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正畸黏结剂的黏结强度及残留指数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娇红 宋九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3671-3673,共3页
背景:正畸固定矫治中目前多使用复合树脂黏接系统黏接托槽,其黏接强度高,去除托槽时易导致牙釉质表面损伤。目的:比较3种正畸黏接剂在黏结后5min和15min去除托槽的黏接强度,评价去除托槽后的黏接剂残留指数。设计、时间及地点:随... 背景:正畸固定矫治中目前多使用复合树脂黏接系统黏接托槽,其黏接强度高,去除托槽时易导致牙釉质表面损伤。目的:比较3种正畸黏接剂在黏结后5min和15min去除托槽的黏接强度,评价去除托槽后的黏接剂残留指数。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的对照实验,于2007-06/10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口腔科实验室完成。材料:选择因正畸原因新拔除的健康双尖牙90颗(患者自愿捐献,并对实验知情同意),10倍放大镜观察颊面釉质完好无裂纹,无龋齿,非四环素牙及氟斑牙,未经任何化学处理。京津釉质黏合剂产自天津,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为日本富士公司产品,Transbond XT和self-etching primer自酸蚀黏结剂为3MUniteck产品。方法:90颗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京津釉质黏合剂组、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自酸蚀黏接剂组,每组30颗。各组黏结后分别于5,15min去除托槽,每个时间点15颗。主要观察指标:测量剪切强度并计算黏结剂残留指数(1-5,记分高表明黏接剂与牙面之间的黏接强度较高,记分低表明黏接剂与托槽之间的黏接强度较高)。结果: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去除托槽后5,15min抗剪切强度均最低,京津釉质黏合剂组与自酸蚀黏接剂组抗剪切强度相似。京津釉质黏合剂组和自酸蚀黏接剂组去除托槽时牙齿表面和托槽面的残余黏接剂量几乎相同。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黏接剂主要残留在托槽面,各组黏结剂残留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3种正畸黏接剂在黏接5min和15min后均能达到满意的黏接强度,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抗剪切强度虽稍低,但具有去除托槽后牙面易清洁的优点,优于京津釉质黏合剂和自酸蚀黏接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黏接 剪切强度 黏结剂残留指数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低水平激光在口腔正畸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娇红 张晓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低水平激光(LLLT)是指不会使生物组织产生不可逆损伤、不会引起局部温度明显升高的激光,它对细胞和组织具有一系列的生物调节作用。LLLT照射能够加速软组织和骨组织修复,加快创伤愈合,促进毛发生长及神经再生。低水平激光的生物效应取... 低水平激光(LLLT)是指不会使生物组织产生不可逆损伤、不会引起局部温度明显升高的激光,它对细胞和组织具有一系列的生物调节作用。LLLT照射能够加速软组织和骨组织修复,加快创伤愈合,促进毛发生长及神经再生。低水平激光的生物效应取决于激光的波长、脉冲宽度、功率、时间和能量密度等。尽管LLLT在实验中被广泛研究,但没有建立统一的适应证和治疗参数。本文综述了低水平激光在正畸牙牙槽骨及牙髓组织、正畸牙移动速率、缓解正畸疼痛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疗法 小剂量 牙移动
原文传递
低水平激光照射对大鼠第1磨牙牙根吸收早期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娇红 张扬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65-667,675,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第1磨牙牙根吸收模型,使用大剂量低水平激光照射,测量牙根吸收面积,观察低水平激光对正畸性牙根吸收后修复的影响。方法建立50 g镍钛螺簧拉大鼠第1磨牙近中移动的牙根吸收模型,加力2周后,去除矫正装置。4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 目的建立大鼠第1磨牙牙根吸收模型,使用大剂量低水平激光照射,测量牙根吸收面积,观察低水平激光对正畸性牙根吸收后修复的影响。方法建立50 g镍钛螺簧拉大鼠第1磨牙近中移动的牙根吸收模型,加力2周后,去除矫正装置。4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1组为连续波激光照射组,能量密度为18 J/cm2。去除矫正装置后连续照射3 d。2组为对照组,无激光照射。第0、7、14、28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第1磨牙远中颊根及远中腭根,制备扫描电镜标本,电镜下观察。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计算远中颊根、腭根近中表面根吸收陷窝的面积占近中面的总面积的百分比,比较两组在各个时间点的牙根吸收情况。结果能量密度为18 J/cm2连续波照射已发生牙根吸收的大鼠上颌第1磨牙,第7天牙根吸收面积没有明显增长,无激光照射组牙根吸收面积仍上升。第7天和第14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8天,大约50%的根吸收被修复,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连续波低水平激光照射能够在早期抑制牙根吸收的发展,作为一种可能促进牙根吸收修复的可选择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激光治疗 正畸牙移动 正畸牙根吸收
下载PDF
牙髓干细胞在牙髓组织中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亦菁 宋九余 +2 位作者 娇红 史俊南 金岩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第8期462-464,共3页
目的:通过特异性标志物研究牙髓干细胞(DPSC)在牙髓组织中的分布。方法: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STRO-1,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标志物HNK-1,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对DPSC在牙髓组织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STRO-1抗原阳性细胞在牙... 目的:通过特异性标志物研究牙髓干细胞(DPSC)在牙髓组织中的分布。方法: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STRO-1,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标志物HNK-1,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对DPSC在牙髓组织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STRO-1抗原阳性细胞在牙髓组织中散在分布,在血管周围较为密集分布,成牙本质细胞层无分布;HNK-1抗原阳性细胞较密集分布在血管周围,成牙本质细胞层也有表达;在血管周围有二者共表达的细胞。结论:DPSC可位于血管周围,且在牙髓组织中有散在分布,与牙髓组织中残留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布相似,这些血管周围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揭示血管周壁可能是DPSC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激光共聚焦 基质细胞抗原(STRO-1) 人自然杀伤细胞标志(HNK-1)
原文传递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矫治过程中的初始应力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娇红 张扬 闫秀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弹性橡皮链或T形曲内收尖牙时,种植体支抗的初始应力分布,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系统的施力设计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7-01/05在沈阳交通勘探设计院完成。选取成年男性右上颌后牙缺失病例,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螺旋C... 目的:观察应用弹性橡皮链或T形曲内收尖牙时,种植体支抗的初始应力分布,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系统的施力设计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7-01/05在沈阳交通勘探设计院完成。选取成年男性右上颌后牙缺失病例,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螺旋CT扫描,将CT片输入计算机,利用AutoCAD4.0绘图软件及Sap93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颌骨后牙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实验模拟口腔固定矫治器,采用二种方式(弹性橡皮链或T形曲)内收尖牙。加力部位为距离种植体顶端2mm处的颊面中央,相当于颊面管的位置,种植体受到向近中的牵引力。施加6组载荷,前2组模拟弹性橡皮链,其他4组模拟T形曲。分析在不同力和力矩作用下种植体近中表面各断面上节点的主应力值。结果:F=1.96N时,最大主应力为2.505N/mm2。F=4.9N时,最大主应力为5.595N/mm2。单一力作用下,种植体近中均为压应力。应力分布不均匀,最大主应力位于颈部第一螺纹(颈缘根方1.2mm)处,根端为0。力与力矩共同作用时,随M/F值增大,种植体近中应力值亦逐渐增大,且主要为拉应力分布。M/F=26.4时,最大主应力为2.206N/mm2。M/F=6.1时,最大主应力为0.335N/mm2,应力值最低且分布最均匀。结论:最高应力集中于种植体颈缘,当应用骨内种植体作为支抗单元时,最好使用T形曲,并预先设定好其M/F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植入体 应力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镍钛螺簧牵拉大鼠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正畸牙移动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娇红 张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7期4339-4344,共6页
背景:在有关正畸牙移动的实验中,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关键,其中力值的选择、支抗的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很大。目的: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较完善的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方法:在20只Wistar大鼠上颌两个切牙牙根中部水平钻洞,... 背景:在有关正畸牙移动的实验中,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关键,其中力值的选择、支抗的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很大。目的: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较完善的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方法:在20只Wistar大鼠上颌两个切牙牙根中部水平钻洞,用0.3 mm直径结扎丝从洞中穿过,将牙槽骨、两个切牙结扎在一起,将右上颌第一磨牙以0.2 mm直径结扎丝结扎,随机分为4组,在切牙和第一磨牙间分别置10,25,50 g Sentalloy镍钛螺簧,以切牙为支抗,拉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以不加力的为对照组。加力后14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第一磨牙牙体牙髓变化,并使用软件测量计算牙本质吸收相对深度。结果与结论:10 g镍钛螺簧组牙骨质不规则吸收,压力侧牙周膜间隙变窄;25 g镍钛螺簧组压力侧可见牙骨质及牙本质不规则吸收;50 g镍钛螺簧组牙根可见明显的吸收,深达牙本质层。10 g螺簧组牙本质吸收相对深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牙本质吸收相对深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在大鼠两个中切牙牙根中部及牙槽骨处钻洞并用结扎丝结扎,使两个中切牙与牙槽骨成为一个整体,共同作为支抗,采用镍钛螺簧拉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可建立稳定、科学、可靠的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10 g力是大鼠第一磨牙近中移动所需的合适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口腔生物材料 镍钛螺簧 正畸牙移动 正畸力 螺旋弹簧 第一磨牙
下载PDF
颞下咽侧区恶性血管外皮瘤2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华泽权 宋九余 +2 位作者 娇红 黄文臣 于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血管外皮瘤 颞下咽侧区
原文传递
三种正畸粘结剂粘结性能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娇红 宋九余 《沈阳部队医药》 2008年第6期380-382,共3页
为比较3种正畸粘接剂在5min和15min的粘接强度,评价去除托槽后的粘接剂残留指数,选取90颗因正畸原因拔除的健康双尖牙,分为6组;第Ⅰ、Ⅳ组用京津釉质粘合剂粘结;第Ⅱ、Ⅴ组用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RMGICs)粘结,第Ⅲ、Ⅵ组用se... 为比较3种正畸粘接剂在5min和15min的粘接强度,评价去除托槽后的粘接剂残留指数,选取90颗因正畸原因拔除的健康双尖牙,分为6组;第Ⅰ、Ⅳ组用京津釉质粘合剂粘结;第Ⅱ、Ⅴ组用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RMGICs)粘结,第Ⅲ、Ⅵ组用self-etching primer自酸蚀粘接剂和Transbond XT粘接托槽。第Ⅰ、Ⅱ、Ⅲ组粘结后5min去除托槽。第Ⅳ、Ⅴ、Ⅵ组粘结后15min去除托槽,测量剪切强度并计算粘结剂残留指数(ARI)。结果表明,RMGICs组抗剪切强度最低,京津釉质粘合剂组与自酸蚀粘接剂组抗剪切强度相似。RMGICs组的粘结剂残留指数均值最高,自酸蚀粘接剂组最低。结论:3种正畸粘接剂在粘接5min和15min后均能达到满意的粘接强度。RMGICs抗剪切强度虽稍低,但具有减少釉质脱矿、对环境要求低、去除托槽后牙面更易清洁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粘接 剪切强度 粘结剂残留指数
下载PDF
沈阳地区错合畸形的分类研究
9
作者 阎秀林 张扬 +2 位作者 娇红 刘奕 秦科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研究沈阳地区错合畸形的分类状况及特点。方法选择205例错合畸形模型进行安氏分类,在头颅定位侧位片上采用APD I值及OD I值进行骨性分类。结果在错合畸形中,安氏Ⅰ类、Ⅱ类、Ⅲ类的构成比分别为45.71、28.57、25.72;在近远中方向,... 目的研究沈阳地区错合畸形的分类状况及特点。方法选择205例错合畸形模型进行安氏分类,在头颅定位侧位片上采用APD I值及OD I值进行骨性分类。结果在错合畸形中,安氏Ⅰ类、Ⅱ类、Ⅲ类的构成比分别为45.71、28.57、25.72;在近远中方向,骨性Ⅰ类、Ⅱ类、Ⅲ类的构成比分别为55.24、16.19、28.57;在垂直方向,低角、均角、高角的构成比为8.57、60.95、30.48。在安氏Ⅰ类错合畸形中,构成比为近远中向骨性Ⅰ类>Ⅲ类>Ⅱ类,垂直向均角>高角>低角;在安氏Ⅱ类错合畸形中,构成比为骨性Ⅰ类>Ⅱ类>Ⅲ类,均角>低角>高角;在安氏Ⅲ类错合畸形中,构成比为骨性Ⅲ类>Ⅰ类>Ⅱ类,高角>均角>低角。结论安氏分类不能准确的反映颌骨的近远中向及垂直向类型,安氏各类畸形中具有多种骨性类型,因此临床上需要同时进行安氏分类及骨性分类,以制定正确的矫治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合 安氏Ⅰ类 错合 安氏Ⅱ类 错合 安氏Ⅲ类
下载PDF
Le FortⅠ型截骨时鼻底缝合对鼻形态的影响
10
作者 华泽权 陈志洪 +4 位作者 宋九余 李超 胡欣 傅松军 娇红 《沈阳部队医药》 2000年第5期399-400,共2页
为探讨上颌 Le Fort Ⅰ型截骨前移同时行鼻底缝合对术后鼻冀宽度及鼻尖高度的影响,选择上颌 Le Fort Ⅰ型截骨上颌前移的病人24例,鼻底缝合和不缝合者各12例,测量术前、术后鼻翼宽度及鼻尖高度。术后随访6~9个月,结果显示鼻底不缝合者... 为探讨上颌 Le Fort Ⅰ型截骨前移同时行鼻底缝合对术后鼻冀宽度及鼻尖高度的影响,选择上颌 Le Fort Ⅰ型截骨上颌前移的病人24例,鼻底缝合和不缝合者各12例,测量术前、术后鼻翼宽度及鼻尖高度。术后随访6~9个月,结果显示鼻底不缝合者术后鼻翼宽度明显增加而鼻尖高度则略有降低,且这种变化与上颌前移的距离成相关关系:鼻底缝合者术后鼻翼宽度有增加而鼻尖高度变化不明显,与前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上颌 Le Fort Ⅰ型截骨移动上颌骨后可导致鼻翼增宽,鼻尖高度降低,鼻底缝合可限制上述变化,并能使鼻形态更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 FORT Ⅰ型截骨 鼻翼宽度 鼻尖高度 鼻底缝合
下载PDF
牙科电子麻醉仪在牙齿窝洞制备时镇痛疗效观察
11
作者 娇红 李里 汤雨龙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7年第4期220-221,共2页
目的比较YDM-1型牙科电子麻醉仪三种电刺激模式下窝洞制备的无痛效果。方法选取需做窝洞预备的患者95名,患牙100个,随机分为普通模式(N)组,脉冲串模式(B)组,脉冲宽度调制模式(W)组,比较三组的无痛效果。结果N组无痛磨牙的有效率为95%,与... 目的比较YDM-1型牙科电子麻醉仪三种电刺激模式下窝洞制备的无痛效果。方法选取需做窝洞预备的患者95名,患牙100个,随机分为普通模式(N)组,脉冲串模式(B)组,脉冲宽度调制模式(W)组,比较三组的无痛效果。结果N组无痛磨牙的有效率为95%,与B组有显著差异,B组与W组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牙科电子麻醉仪普通模式下窝洞预备的镇痛效果已得到临床肯定,有希望成为一种代替传统局麻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麻醉 电刺激模式 镇痛
下载PDF
不同方式低水平激光照射对大鼠第1磨牙移动速率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12
作者 娇红 张扬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观察低水平激光照射对大鼠正畸牙移动速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被分为5组,组1为激光连续波照射组,组2、3、4为脉冲波照射组,组5为对照组。于加力前、加力后第3、7、14天测量计算第1磨牙移动距离。同... 目的观察低水平激光照射对大鼠正畸牙移动速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被分为5组,组1为激光连续波照射组,组2、3、4为脉冲波照射组,组5为对照组。于加力前、加力后第3、7、14天测量计算第1磨牙移动距离。同时使用滤纸采集龈沟液,Western blot法分析龈沟液中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低水平激光照射增加了大鼠第1磨牙早期移动的距离,增加了早期MMP-9的表达。结论尽管不同照射方式之间并没有发现明显的不同,但是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仍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激光治疗 正畸牙移动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蛋白印迹
下载PDF
镁基金属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向 娇红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6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评价纯镁和镁铜合金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选取因正畸新鲜拔除的人的单根管下颌前磨牙40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牙。所有牙齿清理根管后灭菌,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每组分别用以无菌生理盐水为赋形剂调制的氢氧化钙... 目的评价纯镁和镁铜合金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选取因正畸新鲜拔除的人的单根管下颌前磨牙40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牙。所有牙齿清理根管后灭菌,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每组分别用以无菌生理盐水为赋形剂调制的氢氧化钙糊剂(A组)、镁粉糊剂(B组)、镁铜合金粉糊剂(C组)、生理盐水(D组)进行根管封药7天。封药前后分别取样,接种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计数菌落。结果封药前4组根管内细菌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封药前后根管内细菌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 3组封药后根管内细菌量均明显减少,与封药前细菌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间两两比较,封药后根管内细菌减少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镁和镁铜合金对粪肠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各组根管内仍有粪肠球菌残留,关于镁和镁铜合金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镁铜合金 氢氧化钙 抑菌 粪肠球菌
下载PDF
下颌角骨折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14
作者 华泽权 李超 +3 位作者 陈志洪 宋九余 张力 娇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下颌角骨折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