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段文杰:摹绘敦煌
- 1
-
-
作者
段兼善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书摘》
2023年第2期44-48,共5页
-
文摘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摩考查,段文杰和同事们把对古代石窟艺术的初步感受,向常书鸿所长作了汇报,并表示要尽快开始工作。常所长对大家的热情和干劲表示赞许,他说:“美术组人多,要尽快开始临工作,这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大家要多临些作品,但同时还得做一些洞窟内容调查、石窟测量、洞窟编号等工作。这些本应由考古组来搞,但考古组现在没有专业人员,所以这些工作也要由美术组来做。段文杰你担任美术组组长,把工作抓起来。总务组组长由霍熙亮担任,但也得把保护组的工作代管起来。山上的流沙不断往下滑,有些堆积在下层洞口,阻挡了进洞通道,叫范华到县城周边招些民工,把这些积沙清除掉。”大家都赞同常所长的安排,表示坚决支持。
-
关键词
段文杰
常书鸿
石窟艺术
敦煌
洞窟
考古
霍熙亮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敦煌美术借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段兼善
-
出处
《丝绸之路》
1993年第1期22-25,共4页
-
文摘
敦煌石窟是一座辉煌盛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它保存着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个时期古代美术家风格不同、技艺精湛的壁画和彩塑。现代不少美术家对洞窟中的精美作品进行临摹和研究,并借用古代艺术的技法从事创作。最早进行这项研究的是张大千先生。他临摹了大量的敦煌壁画,而且用敦煌壁画的技法画过一些藏族少女和古装仕女。后来他旅居美洲时,创作了许多泼彩山水画,与传统的水墨山水大相径庭。这无疑与他早年在敦煌石窟中与绚丽的重彩壁画相伴有一定的关系。他画了不少荷花,无论是挺拔秀丽的茎干,还是舒卷自如的荷叶,所呈现出来的韵味,显然受到敦煌壁画流畅线描的影响。另一位较早吸收敦煌艺术技巧进行创作的画家是我国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
关键词
敦煌壁画
美术学院教授
张大千
著名油画家
艺术宝库
古代艺术
敦煌艺术
李坦克
线描
艺术技巧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207
-
-
题名父亲段文杰的“敦煌之恋”
- 3
-
-
作者
段兼善
-
出处
《中华书画家》
2017年第12期64-70,共7页
-
文摘
我的父亲段文杰先生在耄耋之年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一句话:"敦煌是我生命的全部。"他还书写过:"莫高窟是我的家,我的毕生精力都在保护、研究、弘扬它。"每当我看到这两句话,都止不住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这是他的自我总结,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智慧才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文化圣土,终身无悔。父亲的艺术研究和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壁画临摹和石窟艺术理论研究两大方面。
-
关键词
段文杰
壁画艺术
石窟艺术
敦煌壁画
莫高窟
智慧才能
敦煌学研究
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保护
人物形象
-
分类号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西部情结凝丹青——王宏画风简析
- 4
-
-
作者
段兼善
-
机构
甘肃画院
-
出处
《美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6-79,共4页
-
文摘
女画家王宏,其父为陇上知名画家,幼惠家学,酷爱绘画。16岁即创作国画作品并入选省级美展。其后专攻人物和动物画,擅长工笔重彩。曾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受到我国著名画家刘文西先生的指导和传带。在高等美术院校的几年深造,使她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坚实的造型基础和广阔的创作思路。 王宏的艺术之根深深地扎在生她养她的中国西部黄土大地上。
-
关键词
王宏
画家
美术家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敦煌传统发新枝——段兼善绘画艺术
- 5
-
-
作者
吴允宽
段兼善
-
机构
不详
甘肃画院副院长
-
出处
《丝绸之路》
2003年第9期61-63,共3页
-
-
关键词
段兼善
绘画艺术
莫高窟
敦煌艺术
民族文化
艺术风格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根植传统以求变借鉴敦煌贵出新——段兼善的绘画艺术
- 6
-
-
作者
段兼善
马天彩
-
出处
《丝绸之路》
2001年第6期28-33,共6页
-
文摘
书画之艺,贵在出新。出新既要合乎法度,又要达到传统与创新的和谐。画家段兼善,根植传统,研究敦煌,刻意出新,寒暑不辍,在画坛上创出了只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
关键词
绘画艺术
敦煌石窟艺术
敦煌壁画
丝绸之路
中国现代美术
求变
敦煌艺术
创造性思维
古代文化
绘画语言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率直热情 凝重古朴——段兼善艺术作品欣赏
- 7
-
-
作者
段兼善
-
出处
《丝绸之路》
2015年第3期F0002-F0002,I0001-I0009,共10页
-
文摘
段兼善 1943年3月14日生于四川绵阳。先后任甘肃画院副院长.甘肃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省政协第八、第九届常委,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展:中国画《迎丰收》1964年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为人民大会堂甘肃厅创作的大型壁画《丝路友谊》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被载入国家级重点图书《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和《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壁画集》中;中国画《采花节》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六月花儿会》入选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美展;《丝路群英》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并发表于《国画家》杂志;中国画《汉唐女杰图》入选《当代中国画院》作品集;壁画《敦煌伎乐》和《丝路新篇》于2004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全国壁画大展”.并被载入“中国现代壁画百年”大型画册。其画作屡获各种奖项:中国画《敦煌古市》、《孙中山与李大钊》、《月牙泉与鸣沙山的传说》、《唐人婚礼图》等曾荣获甘肃省美展一等奖、二等奖和特别奖;1993年8月,中国画《淘青稞》获甘肃省首届敦煌文艺奖。
-
关键词
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美术
中国画展
热情
率直
艺术
古朴
凝重
-
分类号
J120.96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广阔的创作空间
- 8
-
-
作者
段兼善
-
机构
甘肃省文史馆
-
出处
《丝绸之路》
2013年第5期42-42,共1页
-
文摘
敦煌壁画艺术是多方面艺术流派和多种艺术手法交流融合的结晶。敦煌艺术家有着魏晋以来河西走廊及敦煌一带本土艺术的深厚根基,又受到我国中原地区广博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滋养,同时大胆吸收了印度等外国和西域各地东传过来的绘画艺术手法。在这样一种融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绘画风貌和独立的艺术体系。它既不同于外来的艺术,又不是中原艺术的翻版,也不是本土艺术的重复,但它的的确确是中华民族的艺术。这种独特艺术体系的形成是古代敦煌艺术家既勇于大胆吸收外来艺术手法,同时又敢于大刀阔斧地改造外来艺术的结果。
-
关键词
创作空间
艺术手法
民族文化艺术
中原地区
艺术体系
交流融合
艺术流派
壁画艺术
段兼善
-
分类号
J20-0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