类共生菌,提高苜蓿抗病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8个处理,分别为接种或不接种AM真菌、根瘤菌和病原菌以及两两组合。与对照相比,AM真菌降低紫花苜蓿萎蔫和根腐病发病率80.13%(P<0.05)。AM真菌和根瘤菌互作促进苜蓿养分吸收、叶绿素合成,互作处理较对照叶绿素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 value,SPAD值)提高61.85%,茎叶N含量提高26.5倍、P含量提高54.3倍,紫花苜蓿茎叶干重提高23.4倍(P<0.05)。AM真菌促进了紫花苜蓿根瘤的形成,较对照根瘤数多111.73%;AM真菌与根瘤菌二者互作,进一步促进了紫花苜蓿生长、养分吸收,降低了紫花苜蓿发病率,同时显著影响紫花苜蓿根系相关生化指标。互作处理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41.05%,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活性33.9%,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浓度23.32%,木质素(lignin)16.92%,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 2O 2)浓度分别降低26.68%,9.63%和25.26%,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降低24.57%。综上所述,摩西管柄囊霉与苜蓿中华根瘤菌互作,可有效减轻紫花苜蓿镰刀菌萎蔫和根腐病的发生,二者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西管柄囊霉 尖孢镰刀菌 苜蓿病害 养分 植物激素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简述我国草原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1
9
作者 岳方正 +1 位作者 柴守权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第6期27-31,共5页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和经济价值。近年来草地不合理利用和环境气候异常变化,导致草原生物灾害逐年增加,严重制约我国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本文系统简述我国草原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现状,分析防治工...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和经济价值。近年来草地不合理利用和环境气候异常变化,导致草原生物灾害逐年增加,严重制约我国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本文系统简述我国草原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现状,分析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生物灾害 有害生物 发生 防治
下载PDF
苜蓿后茬冬小麦对氮素的响应及土壤氮素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邹亚丽 马效国 +6 位作者 沈禹颖 南志标 高崇岳 陈文 罗彩云 陆妮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82-88,共7页
2001至2004年,在甘肃庆阳黄土高原定位研究了施氮和不施氮对比条件下,4龄苜蓿后茬冬小麦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4龄苜蓿后茬冬小麦产量对氮连续3年有响应,至第3茬,施氮显著增加籽粒产量(P<0.05),促进了第1茬冬小麦对氮的吸收,与产量... 2001至2004年,在甘肃庆阳黄土高原定位研究了施氮和不施氮对比条件下,4龄苜蓿后茬冬小麦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4龄苜蓿后茬冬小麦产量对氮连续3年有响应,至第3茬,施氮显著增加籽粒产量(P<0.05),促进了第1茬冬小麦对氮的吸收,与产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第2茬冬小麦对氮肥的利用率最高,达47%,不施氮下土壤氮素处于亏缺状态,第1年的亏缺量最大、第2年最小;施氮明显增加第2茬冬小麦0~60 cm 土层中硝态氮的含量,且硝态氮的累积峰从2003年的0~60 cm土层,转移到2004年的60~200 cm, 表明氮有一定程度的向下淋溶.在黄土高原,4龄苜蓿后茬种植头茬作物可不施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苜蓿后茬小麦 土壤氮素 氮肥
下载PDF
红豆草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聂红霞 高峰 +1 位作者 李彦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2-312,共11页
病害是红豆草生产的限制因素之一,目前共有32种,其中主要为菌物病害(27种),另外还有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1种)、线虫病(2种)。就每个国家发生的病害数而言,中国有24种、英国9种、伊朗5种、土耳其3种、加拿大2种、美国1种、前苏联和德... 病害是红豆草生产的限制因素之一,目前共有32种,其中主要为菌物病害(27种),另外还有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1种)、线虫病(2种)。就每个国家发生的病害数而言,中国有24种、英国9种、伊朗5种、土耳其3种、加拿大2种、美国1种、前苏联和德国均1种。在这些菌物病害中,仅在英国、伊朗、土耳其等国外发生的有白粉病、格孢腔环斑病和疫霉根腐病等3种,仅在我国发生的菌物病害有尾孢叶斑、刺盘孢炭疽病、丝囊霉根腐病等13种,其病原共36种;21种危害茎叶病害,5种危害根病,1种系统危害全株。在我国发生的菌物病害中,甘肃发生的种类最多,有20种,其次新疆9种、内蒙古5种,其他省区发生数更少。在细菌、病毒和线虫病害中,除细菌性茎疫病在我国有发现之外,其余均发生于国外。国内外对其白粉病、锈病和黑腐病等常发性茎叶病害的危害程度、发生规律和防治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根病、系统性病害和其他茎叶病研究较少,今后有必要更多关注影响我国红豆草生长的数种最主要病害,在病原准确鉴定的基础上加强病害监测和发生规律研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病害 危害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农业管理措施对AM真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闫飞扬 张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30-2241,共12页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广泛存在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与绝大部分农作物共生形成丛枝菌根。AM真菌可提高作物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增加作物产量和抗逆性,改善土壤结构。耕作、秸秆覆盖、轮作、施肥、农药...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广泛存在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与绝大部分农作物共生形成丛枝菌根。AM真菌可提高作物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增加作物产量和抗逆性,改善土壤结构。耕作、秸秆覆盖、轮作、施肥、农药施用等农业管理措施,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AM真菌多样性、菌丝长度及其侵染率,进而影响AM真菌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其中,免耕、秸秆覆盖、轮作、施有机肥均可以促进AM真菌的侵染,并对AM真菌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而耕作、单作、化肥、除真菌剂则会降低AM真菌的侵染率,亦可影响AM真菌多样性。本文归纳了上述农业管理措施对AM真菌的作用及机理,以期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充分利用AM真菌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土壤结构等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AM) 耕作 轮作 秸秆覆盖 施肥 农药
下载PDF
罗布麻锈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鹏 南志标 +3 位作者 吴永娜 刘起棠 孟繁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6,共8页
2011—2014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种植田普遍发生锈病,为明确引起罗布麻锈病的病原菌,通过研究其致病性、形态学特征以及寄主范围,并结合r DNA-ITS和28S r DNA D1/D2区段的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经形... 2011—2014年新疆阿勒泰地区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种植田普遍发生锈病,为明确引起罗布麻锈病的病原菌,通过研究其致病性、形态学特征以及寄主范围,并结合r DNA-ITS和28S r DNA D1/D2区段的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引起罗布麻锈病的病原菌为罗布麻栅锈菌Melampsora apocyni,可侵染罗布麻叶片、枝条和果实,造成大量叶片枯黄凋落,病害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死亡。罗布麻锈病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病害发生期可持续至罗布麻生长季结束,该病害引起的病田率、病株率和病叶率最高均可达100%。寄主范围测定表明,该病原菌不仅可侵染罗布麻,也可侵染白麻Poacynum pictum和大叶白麻P.hendersonii,且在白麻和大叶白麻上的发病率分别为83%和99%,均高于罗布麻,表明白麻可作为罗布麻栅锈菌的新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栅锈菌 形态特征 致病性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真菌和有益微生物联合防治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法喜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3-105,共13页
生物防治是减少植物病害过程中化学农药使用的重要途径,其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可持续的优点。有益微生物如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木霉菌(Trichoderma)、根瘤菌(Rhizobium)、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Bac... 生物防治是减少植物病害过程中化学农药使用的重要途径,其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可持续的优点。有益微生物如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木霉菌(Trichoderma)、根瘤菌(Rhizobium)、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Bacillus)等均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且绝大多数生物防治菌联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AM真菌和其他有益微生物联合防治植物病害,是当前生态学及植物保护学研究的热点。明确AM真菌和其他有益微生物联合防治植物病害的效果及机理,有利于开发出更多高效、多功能的生物防治菌剂。本文系统归纳了1993~2020年发表的AM真菌与上述4类共生微生物协同抗病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木霉菌 根瘤菌 假单胞菌 芽孢杆菌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措施下AM真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萍 闫飞扬 +2 位作者 蒙程 李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17-1923,共7页
本研究分析了冬、夏两季黄土高原耕作(T)、免耕(NT)、耕作+秸秆覆盖(TS)及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夏季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4属12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8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巨孢囊霉属... 本研究分析了冬、夏两季黄土高原耕作(T)、免耕(NT)、耕作+秸秆覆盖(TS)及免耕+秸秆覆盖(NTS)4种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夏季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4属12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8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冬季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3属11种,均属于夏季分离AM真菌;冬、夏两季,球囊霉属在各耕作措施下所占比例均为最大,且优势种均为聚丛球囊霉(G.aggregatum)、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和极大巨孢囊霉(G.gigantea)。冬、夏两季,NT处理下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最高,T处理下AM真菌多样性最低,4种耕作措施下AM真菌的群落组成丰富度表现为NT>NTS>TS>T。以上研究表明,耕作措施对AM真菌的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耕作 免耕 秸秆覆盖 季节
下载PDF
斑枯病对罗布麻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及严重度分级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鹏 南志标 +3 位作者 张峰 刘起棠 孟繁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1-537,共7页
为明确斑枯病对罗布麻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其斑枯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斑枯病不同严重度罗布麻叶片的光合生理特征。结果表明:健康罗布麻叶片净光合速率为15.65μmol·m-2·s-1、气孔导度为0.283 mol... 为明确斑枯病对罗布麻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其斑枯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斑枯病不同严重度罗布麻叶片的光合生理特征。结果表明:健康罗布麻叶片净光合速率为15.65μmol·m-2·s-1、气孔导度为0.283 mol·m-2·s-1、蒸腾速率为7.98 mmol·m-2·s-1、胞间CO2浓度为467μmol/mol,回归方程计算所得健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实测值接近。随着罗布麻斑枯病严重度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显著指数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呈上升趋势;严重度指标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相对变色面积〉相对病斑面积〉病斑数,三者与净光合速率的决定系数依次为0.849、0.796和0.537。根据净光合损失率分别为0、0.1%~10%、10.1%~20%、20.1%~50%、50.1%~80%、80.1%~90%和90.1%~100%及其对应的相对病斑面积和相对变色面积,可将斑枯病严重度分为7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壳针孢 罗布麻斑枯病 光合生理特征 严重度分级
原文传递
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对黑麦草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晓瑜 郭艳娥 +2 位作者 冯希 施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80-390,共11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从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和抗逆相关酶等方面探究了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互作对黑麦草(Loliumperenne)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充分利用两类微生物来提高植物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单独接种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AM...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从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和抗逆相关酶等方面探究了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互作对黑麦草(Loliumperenne)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充分利用两类微生物来提高植物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单独接种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以及无AM真菌和无禾草内生真菌4种处理,黑麦草分别由含有禾草内生真菌(E+)和不含禾草内生真菌(E-)种子建植获得。并于黑麦草生长38 d后,按照土壤最大持水量的15%、30%、45%和60%设置4个水分梯度,共16种处理。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显著促进了45%和60%土壤水分条件下黑麦草的生长,促进了其对N、P的吸收,增强了黑麦草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浓度,表明本研究所用共生微生物仅在较为干旱条件下提高了植物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干旱胁迫 植物生长 养分吸收 抗逆酶 水分梯度 共生微生物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中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及病原菌互作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芳 张峰 +1 位作者 高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禾草内生真菌和植物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AMF和禾草内生真菌均能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体,促进宿主植物对养分、水分的吸收,提高植物对病害、干旱等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禾草内生真菌和植物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AMF和禾草内生真菌均能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体,促进宿主植物对养分、水分的吸收,提高植物对病害、干旱等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植物病原菌引致的植物病害可降低植物产量和品质,造成生产上的重大损失。AMF可降低植物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机理包括AMF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养分和空间、消耗病原菌的能量、提高菌根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调节病程相关蛋白。禾草内生真菌可通过分泌抑菌活性物质、诱导植物体产生抗性反应及减少病害介体的传播,提高植物地上生物量和抗病性。AMF和禾草内生真菌与其它微生物的互作因植物、真菌而异,有相互促进的效应,也有相互抑制的效应。研究和明确农业生态系统中三类微生物的互作机理,进而利用禾草内生真菌和AMF提高抗逆性及产量、防治病害,对于促进和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禾草内生真菌 植物病原菌 互作
下载PDF
摩西球囊霉对紫花苜蓿烟色织孢霉根腐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应德 闫智臣 +2 位作者 高萍 郭艳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8-605,共8页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一种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根腐病是紫花苜蓿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可抑制植物生长,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一种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根腐病是紫花苜蓿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可抑制植物生长,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广泛存在于农业系统中,可与植物根系形成内生菌根,提高宿主植物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增加植物产量和抗逆性。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探究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紫花苜蓿根腐病烟色织孢霉Microdochium tabacinum的影响。结果表明,摩西球囊霉可抑制烟色织孢霉的侵染,植株发病率降低了20.78%;病原菌的侵染显著抑制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植物地下生物量降低12.87%,根长降低20.52%,根系P含量降低了18.29%,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了12.78%;AM真菌可以缓解病原菌的危害,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与不接种AM真菌的处理相比,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长分别提高了47.77%,38.67%和20.67%;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了42.25%、26.05%和33.62%;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P含量分别提高了58.63%和7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腐病 丛枝菌根真菌 烟色织孢霉
下载PDF
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峰 南志标 +2 位作者 闫飞扬 李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1-200,共10页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储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广泛存在于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简称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AM真菌功能多样性出发,从以下几个...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储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广泛存在于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简称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AM真菌功能多样性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作用:1)AM真菌对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2)AM真菌对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3)AM真菌对CO2浓度升高和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4)草地放牧利用、管理措施等干扰影响AM真菌,从而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影响。综合分析了AM真菌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准确全面地评估碳汇现状、测算固碳速率、预估碳储量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方法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 真菌 草地生态系统 碳汇 土壤呼吸 氮沉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