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社会安全网——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述要 |
段吉福
余小俐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2
|
“一阳来复”:新轴心时代的儒学前景——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简论 |
段吉福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3
|
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与回响——以罗尔斯《正义论》为核心的讨论 |
段吉福
余小俐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4
|
社会转型时期制度伦理研究及其意义 |
段吉福
王刚
吴容
潘树章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5
|
作为思想史背景和一般行为仪式的阴阳五行 |
文晓燕
段吉福
王刚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6
|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
段吉福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7
|
庄子“道”论探析 |
段吉福
李蜀人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8
|
地域生态差异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关于推进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的构想 |
段吉福
段宇衡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 |
吴容
李元光
王岚
段吉福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0
|
论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建构与其宗教性的贯通 |
段吉福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1
|
依托“四新”构建高校基层“党建+统战”工作新格局 |
朱林
段吉福
|
《阴山学刊》
|
2023 |
0 |
|
12
|
薄命偏慕流浪客——读梁遇春散文札记 |
段吉福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3
|
让中性笔真正成为适合书写中国汉字的硬笔 |
段吉福
王小云
|
《中国制笔》
|
2012 |
1
|
|
14
|
哲学境界的内在精神综论 |
段吉福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5
|
现代人的道德困境与道德文明建设 |
段吉福
王刚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6
|
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哲学范式转型——以唐君毅道德形上学为中心 |
段吉福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7
|
把握学生思想脉搏,以德育人——西南民族学院学生思想状况考察 |
调研组
郭娅
土登
余仕麟
郭娅
段吉福
陈秋燕
吴蓉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8
|
历史文化意识观照下的德性主体——钱穆人生价值论 |
段吉福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9
|
试说“郑声淫” |
段吉福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20
|
《诗经》中完全重叠字调查 |
段吉福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