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胶担载硫酸铈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节玉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2,共3页
首次以硅胶担载硫酸铈(Ce(SO4)2/SiO2)为催化剂,合成了丁二酸二乙酯,该催化剂活性组分用量少,催化活性高,易分离,不腐蚀设备,无废酸排放,是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获得优化试验条件:Ce(SO4)2担载量15%,丁二酸0.1mol... 首次以硅胶担载硫酸铈(Ce(SO4)2/SiO2)为催化剂,合成了丁二酸二乙酯,该催化剂活性组分用量少,催化活性高,易分离,不腐蚀设备,无废酸排放,是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获得优化试验条件:Ce(SO4)2担载量15%,丁二酸0.1mol,无水乙醇0.7mol,催化剂1.0g,反应时间2h,酯化率达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铈 硅胶 催化酯化 丁二酸二乙酯
下载PDF
几种固体酸催化合成草酸二异戊酯 被引量:4
2
作者 毛立新 +1 位作者 何节玉 廖德仲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1-413,J005,共4页
比较了几种固体酸在合成草酸二异戊酯中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硫酸锌与硫酸钛的催化活性较好。最佳反应条件为 :草酸 85mmol,异戊醇 2 38mmol,硫酸锌 (或硫酸钛 ) 0 .8g ,回流反应 1.5h ,酯化率 97.5 %。催化剂易回收 。
关键词 固体酸 草酸 硫酸锌 硫酸钛 草酸二异戊酯 催化酯化
下载PDF
四水硫酸铈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及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献桃 毛立新 +2 位作者 廖德仲 何节玉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54-55,58,共3页
以Ce(SO4)2.4H2O为催化剂合成了丁二酸二乙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并获得最优的试验结果。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认为四水硫酸铈的催化活性与表面质子酸性质有关。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发生结晶水的丢失,铈离子价态的降低... 以Ce(SO4)2.4H2O为催化剂合成了丁二酸二乙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并获得最优的试验结果。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认为四水硫酸铈的催化活性与表面质子酸性质有关。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发生结晶水的丢失,铈离子价态的降低及晶体结构的变化,使催化剂的质子酸量降低,质子酸强度减弱,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硫酸铈 丁二酸二乙酯 酯化反应 催化剂失活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丙二酸二乙酯 被引量:3
4
作者 何节玉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59-61,共3页
首次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以装有无水硫酸镁的索氏提取器为脱水装置,催化合成了丙二酸二乙酯,该催化剂催化活性高,易分离,不腐蚀设备,无废酸排放,催化剂易再生,是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获得优化试验条... 首次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以装有无水硫酸镁的索氏提取器为脱水装置,催化合成了丙二酸二乙酯,该催化剂催化活性高,易分离,不腐蚀设备,无废酸排放,催化剂易再生,是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获得优化试验条件如下:丙二酸0.2mol,无水乙醇0.6mol,催化剂1.5g,无水MgSO48g,反应时间5h,转化率达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索氏提取器 催化酯化 丙二酸二乙酯
下载PDF
通过竞赛培养大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实践和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华杰 周从山 +3 位作者 罗北平 王国祥 黄燕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4期235-236,共2页
介绍了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比赛的过程,总结了学生和指导老师对参赛的收获和体会。通过参加比赛,学生的化工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在指导学生完成作品的同时,找到... 介绍了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比赛的过程,总结了学生和指导老师对参赛的收获和体会。通过参加比赛,学生的化工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在指导学生完成作品的同时,找到了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了讨论和修订。实践表明,以完成任务为导向,通过"做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设计 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 做中学
下载PDF
Fe-Ni-Mo合金镀层表面化学状态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北平 +1 位作者 余红霞 王国祥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55-58,共4页
在酸性柠檬酸盐-氯化物电解液中电沉积制备Fe-Ni-Mo合金,通过SEM、XRD及XPS对合金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及表面化学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镀层表面平整,结构致密,无孔洞及裂纹;Fe-Ni-Mo合金属于纳米晶,面心立方结构,呈现较强的(111)... 在酸性柠檬酸盐-氯化物电解液中电沉积制备Fe-Ni-Mo合金,通过SEM、XRD及XPS对合金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及表面化学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镀层表面平整,结构致密,无孔洞及裂纹;Fe-Ni-Mo合金属于纳米晶,面心立方结构,呈现较强的(111)晶面择优取向;Mo原子是以取代原子的方式进入FeNi固溶体,形成置换固溶体。XPS分析表明合金镀层表面Ni和Fe元素以金属单质状态存在,Mo元素则以单质Mo、MoO2和MoO3三种化学状态存在。Mo3d结合能位移较大,说明Mo所处的化学环境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Ni-Mo合金 电沉积 表面化学状态 微观结构 表面形貌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效复合絮凝剂的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北平 +1 位作者 王国祥 陈声琮 《云南环境科学》 2001年第3期51-52,共2页
以本地产红黄土壤 ,经焙烧活化后 ,再用工业废酸浸渍 ,取出浸出液 ,在一定的条件下 ,加入适量活性硅酸 ,制备成聚硅酸氯化铝铁 ,其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 70 0℃ ,焙烧时间
关键词 复合絮凝剂 絮凝剂 聚硅酸氯化铝铁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以叶绿素a为光引发剂的MMA活性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国祥 《琼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2-34,共3页
以叶绿素a为光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以溴化铁为催化剂,2-溴代异丁酸乙酯(EBi B)为ATRP引发剂,在二甲亚砜中合成了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可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叶绿素的用量、照射时间、催化剂的量对光聚... 以叶绿素a为光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以溴化铁为催化剂,2-溴代异丁酸乙酯(EBi B)为ATRP引发剂,在二甲亚砜中合成了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可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叶绿素的用量、照射时间、催化剂的量对光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表征.从实验结果得到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最佳制备实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光聚合 叶绿素
下载PDF
微型化实验在高校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国祥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92-94,共3页
由于微型化实验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及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为当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化学实验微型化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对常规化实验和微型化实验效果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微型化实验 实验教学改革 化学基础实验教学
下载PDF
电沉积制备纳米晶Fe-Ni-Mo合金箔
10
作者 罗北平 龚竹青 +2 位作者 王国祥 陈梦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49,共4页
在酸性柠檬酸盐-氯化物体系中电沉积纳米晶低钼高铁Fe-N i-Mo合金箔,探讨了电沉积的工艺条件对合金组成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制备低Mo高Fe含量的纳米晶Fe-N i-Mo合金箔的电解液组成和工艺条件。通过SEM、XRD和EDS对合金箔的表面形貌、微... 在酸性柠檬酸盐-氯化物体系中电沉积纳米晶低钼高铁Fe-N i-Mo合金箔,探讨了电沉积的工艺条件对合金组成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制备低Mo高Fe含量的纳米晶Fe-N i-Mo合金箔的电解液组成和工艺条件。通过SEM、XRD和EDS对合金箔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金箔表面平整,结构致密,无孔洞及裂纹,晶粒属于纳米晶,晶粒尺寸随电流密度、pH值和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合金箔为FeN i置换固溶体,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呈现很强的(111)和(200)晶面择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Fe—Ni-Mo合金箔 电沉积 表面形貌 微观结构
下载PDF
ATRP法合成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祥 《琼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采用CCl4作引发剂,CuCl2·2H2O作催化剂,六次甲基四胺为配体,维C作为还原剂,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对苯乙烯/丙烯酰胺进行共聚合,得到苯乙烯(St)/丙烯酰胺(AM)共聚物.研究了共聚合反... 本文采用CCl4作引发剂,CuCl2·2H2O作催化剂,六次甲基四胺为配体,维C作为还原剂,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对苯乙烯/丙烯酰胺进行共聚合,得到苯乙烯(St)/丙烯酰胺(AM)共聚物.研究了共聚合反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还原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因素对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合反应的影响.苯乙烯/丙烯酰胺的红外表征说明得到是目标产物.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了制备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最佳反应条件:单体n(St):n(AM)=2:3、反应时间8h、温度60℃、引发剂四氯化碳和还原剂维生素C用量为单体总量的6%(摩尔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苯乙烯 丙烯酰胺 聚合条件
下载PDF
Ti(SO_4)_2/C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DIAP)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立新 +2 位作者 黄燕 何节玉 廖德仲 《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6-58,共3页
研究了Ti(SO4 ) 2 /C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异戊醇酯化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Ti(SO4 ) 2 /C在该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并得到了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的新工艺条件是 :催化剂用量 (邻苯二甲酸酐质量分数 )为 5 % ;异戊醇 0 5mol,... 研究了Ti(SO4 ) 2 /C在邻苯二甲酸酐和异戊醇酯化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Ti(SO4 ) 2 /C在该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并得到了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的新工艺条件是 :催化剂用量 (邻苯二甲酸酐质量分数 )为 5 % ;异戊醇 0 5mol,邻苯二甲酸酐 0 2mol,反应温度 185℃ ,反应时间 180min ,在此条件下收率可达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O4)2/C 催化合成 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 DIAP 硫酸钛 活性碳 催化活性 催化剂 绿色化学
下载PDF
聚硅酸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北平 +1 位作者 王国祥 陈声琮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0,共2页
红黄土壤经焙烧活化后 ,用工业废盐酸浸渍 ,向浸出液中加入适量活性硅酸 ,制备成聚硅酸氯化铝铁。研究了土壤的最佳活化条件 ,观察了该絮凝剂处理工业废水的效果。该絮凝剂利用本地丰富廉价的矿产资源和工业废酸为原料 ,价格低廉 ,具有... 红黄土壤经焙烧活化后 ,用工业废盐酸浸渍 ,向浸出液中加入适量活性硅酸 ,制备成聚硅酸氯化铝铁。研究了土壤的最佳活化条件 ,观察了该絮凝剂处理工业废水的效果。该絮凝剂利用本地丰富廉价的矿产资源和工业废酸为原料 ,价格低廉 ,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絮凝剂 聚硅酸氯化铝铁 废水处理 制备
下载PDF
硝基苯电还原制备对氨基苯酚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国祥 钟明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2-44,共3页
以硝基苯为原料制备对氨基苯酚,讨论了反应过程的机理,确定了在酸性介质中,取氢过电 位适中的铜电极作为阴极是合适的.最佳反应温度90℃,最佳酸度33%.
关键词 硝基苯 电还原 对氨基苯酚
下载PDF
液相等离子体电沉积制备类金刚石薄膜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巧梅 罗北平 +3 位作者 黄锋 许友 余红霞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共4页
采用等离子体电沉积法在水-乙醇电解液中制备了类金刚石(DLC)薄膜,工艺条件为:乙醇和水的体积比4:1,KCl3g/L,电流密度500~800mA/cm2,电压1500V,时间4h。研究了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对DLC薄膜的显微硬度、厚度和表面形貌的影... 采用等离子体电沉积法在水-乙醇电解液中制备了类金刚石(DLC)薄膜,工艺条件为:乙醇和水的体积比4:1,KCl3g/L,电流密度500~800mA/cm2,电压1500V,时间4h。研究了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对DLC薄膜的显微硬度、厚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都对电极表面气泡区域厚度、均匀程度、稳定性及电极表面电荷密度有较大影响,适宜的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分别为600~700mA/cm2和6~10mm。采用较佳工艺制得的DLC膜表面平整均匀,为多晶结构,摩擦因数约为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等离子体电沉积 电流密度 极间距
原文传递
聚丙烯腈微球的制备及对Zn^(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玲玲 王国祥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6-89,共4页
在细乳液体系中采用原子转移自由聚合(ATRP)制备聚丙烯腈(PAN)微球,然后用盐酸羟胺对其进行肟氨化改性,并将其用于Zn^(2+)的吸附研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EM)分析了肟氨化聚丙烯腈微球的结构.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聚丙烯... 在细乳液体系中采用原子转移自由聚合(ATRP)制备聚丙烯腈(PAN)微球,然后用盐酸羟胺对其进行肟氨化改性,并将其用于Zn^(2+)的吸附研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EM)分析了肟氨化聚丙烯腈微球的结构.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聚丙烯腈微球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交联剂的用量以及溶液的pH值对Zn^(2+)的吸附量均有影响.在本研究的条件下Zn^(2+)的吸附量可达到0. 0421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微球 细乳液聚合 ATRP ZN^2+ 吸附
下载PDF
无机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酸2-乙氧基乙酯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节玉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3年第10期42-44,共3页
以冰乙酸和乙二醇单乙醚为原料 ,采用一水合硫酸氢钠无机固体酸替代传统液体无机酸催化合成了乙酸 2 -乙氧基乙酯。确定了最佳酯化反应条件 :冰乙酸 0 2 0mol,乙二醇单乙醚0 2 4mol,NaHSO4·H2 O用量 0 6g ,反应时间 10 0min ,... 以冰乙酸和乙二醇单乙醚为原料 ,采用一水合硫酸氢钠无机固体酸替代传统液体无机酸催化合成了乙酸 2 -乙氧基乙酯。确定了最佳酯化反应条件 :冰乙酸 0 2 0mol,乙二醇单乙醚0 2 4mol,NaHSO4·H2 O用量 0 6g ,反应时间 10 0min ,油浴温度 12 0℃ ,环己烷带水剂 15mL ,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 99 1% ,且产物色泽好 ,后处理简单 ,催化剂易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固体酸 催化 合成 乙酸2-乙氧基乙酯 冰乙酸 乙二醇单乙醚
下载PDF
细乳液体系中甲基丙烯酸丁酯低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18
作者 王国祥 廖伟冬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63-66,共4页
以四氯化碳(CCl4)为引发剂,抗坏血酸(Vc)为还原剂,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氯化铜为催化剂,十六烷(HD)为助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六次甲基四胺为配体,低温时在细乳液中进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原子自由基聚合.研究了反应... 以四氯化碳(CCl4)为引发剂,抗坏血酸(Vc)为还原剂,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氯化铜为催化剂,十六烷(HD)为助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六次甲基四胺为配体,低温时在细乳液中进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原子自由基聚合.研究了反应温度、SDS用量、HD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丁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35℃,引发剂用量为0.20ml,SDS用量为3.20g,HD用量为0.25g,反应时间为4.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 甲基丙烯酸丁酯 合成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表征
下载PDF
甲醇水溶液等离子体电沉积DLC薄膜
19
作者 黄锋 罗北平 +2 位作者 许友 余红霞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在铜基体上,用甲醇水溶液等离子体电沉积DLC薄膜.电镀液组成为:醇水比为4:1,添加荆KCl为3gm.A1C13微量.探讨电流密度和两极间距等因素对于电极表面气泡区域厚度、均匀程度、稳定性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甲醇水溶液等离子体电沉积... 在铜基体上,用甲醇水溶液等离子体电沉积DLC薄膜.电镀液组成为:醇水比为4:1,添加荆KCl为3gm.A1C13微量.探讨电流密度和两极间距等因素对于电极表面气泡区域厚度、均匀程度、稳定性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甲醇水溶液等离子体电沉积DLC薄膜的影响.通过扫描tk~(SEM)观察薄膜表面形貌;通过对X射线衍射(xRD)图谱分析得知薄膜成多晶结构,分别在20=43.9°,50.9°和75.3°处出现了(111)、(200)和(220)晶面的特征峰,晶粒的尺寸约为8~15nm左右;通过EDX分析得到薄膜中碳元素含量较高,并分析了电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薄膜 微观结构 等离子体 电流密度 极间距 电沉积
下载PDF
水合硫酸钛催化合成2-乙氧基乙醇醋酸酯
20
作者 何节玉 廖德仲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4年第1期33-34,45,共3页
用水合硫酸钛替代传统液体无机酸催化合成了2$C乙氧基乙醇醋酸酯。考察了影响该反应的多种因素,于冰醋酸0.2mol,乙二醇单乙醚0.26mol,反应时间80min,Ti(SO4)2·4H2O用量0.8g,油浴温度120℃,15mL环己烷作带水剂,酯化率可达98.6%,且... 用水合硫酸钛替代传统液体无机酸催化合成了2$C乙氧基乙醇醋酸酯。考察了影响该反应的多种因素,于冰醋酸0.2mol,乙二醇单乙醚0.26mol,反应时间80min,Ti(SO4)2·4H2O用量0.8g,油浴温度120℃,15mL环己烷作带水剂,酯化率可达98.6%,且产物色泽好,催化剂易回收,可多次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氧基乙醇醋酸酯 硫酸钛 催化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