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怎样才能答好历史材料解析题
1
作者 段家 《历史学习》 2004年第5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历史 材料解析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考 应用能力 解题指导
原文传递
今天,我们怎样教学
2
作者 段家 《教育艺术》 2005年第1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苏霍姆林斯基 教学 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 学生主动发展 著名教育家 人的活动 教育目标 全体学生
下载PDF
历史必修1:如何复习更有效
3
作者 段家 《中学历史教学》 2011年第9期46-49,共4页
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首先必须明确高考主要考什么,其次要讲究复习方法,第三,要扩大阅读面、加强对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训练。
关键词 复习方法 历史 阅读面 高考
原文传递
两种类型的高考历史观点评论题及其解法
4
作者 段家 《中学历史教学》 2012年第4期105-107,共3页
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第41题.可以说是自2007年开始新课标高考以来,文综历史非选择题命题的一次重要改革,各方好评如潮。首先,此题“短小精干”.材料较少,问题只有一个;其次,“一问多考”.考查了学生多种学科能力(阅读理解、... 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第41题.可以说是自2007年开始新课标高考以来,文综历史非选择题命题的一次重要改革,各方好评如潮。首先,此题“短小精干”.材料较少,问题只有一个;其次,“一问多考”.考查了学生多种学科能力(阅读理解、概括分析、调动和运用知识、史论结合、审题表达等能力):第三,答案开放,即此题实际上有几种答案。考生有选择的空间;第四,区分度好,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如何,在此题上可见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点 高考 历史学科能力 解法 论题 种类 2007年 第41题
原文传递
教师的“语言革命”
5
作者 段家 《教育文汇》 2005年第7期17-18,共2页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的多种交流实现的,而语言交流是师生间交流的最重要形式。从目前来看,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知识传授性的,一种是教学组织性的,这两种课堂语言实际上是传统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的多种交流实现的,而语言交流是师生间交流的最重要形式。从目前来看,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知识传授性的,一种是教学组织性的,这两种课堂语言实际上是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知识中心”的反映。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体现出许多新的理念,其核心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对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语言 教师 师生交流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原文传递
高考对历史观点的考查
6
作者 段家 《中学历史教学》 2000年第7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高考研究 历史教学 历史观
原文传递
对清末新政的认识
7
作者 段家 《中学历史教学》 2008年第12期27-28,共2页
1901年初,慈禧在逃亡西安期间,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改革谕旨,要求中央和地方官员就改革之事限期奏报。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规划新政的机构,自此至1905年,清政府先后发出30多道上谕,逐步推出了各项新政。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地方官员 政府成立 光绪帝 清政府 改革
原文传递
热点·重点·冷点·冰点——考点分级,增强历史高考复习的针对性
8
作者 段家 《中学历史教学》 2007年第1期95-97,共3页
通过研究课本、考纲及近几年的高考题。会发现有些知识几乎年年考。有些知识隔几年才会考一下.有些知识则自实行文综考试以来还没有考过。可见高考命题有明显的选择性.复习时应对《考试大纲》列出的知识作出选择和取舍。分出热点、重... 通过研究课本、考纲及近几年的高考题。会发现有些知识几乎年年考。有些知识隔几年才会考一下.有些知识则自实行文综考试以来还没有考过。可见高考命题有明显的选择性.复习时应对《考试大纲》列出的知识作出选择和取舍。分出热点、重点、冷点和冰点.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复习 考点 历史 《考试大纲》 文综考试 高考命题 学习策略 复习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