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呼兰河传》的“写法”与“主题” |
段从学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2
|
“民族形式”论争的起源与话语形态论析 |
段从学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3
|
跋涉在荒野中的灵魂──穆旦与鲁迅之比较兼及新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
段从学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0
|
|
4
|
极端体验与身份困惑——阿来访谈录(上) |
阿来
谭光辉
段从学
白浩
黄鹤
税雪
唐梦曦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3 |
13
|
|
5
|
地域文化视角与现代文学研究 |
段从学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6
|
夏季大轰炸与大后方文学转型——从抗战文学史的分期说起 |
段从学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7
|
“边地书写”与“边地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以抗战时期的“大西南”为例 |
段从学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8
|
现代性语境中的“何其芳道路” |
段从学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9
|
从《出发》看穆旦诗歌的宗教意识 |
段从学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0
|
论穆旦诗歌中的宗教意识 |
段从学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6
|
|
11
|
鲁迅在新文学传统中的领导地位之建立--文协与抗战初期的鲁迅纪念活动 |
段从学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2
|
“抗战文艺”的历史特征及其终结——从文协同人的检讨和反思说起 |
段从学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7
|
|
13
|
中国现代金陵诗人群述论 |
段从学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4
|
论老舍在文协中的领导地位之建立 |
段从学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5
|
黑夜诗人的变化与坚持--翟永明访谈录 |
翟永明
谭光辉
陈佑松
段从学
刘永丽
税雪
余玲
唐梦曦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3 |
6
|
|
16
|
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录音实录 |
周瓒
张洁宇
段从学
李心释
陈培浩
|
《江汉学术》
|
2024 |
0 |
|
17
|
作为大后方文学中心意象的“路”与现代“国家共同感”的发生 |
段从学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8
|
穆旦对抗日战争的认同及其诗风的转变 |
段从学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9
|
《祝福》:“祥林嫂之问”与“鲁迅思想”的发生 |
段从学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20
|
论文协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形象变迁——以历届常务理事为中心 |
段从学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